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正上芝6号芝麻新品种是河南省上蔡县执著芝麻研究所采用驻芝14作母本,自选白芝麻94028作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选育而成。2015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委员会鉴定(鉴定号为:国品鉴芝麻2016001)。该品种具有丰产性强、增产潜力大、植株高大、始朔部位低、结朔密、千粒重高、耐渍、抗病、抗倒伏等诸多优点,适宜在湖北、河南、安徽、江西等省  相似文献   

2.
豫芝20号是河南省农业科学院芝麻研究中心利用有性杂交与混合系谱法选择相结合选育的芝麻新品种。2012~2014年参加河南省芝麻新品种试验,平均产量为1 472.10 kg/hm2,粗脂肪含量56.99%,粗蛋白质含量18.75%。具有高产、优质、抗病、抗逆性好、抗倒伏能力强等特点。2015年5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鉴定(豫品鉴芝2015002)。  相似文献   

3.
山东省芝麻种质资源的分类、特性、评价与利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山东省编入《中国芝麻品种资源目录》和《中国芝麻品种资源目录》(续编一)的402份芝麻种质资源的农艺性状和特性进行了分析评价,表明:山东省芝麻种质资源单秆品种多,抗旱性较强,熟期中早,耐渍性较差,较抗病,品质较差。筛选出高含油量芝麻资源4份,较高蛋白质含量的2份,矮秆资源23份,抗旱性强的6份,高抗病资源1份(抗以上的11份),耐渍资源6份,不裂蒴果的3份,千粒重较高的15份(3 g以上)。田间种植表现高产、抗病、优质等综合性状好的优异品种资源21个。列出了特殊优异资源名录并提出了利用设想。  相似文献   

4.
濮豆206是河南省濮阳农科院以豫豆21作母本、郑96012作父本杂交系统选育而成。该品种具有高产稳产、优质、抗逆性强等特点。2009年通过国家审定;2011年通过河南审定。2010年确定为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基金项目。目前,已被列为重点推广品种。  相似文献   

5.
优质抗病虫早熟棉新品种邯686的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邯郸市农业科学院以早熟优质抗病棉花品种H718为母本、转基因抗虫棉邯5158为父本进行杂交,通过逆境胁迫、南繁北育、定向选择的方法,培育出了早熟棉花新品种邯686。该品种具有优质、高产、抗病虫等优良性状。2011年3月通过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冀审棉2011006号);2011年5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适宜在河北省中南部和河南省北部地区轻简化育苗麦后移栽,或小麦、油菜、洋葱、大蒜收获后直播种植。  相似文献   

6.
登海701是河南圣源种业有限公司最新引进推广的玉米杂交新品种。该品种具有高产、矮秆、耐密植、抗倒伏、抗病等优势。2009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号:豫审玉2009020)。  相似文献   

7.
为了改良现有芝麻品种的丰产性和抗病性,以早熟、优质白芝麻品种冀芝1号纯合体为亲本,利用航天诱变育种技术,采用系统选育方法进行芝麻新品种选育,最终选育出高产、抗病芝麻新品种冀航芝4号。该品种籽粒粗脂肪含量为54.25%、蛋白质含量为22.83%,均达到优质标准;茎点枯病和枯萎病的发病率均低于对照品种冀黑芝2号,抗病性较高;2013~2014年参加全国(北方片)芝麻区域试验,平均产量为1 256.40 kg/hm~2,较对照冀黑芝2号增产9.55%;2015年参加全国(北方片)芝麻品种生产试验,9个试点全部增产,平均产量为1 285.20 kg/hm~2,较对照冀航芝1号增产13.20%。该品种稳产性好、适应性强,2015年12月通过全国芝麻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编号:国品鉴芝麻2016003号)。  相似文献   

8.
漯芝19号是漯河市农业科学院选育的优质、高产、抗病芝麻新品种。2005年至2007年参加河南省芝麻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表现突出,于2009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在生产上已推广应用,成为河南省芝麻主栽品种之一。  相似文献   

9.
驻芝14号是河南省驻马店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以驻86036为母本,驻7801优系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及后代在多元病圃中连续鉴定选育而成的高产、优质、早熟、多抗芝麻新品种。驻芝14号于2002~2004年参加了全国(江淮片)芝麻品种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并在2005年4月通过全国芝麻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  相似文献   

