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为提高柑桔果实品质,通过对早蜜椪柑不同时期和不同位置实施环剥试验,测定比较果实大小、着色度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TSS)。结果表明:不同环剥处理对果实大小影响不显著,能促进着色,提早成熟,提高TSS含量,但不同处理对提高TSS差异显著,同时期不同位置环剥处理,主干环剥效果优于主枝环剥;同位置不同时期环剥处理,以7月实施最佳,二者之间无交互效应;着色度与TSS变化呈正相关。综合考虑,以7月主干环剥对提高椪柑果实品质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
7.环剥、环割促花芽 环剥与环割是促进当年花芽形成、来年结果的关键措施。 环剥。促进花芽的分化与形成,宜8月上旬与9月上旬各环剥1次为好。此时期的环剥能暂时阻止养分运往根部而集中于花芽。①环剥的位置。中央主干离地面约20厘米处,主枝基部离中央主干约10厘米。②环剥宽度。一般来说,主干为环  相似文献   

3.
1.花期环剥 环剥在初花期至盛花期随时可进行,环剥适用于壮树,壮枝或大型结果枝组。环剥口径宽度为0.3~0.5毫米,剥后用塑料布条包扎剥口,以保持剥口湿度,促进愈合。  相似文献   

4.
杨勇  陈露  陈成  阎永齐 《江苏农业科学》2021,49(19):156-163
以中华猕猴桃良种红阳为试材,研究不同时期、不同宽度环剥对红阳猕猴桃果实品质指标及糖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花后30 d,环剥宽度等于结果枝直径的环剥处理可显著提高红阳猕猴桃果实单果质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固酸比、维生素C含量(P<0.05),改善果实品质.同时,环剥处理通过相关酶活水平的调节影响糖代谢进程.环剥处理提高了果实发育期内腺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AGpase)的活性;花后58~156 d,果实蔗糖磷酸合成酶(SPS)活性较对照显著提高;果实发育后期,环剥处理诱导增强果实蔗糖合成酶(SS)活性,降低酸性转化酶(AI)和中性转化酶(NI)活性,最终提高了果实可溶性糖(蔗糖、葡萄糖、果糖)含量.建议在花后30 d,对红阳猕猴桃进行环剥宽度/结果枝直径为1的环剥处理.  相似文献   

5.
环剥和针刺对李子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盛花期和花后15d对李子进行主干环剥,可有效地抑制新梢生长,提高坐果率和干物重,促进果实生长,两次环剥处理以盛花期剥效果较好,剥后叶内钙,铁含量降低,锌含量变化不明显。此外,针刺对李子的营养生长也有显著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6.
落花落果是近年来柿树生产上存在的普遍问题,严重时可造成绝收.其防止措施是: 一、花期环剥 在初花期进行,盛花期完成.环剥适用于壮树、壮枝或大型结果枝组.环剥口宽度为0.3~0.5毫米,剥后用塑料布条包扎剥口,以保持剥口湿度,促进愈合.  相似文献   

7.
促花措施对日光温室甜樱桃幼树成花及坐果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日光温室中甜樱桃采用刻芽、环剥、绞缢、PP333等促花措施处理,促花效果以环剥后不包伤口、绞缢、短梢停长期低浓度PP333喷布和中长梢停长期高浓度PP333蘸尖效果较好。日光温室中甜樱桃可多次分化花芽,中后期形成的花芽坐果率明显高于前期。  相似文献   

8.
<正>1.复剪。在果树花芽萌动期至开花前进行补充修剪,可调整花量,克服大小年。2.环剥。①苹果。对一些坐果不稳定的品种,在初花期对花量较多的大枝进行环剥,剥口宽度不超过1厘米,并保护好剥口,对提高坐果率效果明显;②柿树。一般在初花期进行,盛花期完成。环剥适用于壮树、壮枝或大型结果枝组。环剥口宽度为0.3~0.5毫米,剥后用塑  相似文献   

9.
环剥技术对火焰无核葡萄果实性状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确定火焰无核葡萄环剥的最佳时间及环剥量,本试验对火焰无核葡萄不同环剥时间、不同环剥量对火焰无核葡萄果实品质及产量的影响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火焰无核葡萄花前环剥,可以通过加强营养刺激,促进未受精花朵坐果,有效地减少落花落果,提高坐果率。花后12 d进行环剥,可有效地增大果粒,同时应配合疏花疏果,避免果穗偏大而降低品质。果实开始着色时进行环剥,可有效地增加花青素含量,提前着色,提高糖度和硬度,提早成熟、提高果实品质。结果枝环剥宽度为3 mm效果较好,成熟期提前较明显。  相似文献   

