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通过对比试验观察护苗种衣剂防治水稻苗期病害效果,结果表明,护苗种衣剂防治水稻恶苗病、立枯病、青枯病的效果显著,对水稻安全,并具有促进秧苗生长、提高秧苗素质、增产增收作用。  相似文献   

2.
大石桥稻区地势低洼,盐碱较重,受季风气候影响,4~5月间温度变幅较大,对水稻苗期生长极为不利。常造成水稻黄立枯病、青立枯病严重发生。导致秧苗素质下降,延迟插秧、分蘖,影响稻谷产量。通过加强苗期管理,增强秧苗自身抗逆能力,抵御病害,健康生长,可实现壮苗早插、正常发育、增产增效、提高效益之目的。  相似文献   

3.
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验证地根宝在水稻苗期对秧苗素质的影响以及本田期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苗期施用地根宝可提高秧苗素质,本田期施用可促进生长,提高水稻产量,增产幅度0.4%~1.9%;整个生育期均未发生水稻立枯病、细菌性褐斑病和稻瘟病,轻微发生恶苗病和稻曲病,建议在育秧和促进早生快发方面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比试验观察护苗种衣剂防治水稻苗期病害效果,结果表明,护苗种衣剂防治水稻恶苗病、立枯病、青枯病的效果显著,对水稻安全,并具有促进秧苗生长、提高秧苗素质、增产增收作用。  相似文献   

5.
以适合寒地种植不同生育期的水稻品种(系)为试验材料,在苗期设置不同光质和光照度的LED灯光照射处理,研究光对寒地水稻秧苗生长的影响,以期为寒地在冬季实现室内培育水稻提供参考。结果表明,两种光质处理对水稻秧苗的影响相似;不同水稻品种对光的反应有所差异,但提高光照度后水稻秧苗有叶龄进程加快、根数增多、茎基变宽、地上部干质量和根干质量增加、壮苗指数提高的趋势,适当增加光照度有利于培育水稻壮苗。与对照相比,光照度1 700 lx左右时水稻秧苗素质较差,光照度3 500 lx左右时水稻秧苗素质相近,光照度5 300 lx左右时水稻秧苗素质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6.
烯效唑和三唑酮调节水稻秧苗生长的增效作用及机理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用烯效唑、三唑酮和烯效唑+ 三唑酮浸种或苗期喷施的结果表明, 烯效唑能有效地调节水稻秧苗的生长, 使苗高降低、分蘖增加。三唑酮对水稻秧苗的生长也有一定的调节作用。烯效唑和三唑酮协同调节秧苗生长, 控制苗高和促进分蘖有明显的增效作用。与此同时, 烯效唑和烯效唑+ 三唑酮协同作用使内源激素水平发生明显变化, GAS 和IAA 含量明显降低,iPA s和ABA 含量显著增加。根据烯效唑和烯效唑+ 三唑酮协同作用调节水稻秧苗生长与内源激素水平变化的关系, 明确使内源GAS、IAA 含量降低和iPA s、ABA 含量增加是烯效唑和烯效唑+ 三唑酮协同调节水稻秧苗生长的主要机理。  相似文献   

7.
以超级杂交稻中浙优1号和国稻6号为材料,研究比较了12 d、17 d、22 d和27 d秧龄秧苗素质及不同秧龄秧苗机插对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秧龄的延长,植株株高和干物质量均增加,但秧苗后期生长趋缓,叶片生长变慢,根冠比降低;不同秧龄的秧苗对机插漏秧率影响不大,短秧龄秧苗机插秧苗易返青,缓苗期短,虽然成穗率低,但有效穗数多;参试水稻品种均以17 d秧龄机插处理的产量最高,主要是有效穗数增加,结实率和千粒重较高;随着秧苗秧龄的增加,机插水稻生育期会推迟。综上所述,在我国长江中下游单季稻机插中,适宜的秧龄应为15~20 d,此时秧苗素质好,适合机插,最终产量高。  相似文献   

