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44 毫秒
1.
以2008年盘古林场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资料、2011年固定样地调查资料以及盘古林场小班尺度森林健康评价结果为数据源来评价景观尺度森林健康,以地类、起源及树种组成作为森林景观区划因子对盘古林场森林景观类型进行划分,从景观结构与格局、景观功能与过程两个方面选取了小班健康指数、分形维数及景观多样性指数3个评价指标,以均方差决策综合分析方法作为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以景观健康指数公式为评价模型对盘古林场森林景观进行健康评价。结果表明:(1)盘古林场主要划分为天然白桦纯林、天然落叶松纯林、天然樟子松纯林、天然云杉纯林、天然山杨纯林、天然针叶混交林、天然阔叶混交林、天然针阔混交林、人工落叶松纯林和人工针阔混交林10种森林景观类型。(2)盘古林场没有健康的森林景观,亚健康森林景观有3种,占林场总面积的78.51%;中健康森林景观类型有4种,占林场总面积的21.03%;不健康森林景观有1种,占林场总面积的0.32%;盘古林场森林健康指数得分总体偏低,多数景观处于亚健康及中健康状况。(3)健康指数得分情况大体为南高北低;在天然林中落叶松林得分最高,针叶混交林其次,而阔叶混交林得分偏低;2种人工林类型得分最低。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索森林景观健康评价的体系和方法,采用森林的活力、组织结构、适应性和社会价值四个方面为指标,构建了一套评价森林健康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对贵州省普白林场的森林健康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普白林场人工林的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多数处于不健康状态以下。针对各工区的相对健康状况,得出其健康性为:中心工区>麻凹工区>大坡工区>小河工区>新场部,这主要是体现在系统的组织活性和弹性上,即该林场的树种单一,生态系统结构简单,因此加强对林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以及复层林分的形成是林场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3.
采用地面和遥感图像调查相结合的方法,以及综合指数评价法构建了玉池林场森林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并对玉池林场的282个林地小班进行森林健康评价。结果表明:玉池林场林地小班中健康小班和优质小班共221个,占总小班数的78.37%,玉池林场森林资源总体上处于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4.
以昆明市国营海口林场华山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构建了由4个一级指标以及16个二级指标组成的华山松人工林健康状况评价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华山松人工林健康状况进行评价,并对影响其健康状况的主要因子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16块调查样地中,15块样地处于良好健康状态,占总数的93.75%;1块处于优质健康状态,占总数的6.25%。从总体来看,所有调查样地的健康指数平均值为0.7825,说明海口林场华山松人工林总体处于良好健康状态。平均胸径、平均树高、单位面积蓄积量、森林病虫害危害程度及森林火险等级这5个指标与森林健康指数呈显著相关性,说明这5个因子是影响华山松人工林健康状况的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5.
川西米亚罗林区云冷杉林健康状况评价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采用目标法和专家咨询法,建立一套结构由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组成的森林群落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其中准则层包括群落结构完整性、林分稳定性、林分生长状况3个方面,指标层包括郁闭度、下木总盖度、建群种平均胸径等9个指标.以森林小班为评价单元,对四川省阿坝州川西林业局301林场云、冷杉林进行森林群落健康状况评价.结果显示:301林场健康林分占有比例最小,其中健康云杉林面积占云杉林面积的13.82%,健康冷杉林面积占冷杉林面积的1.46%.亚健康林分比例最大,亚健康云杉林面积占云杉林面积的83.46%,亚健康冷杉林面积占冷杉林面积的76.03%.不健康林分比例也比较小,不健康云杉林面积占云杉林面积的2.71%,不健康冷杉林面积占冷杉林面积的22.51%.最后初步分析造成目前这种森林群落健康状况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鄂尔多斯市造林总场森林可持续经营指标体系研建及评价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研建不同森林经营单位级的可持续经营指标体系是实现森林可持续经营的基础。本文以内蒙古鄂尔多斯市造林总场为研究对象,结合林场的经营状况,采用目标法和专家咨询法构建了4个层次30个指标组成的林场级森林可持续经营指标体系。利用所构建的指标体系采用加权平均法对该林场森林可持续经营状况进行了评价,得出森林可持续经营综合评价指数为0.778,处于基本可持续状态。通过评价找出了影响该林场可持续经营的关键因素为:森林生态系统多样性指数、林地利用率、有林地单位面积生长量、森林病虫鼠害年均发生率等。  相似文献   

