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干旱区不同类型盐碱地土壤微生物碳源代谢活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通过运用Biolog技术,对新疆不同类型盐碱地土壤微生物群落特征进行研究,探讨不同盐碱土壤对微生物碳源代谢和微生物群落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盐碱土壤微生物碳源利用能力存在差异,表现为:碳酸盐型>硝酸盐型>氯化-硫酸盐型>硫酸盐型。主成分分析(PCA)表明,碳水化合物类和羧酸类是造成碳源利用分异的主要碳源。微生物Shannon指数(H)多样性由大到小为:碳酸盐群落>氯化-硫酸盐群落>硝酸盐群落>硫酸盐群落,在Simpson指数(D)和McIntosh指数(U)上硫酸盐型群落均显著(P﹤0.05)低于其他三类群落。相关分析表明有机质与多样性指数Shannon指数(H)、Simpson指数(D)有极显著相关性(P﹤0.01),与全磷有显著(P﹤0.05)相关。冗余分析(RDA)表明,pH、全盐、速效钾对微生物代谢有极显著(P﹤0.01)影响,全磷有显著(P﹤0.05)影响,而速效磷的影响十分显著(P﹤0.001)。总体来说,碳酸盐型土壤微生物群落有较强的碳源利用能力和较高功能多样性,而土壤速效磷、有机质能够促进盐碱地微生物碳源代谢活性和群落多样性。  相似文献   

2.
生防菌EN5的定殖能力及其对根际土壤微生物类群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明确生防菌EN5菌株在番茄根、茎及根际土壤中和在黄瓜、烟草体内的定殖情况,及对根际土壤微生态的影响,为细菌性青枯病的生态治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抗生素抗性标记法测定生防芽胞杆菌EN5的定殖能力;以平板培养及ERIC PCR法分析菌株EN5对番茄根际土壤微生物种群的影响。[结果] 菌株EN5在番茄根、茎及根际土壤中均能稳定定殖,当菌株EN5处理植株15 d时,其在番茄茎内的定殖量可达5.6×104 cfu/g;此外,菌株EN5在烟草和黄瓜体内亦可定殖,其在烟草体内的定殖量较大。菌株EN5处理使根际土壤中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的数量明显高于对照土壤,对氨化细菌、固氮菌、纤维素降解菌等微生物群体有促进作用,对反硫化细菌群体有抑制作用。同时,菌株EN5处理还改善了根际土壤中细菌群体的多样性。[结论] 菌株EN5可以在其自然寄主番茄的根、茎及根际土壤中稳定定殖。同时,菌株EN5处理有助于改善根际土壤微生态环境,抑制病菌繁殖。  相似文献   

3.
为筛选根结线虫控制技术,采用传统平板法和Biolog ECO生态板评价了液氨、氨水和碳酸氢铵3种氮素对根结线虫及土壤微生物的影响。结果表明,等氮条件下液氨处理杀线虫效果最好且黄瓜产量最高,氨水次之。液氨用量在375.0 kg/hm~2的条件下,对黄瓜根结线虫的防效达到71%,和10%噻唑膦颗粒剂(GF)45.0 kg/hm~2处理相比效果没有显著差异(79.9%)。种植前,细菌数量、AWCD值、Shannon指数、McIntosh指数和Simpson指数均随着液氨用量的增加而减少,随着氨水和碳酸氢铵用量的增加而增加;但所有处理均显著降低了土壤真菌的数量。黄瓜收获后,土壤细菌数量、真菌数量、AWCD值、Shannon指数、McIntosh指数和Simpson指数均随着氮素用量的增加而提高,且高于空白处理和10%噻唑膦GF 45.0 kg/hm~2处理。以上结果说明,液氨、氨水和碳酸氢铵不但可以作为土壤肥料,也可以作为一种高效、低价和生态化的根结线虫防治剂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荒漠草原不同植被类型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利用Biolog EcoplateTM技术通过对荒漠草原生态系统中沙米、白沙蒿、柠条、沙冬青和人工乔木林5种植被类型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分析,以探讨不同植被类型对土壤微生物群落代谢功能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5种植被类型土壤微生物群落代谢活性有显著的差异(P<0.01),5种植被类型土壤微生物群落利用碳源的种类也存在差异,氨基酸类、羧酸类和糖类是其主要的碳源利用类型.在Biolog ECO板培养基接种培养96 h后,5种植被类型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显示,物种丰富度指数(R)和均匀度指数(EH)差异显著,Shannon 指数(H′)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5.
