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 毫秒
1.
正一、巢虫巢虫是严重危害养蜂业的害虫之一,对各种蜜蜂都有影响,要做到早发现、早防治。巢虫是蜡螟的幼虫,分为大巢虫和小巢虫。巢虫属于完全变态昆虫,包括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发育阶段。北方地区小蜡螟发病较多,小蜡螟雌螟长9~11毫米,寿命可达25~30天。白天隐藏于蜂箱、巢脾缝隙或箱外隐蔽处,夜间在巢内活动,常在  相似文献   

2.
瓜绢螟属鳞翅目螟蛾科,俗称瓜螟、瓜野螟,目前已成为苏州地区黄瓜、冬瓜、西瓜等瓜类作物上的重要害虫之一。由于其世代重叠现象严重,并且高龄幼虫有缀叶为害习性,一旦错过防治适期,即使连续多次用药,也难以达到理想控制效果。近几年来,我们经观察、试验,探索出了该害虫的发生为害规律及一些防治方法,现将其小结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烟草螺EPhestiaelutella(HHbner)是1915年在俄罗斯首次记录危害烤烟的。1993年,英国布里斯托尔大学动物系对烟草螟进行了详细的生物学研究,包括了烟草螟的形态学、发育、营养生物学和繁殖。成虫羽化后数天便进行交配,并在食物上产卵,每一雌虫可以产卵150~200粒。在一周之内,卵孵化为幼虫,接着幼虫便钻到食物的下面,并隐匿数月。在5龄幼虫时,幼虫开始活动,它们离开食物并爬到表层,以使湘育和越冬。来年的初夏,末龄幼虫化蛹,并在一个月之内羽化,其中约一半变为下代的成虫。文章还讨论了烟草螟在交配时的信息素刺激作用,雌…  相似文献   

4.
<正>有读者朋友问:栝楼上的小青虫用什么药能防治?这种虫子长得与菜青虫差不多,特别难防治,氯虫苯甲酰胺(康宽)、阿维菌素防效都不好。危害栝楼的害虫中,幼虫体色为绿色的可能是瓜绢螟。瓜绢螟是鳞翅目螟蛾科绢野螟属害虫,是危害栝楼的重要害虫之一,一年发生3~4代,以二代和三代危害最重,危害高峰期在8月上旬至9月上旬。瓜绢螟自二代后世代重叠严重,而且3龄后开始卷叶危害、耐药性增强;再加上条件适宜时虫量增长快,易暴发成灾,几天时间瓜园便可遭受毁灭性危害,给防治增加难度。  相似文献   

5.
正近年来,竹织叶野螟的发生越来越频繁,且对红竹、浙江淡竹、桂竹、石竹、五月季竹、早园竹、紫竹、雷竹、高节竹、赤竹、毛竹、刚竹、青皮竹等竹类造成的危害也越来越大,应当引起高度重视,并积极进行防治。竹织叶野螟别称竹螟、竹苞虫、竹卷叶虫,属鳞翅目螟蛾科织叶野螟属。在江苏地区,竹织叶野螟一般一年可发生1~4代。竹织叶野螟是以老熟幼虫在土茧中越冬。其世代重叠现象明显,在这之中又是以第一代幼虫危害最重。第一代竹织叶野螟幼虫对竹林所造成的  相似文献   

6.
<正>1.为害情况①为害特征。柑橘潜叶蛾又名绘图虫、鬼画符,广泛分布于我国各柑橘产区。卵椭圆形、乳白色,老熟幼虫黄绿色。主要为害柑橘类果树的嫩梢嫩叶,尤其对秋梢的抽发生长影响最  相似文献   

7.
<正>农药与植保类问:每亩用0.5%噻虫胺5公斤于白萝卜播种前施用,能否防治跳甲幼虫、地老虎等地下害虫?答:能。问:氟虫腈和虱螨脲能否用在蔬菜瓜果上?答:氟虫腈现在已被禁止在农田喷雾使用。虱螨脲登记用于防治菜豆豆荚螟、番茄棉铃虫、甘蓝甜菜夜蛾、柑橘潜叶蛾和锈壁虱、马铃薯块茎蛾、棉花棉铃虫、苹果小卷叶蛾。虱螨脲为取代脲类杀虫杀螨剂,通过作用于害虫幼虫、阻止蜕皮过程而杀死害虫,尤其对果树等食叶毛虫有较好的防效,对蓟  相似文献   

