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鸡坏死性肠炎是由产气荚膜梭菌(Clostridum peerfringens,C.P)引起的鸡的一种急性细菌性传染病,主要发生在11周龄以下的幼鸡,多发生于2~8周龄,特别是3周龄以下的鸡.以发病突然,急性死亡为特征.近年来,本病发生严重,不仅危害肉食鸡,而且对育成鸡、产蛋鸡也造成危害,现将本病的诊断及防治措施叙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王瑞云 《中国家禽》2002,24(14):16-16
鸡坏死性肠炎(NE)是由A型或C型魏氏梭菌(又称产气荚膜梭菌、产气荚膜梭状芽胞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细菌性传染病,主要发生在11周龄以下的幼鸡,以发病突然、急性死亡为特征.  相似文献   

3.
1流行特点 鸡坏死性肠炎又称肠毒血症,是由魏氏梭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自然条件下仅见鸡发生本病,肉鸡、蛋鸡均可感染,尤以平养鸡、育雏和育成鸡多发。肉用鸡发病多见于2—8周龄。各季均可发生,但在炎热潮湿的夏季多发。  相似文献   

4.
雏鸡坏死性肠炎是由产气荚膜杆菌(也叫魏氏梭菌)引起的一种急性或慢性传染病。本病主要感染2~4周龄的雏鸡,其它月龄的鸡也有发生。2004年5月,辽宁省盘锦市一养鸡户饲养的罗曼蛋鸡2500只,10日龄时,发生一种以消瘦、食欲减退或废绝、排浓血便、小肠段出血性坏死为特征的传染病,经临床观察、病理剖检和实验室诊断,确诊为雏鸡坏死性肠炎。  相似文献   

5.
坏死性肠炎是由A型或C型产气荚膜梭菌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有学者认为该菌是鸡肠道中主要的革兰氏阳性厌氧菌。 肉鸡、蛋鸡均可发生本病。地面平养鸡多发,育雏和育成期多发。肉鸡发病多见于2~8周龄,但亦有3~6月龄地面平养商品蛋鸡以及12~16周龄笼养后备蛋鸡合并暴发坏死性肠炎和球虫病的报道。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炎热潮湿的夏季发病率为最高。 病鸡主要临床状是严重下痢,粪便恶臭,呈暗红或暗黑色,常混有血液和粘膜上皮,病鸡常因衰竭而死。病程急性为2~3天,慢性为10~15天,死  相似文献   

6.
鸡坏死性肠炎是由魏氏梭菌引起的一种急性或慢性传染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夏秋季多发。一旦发生对鸡群危害甚大。一般发生于2~5周龄地面平养的雏鸡,育成鸡也时有发生。鸡舍内潮湿、寒冷、维生素缺乏、饲养密度过大、饲料突变、球虫病等可诱发本病。主要临床症状是食欲减少,拉稀,排暗红色或暗黑色混有黏液的恶臭粪便。剖检变化以小肠中后段的充气、弥散性出血肿胀、后期发展为纤维素性坏死性肠炎为特征。  相似文献   

7.
鸡坏死性肠炎是由魏氏梭菌引起一种急性传染性疾病,主要危害6周龄内的鸡,具有很强的传染性,死亡率较高。最近几年,随着养殖规模不断扩大,鸡坏死性肠炎也会对育成鸡造成危害,需要引起饲养者高度重视。笔者主要结合实际情况,就鸡坏死性肠炎的诊断和防治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肉仔鸡坏死性肠炎发病情况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鸡坏死性肠炎(NE)是由A型或C型魏氏梭菌毒素引起的一种急性非接触性细菌性传染病。主要危害2~5周龄的雏鸡,以小肠黏膜坏死为特征,是一种散发病。近年,本病的发生呈上升趋势,该传染病已经成为危害养鸡业的一种主要传染病,给养鸡产生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我们对几个鸡场肉仔鸡坏死性结肠炎的发病情况进行了调查,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坏死性肠炎与球虫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坏死性肠炎(Necrotic Enteritis)是由 A型或 C型产气荚膜梭菌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有学者认为该菌是鸡肠道中主要的革兰氏阳性厌氧菌。肉鸡、蛋鸡均可发生本病。地面平养鸡多发,育雏和育成期多发。肉鸡发病多见于2~8周龄,但也有3~6月龄地面平养商品蛋鸡以及12~16周龄笼养后备蛋鸡共同暴发坏死性肠炎和球虫病(Coccidiosis)的报道。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炎热潮湿的夏季发病率最高。 病鸡主要临床症状为严重下痢,粪便恶臭,呈暗红或暗黑色,常混有血液和粘膜上皮。病鸡常因衰竭而死,…  相似文献   