选择长年栽培榨菜(茎瘤芥)的区域,采集感染和未感染根肿病的茎瘤芥根际土壤,采用biology eco平板培养技术研究榨菜健康与发病土壤微生物群落代谢多样性和功能多样性的特征,测定榨菜产区根肿病罹病植株和健康植株根际土壤的理化性状,并探究其土壤FDA水解酶的活性变化.结果显示,根肿病发病根际的EC(土壤电导率)极显著高于健康根际土壤;而健康根际土壤其有效磷、全钾的含量极显著高于发病土壤,说明土壤中有效磷与全钾的含量可能与茎瘤芥根肿病的发生相关.根肿病发病土壤微生物群落平均吸光值(AWCD)高于健康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且出现以聚合物类和酚酸类化合物这两种碳源为主要代谢底物的微生物群落的富集.同时,土壤微生物Simpson指数、Shannon指数、均匀度指数和McIntosh指数也呈现发病土壤高于健康土壤的趋势.发病土壤FDA酶活性显著低于健康根际土壤.研究表明榨菜根肿病发病土壤与健康土壤的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存在显著差异,其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与榨菜根肿病的发病存在一定关系,此结果为进一步研究榨菜根肿病的发生与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关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利用GFP标记和平板分离法研究了拮抗内生细菌Bacillus mojavensisZA1在马铃薯根内及根际的定殖动态及其对土著微生物的影响。结果表明,标记菌株ZA1-gfp在土壤中定殖数量为3.7×104~7.3×104cfu/g;马铃薯根际为3.0×103~1.5×105cfu/g,根内为49~630cfu/g;马铃薯的根部横切面、根毛和根表皮等部位均观察到发绿色荧光的菌株ZA1-gfp菌体或聚集菌落。利用灌根法施入生防菌后,土壤中细菌、放射菌数量显著增加(P<0.05),土壤真菌数量在中期下降;土壤中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的数量分别在相对稳定范围内(数据之间差异不显著)消长。该结果说明菌株ZA1-gfp能够在马铃薯根内及根际定殖且不影响土壤中土著微生物的群落稳定性。  相似文献   

7.
为探究深翻及秸秆还田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影响,本研究主要采用Biolog-Eco微平板法,分析了常规耕作(CT)、秸秆浅混(SCT,耕作深度15 cm)、深翻(ST,耕作深度35 cm)、秸秆深混(SST,耕作深度35 cm)4个处理0~15 cm和15~35 cm土层的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变化。结果表明:在0~15 cm和15~35 cm土层,与CT相比,SCT和SST处理可以显著提高土壤微生物对碳源的利用,不同处理下微生物对碳源利用程度随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并且糖类、氨基酸类、多聚物类和羧酸类碳源依次为微生物代谢最主要的碳源。不同处理对Shannon指数与Simpson指数没有显著影响,但与CT相比,ST显著增加了0~15 cm的Mclntosh指数。主成分分析表明,各处理的微生物群落代谢功能在有秸秆还田和无秸秆还田之间存在差异。与CT相比,15~35 cm土层DOC、MBC和MBN含量在SST处理下分别显著增加了17.25%、50.00%和168.10%。另外SEM模型显示,深翻处理可以通过土壤DOC含量的变化影响土壤Mclntosh指数。  相似文献   

8.
为明确日晒高温覆膜对韭菜生长及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本研究在河北省韭菜主产区基于日晒高温覆膜措施对韭菜迟眼蕈蚊进行田间防治试验,就覆膜前后土壤的理化性质进行了比较,并采用Biolog-ECO技术分析了覆膜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日晒高温覆膜技术对韭蛆各龄期幼虫的防治效果达到100%,覆膜12 d后韭菜株高、茎粗、叶宽、色泽、百株鲜重及根长等生长发育指标与未覆膜的对照相比均无显著影响;覆膜后土壤中全磷量显著增加;根据Biolog-ECO培养第144 h的AWCD值计算土壤微生物群落的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McIntosh指数和丰富度指数均无显著变化。可见日晒高温覆膜对韭菜迟眼蕈蚊具有明显的防治效果,对韭菜生长及韭菜根际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9.
