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6 毫秒
1.
以7年生‘奥斯特’北美冬青为试验材料,测定叶片中N,P,K,Ca,Mg,Mn,Fe,Zn,Cu,B元素含量,分析叶片主要营养元素年动态变化规律,为树体营养诊断和合理施肥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1)叶片中营养元素含量高低为NKPCaMnMgZnFeBCu;(2)随着时间推移,叶片中各营养元素年动态变化出现规律性波动,其中N,P,K,Cu含量总体呈下降趋势,Ca,Mg,Mn,Fe,Zn,B含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初步认为:N,P,K,Ca,Mg,Zn,Fe,Cu元素营养诊断可在8月7日到8月26日期间进行,Mn,B元素可提前至6月26日到7月16日期间进行。  相似文献   

2.
赵登科 《林业调查规划》2011,36(1):35-38,41
对不同月份红锥叶片中营养元素含量的变化及其结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叶片中N、P、K、Ca、Mg、Mn、Fe、Cu、Zn营养元素含量呈季节性变化,普遍地在生长初期(春季)较高,生长旺期(夏季)最低,而秋冬季生长缓慢时由于积累所致而略有回升;叶片中常量元素含量以N、K、P较高,依次排序为:N〉K〉P〉Mg〉Ca,微量元素含量以Mn、Fe为高,依次排序为:Mn〉Fe〉Zn〉Cu,N、P、K、Ca、Mg、Mn、Fe、Zn、Cu比例为:7.40∶1.00∶5.96∶0.30∶0.51∶1.10∶0.16∶0.05∶0.01;根据研究结果及南方山地的土壤特点,红锥人工幼林的施肥时间宜在春季或春夏之交季节,在肥种及配比上,应在施用大量元素N、P、K、Mg、Ca的基础上配施微肥Zn,配比为N∶P∶K∶Ca∶Mg∶Zn=7.40∶1.00∶5.96∶0.30∶0.51∶0.05.  相似文献   

3.
为了确定油橄榄叶片营养诊断样品采集的适宜期,采用定点定期连续采集叶片方法,测定并比较分析了莱星和鄂植8号2个油橄榄品种叶片中的N、P、K、Ca、Mg、Zn、Mn、Fe、B和Cu养分含量的动态变化特征。结果表明:2个油橄榄品种叶片营养元素含量其年变化总趋势在品种间表现较一致;油橄榄叶片营养元素含量在周年内变化趋势因元素种类不同而异;在油橄榄年生育周期内,各元素含量变化相对平稳的时期分别为:N元素12~2月,P元素11~4月,K元素4~6月和9~12月,Ca元素11~3月,Mg元素10~12月,Zn元素3~6月,Mn元素11~1月,Fe元素5~9月,B元素12~1月,Cu元素4~6月和10~2月。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油橄榄叶片营养分析的采样适宜期为:N、P、K、Ca、Mg、Mn、B和Cu元素在11~12月取样,Zn、Fe在5~6月取样。  相似文献   

4.
对广西4个种源翅荚木1年生苗叶片的营养元素吸收情况进行测定分析,以探索其不同种源叶片营养元素的变异规律。结果表明,不同种源间N、K、Ca、Zn、Fe和B的含量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变异系数较大的是B、Zn和Ca,分别达24.48%、20.03%和13.35%;P、K、Cu、Fe、B和Ca在不同种源综合评价中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忻城种源叶片营养元素吸收情况最好,其次是天等种源和靖西种源,平果种源最差;苗高和地径与营养元素含量之间不存在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贵州都匀马尾松种子园针叶DRIS营养诊断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都匀1.5代无性系种子园20年生马尾松针叶中N、P、K、Ca、Mg、Cu、Zn、Fe、Mn、B等营养元素含量变化的测定和分析,初步筛选出N/P、K/N、Ca/N、Mg/N、N/Cu、zn/N、N/Fe、K/P、Ca/P、P/Mg、P/Cu、P/Zn、Fe/P、K/Ca、K/Mg、K/Cu、K/Zn、Fe/K、Ca/Mg、Ca/Cu、Ca/Zn、Fe/Ca、MgJCu、Zn/Mg、Fe/Mg、Zn/Cu、Fe/Cu、Fe/Zn共28对元素比值为重要参数,对贵州都匀马尾松种子园针叶作DRIS营养诊断分析。结果表明,该地区马尾松针叶内Mn含量过高,平均值为767.01mg/kg,而B含量较低,仅为12.95mg/kg,马尾松的需肥顺序为Cu〉P〉Zn〉Mg〉Ca〉N〉K〉Fe。  相似文献   

