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大豆是一种粮、经、饲兼用作物,在榆林市种植历史悠久,曾经是榆林市农业四大支柱产业之一。进入21世纪,榆林市大豆种植面积和产量逐年缩减,目前,种植面积为32000hm2,总产量为26400吨。笔者就榆林市大豆生产中存在的大豆产业政策乏力,比较效益差,农户种植积极性普遍降低;生产环境低劣,品种单一,单产低而不稳;生产规模小,科技含量低;生产管理粗放,栽培技术落后,病虫危害严重,大豆加工增值产业缺失等主要问题和政府政策推动战略,保护农民利益;改善大豆生产环境,加快大豆品种选育,引种试验推广提高大豆单产;扩大大豆生产规模,加强科技研发创新能力;改造传统落后的生产方式,创建规范化,标准化生产模式;开展大豆深加工,提高大豆附加值等解决途径,进行调查分析,总结建议,为促进榆林市大豆产业发展,提升大豆整体生产水平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为探索作物多样性变化对作物生产的影响,利用规模优势指数等方法系统分析1961—2017年全球主要禾本科与豆科作物生产和农业投入等特征。结果表明:1)1961—2017年,全球玉米和水稻收获面积显著增加,欧洲、亚洲和非洲的主要禾本科作物规模优势指数呈上升趋势;大豆是全球种植规模最大的豆科作物,1961—2017年来大豆收获面积显著增加,南美洲和北美洲的豆科作物规模优势指数呈上升趋势;全球主要禾本科和豆科作物产量和单产水平均显著提高。2)2002—2017年,全球农业生产中氮肥、磷肥、钾肥和农药投入总量均明显增加,其中中国和亚洲其他国家(地区)农业生产投入总量最大。3)2002—2017年,在主要禾本科作物规模优势明显地区,主要禾本科作物规模优势指数的增加会导致单位面积化肥和农药投入量显著提高,而豆科作物规模优势指数的增加会使单位面积化肥和农药投入量显著减小。因此,在中国等主要禾本科作物多样性指数大的地区,可适当提高豆科作物多样性对于减少化肥农药投入、提升作物生产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大豆是一种粮、经、饲兼用作物,在榆林市种植历史悠久,曾经是榆林市农业四大支柱产业之一。进入21世纪,榆林市大豆种植面积和产量逐年缩减,目前,种植面积为32000hm2,总产量为26400吨。笔者就榆林市大豆生产中存在的大豆产业政策乏力,比较效益差,农户种植积极性普遍降低;生产环境低劣,品种单一,单产低而不稳;生产规模小,科技含量低;生产管理粗放,栽培技术落后,病虫危害严重,大豆加工增值产业缺失等主要问题和政府政策推动战略,保护农民利益;改善大豆生产环境,加快大豆品种选育,引种试验推广提高大豆单产;扩大大豆生产规模,加强科技研发创新能力;改造传统落后的生产方式,创建规范化,标准化生产模式;开展大豆深加工,提高大豆附加值等解决途径,进行调查分析,总结建议,为促进榆林市大豆产业发展,提升大豆整体生产水平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中国大豆生产与需求分析及展望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张照新 《农业展望》2006,2(3):13-17
从大豆种植区域、播种面积、品种和品质、总产和单产方等面对中国大豆生产作了分析.入世后,随着单产水平的提高和播种面积的增加,2005年中国大豆总产达到1780万t,创历史最高产量.分析了中国大豆需求. 1990~2005年,随着居民收入的增加对豆油需求的增加和养殖业发展对豆粕需求的增加,国内大豆需求量猛增到4475万t,年均递增10.7%.随着国内养殖业的发展和植物油消费需求的增加,油用大豆在国内大豆需求中的比例逐步提高.展望中国大豆生产和需求未来的趋势,从中长期看,中国大豆平均单产有可能提高到180kg,总产达到3000万t以上.在未来5~10年国内市场对于大豆的消费数量仍将保持增长势头.  相似文献   