10.
以月季为试材,研究了环剥对月季扦插的影响。结果发现,环剥能显著降低月季扦插时黑腐病的发生率,提高成活率并促进生根,且于花下第4节位进行环剥处理20d后促进生根的效果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11.
2.绞缢和拉枝 老石家的柰李过去生长势过旺,枝叶生长成为营养物质供应中心,幼果得不到足够的养分.老石后来采取绞缢和拉枝等方法,促进养分向果实供应.绞缢在六七月花芽分化前进行,将强旺树主干用相应粗度的铁丝绕干1周扭紧,直到表皮微缢为度,一般在主干上捆一二圈铁丝.  相似文献   

12.
以北京地区大棚栽植的台湾青枣"大蜜"为材料,分别对其进行环剥、摘心、断根和施肥处理,研究了不同的栽培措施对台湾青枣生长和坐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环剥对提高台湾青枣坐果率作用明显,其中既环剥一次枝又环剥主干的方式效果最好;台湾青枣的根系分布较浅,0~20cm深土层根系分布密集;陆续断根的方式,即第一次只断两面或一面,然后分2~3次每次切断一面的断根方式对于促进坐果的效果较优;增施N、P、K肥可显著提高坐果率,三者配比为N:P:K≈3:1:3时对坐果影响最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不同时期对克瑞森无核葡萄进行主干环剥后,果实中可溶性糖含量和组分特性与差异,为环剥对果实可溶性糖的影响奠定理论基础。【方法】在4个不同时期,对克瑞森无核葡萄进行主干环剥,监测果实的生长发育情况,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成熟期果实中可溶性糖组成成分和含量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5个试验处理中,第1次环剥处理的果实的果形指数最大,比对照处理大5.67%,单粒重也最大,达2.99 g。成熟期最早的是第3次环剥处理, 5个试验处理的果实的可溶性糖主要由果糖、葡萄糖和蔗糖组成,其中葡萄糖和果糖含量高,变化幅度大,蔗糖含量相对稳定,葡萄糖的含量略高于果糖。其中葡萄糖含量最高的是第2次环剥处理,极显著大于对照处理,比其高21.67%;果糖含量最高的是第3次环剥处理,极显著大于对照处理,比其高21.4%;蔗糖含量最高的是第4次环剥处理,比对照处理高29.65%;总糖含量最高的是第2次环剥处理。葡萄糖和果糖与可溶性总糖间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葡萄糖与果糖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果糖与可溶性总糖间的相关性最大,略高于葡萄糖与可溶性总糖间的相关系数。蔗糖与可溶性总糖间的相关性最小,且无显著相关关系。【结论】主干环剥有利于克瑞森无核果实的生长和可溶性糖的积累,前期(坐果后到果实膨大期)进行环剥明显可以达到增产目的,后期(果实膨大期过后)环剥有利于果实提前成熟。  相似文献   

