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采用室内营养液培养及PEG6000模拟水分胁迫的方法,研究不同氮素形态(NH+4-N、NO-3-N)和水分条件(正常水分条件、模拟水分胁迫条件)对籼稻(汕优63、扬稻6号)和粳稻(86优8、武运粳7号)根系孔隙度的影响及根系孔隙度与水分吸收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正常水分条件下,籼稻品种根系伤流在铵态氮和硝态氮处理间均没有显著差异,粳稻品种供硝态氮处理后根系伤流液流速较供铵态氮处理高56%;在水分胁迫条件下,供硝态氮品种汕优63、扬稻6号、86优8、武运粳7号伤流量流速仅为供铵态氮品种的46%、29%、38%和77%,比在正常水分条件下分别显著降低了64%、76%、60%、70%。水分胁迫条件下,供铵态氮和供硝态氮品种根系水分吸收能力分别比其在正常水分条件下下降22%~30%和35%~44%。水分胁迫条件下,供硝态氮品种汕优63、扬稻6号、86优8、武运粳7号根系孔隙度分别比其在正常水分条件下增加267%、151%、133%和255%,而对铵态氮处理影响不显著。供硝态氮条件下水稻根系通气组织的发育程度与根系伤流液流速呈显著线性负相关关系,供铵态氮条件下二者之间没有相关性。因此,硝态氮营养条件下水稻根系孔隙度的增加可能是造成根系水分吸收下降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2.
以不同基因型代表性稻种(冈优527、扬稻6号、中旱3号、农垦57)为材料,采用水培试验,进行不同水分胁迫程度和不同氮素形态的处理,分析了水分胁迫及氮素形态对不同基因型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及其生理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正常水分供应条件下,适当地提高硝态氮肥的比例(铵硝配比为50∶50),不影响各营养器官净光合速率(Pn),并能促进水稻叶及根中硝态氮含量增加,但硝态氮肥比例>50%,会导致各生理及代谢指标的显著降低,不利于不同基因型水稻的生长;而适度的水分胁迫下,适当增加硝态氮比例(铵硝配比50∶50)相对于非水分胁迫、纯铵态氮肥处理,更有利于提高功能叶Pn,促进渗透调节物质的积累,能发挥以水促肥的优势,进而促进水稻的生长。此外,不同基因型水稻生长在适度水分胁迫下对增硝营养的响应程度差异显著,籼稻与粳稻相比,杂交籼稻和常规籼稻相比,常规粳型旱稻与常规粳型水稻相比,前者在净光合速率、氮素吸收利用上均表现出更为明显的优势,同品种耐旱性规律一致。  相似文献   

3.
以郑单958和鲁单981为研究对象,进行水培分根试验,在正常供水和水分胁迫条件下,分别以均匀低浓度硝酸盐处理主根和种子根(LPR-LSR)、局部高浓度硝酸盐处理主根(HPR-LSR)和局部高浓度硝酸盐处理种子根(LPR-HSR),测定分析根系形态、生物量以及氮含量。结果表明:与氮低效鲁单981相比,氮高效郑单958具有较高的主根根长、根表面积、根系生物量、地上部生物量和氮累积量。水分胁迫条件下,郑单958和鲁单981的主根的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地上部生物量和氮累积量总体上均低于正常水分条件。玉米主根和种子根对局部高浓度硝酸盐的反应存在差异。与均匀低浓度硝酸盐处理相比,局部高浓度硝酸盐处理促进正常水分条件下主根和种子根根系的生长,尤其是根长和根系表面积;在正常水分条件下,主根根长和根系表面积增加幅度范围为6.8%~27.3%和1.9%~21.9%,除HPR-LSR处理条件下的郑单958外,种子根根长和根系表面积增加幅度范围为30.4%~92.7%和10.5%~135.1%;在水分胁迫条件下,主根根长和表面积增加幅度范围为24.6%~152.9%和62.1%~229.9%,然而种子根根长降低了10.0%~29.9%,表明水分胁迫会影响种子根对高浓度硝酸盐的响应。除水分胁迫条件下LPR-HSR处理外,局部高浓度处理可同时增加两侧根系的生物量和氮累积量。无论是正常供水还是水分胁迫,与LPR-LSR处理相比,局部高浓度硝酸盐供应均能够增加地上部生物量以及氮累积量,在LPR-HSR处理条件下,增加幅度范围分别在35.0% ~107.9%和162.9%~291.1%,在HPR-LSR处理条件下分别为56.7%~109.4%和204.1%~377.0%,HPR-LSR处理条件下增加幅度较大,表明在氮素非均匀分布环境中,当主根处于高浓度硝酸盐区域时将会更显著促进生物量的增加和氮累积。  相似文献   