棉隆对辣椒疫霉病的防效及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明确不同剂量棉隆对辣椒疫霉的防效及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在温室大棚条件下采用密封熏蒸法测定了不同剂量(300、450、600和750 kg/hm2)棉隆土壤熏蒸对土壤疫霉病菌的抑制率及田间防效,并采用Biolog法研究了其对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剂量棉隆在熏蒸后揭膜当天(0)、80、140 d对辣椒疫霉病菌的抑制率分别为86.84%~100%、75.26%~96.37%和73.24%~95.46%;且80、140 d时对辣椒疫霉病的防效分别为77.19%~96.49%和70.00%~93.33%;在棉隆熏蒸揭膜当天各剂量处理下微生物对碳源的利用(用平均每孔颜色变化率表示)以及微生物多样性指数中的丰富度指数、均匀度指数及Mc Intosh指数均显著低于对照,而Simpson指数显著高于对照,随着试验时间的延长,各剂量对其影响逐渐减小,但高剂量尤其是750kg/hm2处理在140 d时仍与对照差异显著。表明棉隆剂量越高对辣椒疫霉病的防效越显著,对微生物活性影响越大,高剂量处理能明显抑制土壤微生物的活性,降低土壤微生物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考察了土壤温度、有机质含量和pH对海洋生防细菌多粘类芽胞杆菌L_1-9在黄瓜根表土壤中定殖的影响。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了不同时期黄瓜根表土壤中菌株L_1-9的16S r DNA拷贝数。结果表明,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温度和pH对菌株L_1-9在黄瓜根表的定殖有显著影响(P0.01)。25℃定殖数量最高,为5.79×108拷贝/g土,是15℃时的3.4倍;添加有机肥20~40 g/kg土壤,可以促进菌株L_1-9在黄瓜根际定殖;pH 7时,菌株L_1-9在黄瓜根表土壤中的定殖数量最高。本研究为海洋生防菌L_1-9防治黄瓜土传病害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利用Biolog微平板法和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小麦玉米间作条件下,不同长期施肥处理土壤微生物对不同碳源的利用差异以及土壤微生物群落在门、属水平上的变化,探明长期施用绿肥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及代谢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期施用绿肥可显著提高土壤有机质、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降低土壤pH值,增强土壤微生物碳源代谢能力。不同施肥条件下,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和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为土壤优势菌群,绿肥处理的放线菌门丰度最高(29.94%),农家肥处理最低(22.95%);秸秆还田处理的变形菌门丰度最高(22.32%),对照处理最低(18.85%);酸杆菌门(Acidobacteriota)、绿弯菌门(Chloroflexi)、厚壁菌门(Firmicutes)在各个处理中的相对丰富度较高,分别为13.39%~19.71%、10.85%~14.56%、3.54%~12.98%。长期施用绿肥有效提高了土壤放线菌门、厚壁菌门、芽孢杆菌属(Bacillus)以及假节杆菌属(Pseudarthrobacter)的丰度,降低了酸杆菌门的丰度,增加了土壤微生物种群数量。综...  相似文献   

12.
为明确海洋细菌解淀粉芽胞杆菌BA-3在兰花根际的定殖特性,本研究采用抗生素标记法筛选出对利福平和卡那霉素稳定的菌株BA-3-K。平板对峙试验证明,菌株BA-3-K对兰花茎腐病抑菌率达86.91%,与原始菌株BA-3抑菌率87.69%无明显差异。采用灌根法和涂茎法证实了标记菌株BA-3-K能在兰花植株体内定殖达60 d以上。灌根处理表明,生防菌BA-3-K的定殖数量为土壤>根>茎,呈先升后降的趋势,第21d在根部和茎部达到最大分别为2.54×10^5和1.47×10^5cfu/g,在土壤中第15d达到最大6.50×10^5cfu/g,但叶部未检测到标记菌株BA-3-K;涂茎处理生防菌的定殖量茎>叶,第17 d在茎部达到最大2.33×10^5cfu/g,随后呈下降趋势,根部和土壤未检测到标记菌株BA-3-K;通过扫描电镜定性观察,发现BA-3-K可在植株茎部定殖。盆栽试验表明,菌株BA-3-K施用后,根际土壤中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的数量明显高于对照处理。本研究表明海洋细菌BA-3有较强的定殖能力,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井冈霉素和生防菌Bs-916协同控病作用及增效机理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为了解决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生防菌株Bs-916在大面积推广应用中存在着田间防治效果不稳定、药效作用缓慢等问题,将井冈霉素和生防菌Bs-916对半混合使用。试验结果表明:井冈霉素和生防菌Bs-916协同作用防治水稻纹枯病有显著的增效作用。用Bs-916利福平抗药性标记回收法测定了井冈霉素和Bs-916复配后Bs-916在水稻根叶围的定殖状况,表明井冈霉素对Bs-916在水稻根叶围定殖有促进作用,能减缓Bs-916群体数量大幅度下降,并使Bs-916发挥生物防治作用。这是井冈霉素和枯草芽孢杆菌Bs-916协同作用的增效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14.
