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良种、良法结合是获得高产的重要因素。1997年讷河市孔国乡双发一屯史洪学,用1公斤北垦94-11大豆新品系的种子,进行稀植高倍繁殖,竟获得亩产205公斤的产量,充分说明了这一论点。他采用的主要措施:破垄夹肥,亩夹过圈粪13吨,二铵9公斤,尿素5公斤...  相似文献   

2.
九三局百万亩大豆高产剖析黑龙江省九三农场局农业处张张海森山金张海森1996年九三局种植大豆1096394亩,其中因雹灾绝产面种101万亩,全局实现大豆总产205283吨,按实收面积计,平均亩产20625公斤;按全面积计,平均亩产18725公斤,...  相似文献   

3.
香两优68的示范表现及高产配套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香两优68(原名香125S/D68)是一个集优质、高产、多抗、中熟于一体的两系杂交早稻新组合。该组合1996年开始在临澧县试种示范,以其突出的丰产性、理想的熟期、较强的抗逆性和优良的米质深受农民的欢迎。1 产量表现及主要特征特性1997~1998年,香两优68在“国家水稻工程”优质食用稻品比筛选和试种示范中,单产达74505~88980kg/hm2,比同熟期的湘早籼13号增产92%~156%。1998年在16个参试品种(组合)中,单产77805kg/hm2,日产量714kg/hm2,…  相似文献   

4.
花铃肥是棉花一生中施肥较多、较集中的一次。试验结果表明,花铃肥施用是否得当,会直接影响棉花的产量高低和品质优劣。在本试验条件下,以亩施纯氮7.5公斤的用量为适宜,表现早熟、高产、优质,较亩施纯氮12.5、15公斤的增产15,96%、23.27%;前期收花量(10/31前)较亩施纯氮 12.5、15公斤的增产 32.67%、54.82%。在 0~7.5 公斤/亩的施氮量范围内,棉花纤维品质随施氮量的增加而提高;亩施纯氮15公斤的处理纤维品质较差。花铃肥用量过多,既增加了成本,又导致减产。效益降低,是不可取的。  相似文献   

5.
微割对橡胶无性系PR107产量及生理状况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微割制度「Mc5↑、Mc4↑、Mc3↑、Mc3↑.Mc3↑(M/2,M/2)」2a的研究结果表明,使用烯气体刺激,在大幅度减刀的情况下,2a平均产量为对照(s/2d/3+ET2.5%)的101.2%-113.0%。微割主要是通过延长排胶时间而获得产量的。  相似文献   

6.
花生保水剂具有很强的吸水性能,遇旱时将吸收的水分缓慢释放,供作物吸收利用,1996~1999 年试验,平均增产112% 。1998 年大面积开发017 万公顷, 比对照增3765kg/hm 2,增164% 。本文讨论了保水剂的增产机制和施用方法。  相似文献   

7.
优质食用稻硫镁钙吸收运转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7~1998 年,在长沙县基点利用多品种进行了优质稻硫镁钙的吸收运转规律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每公顷生产 62~80 t 优质稻谷,需吸收 S 141~189 kg, M g 18.0~28.1 kg, Ca24.3~35.4 kg;生产100 kg 稻谷的 S, Mg, Ca 吸收量优质晚稻高于普通晚稻,更高于优质早稻。稻株最高含 S量在分蘖期,成熟期最低; M g, Ca 则与 S相反。吸 S高峰2 个,主峰在孕穗至齐穗(030~031 kg/hm 2·d); M g, Ca 吸收高峰分别在孕穗前后(059~063 kg/hm 2·d)和穗分化至孕穗间(074~093 kg/hm 2·d)。向谷粒中的运转率为 S> Mg> Ca,优质稻低于普通稻;表观运转率优质稻亦低于普通稻。  相似文献   