4.
局部根区水氮耦合对玉米幼苗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局部根区水分胁迫下不同氮形态与供应部位对玉米幼苗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氮设三种形态(50%NO3--N+50%NH4+-N;NO3--N;NH4+-N)。采用分根培养的方法,用聚乙二醇(PEG6000)模拟水分胁迫。PEG和氮只加入到分根装置的一侧根室,形成局部根区水分胁迫下水氮同区、水氮异区六个处理。收获时测玉米幼苗植株生物量和各养分浓度。结果表明,水氮同区比水氮异区更利于玉米幼苗生长,氮、磷、钾、钙、镁、铁总含量和增量都高于相应氮形态的水氮异区处理。不同氮形态相比,混合氮有利于促进玉米幼苗生长和增强氮的吸收能力;相对于铵态氮,硝态氮促进了钾、钙、镁、铁总量和增量的增加;养分利用效率基本上与其地上部分该养分浓度的高低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5.
不同氮素水平与水分胁迫对水稻秧苗素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温室水培试验,研究了秧苗期水分胁迫(PEG模拟)对水稻苗期生长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短期(5d)轻度水分胁迫,水稻秧苗的根冠比、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根系活力和根系电导率提高;且根冠比随氮素水平的上升而降低,而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和根系活力则相反;随水分胁迫时期的延长,根冠比增加趋势减弱,硝酸还原酶活性和根系活力降低.轻度水分胁迫对叶片叶绿素、丙二醛、各器官可溶性糖和氮含量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6.
通过室内培养试验研究了不同水分胁迫条件下不同化学物质浸种对玉米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水分胁迫下使用化学物质浸种对玉米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无显著影响,但却不同程度提高了玉米幼苗的株高和壮苗系数;使用化学物质浸种增加了玉米幼苗的生物量,且水分胁迫下幼苗干重增加幅度明显高于正常水分处理;水分胁迫下使用化学物质浸种提高了玉米幼苗的总根长,其中中度水分胁迫(ψs=0.4MPa)根长的增加幅度高于轻度水分胁迫(ψs=0.2MPa),前者增加的幅度为5.01%~50.83%,后者为0.32%~23.38%。与其他处理相比,水分胁迫下CCC ZnSO4处理的玉米幼苗的根长、根系干重和壮苗系数均较高,说明利用CCC ZnSO4处理具有促进根系生长,培育玉米壮苗的突出作用。  相似文献   

7.
《干旱区研究》2021,38(5):1376-1384
为探讨不同水分胁迫条件下设施栽培葡萄根际土壤基本理化性质与有机氮组分及土壤酶活性的变化规律,并分析三者之间的相关关系,为甘肃河西地区设施延迟栽培葡萄制定合理的胁迫灌溉模式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采用水分胁迫单因素完全随机试验设计,运用Bremner法测定着色成熟期葡萄根际土层中有机氮组分含量及土壤基本理化性质、全生育期土壤酶活性在不同水分胁迫(中度W1、轻度W2、充分供水W3)下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全生育期中度和轻度水分胁迫对设施延迟栽培葡萄根际土壤全氮、铵态氮、全磷、有机质以及有机碳无显著影响,却降低了葡萄根际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含量;新梢生长期和果实膨大期土壤硝态氮和速效磷含量分别为12.06 mg·kg-1和28.88 mg·kg-1,显著低于充分供水处理。(2)中度和轻度水分胁迫对葡萄全生育期根际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无显著性影响,而对果实膨大期和着色成熟期的脲酶、蔗糖酶含量均呈现不同程度的抑制效果。(3)各处理有机氮组分的含量大小顺序为非酸解态氮酸解氨基酸态氮酸解铵态氮酸解未知态氮酸解氨基糖态氮;轻度和中度水分胁迫均有助于葡萄根际土壤酸解总氮的积累,比对照分别提高21.16%和10.34%。(4)相关分析表明,蔗糖酶与生物量碳呈显著正相关;RDA分析显示硝态氮、铵态氮为影响土壤有机氮组分变化的最主要环境因子,全氮次之。  相似文献   