8.
水稻大棚旱育苗技术不仅能为秧苗生长创造可控的环境条件,减轻外界环境条件对育苗的影响,还可实现育苗资源的合理利用,保证高产高效。从大棚的建造、育苗基质的配制、种子处理、播种、苗期管理等方面详细总结介绍了丹东地区水稻大棚旱育苗技术。  相似文献   

9.
水稻苗期低温处理对水稻生长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低温对水稻生产的影响越来越严重,如何抵抗不良的自然环境条件,增加水稻产量已成为当前水稻生产过程中的重要课题,而秧苗素质是影响水稻物质转化和分配的重要方面,从而影响到水稻产量。通过试验,笔者就水稻苗期低温处理对水稻生长发育及水稻产量的影响进行分析,以探讨解决水稻生产中苗期遇低温产生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邱志刚  郭桂珍  杨春刚  马巍 《北方水稻》2020,50(3):43-44,48
水稻大棚旱育秧技术能够合理地利用温、光、水、肥等生长条件,在育秧过程中合理避免自然条件(特别是北方春季的倒春寒等现象)的不利影响,使秧苗早生快发,根实苗壮,为水稻的高产稳产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从建造大棚、准备育秧土、种子处理、苗期管理等方面,概括介绍了吉林省水稻大棚旱育秧技术流程。  相似文献   

11.
曹士国 《北方水稻》2013,(5):26-27,30
针对承德稻区水稻育秧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突出问题,承德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对该地区育秧技术进行试验探索,集成了"水稻双无育秧法",结果表明,双无育秧法秧苗期温湿度容易控制,基本保持在20℃左右,适合秧苗生长;基质透气、透水性强,不携带各类病菌,避免了土传病菌的侵害;水稻秧苗根系发达,根须比常规育秧多一倍,根粗、根壮,比常规育苗根长2~3 cm;水稻苗期立枯、青枯、黄化病没有发生,秧苗株型合理、根系发达、带孽率高、插秧后缓苗快;比常规育秧增产3%~4%,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2.
气孔调节剂对水稻秧苗素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机插水稻秧苗喷施不同浓度的硝普钠溶液和黄腐酸钾溶液,探究气孔调节剂对水稻秧苗素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不同浓度的硝普钠溶液和黄腐酸钾溶液均可引起秧苗气孔导度减小,促进秧苗地下部干物质增加和提高根系活力。黄腐酸钾溶液还可增加秧苗株高、茎基宽、地上部干物质量,提高叶绿素含量。以在苗期喷施10 m L/L的黄腐酸钾溶液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13.
立枯病是水稻苗期一大病害 ,发病轻者形成弱苗 ,重者可造成苗田毁灭。尽管目前应用壮苗剂或实行床土调酸 ,但从多年统计中得知 ,每年立枯病发生量约占育苗面积的5 %~ 10 %。水稻苗期立枯病其致病原因可概括为 :在苗床土壤中存在着大量的立枯病原菌———半知菌亚门包括镰刀菌属 ,立枯核丝菌属等 ,致病菌类弱苗易遭立枯病菌侵入 ;育苗期常有低温侵袭 ,影响根的生长 ,吸水能力减弱 ,引发生理立枯 ;盐碱土稻区床土pH值较高 ,除有碍秧苗正常生长外 ,同时也大大地降低了Zn、Fe、K等养分的有效性 ,养分的失衡 ,秧苗代谢的失调 ,株体活力的…  相似文献   

14.
应用硅肥开展对水稻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硅肥具有提高水稻秧苗素质、提高抗性、降低空秕率、增加千粒重作用,使水稻增产19.5%,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5.
闽北是福建主要粮食产区,其中有9个商品粮基地县。但粮食产量受气候的影响波动很大,尤其是秧苗素质与早稻的产量有着极大的相关。为此,笔者利用多年的气象观测资料(见表1),针对秧苗素质与苗期天气影响作一初步分析,旨在有辅于粮食生产稳定增长。一、春播期气象服务现状闽北双早一般在3月中旬前后播种,并使用薄膜育秧技术。由于早春天气相对不稳定,而不同天气类型造成膜内小气候效应(指膜内、外差别程度)明显不同,两者交叉影响,使秧苗生长的环境小气候复杂多异。从对水稻生产方面的气象服务来讲,主要内容是“三寒”预报,其中…  相似文献   