8.
EM原露在水稻上应用效果试验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友水 《中国稻米》2001,7(5):32-32
EM原露是由多种有效微生物组成的复杂而稳定的微生物菌群,具有造就良性生态的功能。为探索EM原露对水稻的影响,明确EM原露在水稻上应用效果,掌握EM原露在水稻上的应用方法,特安排本试验。 一、材料与方法 1.试验材料EM原露(江西天意生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产)、EM原露发酵堆肥、鲜猪栏肥。供试品种为协优914。 2.试验方法 本试验安排在临海市稻麦繁育场,该地块土壤肥力中等,灌排水设施良好。设5个处理,3个重复,共15个小区,每个小区 3 m × 8 m,24m2,随机区组排列。5个处理分别为①EM原露堆肥 …  相似文献   

9.
1996/97年全球大豆生产、贸易、消费展望《世界油料市场与贸易》报导1996/97年(市场年度,下同)全球大豆生产、贸易与消费展望,分别情况是:(1)生产1996/97年全球大豆总产预计将达到132082万吨,比1995/96年增产8462万吨...  相似文献   

10.
《中国麻作》1988,(4):43-44
“爱斯缔乐”为1982年延边州种子公司从比利时引进的优质高产亚麻品种。该品种当年在海南岛南繁,1983年在安图县亮兴乡种植11亩,原茎产量5340~5617.5公斤/公顷。在敦化市韩障乡种植60亩,原茎产量3708公斤/公顷,为了进一步签定该品种在不同自然区域中的适应性和丰产性,  相似文献   

11.
辽宁省铁岭市农科所、辽宁省农科院于1992年10月初,特邀中国大豆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胡明祥同志、黑龙江省东北农学院张瑞忠教授、农业部大豆专家顾问组副组长王彦丰同志,黑龙江省农业厅大豆专家以及辽宁省大豆专家,共同对铁岭市农科所在辽宁省辽中县茨梅坨镇偏堡子村徐殿国责任田大豆进行现场实打实收。其中辽豆10号二亩地高产田亩产达到290.7公斤;而铁84018—13品系也是二亩,亩产达到276.7公斤。能获得如此高额产量的技术措施主要为:1.辽豆10号高产田。前茬为菜园地,地势平坦肥沃,亩施农肥1500公斤。春季采用三犁起垅合成新垅,垅距61厘米,亩施碳酸二铵15公斤,硫酸钾15公斤合在垅内。5月2日播种,采取人工摆籽方法,亩保苗  相似文献   

12.
1 前 言陕西省榆林地区近年来马铃薯播种面积1204万hm2,占粮田面积的2168%,居各种作物之首。1996年马铃薯平均单产鲜薯128375kg/hm2(折粮27675kg/hm2),总产折粮3332万t,占全区粮食总产12558万t的2653%。马铃薯是全区的优势作物,鲜薯加工成粉条、粉皮、粉丝,畅销周边各省(区),成为当地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拳头产品。2 脱毒马铃薯的增产效益1984年春,引进马铃薯脱毒技术,对本区主栽品种沙杂15号做了茎尖组织剥离培养,鉴定选出了脱毒试管苗1…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在固定P、K肥下,研究有无农家肥[F1(1500kg/亩),F0(0kg/亩)]下不同施N量(0,2.5,5.0,7.5kg/亩)对马铃薯(品种疫不加)生长发育、矿物质营养吸收及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施N量增加,叶面积、茎叶生长量、净同化率及块茎膨大速率也增加,N7.5处理明显优于N2.5及N0处理。施N增加了N的吸收,特别是N7.5处理,对P、K的影响不大,同时,也增加了N、P、K的转运率。有农家肥时增强了上述作用。最高产量施N为7.5kg/亩。N7.5F0处理鲜产为1604.98kg/亩,N7.5F1处理为1613kg/亩。F0时N肥的产量效应方程为Y=1290.14+74.3X,F1时效应方程为Y=2619.870+76.234X-2.40X2(X从0→7.5kg/亩)。且随施N增加,淀粉含量有下降趋势,而淀粉产量逐渐增加,N5.0F1处理的淀粉产量为178.51kg/亩。  相似文献   