10.
《农业科技管理》2019,(6):80-84
芝麻是重要的优质油料作物。苏丹是世界芝麻主产国之一,在国际芝麻贸易中居重要地位。为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和"农业走出去"战略,推动中非农业合作,进而稳定我国芝麻产业的国际优势地位,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2014年以来,河南省农业科学院与苏丹持续开展了芝麻科研与生产国际交流与合作。文章结合多年来的合作研究和生产实践,阐述了苏丹在芝麻科研、生产、加工及贸易等方面的发展现状,并就今后我国与苏丹在芝麻产业发展方面的合作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豫芝八号是河南省芝麻研究中心选育的高产稳产优质白芝麻新品种。在1990~1992年的河南省区试中,亩产60kg,比对照增产19.4%,居参试品种首位。1991年在许昌进行的超高产示范中,亩产达252.8kg,1994年在太康进行的超高产试验中,0.4亩折亩产225kg。该品种种皮较白、千粒重较高,含油率55.59%,商品品质优良,又具有抗病、耐涝、抗倒、适应性广等优点,是当前我省芝麻品种利用中较为理想的良种之一。加速其繁殖利用对改变我省芝麻低产面貌,推动芝麻  相似文献   

12.
优质春蚕豆新品临蚕7号,是临夏州农科所以加拿大673(从引进国外优异品种资源中筛选的丰产优质品种)作母本、黎巴嫩876(抗病大粒品种)作父本,1992年配制组合,经多年培育而成的优质、丰产、广适、耐根腐病的春蚕豆新品种。于2008年10月通过技术鉴定,成果水平达国内同类研究的领先水平.同年12月甘肃省农作物品种认定委员会认定定名。  相似文献   

13.
中筋小麦周麦22号及高产优质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麦22号是河南省周口市农科院用周麦12、温麦6号、周麦13号选育出的优质、抗病、中筋小麦新品种。该品种2006年获品种权保护(CNA002834E),2007年通过国审(审定号:国审麦2007007)。在生产试验示范、推广中,该品种表现出品质优良、稳产高产、抗病、抗倒等优势。2008年在周口大面积生产中,667m^2平均单产550kg以上,高产田块667m^2产量可达650kg。  相似文献   

14.
药怀菊1号(鉴定编号:豫中药品鉴2018006)是河南省农业科学院芝麻研究中心药用植物研究室采用系统选育法新育成的药用菊花新品种,具有高产稳产、优质、综合抗性强、栽培管理简单等特点,适宜在河南怀菊花主产区及相近生态区域种植。  相似文献   

15.
高产优质芝麻品种豫芝六号栽培技术探讨肖斌(湖北省襄樊市农牧业局,襄樊441021)豫芝六号是高产优质单秆型芝麻新品种。1992年在襄樊市试种,1993年又从河南省平舆县农科所引进种子,示范种植2500亩,经省、市、县、乡、村各级考察验收,平均亩产72...  相似文献   

16.
芝麻新品种郑芝14号的选育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芝14号是以郑芝97C01作母本,贵州岑巩白芝麻作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芝麻新品种,2009年通过河南省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它具有优质、高产、稳产、抗逆性强、适应范围广等优点。  相似文献   

17.
藁优9415是藁城市农科所最新育成的矮秆、抗倒、抗刹麦雨、高产、优质、专用小麦品种。2003年通过河北省品种审定,2005年通过河南省品种认定,获国家植物新品种保护权,品种权号:CNA20020288.X。该品种推广应用三年来,表现丰产稳产,品质性状稳定,成为继8901小麦后又一个为国内面粉加工企业首选的国产优质专用小麦品种。  相似文献   

18.
“漯芝16号“是河南省漯河市农科院选育的优质高产芝麻新品种,2006年6月通过国家审定。一、特征特性该品种属单秆型,植株生长发育快,健壮、紧凑,结蒴性好,蒴果较肥大,籽粒灌浆快,饱满度好,三要素协调。  相似文献   

19.
河南省芝麻育种成果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产量、品质、农艺性状、选育方法及系谱来源等方面对河南省历年审定(鉴定)通过的67个芝麻品种进行了分析和总结,从中找出芝麻育种中存在的问题,以期为河南省的芝麻育种科研发展方向提供依据。结果表明:河南省育成芝麻品种的平均产量水平从914.81 kg/hm~2上升到1 307.29 kg/hm~2,促进了河南省芝麻生产水平从381.60 kg/hm~2提高到1 422.16 kg/hm~2;品质方面整体提高不大,粗脂肪含量从55.54%提高到56.75%;农艺性状方面也由分枝、晚熟类型向单秆、早熟类型演变。育种方法简单、亲本来源单一、遗传基础狭窄是河南省芝麻育种的现状,今后利用现代生物技术与传统的芝麻育种方法相结合,选育出具有高产、优质、早熟、闭蒴、有限生长等性状并适合机械化生产的芝麻品种,将是河南省乃至全国芝麻育种的主攻方向。  相似文献   

20.
秀水09系浙江省嘉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采用杂交方法选育而成的优质高产晚粳稻新品种,其杂交组合为秀水110/嘉粳2717//秀水110。经2002~2005年四年试验,表现优质、高产、生育期适中、抗逆性强等特点。该品种既适宜在浙江、上海等地作单季移栽稻种植,又适应直播、抛秧等轻型栽培。2005正通过了浙江省和上海市品种审定,并推荐进入国家区试,2007年通过国家生产试验,2008年8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国审稻200802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