8.
土壤水分状况对水稻表层根系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内2优6号和Ⅱ优7954为材料,研究了不同土壤水分状况对水稻表层根系生长和活力及表层根系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内2优6号在轻度水分胁迫下产量与对照无显著差异,在重度水分胁迫下产量下降15.2%。水分胁迫使Ⅱ优7954产量提高。内2优6号对水分胁迫较Ⅱ优7954敏感。轻度水分胁迫对表层根系干重没有显著影响,在重度水分胁迫下,内2优6号表层根系干重下降10.5%~31.6%,Ⅱ优7954下降13%。然而,在土壤水分胁迫下,表层根系活力提高。穗分化期切根对产量的影响大于开花期,穗分化期切根主要影响每穗粒数,而开花期的切根主要影响结实率。  相似文献   

9.
水稻分蘖期水分胁迫及复水对根系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水稻为试验材料,利用盆栽试验研究了水分胁迫及复水对根系形态、活力和干物质累积的影响.结果表明:水分胁迫减少根系干物质累积,根冠比、根系活力降低,单株根系条数下降,但平均根长大大增加;复水后根重、根系条数增加,根长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生长延伸,且根系活力大大增加、超过对照水平.表明分蘖期胁迫后复水对水稻根系形态和吸收功能均具有超越补偿效应.  相似文献   

10.
氮素营养对烤烟抗旱适应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研究在不同氮素营养水平下,烤烟对干旱胁迫的一些反应,包括脯氨酸的积累、丙二醛含量和叶片膜透性的变化,并对不同氮素水平和土壤水分条件下的烤烟叶片水分状况、烤烟生长及其根冠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下,烤烟的叶片水势、相对含水量、自由水含量及干物质积累均下降,而脯氨酸、丙二醛、束缚水含量升高,膜透性增大,施氮烤烟与不施氮烤烟之间有明显差异.氮素营养改变了烤烟适应干旱的方式,施氮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烤烟的生理耐旱性,促进了根系的发育,增加了干物质积累.  相似文献   

11.
采用二因素二水平完全试验设计,研究了砂培条件下磁化处理(分别为0.3T磁场强度处理的磁化蒸馏水和蒸馏水处理)对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正常水分处理:田间持水量的80%~85%;干旱处理:田间持水量的40%~45%,于黄瓜4~5叶期维持7 d)黄瓜幼苗生长、水分关系、光合作用和养分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磁化水浇灌显著降低黄瓜幼苗的生长和水分利用,其中茎粗、地上部生物量、根生物量、总生物量、根体积、根表面积、整株耗水量和整株水分利用效率分别降低6.7%、8.9%、19.1%、9.9%、22.1%、18.5%、6.2%和10.9%;磁化水浇灌导致黄瓜幼苗叶SPAD值降低了3.7%,叶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则分别增加了21.8%和17.5%,叶瞬时水分利用效率降低了17.7%,但对净光合速率影响不大;磁化水浇灌使PSII最大光化学效率和电子传递速率分别降低了5.2%和18.6%,同时增加叶片中K含量。除叶片K含量外,干旱条件下磁化水对黄瓜生长和生理代谢影响不大,表明磁化水的作用依赖于土壤水分条件。  相似文献   

12.
为了明确不同施氮形态与分株损伤对入侵性克隆植物生长及克隆整合的影响,本研究以入侵克隆植物香菇草Hydrocotyle vulgaris为研究对象,设计了三因素控制试验。包括基部和端部分株连接或断开,基部分株进行3种氮形态添加(铵态氮、硝态氮、有机氮)和对照处理(去离子水),端部分株设计有无损伤2种处理。结果表明,克隆整合促进了香菇草的整个克隆片段、基部与端部分株的生长。3种形态的氮添加均促进了香菇草整个克隆片段以及基部分株的生长,其中硝态氮对香菇草生长的促进最显著。此外,端部分株损伤并没有显著抑制香菇草的生长。氮供应形态以及分株损伤没有显著影响克隆整合对香菇草生长的作用均。总之,入侵植物香菇草的克隆整合在适应多种形态异质氮供应以及应对分株损伤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高硝态氮输入地区应适当加强对香菇草的入侵防控。  相似文献   