开垦对土壤团聚体含量及微生物群落代谢多样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新疆玛纳斯河流域盐渍化弃耕地为研究对象,基于Biolog生态平板法,分析开垦前后土壤团聚体组成分布及团聚体微生物代谢多样性的变化,从而评价人为开垦对弃耕地土壤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弃耕地开垦增加了各土层0.25 mm团聚体的含量,增加范围在3%~18%。弃耕地开垦前后土壤均以0.25~0.053 mm团聚体比例最高,与其它各粒径团聚体差异显著(P0.05)。开垦后土壤团聚体微生物平均颜色变化率显著高于弃耕地。弃耕地0.053 mm团聚体微生物群落AWCD显著高于0.25 mm各粒径团聚体,开垦后各粒径团聚体微生物群落AWCD关系为:2~1 mm0.25~0.053 mm1~0.25 mm(0.053 mm)(5 mm)5~2 mm。开垦增加了0.25 mm团聚体微生物物种丰富度指数,而0.25 mm团聚体却相反;开垦后土壤各粒径团聚体微生物均匀度指数均显著高于弃耕地,而土壤微生物优势度指数均低于弃耕地,其中在5~2、2~1、1~0.25 mm和0.25~0.053 mm四个粒径中更为显著。开垦前后土壤团聚体微生物对6大碳源利用强度存在着差异,弃耕地土壤团聚体微生物对多聚物的利用率最高,开垦后其优势碳源转变为碳水化合物。主成分分析表明,开垦前后土壤团聚体微生物群落碳源利用在PC1上出现差异。碳水化合物类、羧酸类和氨基酸类碳源是影响土壤团聚体微生物代谢多样性的主要碳源。总体来说,开垦对土壤团聚体微生物群落代谢多样性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5.
生草对沙地葡萄园土壤微生物群落碳源利用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葡萄园行间生草处理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影响,以清耕为对照,运用BiologEco板技术,分析生草处理下的土壤微生物群落碳源利用特征。结果表明:生草处理的AWCD值和多样性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Simpson优势度指数和丰富度指数)均显著高于清耕对照,且随土层深度的增加均呈下降趋势,以生草0~20 cm土层处理最高;与清耕对照相比,生草处理土壤微生物对6类碳源利用强度均显著增加,平均增幅顺序为:羧酸类化合物酚酸类化合物胺类化合物碳水化合物类氨基酸类聚合物。主成份分析表明,清耕对照和生草处理分布在不同区域,表明两处理土壤微生物存在一定的代谢差异性,生草显著改变了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并对土壤微生物代谢羧酸类化合物、碳水化合物和酚酸类化合物3类碳源的影响最为明显。结果提示,生草有利于葡萄园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改善。  相似文献   

16.
为揭示外来入侵植物长刺蒺藜草 Cenchrus longispinus能够在贫瘠沙性土壤中快速生长、定殖的入侵机制,利用传统功能微生物筛选培养法、 16S rDNA高通量测序技术及细菌基因组重复序列PCR(genome repetitive sequence PCR, rep-PCR)基因指纹图谱技术分析其根际土壤中解磷细菌的丰富度及多样性,并与本地伴生植物冰草Agropyron cristatum和狗尾草Setaria viridis根际土壤中的解磷细菌群落进行比较。结果显示,长刺蒺藜草根际土壤中解磷细菌的数量分别达到8.61×104 CFU/g和7.34×104 CFU/g,显著高于其余土壤样品。相较于空白对照土壤,长刺蒺藜草根际土壤中的解有机磷细菌数量增加最多,增加了87.0%,冰草和狗尾草根际土壤中的解有机磷细菌数量则分别增加了28.3%和15.2%;而长刺蒺藜草、冰草和狗尾草根际土壤中的解无机磷细菌数量分别增加了36.7%、 89.8%和24.5%。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根际土壤中解磷细菌之间没有共有的优势聚类群。长刺蒺藜草根际土壤中2种解磷细菌群落的物种均匀度指数显著高于空白对照土壤和冰草及狗尾草根际土壤,而物种丰富度指数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均显著低于冰草及狗尾草根际土壤;其根际土壤中解无机磷细菌优势菌属经鉴定为金黄杆菌属 Chryseobacterium。表明长刺蒺藜草在贫瘠沙土中对磷素的高效利用可能是其快速入侵并定殖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7.