6.
采用 DRIS 诊断法对广西 6~8 a 生马尾松 Pinus massoniana 人工幼林高、低产组针叶进行营 养诊断,测定 10 种矿质营养元素 (N、P、K、Ca、Mg、Zn、Fe、Cu、Mn 和 B) 的含量,探讨马尾松人 工幼林养分需求规律,制定马尾松人工幼林养分平衡诊断标准。结果表明:广西马尾松人工幼林的需肥 顺序为 P > B > K > Zn > N > Mn > Mg > Fe > Ca > Cu,最缺乏的元素是 P,其次是 B、K、N、 Zn,最不缺乏的是 Ca、Cu。针叶 N、P、K 元素浓度比值范围为 N/P = 12.81 ±3.75、N/K = 2.62±0.30、 P/K=0.22±0.08。 马 尾 松 工 幼 林 叶 片 养 分 适 宜 范 围 为:N 9.36~15.44、P 0.72~1.29、K 3.84~5.63、Ga 3.65~5.63、Mg 0.31~1.53 g · kg-1、Cu 2.14~3.01、Zn 20.66~66.42、Fe 30.26~203.19、Mn 330.02~561.38、 B1.13~15.71 mg · kg-1。根据该诊断标准可有效诊断马尾松针叶营养元素丰缺程度,指导林农“对症下 药”,实现精准施肥。  相似文献   

7.
以5年生山银花(灰毡毛忍冬)品种‘金翠蕾’为试验材料,研究山银花叶片中10种营养元素含量的季节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3月至12月期间,施肥处理与对照(不施肥)的山银花叶片中10种营养元素含量的季节动态变化规律有差异,两者叶片中N、P、Mg、Ca、Cu、Fe、B含量的季节动态变化呈现相同的趋势,N、P、Cu含量整体呈下降趋势,施肥处理的叶片营养元素含量比对照的高;Ca、Fe则呈上升趋势,但施肥处理的叶片Ca含量比对照的低,而Fe含量则比对照的高;Mg、B呈"上升—下降"趋势,峰值出现在盛花期后的7—8月,7月前施肥处理叶片B含量比对照的高,而7月后又比对照的低;施肥处理与对照的叶片中K、Mn、Zn含量的季节动态变化趋势不相同,整体变化无规律,有多次起伏,但峰值也是出现在盛花期后的7—8月,其中施肥处理叶片中K含量在5—7月有明显上升的过程,其平均含量比对照高105.8%。3月至12月期间,施肥处理的叶片P、N、K、Fe、Cu、Mg平均含量比对照的高,而Ca、Zn、Mn、B的平均含量则比对照的低。施肥与不施肥处理叶片营养元素含量的季节变异系数最大的是P,说明P在山银花生长发育中起着重要调控作用。施肥处理与对照叶片营养元素含量之间相关性表现不一致,元素之间存在促进或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不同品种蓝莓树体对矿质元素的吸收规律及差异,并为细化蓝莓施肥管理措施提供参考。【方法】以兔眼蓝莓品种‘巨蓝’和‘灿烂’及南高丛蓝莓品种‘薄雾’和‘奥尼尔’为试材,果实发育期间定期采取果实附近的叶片,应用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仪测定并分析了叶片大量矿质元素磷(P)、钾(K)、钙(Ca)、镁(Mg)及微量矿质元素铁(Fe)、锰(Mn)、硼(B)、锌(Zn)、铜(Cu)含量动态及其相关性。【结果】4月22日—7月21日,4个品种叶片K和Cu含量整体呈下降趋势,Ca、Mg、Fe、Mn和B含量整体呈上升趋势,但‘巨蓝’的Ca、Fe、Mn含量在7月21日未出现上升;‘灿烂’‘薄雾’和‘奥尼尔’P含量均在7月21日出现明显回升,而‘巨蓝’P含量持续下降;Zn含量除‘薄雾’变幅较小外,其他3个品种Zn含量呈现"下降—回升"的变化趋势。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K含量与B含量间呈显著负相关,而Ca含量与P、Mg、Fe、Mn、B含量间,P含量与Mg含量间,Mg含量与Fe、Zn、B、Mn含量间,Fe含量与Mn、B含量间,以及Mn含量与B含量间均呈显著正相关。【结论】除‘巨蓝’Mg含量相对不足外,4个品种叶片各元素含量均较充足。结合土壤理化性质可知,施肥时应注意增施有机肥,‘巨蓝’品种还应增施Mg肥。  相似文献   

9.
对湖南通道、贵州雷山、贵州榕江3个不同地区的青钱柳(Cyclocarya paliurus)材料不同时期叶片矿质营养元素含量进行分析,研究其不同季节矿质营养元素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Mg、Mn和Ca的含量在不同种源间的差异达到了显著水平,湖南通道的青钱柳中K和Mg的含量较高,贵州雷山的青钱柳中Cu、Zn、Mn和Ca的含量较高,贵州榕江的青钱柳中Fe含量最高,Ca含量较高,其他元素含量均较低;不同来源的青钱柳矿质营养元素含量有着一定的差异,但其在不同季节的动态变化特性有一定的相似性,除Zn、Cu的变化趋势在不同来源的青钱柳间表现出差别较大外,其余元素均表现出大体相似的变化趋势;6月底到7月底叶片中各种营养元素含量变化相对稳定,是叶片矿质营养元素分析的最佳时期。  相似文献   

