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0 毫秒
1.
沼气肥是指原料在沼气池内发酵后所剩的物质。其中的液体部分称为沼气水肥,固体部分即发酵后的残渣称为沼气渣肥。这种肥料有机质含量比较高,可直接作底肥、追肥,也可以与畜粪、草、树叶等混合制成肥料。  相似文献   

2.
当沼气池加入猪粪尿、青草等原材料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发酵,则要进行一次换料,换出的残渣和肥水,称为沼气池肥,也称沼气发酵残留物。由于沼气发酵是在密闭条件下进行厌气分解,减少了氨态氮的损失,因此,保存了养料,提高了肥效。沼气池肥水经过充分发酵后,含  相似文献   

3.
“生肥”指的是没有经过腐熟分解的猪、马、牛粪和人粪等农家肥料。这种“生肥”是迟效性肥料,不易被农作物吸收。“生肥”下田的害处至少有四:一是不能及时发挥农家肥全素营养的应有肥效。例如猪粪被称为农家肥中的元老。但在棚内停留时间较短促,来不及腐熟,微生物活动减弱,多数秸秆尚未腐烂,难于被作物吸收利用,又如牛粪称为冷性肥料,自然分解缓慢,未经腐熟的肥效极低,严重影响了有机肥应有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当沼气池加入猪粪尿、青草等原材料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发酵,要进行一次换料,换出的残渣和肥水称为沼气池肥,也称沼气发酵残留物。由于沼气发酵是在密闭条件下进行嫌气分解,减少了氨态氮的损失,因此,保存了养料,提高了肥效。沼气池肥水经过充分发酵后,含有丰富的多种作物所需的营养物质,如氮、磷、钾,以及多种生物活性物质。  相似文献   

5.
在贵州省海拔2,200公尺的威宁草海边,蕴藏有丰富的草炭(泥炭)。威宁草炭是古代地层变动时,海中的水生植物(木贼,莎草科植物)为淤泥所淹埋后在压气状态下形成的。共分三层:30~50厘米为黄灰色粉沙粘土所复盖;50—150厘米为分解完全的呈深黑色的腐植质层,农民称为"海土盖子"或"黑海土";150—350厘米为半分解的呈黄褐色的有机质层,植物残体尚清晰可见,农民称为"黄海土"。草炭虽然是很好的有机质肥  相似文献   

6.
<正> 这里讲的酵素菌肥料是指酵素菌有机质发酵肥料,因其生产配方不同,可分为高级粒状肥、磷酸粒状肥和鸡粪粒状肥等品种。现以高级粒状肥为例介绍酵素菌有机质发酵肥料生产及使用技术。 1 酵素菌肥料的生产 1.1 高级粒状肥配方 页岩、干鸡粪、豆饼粉、鱼粉和骨粉或钙镁磷肥若干公斤。米糠、红糖和酵素菌接种剂若干公斤,水占原材料重量的45%~55%。  相似文献   

7.
成圆 《当代农业》2009,(2):47-47
沼气肥是投入沼气池内的人畜粪便和各种农作物秸秆及其他植物废弃物经密封发酵后的残留物。沼气池内原材料在发酵过程中.有40%-50%的干物质被分解.其中碳素大部分分解产生沼气,作为能源使用。氮、磷、钾等作物的营养元素则保留在残留物中.使之成为一种养分齐全、缓速兼备、肥劲稳定的优质有机肥,是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的最佳用肥。  相似文献   

8.
沼气肥是投入沼气池内的人畜粪便和各种农作物秸秆及其他植物废弃物经密封发酵后的残留物。沼气池内原材料在发酵过程中.有40%-50%的干物质被分解.其中碳素大部分分解产生沼气,作为能源使用。氮、磷、钾等作物的营养元素则保留在残留物中.使之成为一种养分齐全、缓速兼备、肥劲稳定的优质有机肥,是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的最佳用肥。  相似文献   

9.
《中国农资》2012,(46):25
<正>有机肥料就是天然有机质经微生物分解或发酵而成的一类肥料。其特点:原料来源广,数量大;养分全,含量低;肥效迟而长,须经微生物分解转化后才能为植物所吸收;改土培肥效果好。有机肥料资源十分丰富。可以说,哪里有农业、畜牧业、哪里就有有机肥源。城市中可以利用的有机生活垃圾,主要来自农产品和畜产品。  相似文献   

10.
朱景权 《新农业》2006,(10):41-42
沼气肥是投入沼气池内的人.畜粪便和各种农作物秸秆及其他植物废弃物经密封发酵后的残留物。沼气池内原材料在发酵过程中,有40%~50%的干物质被分解,其中碳素大部分分解产生沼气,作为能源使用;氮,磷.钾等作物的营养元素则保留在残留物中,使之成为一种养分齐全,缓速兼备,肥劲稳长的优质有机肥,是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的最佳用肥。1个10立方米的沼气池,能积5000公斤以上的沼气肥,管好用好沼气肥是积造有机肥的新途径,也是作物秸秆还田的最佳方式。  相似文献   

11.
土壤有机质泛指土壤中以各种形式存在的含碳有机化合物。对低产田来说,通过下列途径可以增加有机质含量,以培肥低产土壤。对高产田来说,南于有机质不断分解,也需要不断补充有机质。  相似文献   

12.
一、溶氧超标“毒水症”1、危害及症状水体中因施放过多未经发酵的肥料,生肥在塘底分解出很细小的甲烷和硫化氢的小气泡,鱼苗误当食物吞入。其主要症状是:鱼鳃上会粘附  相似文献   