14.
环剥对麦香桃生长发育的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早熟桃麦香品种进行了不同时期的主干环剥处理,结果表明,麦香桃盛花期和花后15d环剥增产效果显著,株产分别较对照高27.66%和13.51%,并增大了果个,提高了座果率。环剥能显著抑制新梢和副梢的生长,环剥后降低了叶和果肉的含Ca量。对麦香桃环剥的后期效应研究表明,盛花期和花后30d的环剥显著改变了枝类组成,短果枝和花束枝比例增加,徒长性果枝明显减少,同时也显著降低了内膛枯枝率和冬剪量.两个时期的环剥处理使花芽饱满,也提高了第2年的产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该研究旨在探讨主干一次和二次环剥对葡萄树体营养及其分配规律的影响。[方法]以“玫瑰蜜”葡萄为试材,通过对主干进行一次和二次环剥后分析对剥痕上部的叶片、枝条和剥痕下部根系的碳氮营养、矿质营养及其分配规律的影响。[结果]环剥可显著提高剥痕上部的枝叶可溶性糖和淀粉等非结构碳含量,降低可溶性蛋白质和氮素营养含量,使碳氮比显著提高,其中一次环剥后叶的碳氮比峰值为9.04,二次环剥为5.35,而同一时期对照仅为4.89。环剥不仅显著降低了根系可溶性糖和淀粉等非结构碳含量,还显著降低了可溶性蛋白质和氮素营养含量,碳氮比也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其中一次环剥后其碳氮比的最低值仅为1.16,二次环剥为3.06,而同一时期对照为3.15。对碳氮营养的影响,一次环剥显著大于二次环剥。环剥还显著降低了叶片、枝条和根系中的磷、钾、铁、铜的含量。其中二次环剥对枝条、叶片中铁、铜元素的影响较大,且第一次采样的含量差异显著,叶片中的铁含量为75.05μg/g DW,而对照为85.29μg/g DW;枝条中的铁含量为76.45μg/g DW,铜含量为7.82μg/g DW,而对照分别为95.96μg/g DW 和10.74μg/g DW。[结论]该研究为树体营养调节和保障环剥技术在“玫瑰蜜”葡萄生产中安全有效的应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6.
落花落果是近年来柿树生产上存在的普遍问题,严重时可造成绝收。其防止措施是:一、花期环剥在初花期进行,盛花期完成。环剥适用于壮树、壮枝或大型结果枝组。环剥口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该研究旨在探讨主干一次和二次环剥对葡萄树体营养及其分配规律的影响。[方法 ]以"玫瑰蜜"葡萄为试材,通过对主干进行一次和二次环剥后分析对剥痕上部的叶片、枝条和剥痕下部根系的碳氮营养、矿质营养及其分配规律的影响。[结果]环剥可显著提高剥痕上部的枝叶可溶性糖和淀粉等非结构碳含量,降低可溶性蛋白质和氮素营养含量,使碳氮比显著提高,其中一次环剥后叶的碳氮比峰值为9.04,二次环剥为5.35,而同一时期对照仅为4.89。环剥不仅显著降低了根系可溶性糖和淀粉等非结构碳含量,还显著降低了可溶性蛋白质和氮素营养含量,碳氮比也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其中一次环剥后其碳氮比的最低值仅为1.16,二次环剥为3.06,而同一时期对照为3.15。对碳氮营养的影响,一次环剥显著大于二次环剥。环剥还显著降低了叶片、枝条和根系中的磷、钾、铁、铜的含量。其中二次环剥对枝条、叶片中铁、铜元素的影响较大,且第一次采样的含量差异显著,叶片中的铁含量为75.05μg/g DW,而对照为85.29μg/g DW;枝条中的铁含量为76.45μg/g DW,铜含量为7.82μg/g DW,而对照分别为95.96μg/g DW和10.74μg/g DW。[结论]该研究为树体营养调节和保障环剥技术在"玫瑰蜜"葡萄生产中安全有效的应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8.
环剥及外源激素对柑桔光合产物运转分配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枳砧温州蜜柑为试材,应用^14C示踪技术,研究了环剥及外源激素对柑桔叶片光合产物运转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环剥和环切均能防止环剥口上方叶片的光合产物向环剥口下方的运输对1a生柑桔主干环剥1mm宽,环剥伤口大约在20d接通;主干环切2圈后,环切口愈合接通则需要10-20d时间。但刚接通的伤口对光合产物的运输效率交不高,要完全恢复其运输功能,则需要更长的时间。  相似文献   

19.
螺旋环剥对龙眼幼树的促花增产效应与可溶性糖的相关性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针对龙眼北缘区幼树易抽晚秋梢和冬梢,影响花芽分化和开花结果,导致幼树投产迟、产量低等问题,采用螺旋环剥,对三个品种龙眼幼树进行试验研究,用环割及对照作比较,探索螺旋环剥的促花增产效应及其与叶片、根系可溶性糖含量变化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对大乌圆龙眼结果幼树主干螺旋环剥,可有效减少地上部可溶性糖向根部转运,增加结果母枝叶片中可溶性糖的积累,从而促进花芽分化,显著提高成花率、坐果率、产量和品质。螺旋环剥、环割对不同品种及不同时段秋梢的促花效应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20.
对湖南岳阳的一种桃树“脆红桃”的主干、大枝进行内腔直立大枝的宽度环剥技术,及对其环剥后的施肥、蔬果、采收进行有效的管理,能使本桃树品种形成自然开心的树形,提高结果产量,既省时又省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