13.
进行分层盆栽试验,模拟田间土壤剖面上下层水分不均匀分布条件,研究表层土壤施锌对玉米植株吸收Ca、Fe、Mn和Cu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上层土壤干旱抑制了苗期玉米植株生长,降低了地上部Ca、Fe、Mn分配比例。上层土壤干旱情况下,增加下层土壤水分供应,并没有提高植株生长和养分元素的吸收量。施锌明显促进了玉米地上部生长,在土壤水分充足时,施锌对植株生长效果更明显。不论土壤水分状况如何,施锌显著降低了植株中Ca、Fe、Mn、Cu浓度,对植株吸收积累Fe有拮抗作用;上层土壤干旱条件下,施锌还降低了地上部和整株中Mn以及根部Cu的积累量。施锌对植株体内Ca、Fe、Mn、Cu向上运输没有显著性影响。研究表明土壤表层干旱条件下,即使增加土壤水分,尚不能提高玉米植株生长和对Ca、Fe、Mn、Cu等养分的吸收利用。施用锌肥可以提高作物对土壤水分利用,但要注意对作物吸收Fe与Mn的拮抗作用,适当配合铁锰等养分供应。  相似文献   

14.
The effect of take-all root lesions on nitrate uptake of wheat was investigated in two experiments under controlled conditions. Plants were supplied with a nutrient solution labelled with 15N during stem elongation and flowering to assess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isotopic tracer in the different plant organs, and particularly in root segments located on both sides of take-all lesions. The 15N atom percentage excess measured in root segments located below lesions longer than 1 cm was reduced on average by half compared with that in healthy roots and root segments above lesions, reflecting a reduction in nitrogen uptake by these root segments. This reduction probably resulted from the invasion and breakdown of phloem vessels by the fungus hyphae, interrupting energy supply and thus the uptake process. Severely infected plants showed an increase in the uptake rate per unit of efficient root, which appeared to be a compensatory response to reduction of efficient root biomass in order to satisfy shoot nitrogen demand. However, this compensatory response was insufficient to ensure nitrogen accumulation equivalent to that of healthy plants, as reductions in nitrogen accumulated in roots and aerial parts at flowering were up to 56 and 49%, respectively, for plants with more than 50% of the root system below lesions longer than 1 cm.  相似文献   

15.
不同水肥条件下春小麦耗水量和水分利用率   总被引:21,自引:4,他引:21  
通过温室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土壤水分和施氮量条件下春小麦的耗水量和水分利用率等相关参数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春小麦耗水量、生物产量及经济产量均因土壤水分和施氮量的不同而变化。水分充足,春小麦耗水量、生物产量及经济产量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显著增加;中度水分胁迫下,低氮处理的耗水量、生物产量及经济产量均最高,最适氮处理与CK处理接近;干旱条件,低氮与CK处理耗水量和产量接近,而最适氮处理则极显著降低。各生育时期的耗水量和日耗水量在不同生育时期存在差异,其中以灌浆期春小麦日均耗水量为最高。在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春小麦地上部分干重和籽粒的水分利用效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尤以水分充足条件下水分利用率随施氮量的增加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16.
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对植物抗旱、养分吸收等有重要作用,但在特定环境胁迫下不同生活型植物对AMF的响应存在差异.本文以塔里木河下游荒漠河岸林的优势灌木多枝柽柳(Tamarix ra-mosissima)和常见半灌木疏叶骆驼刺(Alhagi sparsifolia...  相似文献   

17.
以夏玉米为材料,设4个灌水水平:337.5、6751、012.5、1 350 m3/hm2;4个施氮水平:75、150、225、300 kg N/hm2,研究限量灌溉和施氮对夏玉米苗期生长及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严重干旱会抑制玉米的生长。在玉米苗期,充分供水和高氮对玉米的生长不利,轻度亏缺与中氮组合使玉米苗期处于最佳生长状态,水氮共同作用对玉米的光合速率有促进作用;玉米苗期适度经受水分亏缺,有利于根系的生长;在同一施氮水平下,不同程度水分亏缺处理的根冠比(R/S)大于充分供水的处理。玉米苗期叶水势随灌水量的增大而增大,在灌水量相同时,叶水势随施氮量的增加而逐渐变大;干旱会使玉米光合速率下降,但适量增施氮肥可增加玉米的光合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