5.
《吉林农业科学》2017,(6):64-68
国际大豆的生产和贸易正深刻地影响着中国大豆产业的发展。近几年中国大豆进口激增,大豆国际贸易格局发生变化。本文通过对国际大豆市场供给需求与进出口贸易的分析,得出世界大豆生产的总体格局是播种面积稳步增加、单产水平趋于平稳、总产量显著提高,大豆出口三分天下的格局基本形成。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进口国与消费国,大豆对外依存度高达85%,大豆进口来源主要是美国、阿根廷和巴西,具有较高的"区域集中度";提出要通过提高大豆科技研发投入力度,推动大豆价格改革等措施提高中国大豆的自给率,进而整体提升中国大豆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6.
本文基于1924—2019年美国大豆生产分布县域数据,采用变异系数、空间分析等方法,分析了美国大豆产量、种植面积和单产的时空分布特征和重心迁移轨迹,为中国了解美国大豆产业发展现状,应对大豆国际市场变化,制定大豆生产、贸易进出口政策等提供参考。结果表明:①近百年美国大豆生产经历了引种扎根、迅速发展、波动性发展、稳定成熟四个发展阶段。1924—2019年,美国大豆的产量、种植面积和单产总体呈现波动上升趋势,年均增长率分别为7.17%、4.17%、1.55%。②中西部地区一直是美国大豆的主产区,研究时段内大平原地区大豆生产地位上升,南部地区地位下降。伊利诺伊州、印第安纳州和艾奥瓦州的大豆产量多年位于全美前列,大豆高产的州多位于大豆主产区。各州之间大豆产量、面积差距逐渐缩小,单产差距不大。③美国大豆产量在空间上呈现显著的集聚特征,且集聚性逐渐增强。高高集聚区和低高集聚区分布较广,此两类集聚区均呈现扩张趋势。④1930—2010年,美国大豆生产重心总体呈倒“几”字形向西北方向移动,2010年后又向东南方向移动,总体移动距离为63.54千米。基于美国的经验,未来中国大豆生产应注重安排轮作模式,制定大豆品种种植规划;改革创新大豆农业保险制度;加快大豆科技创新;推进大豆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种植;培养壮大中国大豆行业协会,争夺中国大豆行业话语权。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山西大豆产业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与我国大豆主产省以及世界农业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很大差距。主要表现在:种植区域分散,单产水平偏低;品种多乱杂,专用品种缺乏,品质较差;大豆加工企业档次低、规模小,新产品开发滞后等。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促进山西大豆产业发展的措施是:调整区域布局,建立区域化、规模化、标准化的优质大豆生产基地;调整品种和品质结构,加快大豆新品种的引进、选育和推广;扶持大豆加工企业,开发有潜力、有市场的产品;普及营养学知识,启动大豆消费市场。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哈萨克斯坦大豆生产、种植状况及经济效益等,并与中国新疆大豆生产状况相比较,研究哈萨克斯坦与中国新疆大豆生产合作的潜力。【方法】采用实地调研和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的方法,收集、整理和汇总哈萨克斯坦大豆种植情况、现有品种特征特性及种植分布状况等。【结果】哈萨克斯坦与中国新疆气候生态环境相似,具有种植大豆的优越条件和基础,在生产成本、种植管理技术、种质资源开发利用、土地资源利用等领域优势互补明显。【结论】哈萨克斯坦大豆生产具有投入成本低、单产低、价格低等特点,中国新疆与哈萨克斯坦大豆种植、生产、加工、贸易领域合作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1991—2010年中国和黑龙江省大豆的播种面积、总产量及单产数据进行统计和比较,分析了黑龙江省大豆生产情况及其在全国大豆生产中的优势地位,并利用显性比较优势(RCA)指数对近20年中国各地区的大豆产量进行显性比较优势分析,系统分析当前中国及黑龙江省大豆的生产现状。结果表明黑龙江省大豆生产优势显著,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平均为5.51,位居全国第1,且黑龙江省大豆产业发展前景广阔,应从提高大豆品种的单产和品质,发展绿色、有机大豆产业及拉动相关产业等几方面继续发挥优势并发掘新的生产潜力。  相似文献   

10.
苏农友 《农家致富》2023,(11):44-45
<正>近日,农业农村部召开全国大豆大面积单产提升工作推进会,开展大豆高产栽培和病虫防控等技术培训,部署安排大豆大面积单产提升重点工作。会议指出,2023年是启动实施大豆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的第一年,各地要深刻认识持续提升大豆产能和自给率的极端重要性,切实增强责任感、紧迫感,把推技术、提单产作为重点工作来抓,破解制约大豆单产提升的短板弱项。  相似文献   