14.
花生体胚诱导和植株再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含20m g/L2,4- D MS诱导培养基上,未成熟种胚和成熟种子种胚为外植体,光照培养下体胚诱导率分别为92% 和78% ,单个外植体平均产胚48 和41 个;而成熟种子胚小叶和未成熟种子子叶体胚诱导率均较低。以成熟种子种胚为外植体,20m g/L2,4- D和5m g/LPicloram 暗培养体胚诱导率分别为55% 和58% ,单个外植体平均产胚分别为44和42 个。在含5m g/LPicloram 培养基上,13个花生品种(系)体胚诱导率6% ~833% ,产胚量12~45个,差异显著,珍珠豆型花生品种体胚诱导率、产胚量普遍高于普通型花生品种。8 个品种(系)体胚在含10m g/LBA 的MS培养基上枝条再生率363% ~778% 。再生枝条在含03m g/LNAA MS培养基上生根后,植株移到温室已正常开花、结荚。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名优茶需求量越来越大。据报道,1991年全国名优茶产量约28万t,1994年达到43万t[1],1996年又增至94万t,1997年继续上升,产量产值分别达105万t和41亿元[2]。我省的名优茶产量自1991年以来,每年以不低于44%的速度递增[3]。1998年我省的名优茶产量达24307t,产值达109亿元。名优茶的生产开发,不仅增加了茶农的收入,满足了市场需求,而且从总体上提高了茶叶生产效益,因此,名优茶生产面积逐年扩大。怎样建设和管理好…  相似文献   

16.
黄沙大豆是由美国引进的大豆品种,本场已连续种植3年,累计面积11000亩,亩产一般150公斤以上,高产可达250公斤以上。山东、湖北等省都引种成功。该品种综合性状好,适应性强,产量高,适宜长江以北产区推广种植。1特征特性黄沙大豆在江苏省做夏大豆栽培...  相似文献   

17.
使用杂交晚稻汕优64进行省肥高产栽培试验研究,处理分两种施氮量(低氮为7.5公斤/亩,中氮为10公斤/亩)和三种施肥方法(攻头法、攻中法、中重法)。结果表明;在低氮条件下,采用攻中法产量最高,在中氮条件下以攻头法产量最高。低氮攻中法是中群体,靠提高光合效率和粒重来提高产量,中氮攻头法是靠大群体,足苗多穗提高产量。施氮量与施肥法的工作效应极显著,不同的施肥量需要采用不同的施肥方法。  相似文献   

18.
为充分利用土地、光热等自然资源,提高棉田综合效益。近年来,在推广棉田立体种植中,探索了大蒜+黄花菜(菜头)/棉花+菜瓜(梢瓜)立体种植模式。一般每公顷产量、产值为:青大蒜225万公斤,产值225万元;黄花菜(商品)2250kg,产值9000元;皮棉1200kg,产值165万元;菜瓜15万公斤,产值18万元。合计产值66万元,净效益58万元以上,比麦棉套作净增效益43万元左右。1 种植方式前茬玉米或棉花。畦宽4m,其中畦面净宽373m,沟宽027m。秋播两幅青大蒜(棉花大行位置…  相似文献   

19.
采用二次饱和D- 最优设计,建立了肥料和密度与花生产量的数学模型。由模型可得,肥料与密度呈负交互效应,肥料用量增加,花生密度可适当减少。三料复合肥用量每增加100 kg/hm 2,适宜密度可减少039 万穴/hm 2;本试验条件下花生产量最高可达69464 kg/hm 2,相应的最优配置为三料复合肥1115 kg/hm 2,密度1434 万穴/hm 2;实现花生产量6000~7000kg/hm 2 的优化配置为三料复合肥8908~15665 kg/hm 2,密度12126~17532 万穴/hm 2。  相似文献   

20.
利用培养7~9 天的花生小叶片作为外植体,在MS培养基上用植物生长激素BA 和TDZ诱导花生不定芽。试验结果表明,10m g/lBA+ 01m g/lNAA,No4、No5、No6 外植体诱导出不定芽;50m g/lBA+ 01m g/lNAA,No2 和No5 外植体诱导出不定芽;01m g/lTDZ+ 01m g/lNAA,No11 外植体诱导出不定芽;10m g/lTDZ+ 01m g/lNAA,No9 和20% 的No10 外植体诱导出不定芽;50m g/lTDZ+ 01m g/lNAA,No6 和No10 外植体诱导出不定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