8.
(1) 桂花叶蜂:春季桂花嫩梢期以幼虫蚕食嫩叶。虫口密度大时能迅速将叶吃得仅留下叶脉。成虫喜在高大、嫩梢多的桂花上产卵。因此,四、五月份应当加强对该虫的检查,发现幼虫,应及时用敌敌畏、敌百虫等农药进行喷杀。 (2) 茶卷叶蛾:幼虫常将桂花嫩叶向正面卷起来蚕食为害。受到外界干扰后,幼虫会迅速爬行逃跑。可与对叶蜂的防治工作同时进行。用敌敌畏、氧化乐果等药进行喷杀。  相似文献   

9.
<正>水稻螟虫有大螟、二化螟、三化螟,俗称钻心虫、蛀心虫、白穗虫。是水稻重要害虫之一。全国各稻区均有发生。实践证明,在水稻生长期间,只要蚁螟钻入秧苗的心叶、茎或正在孕穗的幼穗内,用药剂防治,花工多、用药量大、花钱多、收效小。近年来,很多稻区的农民,根据螟虫以蛹或老熟幼虫在稻根内越冬的习性,普遍开展冬季治螟,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其具体做法是:  相似文献   

10.
<正>柑橘恶性叶甲属鞘翅目、叶甲科,又名恶性橘啮跳甲、恶性叶虫、黑叶跳虫、黑蚤虫、黄滑牛、黄滑虫、黄花懒虫等。仅危害柑橘类,春梢受害最重。一、为害特点以成虫和幼虫为害新芽(图1)、嫩叶(图2)、花蕾(图3)。成虫常聚集于嫩梢取食叶片,并分泌黏液,排泄粪便污染嫩叶,使叶变得焦枯而萎缩脱落。芽、叶被食后成残缺,花蕾受害后干枯,幼果(图4)常被咬成大而多的缺刻,变黑  相似文献   

11.
防病治虫     
《中国花卉盆景》2004,(6):40-41
贵州省锦屏县林淑芳问:松树的枝条上挂了许多枯叶苞,剥开内部发现有虫子。请问是什么虫?叫什么名?它怎样为害树木?答:这种虫子叫大蓑蛾,又称大背袋虫、大袋蛾,幼虫吐丝缀叶成囊,隐藏其中,头伸出囊外取食叶片或嫩梢,啃食叶肉留下表皮,造成叶上出现孔洞或缺刻,严重的将叶食光。该虫分布于我国大部分省区,可为害月季、蔷薇、梅花、牡丹、丁香、山茶、杜鹃、石榴、月桂、樱花、雪松、马尾松、罗汉松、五针松等200多种观赏植物。该虫成虫雌雄异型,雌成虫虫体肥大,淡黄色或乳白色,无翅,足,触角、口器、复眼均退化。雄成虫为中小型蛾子。华北、华东、华中地区年发生一代,以老熟幼虫在蓑囊中越冬,翌春3月下旬开始化蛹,4月底5月初为成虫羽化盛期,雌蛾多于雄蛾,雄蛾羽化后离开蓑囊,寻觅雌蛾;雌成虫羽化后不离开蓑囊,在黄昏时将头胸伸出囊外,招引雄蛾,交尾时间多在13:00~20:00。雌成虫将  相似文献   

12.
<正>瓜绢螟属鳞翅目螟蛾科害虫,是瓜类作物上的重要害虫,以7~9月危害最重,主要危害葫芦科的西瓜、苦瓜、黄瓜及番茄、茄子等多种作物。瓜绢螟以幼虫啃食嫩梢、嫩叶,造成叶片穿孔或缺刻,还能取食瓜  相似文献   

13.
为做好水稻抗螟的鉴定工作,作者于近年探索了螟虫饲养及大量保存技术、接种虫态及抗性标准等内容。研究结果表明,在大田自然感虫条件下抗性表现在3级以上的品种,需要进行室内外多次人工接虫鉴定才能肯定抗性。以天然饲料饲养幼虫,低温保存卵、幼虫和蠕等方式解决接虫所需虫源。低温保卵又以前期和后期卵更耐低温。  相似文献   

