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过去处理红松种子采用隔年埋藏法。此法种子易霉烂,催芽效果差,不利于培育壮苗。今年,我们采用盖塑料薄膜法处理红松种子,收到较好的效果(见下表)。  相似文献   

2.
红松是我省及东北地区更新造林的主要树种之一。为满足更新造林大发展的需要,各地大力培育红松苗木。但是,由于红松种子种皮坚硬,种子休眠期较长等原因,在育苗生产中,采取较长的时间对种子进行催芽法处理种子。有的采取隔年埋藏法有的采取隔冬埋藏法进行催芽处理,这些方法各有利弊,主要问题:一是催芽处理种子时间较长;二是种子埋藏之后,难于测定种子的温度和湿度;三是不能人为的控制好种子处理的进程,更不能掌握好催芽处理种子的种胚变化情况;四是窖藏的地点选择不当(地下水位较高的地方),时常发  相似文献   

3.
红松是我国东北地区优良的用材林、食品林树种,红松种子种皮厚、坚硬,有一层蜡质,不易透水透气,种皮内含有单宁,其他部位含有脱落酸等抑制物,这些影响了红松种子的快速发芽,使红松种子长期处于休眠状态,要解除红松种子的长期休眠状态,在自然条件下,种子成熟后要经过冬季——夏季——冬季的埋藏,在第三年春季取出才能播种。近几年,由于红松种子供不应求,市场价格高,种子库没有红松种子的库存,不能使用传统的越冬埋藏法处理红松种子。为了更好地培育红松苗木,从2003年开始至今,黑龙江省鹤北林业局使用当年新采的红松种子进行变温催芽处理。用这种方法处理后的红松种子,播种后3~5天就出土,7天左右全部出齐,每年的出苗率均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4.
红松种子浅坑变温简易埋藏法孙全玉,郭立影,李文忠,王学猛(天桥岭林业局营林处)红松种子浅坑变温简易埋藏法是我们在生产实践中逐步探索出来的。为进一步研究分析,我们在大面积使用该方法处理红松种子的同时,又搞了三项田间对比试验,对三种催芽方法的处理过程、出...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对红松种子的三种催芽处理方法及育苗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6.
辉南县林业局从1970年以来,一直采用河水浸泡红松种子越冬催芽处理方法。即将红松种子装入麻袋中缝好,在11月中旬放在流动的河水中,至翌春播种前3—10天取出,放在8—15℃室内进行增温处理,保持种子湿润,待胚芽萌动即可播种。也可将种子从河水中取  相似文献   

7.
红松种子播前一般采用越冬埋藏催芽,该方法较费工,种子易霉烂。采用秋埋覆膜催芽则较简便、省工、种子不霉烂,可降低成本。具体方法是:于处暑前后将红松种子浸泡36—48小时后,挖窖混沙(种沙比1:3)埋藏。处理后的种子出苗快、齐,出苗率和成苗率均比越冬埋藏高。  相似文献   

8.
一、研究方法与结果催芽的红松种子中黄胚种子的空间分布型的研究,是在红松种子催芽后期进行的。一般是每隔一日或几日测定一次。其具体方法是:先将待测的催芽种子,从种砂中筛出,混拌均匀,每次随机抽取10粒种子,逐粒剖查,并计数每次抽取10粒种子中黄胚种  相似文献   

9.
国内外红松种子休眠及催芽问题研究动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多年来国内外学者对红松种子的休眠及催芽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本文从种子的休眠原因、休眠机理及催芽方法等方面对前人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分析和概括,并结合国内外有关种子休眠问题的研究趋势,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相似文献   

10.
国内外红松种子休眠及催芽问题研究动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多年来国内外学者对红松种子的休眠及催芽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本文从种子的休眠原因、休眠机理及催芽方法等方面对前人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分析和概括,并结合国内外有关种子休眠问题的研究趋势,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相似文献   

11.
红松的种子,皮厚坚实、油性大、休眠期长,不易催芽。过去都采用隔年埋藏法进行催芽,但是由于温度不易控制,常造成霉烂性损失。 1980年,泉阳林业局的泉阳苗圃,提出了当年露天埋藏催芽的方法,经过几年来的实践证明:这种催芽法的效果很好。其具体作法是:种子采集或调入后,经过漂选、消毒,于11月中旬开始埋藏。埋藏位置应选地势较高、平坦、干燥的地方,用木板钉一正方形的木框,高50—70厘米,大小可视种子多少而定。种子与砂,以1:3的比例混拌均匀后浇水(种子  相似文献   