16.
抛秧立苗对水稻光合特性和物质生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超级稻品种南粳44作为试验材料,设置带土直立苗、带土倾斜苗、带土平躺苗、无土平躺苗、无土手栽苗等不同苗姿,研究抛秧立苗及其对水稻光合特性和物质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1)立苗速度表现为带土倾斜苗>带土平躺苗>无土平躺苗;2)无土平躺苗立苗期叶面积一直下降,其他苗姿秧苗均上升。无土平躺苗、无土手栽苗黄叶比率分别在抛后8 d、6 d达到最大后开始下降,而带土秧苗均在第2天达到最大后下降,其黄叶比率显著小于无土秧苗。3)立苗期除无土平躺苗栽后2~4 d地上干物质量下降外,其他苗姿秧苗栽后都上升,总体增速表现为带土直立苗>带土倾斜苗>带土平躺苗>无土手栽苗>无土平躺苗,立苗期各苗姿秧苗干物质积累量、光合势、净同化率均呈现此趋势;4)水稻各生育时期茎蘖数、群体叶面积指数、有效叶面积率、高效叶面积率、粒叶比、群体光合势、净同化率、阶段物质积累量和群体生长速率均表现为带土直立苗>带土倾斜苗、无土手栽苗>带土平躺苗>无土平躺苗,抽穗期和齐穗后20 d剑叶的光合速率亦呈此趋势。带土秧苗活棵立苗比无土秧苗快,直立苗、倾斜苗比平躺苗快,且各生育期的群体生长均具优势。因此,带土秧苗抛栽并提高直立苗比率,能保持较好的光合特性和较高的物质生产能力,利于水稻生长和高产的形成。  相似文献   

17.
2013年春季低温,多降水,水稻秧苗生长缓慢,根系发育不良,秧苗抗逆性降低,黑龙江省全省陆续出现各种水稻苗期病害。结合5月份气象部门预报,预计各地苗期病害将陆续进入发病高峰期,尤其是缺少管理经验的新稻区及管理不当的苗床,有偏重发生趋势。针对水稻绵腐病、恶苗病、青枯病、立枯病及除草剂药害等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8.
水稻立枯病是油半知菌中的镰刀菌或立枯丝核菌引起的一种病害,对水稻苗期生长威胁很大,是水稻苗期的一种重要病害。特别是遇到低温或气温忽高忽低时,往往发病严重,造成秧苗大量死亡,使农业生产损失很大。近年来,由于各种新农药的问世,特别是育苗灵的应用,使该病得到了有效控制。但随着使用年限的延长,其抗药性逐渐增加,防效有降低的趋势,且成本较高。为了筛选既能防治水稻立枯病、增强水稻抗逆性,又能使成本降低的新型药剂,1997~1998年,我们对几种药剂防治水稻立枯病的效果进行了比较试验,以便筛选防治立枯病的高效药剂。l…  相似文献   

19.
多效唑是一种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水稻生长具有促进作用。为了进一步探索多效唑对水稻苗期生长的作用,我们在水稻秧苗期进行了多效唑应用试验,结果总结如下。1材料与方法供试药剂: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水稻品忡;辽梗326。处理1用200ppm多效唑药液浸种2日,再用清水浸种3日,然后催芽播种。处理2用200ppm多效唑药液浸种5天,催芽播种。处理3种子经浸种灵消毒、催芽、播种后,在秧苗1.5叶期用200PPm多双隆药液均匀喷雾。以常规育苗为对照,种子消毒用浸种灵.催芽播种。各处理的水肥管理相问。2结果与分析试验结果列于附表。由附表…  相似文献   

20.
水稻护苗种衣剂应用效果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水稻苗期经常发生病害的实际,近年进行水稻护苗种衣剂的应用试验。通过包衣水稻与未包衣水稻的对比调查,结果表明:采用种子包衣的水稻秧苗素质优、苗期病害防治效果好、对水稻安全且产量高,较对照增产21.7 kg/667 m2、增效30.5元/667 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