14.
为明确大螟幼虫在甘蔗苗期的空间格局,2012年在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科研示范基地开展了甘蔗苗期大螟为害枯心苗调查,并应用地统计学方法进行空间格局分析。结果表明:新植蔗虫口密度(1.07头/点)明显低于宿根蔗(1.91头/点),新植蔗变异系数、峰度和偏度均较宿根蔗大,表明大螟在宿根蔗较新植蔗发生重,且新植蔗田较宿根蔗田有更高的聚集度。在半变异函数理论模型模拟方面,新植蔗田在4个方向均为球形模型,宿根蔗田在45°和90°方向为球形模型、0°方向为高斯模型、135°方向属随机分布,表明大螟幼虫整体上呈聚集分布,但新植蔗田聚集度较宿根蔗田高。在相关性方面,新植蔗田和宿根蔗田均在0°和45°方向上有中等的空间相关性,相关距离宿根蔗明显大于新植蔗,表明宿根蔗田的大螟幼虫空间相关性较新植蔗田强。通过Kriging插值模拟图可清晰看出,新植蔗大螟幼虫在蔗田边缘发生严重,虫源主要来自周边蔗田,宿根蔗大螟幼虫在田间的螟虫发生点多且均匀,虫源主要来自自身蔗田。  相似文献   

15.
对柠檬春花期新梢进行抹除(抹梢);修剪柠檬花期过密花枝,同时抹除抽发的新梢(抹梢+修剪),统计分析有叶枝梢花量、无叶枝梢花量、有叶果量、无叶果量、枝梢叶片数量、单株产量。旨在研究抹梢和修剪处理对柠檬春花秋熟果花果调控的影响,为提高柠檬产量及柠檬的花期调控理论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不同处理间柠檬带叶枝梢花量和无叶枝梢花量的差异均不显著;不同处理对柠檬有叶果量和无叶果量影响较大。生理落果完成后,不同处理间有叶果量和无叶果量差异显著,均为修剪+抹梢处理最多,抹梢处理次之,对照最少;不同处理对枝梢叶片数量的影响较小,差异不显著;不同处理间柠檬单株产量差异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同一年度不同处理单株产量大小依次为:修剪+抹梢抹梢对照,2010、2011年抹梢处理分别比对照增加45.0%、33.8%,修剪+抹梢分别比对照增加86.2%、71.9%。综合考虑,柠檬春花果修剪+抹梢调控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6.
<正>蚜虫,也叫腻虫、旱虫,记住这两个别名也就记住了蚜虫的两方面特性。单个雌蚜虫就能胎生出几十头小蚜虫,它们密密麻麻地爬在嫩叶、嫩茎或嫩梢上并且排泄蜜露,越是干旱的年份,发生得越多。  相似文献   

17.
梨茎蜂俗名折梢虫,属膜翅目茎蜂科,以成虫和幼虫为害梨树新梢,近年来招远市梨园受害严重。据笔者2007年4月下旬调查,梨树新梢被害率达90%以上,部分梨园新梢被害率达100%,严重影响树体成形和树冠扩大。部分幼虫还蛀人果台,影响果实发育。笔者对梨茎蜂的为害特点与发生规律进行了调查,总结出防治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18.
正1.梨小食心虫该虫又名折梢虫,简称梨小,主要以幼虫为害樱桃、桃、李、梨等果树嫩梢。为害时多从新梢顶端叶柄基部蛀入髓部,由上向下取食。幼虫蛀入新梢后,蛀孔外面有虫粪排出和树胶流出。蛀孔以上的叶片逐渐萎蔫,甚至干枯。每年在7月上旬至9月上旬,为害最为严重,尤其是苗圃受害较重。雨水多、湿度大的年份有利于成虫产卵,发生与为害加重。防治要点:一是果实采收后及时剪  相似文献   

19.
<正>柑橘潜叶蛾,又名绘图虫、鬼画符、潜叶虫,属鳞翅目、潜叶蛾科,其发生遍布全国柑橘产区,是为害柑橘树夏、秋梢的主要害虫。如防治不及时,就会导致卷叶、新梢生长差,削弱光合作用,影响树势和次年开花结果,同时也为溃疡病的入侵和红蜘蛛等害虫的聚居、越冬提供了有利条件。下面将其发生特点与防治技术作一介绍,以帮助果农科学防治。一、发生特点1.形态特征其成虫为银白色小蛾,体长2毫米,翅  相似文献   

20.
<正>为比较溴氰虫酰胺和氯虫苯甲酰胺对甜菜夜蛾、玉米螟和小地老虎的作用差异,山东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科研人员近期采用浸卵法、浸叶法、饲喂毒营养液法等,测定了溴氰虫酰胺和氯虫苯甲酰胺对3种害虫的卵、3龄幼虫和成虫的毒力,以及对其3龄幼虫的拒食活性。结果表明,溴氰虫酰胺和氯虫苯甲酰胺均无杀卵作用,但能降低初孵幼虫存活率。溴氰虫酰胺对甜菜夜蛾、玉米螟和小地老虎3龄幼虫的LC50值分别为0.1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