11.
《齐民要术》与大豆种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大豆种植科技发展源远流长,成书于1500多年前的<齐民要术>对大豆种植技术有详细的记载.本文通过对<齐民要术>及有关历史文献资料中关于大豆栽培技术的分析、推敲,试图探究其对后世传统大豆栽培技术发展的影响,揭示促进现代大豆栽培技术进步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哈尔滨地区降水量对大豆产量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大豆是需水量较高的作物 ,大豆生长季降水量的数量及其分布特点会直接影响到大豆的产量和品质 ,为表达大豆生育进程中不同时期降水量的重要程度 ,试用积分回归法加以分析 ,从中得出了降水影响大豆产量的三个关键时期 ,第一是 5月上旬至 6月下旬 ,第二是 7月上旬至 8月中旬 ,第三是 8月下旬至 9月中旬 ,重要性排序为 :第一 >第二 >第三  相似文献   

13.
于潇萌  刘爱民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1):4773-4775
系统梳理了大豆需求的影响因素体系及影响机制,根据我国近10年来大豆需求变动情况,实证研究了决定大豆需求及进口数量的因素。研究发现,养殖方式向规模化转变,大幅增加了对工业饲料及豆粕的消耗;豆粕需求是大豆国内压榨数量的决定性因素,进而也是我国大豆进口量的标尺性指标。  相似文献   

14.
大豆专用复肥对轮作、连作大豆营养生长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盆栽试验、田间试验及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施用大豆专用复肥对轮作、连作大豆营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复肥能提高轮作、连作大豆植株硝酸还原酶活性,降低吲哚乙酸氧化酶活性,提高大豆植株的相对生长率和最大生长率,进而提高了产量。上述结果说明,复肥能促进轮作、连作大豆的营养生长,为大豆的丰产丰收提供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5.
黑龙江省是中国春大豆主产区,开展大豆超高产栽培探索与实践,对于提高该省大豆平均单产水平,满足国内市场对大豆的强劲需求,意义十分重大。对大豆产量构成要素、相关栽培因素及黑龙江省自然条件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随着黑龙江省大豆品种改良与栽培技术的进步,在较小面积上实现超高产栽培是可行的,而超高产栽培对大面积高产栽培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转基因大豆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转基因植物研究取得了飞速发展。但是,转基因植物所带来的争议也从未间断过。近年来,我国进口的大豆中有很多是转基因大豆,它是否对人体健康、我国大豆品种资源及生态环境造成影响,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论述了世界转基因大豆的现状、优缺点和引发的争议,并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7.
大豆是中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但是对外依存度很高,振兴国产大豆,保障粮食安全成为迫切之需。基于中国2013—2020年大豆主产省份的面板数据,利用双重差分法实证分析国家大豆生产者补贴政策对大豆产量的影响。实证分析表明:生产者补贴政策实施对大豆产量产生正向显著影响,大豆总产量的增加主要来源于生产者补贴政策实施带来的大豆种植面积的扩大而非单产的提高。建议扩大政策补贴实施范围,提高大豆单产水平,提升大豆竞争力。  相似文献   

18.
Using the artificial nerve network‘s knowledge, establish the estimate‘s mathematics model of the soybean‘s yield, and by the model we can increase accuracy of the soybean yield forecast.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水溶大豆粉凝固性试验对几种不同NSI值大豆粉凝胶形成性,以考察不同工艺生产的大豆食品中物理添加特性,证明了不同剂量高频处理工艺生产不同NSI值大豆粉凝胶形成性情况。同时证明只有NSI值>50%时,具有良好的凝胶性。  相似文献   

20.
中国大豆进口量持续保持高位,其价格波动一直是关注焦点。为研究不同大豆市场价格传导的差异,选取中国、巴西、阿根廷和美国大豆市场2014年1月—2021年5月的日度价格数据,采用小波模型与Copula函数对中国与各国大豆市场价格关联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大豆市场价格与各国大豆市场价格之间均存在显著正向关联,关联程度随时间尺度的扩大而增强,其中与巴西关联性最为显著;尾部价格联动效应存在差异,价格波动超过1个月,与阿根廷、美国分别对价格下降、上涨更敏感;中国与巴西、美国大豆市场价格都存在明显的非对称价格传导,不同国家正/负向传导效应在时间尺度上存在差异。基于研究结果,提出了提高国内油料生产,丰富进口来源,加强市场监测预警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