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为筛选适宜的行道灌木,提高道路交通环境质量,选择连云港市区常见的7种行道灌木为研究对象,通过转盘处、交通主干道和相对清洁区的比较,监测了树叶中重金属(Cu、Pb、Zn、Cr、Cd)的含量,脯氨酸、丙二醛和可溶性蛋白等生理指标,同时研究了pH、电导率和树叶表面气孔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交通密度变大,重金属含量增大,pH变小,电导率变大;在环境污染的逆境下,植物通过增加脯氨酸和蛋白质含量,降低丙二醛浓度来适应逆境;树叶气孔数目和结构的变化随着树种的不一表现出不同的变化.不同的灌木对重金属的吸附能力和环境适应力不一,综合比较石楠(Photinia serrulata Lindl.)、冬青(Ilexchinensis Sims)、海桐(Pittosporum tobira (Thumb.)Ait.)都是较好的行道灌木.  相似文献   

2.
锌营养对烟草生长及抗性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晔  吴元华  赵秀香  高芬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8):4701-4702
研究了不同锌营养水平下烟草外渗电导率、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丙二醛含量和根系活力等相关抗性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锌浓度为0.1 mg/L处理后烟株长势较好,并且其外渗电导率、游离脯氨酸含量及丙二醛含量均低于其他处理,而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及根系活力均高于其他处理,说明该处理浓度对烟草自身抗性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8种含笑属植物的抗寒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自然降温过程中,对8种含笑属植物进行越冬适应性观察,并对叶片内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游离脯氨酸、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丙二醛(MDA)等生理指标进行测定.通过越冬性观察,抗寒性排序结果为:台湾含笑>深山含笑>含笑花>金叶含笑>阔瓣含笑>乐昌含笑>峨眉含笑>川含笑.各树种的生理指标与其所处的时期有一定的相关性,随着自然温度先降低后回升,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游离脯氨酸、SOD、MDA都有相应增加和降低,并且这种生理指标动态变化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MDA含量变化与材料抗寒性关系密切,表现为树种抗寒能力越强,其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增加幅度越大,而抗寒能力弱的树种则相反.MDA含量变化与抗寒性的关系与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的规律相反,即表现为树种抗寒能力越强,MDA含量增加幅度越小,而抗寒能力弱的树种则相反.游离脯氨酸含量变化及其含量多少与含笑属植物的抗寒性有一定关系.而SOD变化与含笑属植物的抗寒性关系不大.用5个抗寒生理指标比较的8个树种抗寒性结果与越冬适应性观察的抗寒性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4.
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是一种融观赏、用材于一身的名贵树种,主要分布于我国的南方地区。本实验研究香樟在应对苗期干旱胁迫时的生理应答情况,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时间的延长,香樟叶片中可溶性蛋白含量逐渐下降,而游离脯氨酸、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MDA))含量则呈上升趋势;其中干旱胁迫处理中前3d,MDA、游离脯氨酸积累量以及相对电导率变化并不显著,蛋白质合成未受明显影响;胁迫处理3-6d,苗期伤害指标逐渐明显,可溶性蛋白含量与对照比较有显著下降,游离脯氨酸含量有显著增加;当干旱胁迫时间延长到9d,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MDA))含量与对照中相比较有极显著的增加,可溶性蛋白含量继续下降,但与胁迫中期比较下降幅度较小。  相似文献   