12.
红松种子的种皮坚硬致密,不易透水透气,而且含有单宁,妨碍种子发芽。因此,催芽时间较长。大量种子集中在春季播种,时间紧任务重还和农业争劳力。遇到春涝春旱等不良天气,影响播种和发芽。1974年我圃进行了红松秋播试验,结果幼苗长势良好。这几年我圃大面积实行秋播。幼苗均生长整齐,健壮。我局有些林场的苗圃也推广了秋播,幼苗也生长良好。具体作法是: 每年7月末8月初将红松种子浸种消毒混二倍河沙置于空屋内,水分保持在60%,每隔一天翻动一次,进入10月份每周翻动一  相似文献   

13.
漆树,为我国特用经济树种,其漆液是我国著名特产。由于漆树种子种皮骨质坚硬,外表又有脂肪和蜡质,气、水不易进入种子内部,影响了种胚的生长发育。种子如不进行技术处理,当年播种很少出苗(一般仅10%左右),甚至2~3年也出不齐。经“三高”法处理漆树种子育苗试验,取得了当年出齐苗、育好苗的良好效果。一、种子初处理种子千粒重10~15g,先采用土灰饼干藏方法,将种子、黄心土、草木灰按1∶2∶2的比例混合,做成掌大泥饼贴于背阴墙壁上。二“、三高”处理方法1.高温碱水去蜡。将干净种子在沸水中搅拌约3min捞出,置清凉水中自然冷却,然后置入50~80℃的1%碱液中搅拌,去蜡2~3次(每次间隔4h左右),直至种子表层无油无蜡为止。2.高温浸种。将去油、去蜡种子放入80℃左右温水中浸泡,每天换水一次,连续一周,当用手搓揉种子能破裂(子叶冒乳浆)时停止浸种。3.高温催芽。浸种处理后,将种子放入40℃左右恒温箱中催芽一周。每天用60℃热水淘洗一次,直至胚轴和胚根将要突破种皮时为止。三、育苗效果播种后每10天检查一次出苗情况。未经处理的种子,100天内无一种子出苗;而“三高”法处理的种子,40多天就出齐苗了。在集约经营管理条件下,1年...  相似文献   

14.
采用3种不同的方法对杜松种子进行催芽处理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于混砂催芽方法和温、冷水交替浸种催芽法,采用热水浸种、变温催芽方法处理的种子,播种后出苗时间短,苗齐,其1年生幼苗高生长、地径以及壮苗数量都较高。在育苗上,热水浸种、变温催芽方法要好于其它两种方法。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介绍了西伯利亚红松种子的催芽技术。  相似文献   

16.
红松种子低温催芽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松种子属于生理性休眠的种子,它具有坚硬的外种皮,内种皮、胚、胚乳内均存在抑制发芽的物质;种胚未成熟也会引起生理性休眠。由于引起休眠的原因较多,使红松种子催芽处理比较困难,一般按国标采用变温层积处理,苗圃播种后,出苗不齐,圃场发芽势及发芽率较低。本文采用新的种子处理方法与传统处理方法进行比较,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 红松种子检验和试验地点 1.1 随机抽取样种,并保留样种。检验结果如下:净度97.4%,千粒重560g,含水量13.1%,种子生活力80%(种子生活力测定使用靛蓝染色法)。 1.2 试验地点:黑龙江省柴河林…  相似文献   

17.
红松直播造林是模拟自然更新的一种方式。利用种内植生组作用可以提高种内对不利条件的抗衡能力 ,做到直播免抚 ;利用种间竞争优胜劣汰作用可培育速生高产优良林分 ;做好鼠情监控 ,林地鼠数量控制在铗日捕获率 1%以下 ;种子催芽处理达到胚发育成熟的程度是直播成功首要条件  相似文献   

18.
紫椴(Tilia amurensis Rupr.)落叶乔木,是东北地区优良用材林树种之一,木材用途广,经济价值高。但由于育苗技术难度大,产苗量低,育苗成本高,得不到发展,1983年开始对紫椴育苗种子催芽技术进行了研究。紫椴种皮坚硬、致密,种仁的含油率较高,不易吸水,休眠期长,播种前必须经催芽处理,否则难以发芽,甚至当年不发芽。紫椴种子催芽方法很多,如混雪埋藏、混沙低温埋藏、快速催芽法等。三年来我们进行了变温催芽试验取得了比上述各催芽法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不同种子处理方法对接骨木发芽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以层积变温处理法效果最好;低温雪藏处理法效果次之;快速催芽处理法效果最差。建议在接骨木幼苗培育中采用层积变温处理催芽方法进行种子处理,有利于提高苗圃发芽率、提高苗木的质量。  相似文献   

20.
红松直播造林是模拟自然更新的一种方式。利用种内植生组作用可以提高种内对不利条件的抗衡能力,做到直播免抚;利用种间竞争优胜劣汰作用可培育速高产优良林分;做好鼠情监控,林地鼠数量控制在铗日捕获率1%以下;种子催芽处理到胚发育成熟的程度是直播成功首要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