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以西藏色季拉山高寒杜鹃群落为研究对象,通过样地样方调查,分析了杜鹃群落的物种多样性特征。结果表明,灌木层有14种木本植物,植物多样性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减少。地被层共有40种草本植物,总体上阳坡草本植物多样性指数高于阴坡。各样地中,杜鹃群落分层物种多样性表现为草本层〉灌木层或灌木层〉草本层两种情况。各样地间灌木层的多样性各项指标差异较小,草本层的多样性差异较大。总体上,灌木层与草本层之间的Patrick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N1指数无差异,Simpson多样性指数、N2指数差异显著,Pielou均匀度指数、Heip均匀度指数差异极显著。分析结果显示环境条件对高寒杜鹃群落物种多样性影响较大。研究结果可为该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利用,杜鹃群落的保护与管理等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城市公园草本植物多样性特征,文章对上海顾村公园1 hm~2样地长期动态监测的草本植物多样性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样地草本植物丰富,调查到草本植物38科72属78种,并以样地菊科与禾本科为优势科,以络石、乌蔹莓和荩草为优势种,但不同乔木群落草本植物组成与优势种具有差异性。乔木群落草本植物的盖度、物种丰富度、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均为黄山栾树女贞群落和女贞群落较高,香樟群落较低。草本植物多样性与乔木密度具有密切关系,且同一建群种草本植物多样性对密度响应具有非同步性。不同乔木群落的草本植物多样性指数峰值所处的乔木密度值不尽相同,在相近密度时,针叶林草本植物物种多样性往往高于阔叶林。  相似文献   

3.
海南岛不同海拔高度青皮林群落结构与多样性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对海南岛不同海拔高度青皮为优势种的群落进行了典型抽样调查,共计调查临时样方13个,总面积2 800m2,分析了不同海拔高度对青皮林群落的物种组成、结构及群落特征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海拔高度青皮群落的优势种组成存在显著差异;青皮成树(DBH≥5cm)重要值和群落多样性与海拔高度呈相反变化趋势;不同海拔高度青皮成树株数各径级分布均呈倒J曲线分布,但差异较大,随海拔高度的升高,倒J曲线越趋于平缓;成树青皮株数、比例和断面积均随海拔高度的升高而减少,青皮平均胸径则随海拔高度的升高而增加。  相似文献   

4.
贺兰山羽叶丁香分布区的植物物种多样性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野外踏查及样地调查的结果表明,在贺兰山羽叶丁香分布区内,共有维管束植物223种,隶属于144属50科。其植物区系地理成分较复杂,包括变型一共有18个类型,以北温带成分占绝对优势。在植物的生活型谱中,地面芽植物远远多于其他类型,达108种,占48.43%。统计分析46个样地调查资料,表明羽叶丁香群落的垂直结构简单,分灌木及草本两层,其灌木层的植物种类较多,达32种,草本层很发达,有170种草本植物和7种半灌木。物种多样性测度结果表明,其植物群落的草本层的植物物种多样性最高;不同海拔高度(段)的植物物种多样性比较结果表明,海拔高度2100~2200 m的植物物种多样性最高;按坡向,东北坡的植物物种多样性最高。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鼠害的大量调查,本文从不合理的采伐方式、乱捕滥猎鼠类天敌和环境条件的变化等三个方面谈了鼠害的发生原因;提出了以运用合理的采伐方式、积极营造混交林、选育抗性树种、搞好鼠情监测、开展以化学防治为主、生物等其它措施为辅的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6.
吉林市主要森林害鼠群落生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群落结构是鼠类群落生态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鼠类的群落结构,分析害鼠的分布特点,对控制害鼠具有重要的生态作用。通过对吉林市大旺林场森林鼠类群落结构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吉林市鼠类群落组成简单,针阔混交林和次生林以大林姬鼠为主要害鼠,其年度有较大变化,林木种子或果实易遭受危害;落叶松林以黑线姬鼠为主要害鼠;水湿地周围的水源涵养林以东方田鼠为主要害鼠;吉林市的鼠类群落的多样性和均匀性随植物的丰富度变化而变化。  相似文献   