10.
枣树叶片营养元素含量的季节变化动态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研究了枣树叶片中N、P、K、Ca、Mg、Mn、Cu、Fe、Zn9种营养元素含量的季节变化动态规律。结果表明:全N的含量在初花期以前随着叶龄的增大而迅速降低。在初花期至幼果发育前期较稳定且较低,在幼果发育中期迅速增高,采收后逐渐下降;全P和全K的含量随着叶龄的增加而减小,至叶片成熟后则较稳定;Ca和Mn的含量随着叶龄的增加而迅速增高;Fe的含量在初花期出现低谷,从盛花期到果实发育中期处于稳定的高水平状态,果实进入白熟后逐渐下降,采果后则变动不显著;Mn、Cu和Zn3元素含量的变化趋势与N素水平密切相关;施尿素显著地提高了大多数物候期中叶片全N和Mn的含量,也显著地降低了大多数物侯期中叶片全P、全K和Zn的含量:在年生长周期内,各营养元素的叶分析诊断大多数有2个适宜的采叶时期。  相似文献   

11.
对大花序桉幼苗生物量及营养元素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大花序桉苗木平均单株生物量大小排序为茎>根>叶。幼苗主要营养含量和吸收积累规律为K>N>P>Fe>Mn>Zn>B>Ca>Cu>Mg。大量元素N、P、K贮量最高的部位均为茎,根部和叶中含量相近。大花序桉苗期叶片对主要营养元素N、P和K的吸收分配间存在相互促进的关系;Mg与Ca,Cu与P、K,Zn与N、K、Cu、Fe,Fe与N呈现互相促进关系;Mn与N、Fe、K、Cu,B与P、Cu为相互抑制关系。据此,大花序桉苗期以氮、磷、钾肥为主,其中要求养分K2O>N>P2O5,并有针对性地添加铁肥、锌肥和铜肥。  相似文献   

12.
红锥种源苗期生长节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红锥博白、浦北、东兰3个种源苗高和地径生长率2年生苗木生长节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3个种源Logistic方程拟合效果都显著,均呈"S"型生长模式。采用有序样本聚类分析方法将苗木的生长过程划分为4个时期:生长初期、速生前期、速生期、生长后期。方差分析及多重比较结果表明,3个种源苗木生长量存在显著差异,博白种源和浦北种源较好,东兰种源次之。  相似文献   

13.
云南引进葡萄柚品种叶片营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引种于云南省普文县的9个葡萄柚品种的叶片营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葡萄柚叶片中P与K、Mn、Zn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K与Mg、Mn、Zn显著相关;Ca与Mg、Mn、Fe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Mg与Mn、Fe分别呈显著、极显著负相关;Mn与Zn呈极显著正相关,N与Mn呈显著负相关。(2)叶片中只有氮、铁含量适宜,磷、钾、锌含量过高,钙、镁、锰含量有不同程度的缺乏。  相似文献   

14.
Temporal variation in nutrient concentrations of Scots pine (Pinus sylvestris L.) needles was studied during a three‐year period in three stands of differing stages of development. Concentrations of N, P and K varied significantly between years; this variation was related to differences in needle dry weight. Concentrations of all measured nutrients (N, P, K, Ca, Mg, Mn, Cu, Zn, Fe, B) and Al varied between seasons; this variation was related to nutrient mobility and the annual physiological cycle. Concentrations of the mobile nutrients N, P and K decreased in spring and early summer during shoot and needle elongation and increased in late summer and autumn during needle senescence and litterfall. Concentrations of Mg, Cu, Zn and B followed somewhat similar patterns. The poorly mobile nutrients Ca, Mn and Fe accumulated gradually in needles during each growing season. Needle nutrient concentrations were stable during the nonactive period.  相似文献   

15.
16.
通过设置Ca、Mg、Cu、Zn和B等中微量元素不同的浓度梯度(缺乏、低量和过量),调查养分胁迫对桉树幼苗矿质营养吸收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1)各元素养分胁迫对桉树幼苗叶片营养元素含量的影响不同;(2)CK(未浇灌营养液)处理桉树营养元素总量最低,浇灌营养液各处理比CK(未浇灌营养液)处理提高36.03-43.55倍;...  相似文献   

17.
为了遴选出影响灰枣果实矿物元素形成的关键因子,分别设计了树体阴阳面、遮阳、喷水及地表覆盖物等果园微气候处理方式,就不同处理下的气象因子及土壤碱解氮(N)、速效磷(P)、速效钾(K)、有机质(OM)及酸碱度(p H)对灰枣果实中的钙(Ca)、镁(Mg)、铁(Fe)、锌(Zn)、锰(Mn)和铜(Cu)等矿物元素的影响情况进行了试验,并采用显著性、通径系数及线性回归等分析方法,探究了枣果中矿物元素含量与气象因子及土壤养分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p H值的升高,有利于枣果中Mg和Mn含量的增加;平均湿度相对较高,对枣果中Fe的含量有促进作用。土壤N含量能有效增加枣果中Cu的含量;枣果Ca含量的影响因素依次为平均湿度差、OM、N、平均最低温度及平均最小湿度,Ca含量与OM和平均最低温度间均有负相关,而与其他指标间均呈正相关;影响枣果Zn含量的因素依次为N、平均最低温度、平均湿度差、平均温度差和OM,其中Zn含量与N和OM间均存在负相关,而与上述其余各指标间均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