5.
通过盆栽试验法,研究土壤外源盐、重金属及其复合因素胁迫对龟背竹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处理组在20、40 d 2个处理时期,其叶片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随着处理周期的延长而下降,而游离脯氨酸、丙二醛含量上升。单因素或复合因素胁迫条件下,随着盐、重金属浓度的递增,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游离脯氨酸、丙二醛含量基本上先增加后降低,与对照相比有不同程度上升。由结果可知,龟背竹在一定盐和重金属胁迫范围内可通过改变叶片渗透调节物质含量来适应由胁迫带来的代谢失衡和缺水对植株的伤害。研究结果可为植物生长代谢过程中适应和抵御盐与重金属污染的损伤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白皮松(Pinus bungeana Zucc.)针叶在不同大气环境中对重金属的积累状况和抗性特征,分别测定了城区、郊区和山区的白皮松当年生、二年生和三年生针叶中Cu、Mn、Zn和Cd的含量,比较了3种年龄针叶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以及丙二醛(MDA)、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和游离脯氨酸含量。结果表明:在不同采样点,白皮松针叶中的Cu、Mn、Zn和Cd的含量表现为城区郊区山区;在不同年龄间,Cu、Mn和Cd的含量在山区表现为三年生二年生当年生,而在城区、郊区和山区Zn的含量则随着针叶年龄的增加而降低。采样点对针叶中Cu、Zn和Cd的含量影响较大,而针叶年龄对Mn的影响较大。针叶中重金属含量的增加促进了MDA、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游离脯氨酸含量的积累。随着针叶年龄的增加,白皮松针叶SOD活性呈现下降趋势,并在山区最低;山区当年生白皮松针叶SOD活性显著低于郊区和城区。相关性分析表明,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和游离脯氨酸与4种重金属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综上表明,白皮松三年生针叶对于大气重金属污染具有监测价值;针叶中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和游离脯氨酸对重金属造成的氧化胁迫具有指示作用;白皮松积累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和游离脯氨酸可能是其抵御重金属胁迫的一种适应机制。  相似文献   

7.
以寄生和未寄生肉苁蓉的梭梭为研究对象,分别测定其同化枝叶片组织含水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脯氨酸含量、丙二醛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的变化,探究滴灌条件下沙地梭梭叶片生长过程中各抗寒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寄生肉苁蓉的梭梭叶片含水量、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脯氨酸含量均高于未寄生的梭梭.且寄生肉苁蓉梭梭的保护酶活性在前期均高于未寄生的梭梭.梭梭在被肉苁蓉寄生后,丙二醛含量显著增加,降低了寄主梭梭的抗旱性.  相似文献   

8.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高温胁迫下AM真菌对牡丹幼苗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高温下,接种真菌的幼苗根系活力、叶绿素(a+b)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均高于对照,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含量均低于对照;随温度的升高,接种AM真菌处理的叶绿素(a+b)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下降幅度均低于对照,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含量增加幅度低于对照,游离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增加幅度高于对照,说明AM真菌提高了牡丹抗热性.  相似文献   

9.
低温胁迫下澳洲坚果幼苗的某些生理生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年生澳洲坚果A4品种盆栽幼苗为试材,研究了低温胁迫对幼苗叶片丙二醛(MDA)含量、游离脯氨酸(Pro)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胁迫1 d,澳洲坚果幼苗叶片丙二醛(MDA)含量、脯氨酸(Pro)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均显著升高;随着低温胁迫时间的延长(2~3 d),丙二醛(MDA)含量呈下降趋势,可溶性蛋白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呈升高趋势,而脯氨酸(Pro)含量则是处理2 d继续升高,处理3 d后下降;胁迫解除后,各生理指标趋向于处理前水平。  相似文献   

10.
对不同抗性的辣椒品系接种CMV后,在植株发病后20 d,测定其叶片中的可溶性蛋白、可溶性总糖、游离脯氨酸、游离氨基酸、木质素和总酚的相对含量。结果表明:除感病品系的可溶性总糖含量降低外,其余各品系在感染CMV后其可溶性蛋白、游离脯氨酸、游离氨基酸、木质素和总酚都显著高于对照,且品系间差异显著。相关分析表明,除可溶性蛋白相对含量与抗病性无显著相关外,其余各指标均与抗病性呈显著正相关。因此,辣椒感染CMV后的可溶性总糖、游离脯氨酸、游离氨基酸、木质素和总酚含量可作为衡量辣椒抗病性的有效生理指标。  相似文献   