7.
鼠的发生历史与变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在探讨鼠类发生与迁徙的基础上,阐述了鼠类的传播、蔓延规律,论述了害鼠的危害与变迁,重点介绍了世界森林鼠害的发生历史和现状。  相似文献   

8.
贵州省中幼林及苗圃鼠类调查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贵州省内4个调查点的鼠类进行调查发现,各调查点着不同的优势鼠种。省林科院工区五倍子人工林优势种为社鼠,龙里滥草湾马尾松人工林优势种为黑线姬鼠,纳雍二屯坡杉木人工林优势种为锡金小家鼠,玉屏茅坡林场板栗苗圃地优势种为褐家鼠。调查时期内,每的1-3月份习密度较低。鼠害发生也主要集中这一时期内,为鼠害防治最佳时期。  相似文献   

9.
1996年4-5月,地新昌县小将林场的兽类进行了调查,计算兽类31种,隶属6目13科,其中东洋界种24种,占77.42%;古北界种7种,占22.58%,分析了啮齿类的种类、捕获率、生态分布、性比及数量变动趋势,对啮齿类群落的多样性和生物量进行了测定,对林木鼠害的发生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10.
川西北盆周山区鼠类群落结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川西北盆周山地鼠类群落结构、不同群落的多样性、均匀性和相似性进行的研究表明,黑腹绒鼠、社鼠、高山姬鼠,龙姬鼠比例最大,是各群落的优势种;多样性,均匀性最大的为农作区的C群落,相似性最高的是人工林区的A群落与C群落。 鼠类群落结构是生态系统的一部分。研究鼠类群落结构,阐明鼠类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群落生态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此类研究国外较早(Hafney,1977),近年来国内也有不少报导(刘季科等,1979;钟永勤等,1981;张洁,1984;蒋光藻等,1989),但均为草原、荒漠、平原和北方的研究。笔者于1989年6月到1991年6月间对龙门山东南侧,南到什邡,北至平武,东南与成都平原相邻的盆周山地鼠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11.
甜槠林群落结构及物种多样性特征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分析不同海拔高度甜槠林群落结构及物种重要值特征的基础上,应用物种多样性的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均匀度等指标测定甜槠群落不同海拔梯度物种多样性,分析甜槠林物种多样性梯度变化效应。结果表明,甜槠群落物种多样性梯度变化规律明显;总体上物种多样性高,种类组成复杂,群落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层次明显。  相似文献   

12.
为确定不同环境因子对塞罕坝机械林场林下草本植物物种多样性的影响程度,通过样地调查法对该区物种进行了调查,并对调查数据采用灰色关联法进行了处理和分析。结果表明:调查区共有林下草本植物79种,优势种主要为细叶苔草、小花糖芥、中华隐子草;草问荆、蒲公英、唐松草等为常见种;苦荬菜、银莲花等为偶见种。对物种丰富度影响最大的2个林分因子分别是树高和胸径,对物种丰富度影响较大的生境因子依次为海拔高度和坡度。  相似文献   

