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根据我国现行法律法规和基本政策,从法律视角透视我国农村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依据《物权法》、《农村土地承包法》、《森林法》等法律法规论述了林权改革法律依据、林地承包经营权,林地使用权、林地使用权流转和林地使用权的特殊保护五个方面的法律规定。提出推进农村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必须强化其法定性,依法推动、规范有序、保障改革。  相似文献   

2.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目标是实现资源增长、农民增收、生态良好与林区和谐。能否科学、合理、有效地经营管理林地决定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成败。本文针对云南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结束后林地经营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云南林业》2005,26(6):2-2
近年来,随着神州大地林权制度改革的推进,我省的林权制度改革已进入了一个千帆待发的重要时期。林权,是森林、林木和林地权属的简称,包括森林、林木和林地所有权、使用权、处置权和收益权。林权是林业工作的基础和核心。林权制度改革,事关林业建设发展的成败。我省是全国重点林  相似文献   

4.
阐述了丽水市集体林业综合改革试验示范区建设进展情况,对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剖析,并提出了明晰林权管理边界、落实林权登记制度,完善林地流转机制、促进林地规范流转,深化林权管理机制、增强林权管理服务等进一步完善丽水市集体林业综合改革试验示范区建设的措施及对策。  相似文献   

5.
<正>一、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对检疫工作的影响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指在保证集体林地所有权性质不变的前提下,确立林地附着物的森林或林木的所有权或使用权与林地使用权的独立地位,使其与集体林地所有权分离。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对我国林业体制机制的一次重大调整,将有助于解决  相似文献   

6.
指出了集体林权制度是通过法律规定,对于那些属于集体的森林、林木以及林地拥有使用权和所有权。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主体内容是要分山到户,确定林农对林地的经营权和使用权,以及相关林木的使用权。对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林权流转相关方面的法律问题进行了研究,并且提出了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7.
<正>近年来,江西省九江市深入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和国有林场改革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九江市以林权管理服务机构建设、林权流转、林权抵押贷款、森林保险、林业专业合作组织为抓手,将林权制度配套改革不断引向深入。目前,九江市武宁、瑞昌、修水等3个县(市)积极稳妥推进林地流转改革试点工作,发展多种形式的林地适度规模经营。3个试点县(市)24个乡(镇)192个行政村均建立了林地流转服务机构,已为180户林农提供  相似文献   

8.
对安宁市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林地管理工作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罗顺宏 《林业调查规划》2011,36(3):54-56,60
由于安宁市林地管理采取集体统一和模式化管理的形式以及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均山到户,给林地管理工作带来了一些新问题,加大了对林地监管的难度.文中分析了林改后林地管理中凸现的实际权利不到位,林权流转平台尚未完善,林农主体地位得不到兑现,林权纠纷解决机制不完善,管理队伍不健全等问题.藉此,提出稳定林权,还权于民,规范林权流转机制,完善林业纠纷解决机制,依法依规保护管理林地,明确管理责任等加强林地管理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云南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理论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云南省山林权属变革的历史。指出目前云南集体林林权制度存在着所有权主体虚置、林地产权的各项权能边界不清、林地权属四至界线不清、林权纠纷不断、配套管理措施不全等问题。对集体林林权制度改革进行了理论和改革构架探讨。  相似文献   

10.
南方集体林区林权制度改革研究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9  
系统分析南方集体林区存在的产权问题,提出改革的主要内容:1)林权明晰化包括明确林地所有权主体,完善林地所有权的委托代理关系;构建经营权的委托代理关系,明确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权利与义务;科学界定林地使用权和林木所有权主体.2)林权的安全性包括改革林地征用补偿制度;建立公益林征用(管制占用)补偿制度;改革商品林采伐限额制度;改革不合理的林业税费政策.3)林权的市场化运作包括降低交易成本;加强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工作;提升林权交易需求的动力机制;激活林权交易市场的供给机制.  相似文献   

11.
芷江县集体林权体制改革后森林经营扶持机制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集体林权体制改革后,森林经营中林地使用权、森林经营主体、森林经营面积的变化,考虑森林经营的自然特性与公益特性,结合芷江的实际,分析国家财政对森林经营扶持,不只在经营商品林的补助和公益林的补偿上,也要在森林经营基础设施上给予财政扶持。  相似文献   

12.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现代林业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对桂东县集体林权现状以及现代林业建设所面临的林权问题的分析和论证,从完善森林分类经营,明晰林地、林木权属,建立林农自主经营机制等方面,提出桂东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总体思路和具体措施,为南方集体林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介绍全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进展情况,综合概述集体林权制度配套改革的相关措施:积极发展林下经济,改革林业经营方式,构建林业科技服务体系,构建林业要素市场,构建林业投融资体系,构建森林资源流转服务体系,创建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服务机构,完善商品林采伐管理制度,完善森林资源"三防"体系,创新林业管理体制,大力推广森林保险.  相似文献   

14.
开展林权制度改革,促进森林资源流转,将潜在的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是林业建设长期奋斗的目标;而规范林权管理,则是巩固林权制度改革成果的重要保证。如何建立科学、长效的林权管理机制,提高林业管理质量,已是政府部门亟需解决的问题,同时也是建立现代林业制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分析庆元县的林权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今后林权管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林改后林业有害生物防控服务体系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林权结构分散化、经营形式多样化的特点,探索了林业有害生物防控服务体系,旨在促进林改后的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及检疫工作的开展,确保林权制度改革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6.
伊加城 《福建林业科技》2005,32(4):199-201,204
在分析林权制度改革后对木材生产影响的基础上,针对南方集体林区林权制度改革后伐区木材生产作业出现的技术问题,提出相应的改革对策。  相似文献   

17.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探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论述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历史沿革、林权制度对发展的制约等背景的基础上,阐明了进行林权制度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必须坚持农村土地基本经营制度,确立农民的经营主体地位,明晰林地使用权和林木所有权,放活经营权.改革的目标是:山有其主,主有其权,权有其责,责有其利.改革的主要内容是:明晰产权、放活经营、减轻税费、规范流转、综合配套.  相似文献   

18.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中国农村经营制度的又一次重大变革,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在保持集体林地所有权不变的前提下,将林地经营权交给农民,使农民不仅具有经营的主体地位,而且享有林木的所有权、处置权、收益权。文章通过对福贡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中的成效和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提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邵丹 《吉林林业科技》2010,39(4):37-39,48
对辽宁省集体林林权改革中林农行为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有82.00%的林农在林权改革中获得了林地,86.76%的林农对林权改革满意,84.84%的农户有投资的意愿,进行林下多种经营的林农户数有了显著提高,增长了2倍。影响林农进行林业生产投资的主要因素是:缺乏资金,担心政策变化,采伐限额限制木材生产。筹措资金、保持政策的连续性、科学经营森林(合理分配采伐指标)是巩固集体林权改革成果的基本保障。  相似文献   

20.
被誉为"永安现象"的永安市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自2003年实施以来,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在全国产生了不小的影响。本文试图对该改革从经济学上作些理论思考。一是"永安现象"是以市场手段而非行政手段配置林业生产资源;二是从产权经济学角度剖析明晰林权的激励作用和配置资源的重要性;三是永安市林权改革是诱致性和强制性相结合的一场林业制度变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