11.
为筛选出适合干旱区交通路域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治理的绿化树种,通过对乌鲁木齐市河滩快速路域绿化树种进行调查,采集路域16种常见绿化树种的不同器官及对应的根际土壤,测定其重金属Pb、Zn、Cd、Cr、Cu和Ni的含量,计算各树种对重金属的富集转运系数。通过聚类分析与隶属函数分析,综合评价各树种对重金属的累积效应,进一步探讨各树种的应用潜力。结果表明,16种绿化植物对各重金属的富集系数(BCF)与转运系数(BTF)整体表现分别为Zn>Cu>Ni>Pb>Cd>Cr,Zn>Cu>Pb>Ni>Cr>Cd,平均BCF为地下部分大于地上部分。综合评价得出,红皮云杉、复叶槭、圆冠榆、樟子松、火炬树对各重金属的富集转运能力相对较强,对复合型重金属污染具有潜在的修复价值,可考虑作为干旱重金属污染区域修复的首选树种;北美海棠、金叶榆、紫叶矮樱、水蜡、白榆、暴马丁香对各类重金属的富集转运能力相对适中,这类树种可优先考虑为交通路域轻、中度重金属污染的预防树种;大叶白蜡、新疆杨、榆叶梅、垂柳对各类重金属的富集转运能力相对较弱,这类树种属于低积累绿化树种,且在干旱区域具有良好的适生性,可以考虑用于轻度污染区域园林观赏树种。研究结果可为干旱区交通路域污染治理提供指导意见。  相似文献   

12.
张弢 《南方农业学报》2012,42(12):1466-1468
【目的】研究干旱胁迫下黄瓜幼苗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为探讨作物耐旱机制及黄瓜抗旱选育奠定基础。【方法】采用Hoagland营养液水培法,以不同浓度PEG-6000处理黄瓜幼苗,研究模拟干旱胁迫对黄瓜幼苗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脯氨酸含量、丙二醛(MDA)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结果】随着PEG-6000处理浓度的增加,黄瓜幼苗叶片中的脯氨酸含量和MDA含量均呈上升趋势,SOD活性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呈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结论】脯氨酸、MDA、可溶性蛋白含量及SOD活性可以作为鉴定黄瓜抗旱性的生理指标。  相似文献   