7.
洪雅林场是四川省重要的用材林基地。分析洪雅林场森林可持续经营问题,研究洪雅林场森林可持续经营的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将指标体系划分为4个层次:总目标层、目标层、类目标层、变量指标层,计算各变量指标得分值,据此对洪雅林场森林可持续经营现状作出评价。结果表明:洪雅林场森林可持续经营总目标层得分值0.663 9,总体处于初级可持续发展状态;森林资源可持续得分值0.776 8、生态环境可持续得分值0.613 4、林场经济可持续得分值0.559 3、社会可持续得分值0.675 0。森林资源和社会可持续性发展现状较好,而林场经济和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现状相对较差,这与林场目前的森林可持续发展现状情况较为相符。  相似文献   

8.
基于GIS和RS的八达岭林场森林健康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八达岭林场为研究对象,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与遥感技术(RS),利用2007年森林资源调查数据和VOR模型对八达岭林场的森林健康状况进行评价,并绘制森林健康状况分布图。与传统方法相比,将森林健康评价与GIS和RS技术结合,其评价更加快速、准确,减少了传统定性评价的不确定性,提高工作效率。结果表明,研究区的森林大部分处于健康状态。  相似文献   

9.
袁野  刘兆刚  董灵波 《森林工程》2015,(2):14-18,26
以塔河林业局天然落叶松林为研究对象,为提高天然落叶松林的健康程度和森林的生态功能,结合当地实际经营情况因地制宜建立了基于基础指标和经营指标的森林健康经营评价体系,系统分为五大要素:系统活力、组织结构、系统稳定性、森林效能和林地环境,并筛选出影响该地区森林健康的14个主要因子:树高、胸径、冠幅、更新、林分密度、生物多样性、灌木盖度、草本盖度、枯梢程度、近自然度、郁闭度、蓄积量、土壤厚度和腐殖质厚度,采用AHP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对随机抽取的未经营天然落叶松林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75%的样地处于亚健康状态,系统活力与稳定性是决定森林健康程度的关键。针对影响力较大的因子如林分密度、群落层次结构、年龄结构、枯落物和生物多样性等进行分析,提出五种经营调整技术。  相似文献   

10.
结合邱北县冲头林场森林经营状况,提出了一套包括3个层次、25个指标的森林可持续经营指标体系;确定了各指标所需监测的因子和测算方法以及相应的指标值;并对研究区域内的森林进行现状和发展趋势评价,其可持续发展评价的综合指数为0.419 0,森林经营的发展趋势是弱持续.  相似文献   