拮抗细菌Bs-208菌株鉴定及对几种植物病原菌的抑菌测定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1  
从番茄田土壤中分离筛选获得的拮抗细菌Bs-208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采用不同方法测定了Bs-208菌株发酵液及分泌物滤液对番茄灰霉病菌、棉花黄萎病菌、棉花枯萎病菌及棉花立枯病菌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该菌株对供试植物病原菌具有很好的抑菌效果,并可在植物叶面定殖,有效排斥和干扰植物病原等杂菌在植物叶面上的定殖,达到抑菌防病效果。  相似文献   

18.
生防菌B1619在番茄根部的定殖及对根际微生态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植物MS平板定殖研究法、盆栽试验和土壤酶活性检测技术研究了生防菌B1619在番茄根部的定殖规律,并评估了B1619对番茄根围土壤微生物和酶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生防菌株B1619在番茄根部定殖能力较强,在MS平板中,定殖量可达108 CFU/g根以上。在盆栽试验中,常规土壤中或在接种青枯菌后,番茄根部生防菌的数量都呈现先下降后上升趋势,最后趋于稳定;在第15天时,定殖量达到106 CFU/g根。番茄定植后,B1619对根围土壤中真菌和放线菌具有促进作用,而对细菌则表现为先促进后抑制作用。此外,B1619能够提高土壤蔗糖酶活性而抑制土壤脲酶的活性,B1619施用后第15天,蔗糖酶活性达226.3 mg/g土,比对照高88 mg/g土;土壤脲酶活性则与对照组截然相反,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9.
为明确不同耕作方式对玉米田土壤真菌区系的影响,2011-2015年选取全国13个主要玉米种植区不同保护性耕作处理的土壤465份,进行了玉米田土壤真菌多样性的研究。采用稀释平板法和水稻秸秆组织定殖法分离出真菌3 167株,利用形态学鉴定出43属71种。其中,接合菌6属8种,占总菌株数的9.66%;子囊菌3属4种,占2.05%;无性型真菌36属59种,占85.54%。除无孢类群外,玉米田中的优势菌分别为镰孢菌属(Fusarium)、木霉属(Trichoderma)、青霉属(Penicillium)、曲霉属(Aspergillus),分别占总菌株数的15.57%、15.50%、14.34%、12.53%。13个地区中吉林洮南地区玉米田土壤真菌多样性指数和丰富度指数最高,分别为R=5.772 7和H′=2.730 0;陕西杨凌地区玉米田土壤真菌均匀度指数最高(J=0.970 2);辽宁沈阳和吉林洮南玉米田土壤真菌相似度指数最高(C_j=0.806 5),云南曲靖、四川绵阳地区玉米田土壤真菌相似度指数最低(C_j=0.045 5)。研究表明,深松处理使玉米田土壤有益真菌数量逐年增加,且高于旋耕处理;致病菌数量显著下降,降低水平低于旋耕处理;中性菌数量年际间变化不显著;秸秆还田处理玉米田土壤有益菌、致病菌和中性菌数量均高于旋耕处理;随耕作年限增加有益菌和中性菌数量平稳上升,致病菌数量逐年下降,但不排除有回升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0.
以阴山山脉6种典型森林植被土壤作为研究对象,利用传统稀释涂布平板法对微生物数量计数,并对土壤脲酶、亚硝酸还原酶和羟胺还原酶活性进行测定,探究其相关性。结果表明:不同植被的土壤酶活性和土壤微生物数量均呈显著差异性。脲酶活性中虎榛子最高,为84.90mgNH_3-N/g干土·24h;亚硝酸还原酶活性中白桦最高,为8.82mgNO_2-N/g干土·24h;羟胺还原酶活性中为杜松最高,是10.56mgNH_2OH/g土·5h。土壤微生物数量上都表现为细菌>固氮菌>真菌,均为虎榛子最高。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脲酶活性与三种微生物数量都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羟胺还原酶活性与细菌和固氮菌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真菌呈显著正相关(P<0.05)。总体研究结果证明:在阴山山脉森林土壤生态系统中,除真菌数量外,酶活性、细菌和固氮菌数量表现为落叶阔叶林>常绿针叶林,落叶阔叶灌丛>常绿针叶灌丛,落叶阔叶疏林<常绿针叶疏林,植被类型对土壤酶活性和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