10.
鸡坏死性肠炎(NE)是由A型或C型魏氏梭菌毒素引起的一种急性非接触性细菌性传染病。主要侵害3~5周龄的雏鸡,以小肠黏膜坏死为特征,患病鸡出现严重的消化不良、生长发育滞后,一般药物和常规剂量难以获得较好的疗效。笔者用涩肠止泻散加减来治疗鸡坏死性肠炎17例,取得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正鸡坏死性肠炎病又称肠毒血症,是由魏氏梭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临床多表现为拉稀、过料、红便等症状。自然条件下仅见鸡发生本病,肉鸡、蛋鸡均可发生,尤以平养鸡多发,育雏和育成鸡多发,成年鸡发病率低,该病多发生于2~8周龄的鸡,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在炎热潮湿的夏季多发。该病一般由于饲养人员或部分兽医人员认识不足,常造成误诊,耽误最佳治疗时机,从而造成一些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2.
<正>坏死性肠炎是由A型和C型产气荚膜梭菌及其产生的毒素引起的一种散发性疾病,以小肠黏膜坏死为特征。本病由英国的Parish在1961年首次报道,随后,世界各地均有本病流行的报道。本病主要感染2周龄至6月龄的鸡,特别多见于2~5周龄的地面平养肉鸡,3~6月龄的产蛋鸡也可感染发病。2016年7月上旬,广东省江门市一父母代肉种鸡场发生了1例坏死性肠炎,现将其诊治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畜禽新疾病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猪增生性肠炎(PPE). 本病是由森氏细胞内杆菌引起的一种传染病,又称坏死性肠炎、出血性坏死性肠炎、局部性肠炎、回肠末端炎、肠腺瘤.本病在世界上已有20多个国家发生,国内已在1997年发现.本病主发于6~8周龄的仔猪,粪便稀软、呈黑色,皮肤苍白、消瘦、生长迟缓、发病率低.  相似文献   

14.
A型或C型魏氏梭菌毒素可引起鸡坏死性肠炎(NE),本病是一种急性非接触性细菌传染病。主要危害14~40日龄的雏鸡,以小肠黏膜坏死为特征,常呈散发病。2005年8月都兰县一养鸡户的142日龄的肉鸡发生鸡坏死性肠炎,现将诊疗过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正鸡坏死性肠炎又称肠毒血症,是由魏氏梭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笔者在近几年临诊中经常碰到该病,现将该病的有关情况综述如下,以供参考。1流行特点自然条件下仅见鸡发生本病,肉鸡、蛋鸡均可发生,特别是平养鸡多发,育雏阶段和育成阶段鸡多发。肉鸡多发病在2-8周龄。一年四季都可发生,但多发于炎热潮湿的夏季。2临床症状精神沉郁,饮食欲减退,粪便混合饲料,排红  相似文献   

16.
鸡坏死性肠炎是由魏氏梭菌引起的主要侵害鸡只肠道的急性传染病。常在高温潮湿季节,鸡舍通风不好,地面潮湿或喂给发霉变质的鱼粉、豆粕等因素诱导下发病。该病主要侵害11周龄以下的幼鸡,2周龄~8周龄多发,3周龄以下的鸡死亡率达70%以上;剖检病鸡可见肠道出血、溃疡、坏死。病料涂片镜检,可看到短粗、两端钝圆的革兰氏阳性大杆菌。笔者以宁洱县实际情况为例,介绍了该病的发病情况,提出其防治方法,与同行共同交流。  相似文献   

17.
鸡坏死性肠炎又称鸡肠毒血症,是由魏氏梭菌A型或C型引起鸡的一种细菌性传染病。该病多发于2-6周龄的弱仔鸡,但成年产蛋鸡近年来也时有发生,它以发病突然、急性死亡为特征,剖检可见明显的小肠后半段黏膜坏死性炎症。近年该病发生日益严重,现就一典型病例诊治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鸡坏死性肠炎多称肠毒症、烂肠症,是由魏氏梭菌引起的一种以侵害鸡只肠道,引起肠道出血、溃疡、坏死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疾病.本病主要侵害2~8周龄以内的肉鸡.  相似文献   

19.
鸡黑头病(又名传染性盲肠—肝炎或鸡组织滴虫病)是由火鸡组织滴虫引起的一种急性原虫病。其主要特征为盲肠发炎和肝脏具有扣状坏死性的溃疡病灶。两周龄至四月龄幼鸡对本病易感性最强,死亡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养鸡业不断快速发展,养鸡规模场户逐渐增加,养鸡数量不断增多,但由于鸡病防治措施不到位,环境卫生不达标,常会引起鸡病发生,尤其是鸡坏死性肠炎的发病也逐渐增高。由于鸡坏死性肠炎病发病急,死亡较为迅速,以2~8周龄以上的鸡群易发,对养鸡业危害极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