11.
龙晓飞 《绿色科技》2021,(5):112-114
指出了龙里林场现有国家储备林中以马尾松人工林为主,树种结构单纯、层次结构简单、生态效益差、生态系统脆弱,容易发生雪压、风倒、火灾,松毛虫危害严重。为了改善林场马尾松人工林的健康状况,提高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稳定性,优化林分的树种、水平、垂直结构,进一步提高林分质量,模仿马尾松自然演替规律,通过择伐,在林下补植了乡土珍贵树种,以把马尾松人工林尽可能地改造为接近自然状态的异龄针阔混交林,结果表明:近自然改造具有如下优点:①确保了持续的主林层郁闭,实现了森林的永续利用。②将培育珍贵树种与马尾松大径材有机结合起来,兼顾了森林的经济、生态、社会效益。③有利于提高林分质量,保证了森林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森林氧吧的规划设计及建设 --千岛湖森林氧吧个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森林氧吧是人们进行森林浴的理想场所。森林浴是沉浸在森林空气中进行的一种养生活动,主要是通过人的肺部吸收森林中散发出来的植物精气和含量较高的空气负离子,刺激植物神经,改善身体状态,促进身心健康。通过对千岛湖森林氧吧森林环境、自然地理、气候等条件的分析,提出了千岛湖森林氧吧规划的具体方案和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3.
徐州市城郊森林生态系统健康评价及管理对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论述了生态系统健康的概念和标准,对徐州市城郊森林健康状况进行了实例研究,建立了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共8个标准25个指标,对该森林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进行了评价,得分2.2057分,健康状况等级为较差到一般之间。根据评价结果,提出了对该生态系统扩大边界、进行植被管理、建立核心保护区、加强野生动物保护等生态系统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14.
人工林和天然林的比较评价   总被引:23,自引:3,他引:20  
对人工林和天然林的生态学和林学特性进行了比较和分析。指出天然林对病虫害的抵抗能力强,能持久地生产木材和发挥多重效益,并与很多物种的生存有密切关系。因人工林多样性低,稳定性差,轮伐期短,集约栽培的工业人工林尽管速生,但对地力消耗大,若没有优越的土地条件和额外的施肥,生产力将不能持久。提出我国应实行人工林和天然林并重的方针,要对大量发展工业人工林可能产生的隐患给予重视,要对已保存不多的原始林实行不改变林相的经营方式,避免将它们大面积地改变为人工林的作法。  相似文献   

15.
选择景观面积、游人规模和森林景观质量等三个指标对森林景观资产类型进行等级期分并评估了北京市各森林景观资源类型的资产等级。    相似文献   

16.
浅谈阔叶次生林的人工促进天然更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工促进天然更新是恢复和发展天然阔叶林的重要更新方式,具有投入少、恢复快、收益大和易于实施等特点.人工促进天然更新的阔叶次生林与人工营造杉木林样地比较结果表明,在同一立地条件下,同龄阔叶树的树种种类、郁闭度、生物多样性、高径比等各项生长指标均高于人工杉木林.文中阐述了人工促进天然更新中的抚育间伐、林分改造、封山育林和封禁保护、补植等具体措施,并提出保护现有阔叶林,实施人工促进阔叶林天然更新,扩大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等防护林比重等建议.  相似文献   

17.
借鉴“林分施业法” 开展天然林经营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天然林保护工程已经启动,许多地方的天然林已经基本上得到了有效的保护。当前急需研究的是如何进一步对已经保护起来的天然林进行科学合理的经营管理,最终达到可持续经营的目的。本文论述了日本天然林经营、研究现状,介绍了日本东京大学演习林的"林分施业法"经营技术,提出了借鉴"林分施业法"作好天然林保护工作急需研究解决的几个森林经营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18.
基于2008年森林资源与生态状况档案更新数据,对深圳市宝安区树种结构、龄组结构、公顷蓄积、公顷植物生物量、生态功能等级、森林自然度、森林健康状况、森林景观等级等森林生态质量指标进行分析.分析评价结果:森林生态功能一般,林分质量不高,树种结构有待优化改善,森林健康状况良好,森林景观度不高,森林生态系统主要为受人为活动严重制约和影响的人工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19.
应用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技术,对凉水自然保护区1974年和2009年2个年度的森林资源主要因子进行了时间和空间上的动态分析。结果表明,35年来,保护区内森林结构正在向着良好的方向发展,到2009年,天然红松林逐渐占据主导地位,成过熟林继续保持主导地位,天然林比例大幅提高,森林蓄积量降低。35年来,保护区内的森林资源受到了很好的经营,正向着森林的顶级群落演变。  相似文献   

20.
近自然林业认为森林经营是对林木自然生长过程的模仿。从经营指导思想、经营措施和经营结果等方面评价了传统集约经营的毛竹林,指出传统集约经营的毛竹林具备近自然经营的潜力,但在经营理念上需要以近自然经营理念为指导。根据近自然经营的理论和方法,利用森林的近自然度、物种多样性、产品多样性以及林分的经济产出等指标分析了毛竹林近自然经营的可行性,以期为毛竹林可持续经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