13.
<正>秸秆还田技术是保护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抉择。通过秸秆还田,能有效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良土壤,培肥地力;协调土壤中氮、磷、钾比例失调的矛盾,促进农业稳产、高产、高速,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重要途径。一、秸秆还田有哪些好处第一,秸秆还田可增加土壤新鲜有机质,提高土壤肥力。作物秸秆的成分主要是纤维素、半纤维素和一定数量的木质素、蛋白质和糖。这些物质经过发酵、腐解、分解转化为土壤重要组成成分--有机质。有机质是衡量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因为土壤有机质  相似文献   

14.
在不同温度、水分等条件下,将有机物料进行发酵培养,培养7 d后检测其水溶性有机质/氮含量。结果表明:微生物G对物料中有机氮的分解比微生物H的分解能力强,微生物H对物料中有机质的分解比微生物G的分解能力强。当激活剂添加量为0.33%、水分含量为80%、温度为30℃时,微生物G的活性最高,物料J在微生物G的作用下,其水溶性有机质和水溶性有机氮含量均达到最大值,发酵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5.
<正>根据原料及加工技术的特点,有机碳肥的生产技术大致有三类:1.以发酵工业废液(酒精、味精、酵母)和生物质(蔗渣、秸秆)为原料,通过降解废液提高有机碳产物活性,对蔗渣则采取以厌氧为主的少翻堆技术,减少氧化导致二氧化碳损失,同时促进有机物分子降解为小分子提高其活性。代表企业为福建绿洲公司,产品为绿乌龙系列肥。一般的发酵技术以有机质中氮磷钾等养分元素的有效化为主要目标,而碳营养的有效化则未受关注。因此,往往过度进行好氧发酵,通过二氧化碳途径损失大量有机碳。从有机碳的有效化考虑,应采取适当厌氧措施,使有机质分解至小分子阶段即停止,尽量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这  相似文献   

16.
沼肥是人畜粪便、生活污水、农业废弃物等有机物在厌氧条件下,经微生物发酵产生沼气后的剩余物。人畜粪便在沼气池经过微生物的分解转化,肥效和有效成分都增强了,难以被作物吸收的有机物分解成了低分子的有机化合物,可以直接被利用,变为速效肥;另一部分未完全分解的有机物和微生物菌体,施入农田后,会进一步释放肥分,成为长效肥。在发酵过程中还会产生许多有益于作物生长的氨基酸、维生素和生长促进剂。因此,沼肥营养成分全面,缓速兼备,肥效稳定,成本低廉,既可作追肥,又可作基肥。沼渣中的有机质、腐殖质是很好的土壤改良剂,能提高地温和土壤的通透性,增强土壤的保肥保水能力。同时它还是一种清洁肥料,用沼肥种植蔬菜可以减少化肥用量,显著提高蔬菜品质,降低生产成本,从而实现高产、优质、生态的目标。  相似文献   

17.
正在全球陆地生态系统碳库中,只有农业土壤碳库是受强烈的人为干扰,且在较短的时间尺度上可以调节的碳库。秸秆还田是把不宜直接作饲料的秸秆直接或堆积腐熟后施入土壤中的一种方法,可改良土壤性质、加速生土熟化、提高土壤肥力。秸秆还田可增加土壤新鲜有机质,提高土壤肥力。作物秸秆的成分主要是纤维素、半纤维素和一定数量的木质素、蛋白质和糖。这些物质经过发酵、腐解、分解转化为土壤重要组成成分—有机质。有机质是衡量土壤肥  相似文献   

18.
<正>早稻旱育秧具有少用稻种、节省秧田、节约用水、投工少和秧苗质量好等增产增收的优点,但在实际操作中,有些农户担心苗床不肥,常施肥不当造成肥害死苗现象。益阳市劳动模范龙德保认为死苗原因有几种:一是生粪迟施。把生粪急于施用,有机质在秧床半腐熟分解过程中与幼苗争夺水分,局部高温产生高浓度的氨或有毒物质,造成对秧苗伤害或死苗。二是化肥晚施。在  相似文献   

19.
沼肥种菜好     
邓立平 《今日农村》2005,(12):21-21
沼肥是人畜粪便、生活污水、农业废弃物等有机物在厌氧条件下,经微生物发酵产生沼气后的剩余物。人畜粪便在沼气池经过微生物的分解转化,肥效和有效成份都增强了,难以被作物吸收的有机物分解成了低分子的有机化合物,可以直接被利用,变为速效肥,另一部分未完全分解的有机物和微生物菌体,施入农田后,会进一步释放肥分,成为长效肥。在发酵过程中还会产生许多有益于作物生长的氨基酸、维生素和生长促进剂。因此,沼肥营养成份全面,缓速兼备,肥效稳定,成本低廉,既可作追肥,又可作基肥。沼渣中的有机质、腐殖质是很好的土壤改良剂,能提高地温和土壤的通透性,增强土壤的保肥保水能力。同时它还足一种清洁肥料,用沼肥种植蔬菜可以减少化肥用量,显著提高蔬菜品质,降低生产成本,从而实现高产、优质和保护生态平衡的目标。  相似文献   

20.
采用通风式堆肥发酵方式研究了牛粪及添加材料的分解特性和堆制过程中氨气的释放规律。结果表明,大约504h牛粪中有机物的分解基本趋于稳定,因此1次发酵时间可定为504h。但由于据末、稻壳等材料分解性较差,添加这些材料后堆肥1次发酵时间可推迟为672h。牛粪堆 肥过程中氨气的释放主要出现在前期,尤其是最初的100h,因此在该期间采取适当措施可防止氮素损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