13.
通过比较李氏禾在正常及铬污染环境下的生理指标差异,探讨其对重金属污染的耐受性,为其是否适合作为环境修复材料提供科学参考。结果表明,李氏禾在铬污染环境下,其叶片的叶绿素和脯氨酸含量及SOD、POD活性有所降低,可溶性糖、MDA、类黄酮化合物、可溶性蛋白含量及CAT活性均有所升高,SDS-PAGE显示无差异蛋白条带,说明李氏禾能适应一定浓度的铬胁迫并作出相应的调节。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草坪耐践踏性与草坪草含水量的关系,研究在不同水分和践踏胁迫下的生长和生理指标的变化,以大田结缕草(Zoysia grass “JD-1”)草坪(2年生)为对象,采用大田裂区设计(践踏胁迫为主区,水分胁迫为副区)布设试验样地,通过模拟践踏和称重控水处理,测定草坪草密度、株高、地上生物量等生长指标和叶片相对电导率、游离脯氨酸含量、丙二醛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等生理指标。结果表明,水分和践踏胁迫对结缕草生长和生理指标产生明显影响,并且在重度水分胁迫和重度践踏胁迫下的影响有叠加效应;水分胁迫能够使草坪密度下降、株高变矮,地上生物量减少,且随水分胁迫程度增加呈递减变化,各水分处理之间差异显著(P<0.05);在轻度水分胁迫下,结缕草密度、地上生物量和叶片相对电导率、MDA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在不同的践踏胁迫下的差异不显著(P>0.05);在无水分胁迫和重度水分胁迫下各指标的差异显著性有所不同。至30 d恢复生长,各指标的变化与处理期变化趋势一致:践踏胁迫后的密度增加,株高生长量和地上生物量的明显增加,与CK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而水分胁迫后的密度、株高和地上生物量的差异显著(P<0.05);叶片相对电导率、MDA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等生理指标与CK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且都能恢复正常生长水平。表明在一定程度上轻度水分胁迫有助于提高结缕草的耐践踏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阐明外源钙对NaCl胁迫下西瓜幼苗生长的缓解效应.[方法]在向培养西瓜幼苗的营养液中添加100 mmol/L NaCl模拟盐胁迫的同时,添加CaSO4使Ca2+浓度分别达到4、6、10和14 mmol/L.处理10天后对西瓜幼苗的生长和生理指标进行测定,包括株高、茎粗、单株叶片数、植株最大叶的叶长和叶宽、鲜重、干重、丙二醛(MDA)含量、质膜相对透性、抗坏血酸(AsA)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等.[结果]100 mmol/L NaCl胁迫显著抑制了西瓜幼苗的生长,使叶片质膜透性、MDA含量显著增加,脯氨酸、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抗坏血酸含量也不同程度增加;外源CaSO4可影响NaCl胁迫下幼苗的生长和生理指标,并有明显的浓度效应,其中6 mmol/L Ca2+处理显著促进了NaCl胁迫下幼苗的生长,使叶片质膜透性、MDA含量显著降低,脯氨酸、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抗坏血酸含量显著增加.[结论]外源CaSO4可通过增强抗氧化能力和渗透调节能力,减轻胁迫造成的膜脂过氧化伤害,缓解NaCl胁迫对西瓜幼苗生长的抑制,且以6 mmol/L Ca2+处理的缓解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重金属Cu2+对青稞幼苗的伤害机理以及为青稞的生产实践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青稞幼苗为试验材料,采用水培方式,研究200 mg/L Cu2+胁迫对青稞幼苗相对含水量(RWC)、叶绿体色素、细胞膜透性、丙二醛(MDA)、脯氨酸和水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影响。[结果]200 mg/L Cu2+胁迫下的青稞幼苗叶片RWC、叶绿素a和b、类胡萝卜素、蛋白质含量不断降低,MDA、细胞膜透性和脯氨酸含量不断升高。[结论]200 mg/L Cu2+胁迫对青稞幼苗造成了严重的生理伤害。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合肥市经开区降雨期间路面径流中Cd、Cr、Cu、Mn、Pb等几种重金属监测,分析路面径流中重金属的平均含量、出流特征以及颗粒吸附态重金属含量与SS浓度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车流量较大的交通主干道的重金属含量远大于车流量小的校园道路,说明路面径流中重金属来源于汽车尾气的排放、轮胎的磨损等;重金属污染存在明显的初期冲刷效应。颗粒吸附态重金属与悬浮物浓度的相关性分析表明,颗粒吸附态重金属与悬浮物浓度相关性较大,重金属多吸附在悬浮物上或以重金属颗粒的形态存在。  相似文献   

18.
灌浆期Cd、Cu、Zn胁迫对小麦旗叶生理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田间模拟Cd、Cu、Zn污染的试验方法,以郑州9023为试验材料,研究了灌浆期Cd、Cu、Zn胁迫下小麦旗叶的呼吸速率、叶绿素、可溶性糖、游离脯氨酸、MDA含量和相对电导率六项生理指标的变化动态。结果表明,在小麦灌浆过程中,Cd、Cu、Zn胁迫均降低了旗叶的叶绿素含量,提高了旗叶呼吸速率、可溶性糖、游离脯氨酸、MDA的含量和相对电导率。在这3种重金属元素中,Cd对小麦旗叶的伤害作用在灌浆前期较强,而Cu则在灌浆后期显示出较强毒害。  相似文献   

19.
佛山市郊污灌菜地土壤和蔬菜的重金属污染状况与评价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对佛山市郊5个镇污灌菜地灌溉水、土壤和蔬菜的重金属污染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污灌菜地土壤重金属污染比较严重,其主要污染物是Hg和Cd,超标率分别是93.88%和12.24%,有77.5%的土壤综合污染指数大于1;所产叶菜除Hg含量全部符合无公害蔬菜标准外,Cr、Pb、Cd均有不同程度超标,超标率分别是28.57%、14.29%和21.4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