13.
泰山中天门林区鼠类群落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泰山中天门林区的鼠类群落,分析了各鼠种的生活型,并探讨了多样性、均匀性和环境条件的关系以及鼠类在森林更新中的作用。笔者认为,泰山中天门林区只有一个鼠类群落,可命名为社鼠十黑线姬鼠群落,该群落在不同植被环境中分化出相应的亚群落。当鼠类持续高密度时,会给森林的更新带来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4.
靖远县天然草地鼠害类型、分布及其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靖远县境内各草地类型的鼠类分布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靖远县草地害鼠主要有2目、4科,计10种。不同鼠害有其不同的生境范围,在不同区域其鼠害密度也各不相同。依其为基础,提出了靖远县草地鼠害防治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在青海云杉生态林中设置100个1 m×1 m的样地,研究青海云杉林下草本植物季节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在青海云杉林下共调查到49种草本植物,隶属18科35属,青海云杉林下草本植物季节动态与气候环境变化一致,物种随季节变化明显,各草本植物多样性指数在整个生长季中随时间变化明显,物种数、Gleason指数、Simpson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均匀度指数表现趋同,均集中表现在7月份最高,9月份次之,4月份最低。调查区域青海云杉林下草本植物Shannon-Wiener指数均在0.9左右,林下植物群落多样性明显偏低,但调查区域青海云杉林下草本植物群落稳定性较高,对于修复水土流失有重要作用。将青海云杉林下草本植物多样性、季节变化动态与林下生物多样性保护策略相结合,对保护青海云杉林下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卧龙自然保护区白泥岗珙桐群落的物种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应用物种多样性指数、丰富度指数和均匀度指数等对卧龙自然保护区白泥岗珙桐(Davidia involuarata)群落的物种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层次之间,群落物种的多样性差异主要表现在乔木层和灌木层,其次是草本层。各层之间物种多样性互相影响较大。在垂直结构上,从上到下,种类数和个体数呈增加之势,而物种多样性在海拔高度1690m~1700m处最高。整个群落具有较高的物种多样性。  相似文献   

17.
采用植被生态学方法,对1997—1998年在广东内伶仃岛设定的固定样地进行调查和研究,着重分析了内伶仃岛植被中4个主要典型群落的物种组成、群落结构和物种多样性等特征,揭示了各主要群落15 a来的演替情况。结果显示,马尾松-梅叶冬青+豺皮樟群落、马尾松-檵木+豺皮樟群落、马尾松-银柴-豺皮樟群落以及布渣叶+小叶榕-黄牛木群落4个群落优势种的组成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其中,马尾松群落中的马尾松衰退明显,优势地位被阔叶种群取代;布渣叶群落的优势种布渣叶优势更加明显。此外,这4个群落的结构更加复杂,主要体现在乔木层、灌木层、林间藤本植物和林下草本植物的组成更加多样化。经过15 a的演替,各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均提高。3个马尾松群落正朝向更加复杂的南亚热带阔叶林演替,而布渣叶群落也同样向更加复杂的结构演替。  相似文献   

18.
以Shanon-Wiener指数作为群落种的多样性指标,分析镜泊湖地区啮齿动物群落的多样性及其与环境条件的关系的原始针阔混交林和次生扬桦林群落多样性指数较低。其次是草句森林和混交林带的次生柞林,采伐迹地、阔叶林带的次生柞林、人工落叶松林和人工红松林较高,农田最高,熔岩台地为0。森林采伐后群落的多样性增加。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群落多样性降低。  相似文献   

19.
印度喜马拉雅库蒙地区阔叶林下草本植物的生物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喜马拉雅库蒙地区(Kumaun Himalaya)中部的不同海拔高度设立研究地点,集中研究由白橡(Quercus leucotrichophora)、石斛(Quercus floribunda)、高山栎(Quercus semicarpifolia)组成的阔叶林下的草本植物群落动态及植物生物量。随着海拔高度的上升,3种森林的林分密度及生物量明显下降。在所有研究样地中,白橡林密度和生物量最大。在两个不同方位研究地,草本植物平均密度明显不同,表现为在西向坡地的草本植物密度较大。在各研究地点,总生物量随着海拔高度明显下降(p〈0.05),且白橡树林的总生物量最高。  相似文献   

20.
对福建农林大学金山校区12个人工植物群落的物种组成和生长状况进行调查统计,应用生态学方法计算分析各群落丰富度指数、均匀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等对群落景观的影响。结果表明:12个人工群落存在乔灌层结构不合理,植物多样性及稳定性较低,层次不明显,生态位重叠等问题;并根据校园实际情况提出合理有效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