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5 毫秒
1.
为了探索适用于设施果菜类蔬菜病虫害防治的新机具,对3WDC-8电动低量吹雾机与传统卫士WS-16手动喷雾器进行喷雾效果对比试验.结果表明:3WDC-8电动低量吹雾机具有整个冠层沉积均匀性较好、冠层沉积率高、节约用水和缩短施药时间等优点,适合在北京郊区日光温室和大棚中进行植保作业.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了阐明B-7451型直升机航空喷雾在枣树白熟期雾滴沉积分布规律及应用前景,研究了不同飞行参数下B-7451型直升机的有效喷幅,以及不同的喷雾参数下雾滴在枣树层间的沉积分布规律。【方法】该试验通过改变飞机的作业高度以海力佳(有机水溶肥料)进行喷雾试验,采用雾滴密度判定法评定B-7451型直升机的有效喷幅宽度,使用雾滴采集卡测定在枣树不同层间的雾滴沉积量,由此获得枣树冠层不同区域雾滴沉积分布的规律。【结果】当飞行高度为6、8、10 m时有效喷幅宽度分别为35、40、50 m。不同作业高度下,雾滴在枣树冠层的总沉积量为6 m8 m10 m,且飞行高度为6 m时枣树冠层各个部位叶片上的雾滴密度变异系数最小,雾滴分布均匀性最好。【结论】综合考虑雾滴沉积特性和喷洒效果,喷雾参数应选择飞行高度6 m,有效喷洒幅宽度35 m。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果园主要喷雾机械雾滴粒径及压力与农药冠层分布的关联,为果园主要喷雾机械的设计、果农对喷雾机械的选择和使用提供技术参考。【方法】选取目前果园最常用的担架柱塞泵式机动喷雾机和自走传统轴流风送喷雾机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两种喷雾机械在不同孔径、压力下的雾滴粒径,并测试了雾滴在果园中的冠层沉积分布参数,同时比较了两种喷雾机械的地面流失率与有效沉积率。【结果】1)两种喷雾机械喷出的雾滴粒径均随孔径的减小和压力的增大而减小。当压力增至2 MPa时,担架柱塞泵式机动喷雾机喷出的雾滴粒径受压力的影响明显减小。2)两种喷雾机械的雾滴沉积分布,均为冠层外侧沉积高于内侧,其中担架柱塞泵式机动喷雾机的冠层中部雾滴沉积量最高,下部次之,顶部最低。区别于担架柱塞泵式机动喷雾机,自走传统轴流风送喷雾机雾滴沉积量最高的区域为冠层下部,中部次之。3)两种喷雾机械喷孔直径减小,降低雾滴粒径,提高有效沉积率,并降低地面流失率,但自走传统轴流风送喷雾机中雾滴粒径的减小对地面流失率的影响有限。4)在乔化稀植果园中,担架柱塞泵式机动喷雾机,孔径为0.7 mm时地面流失率最小,为22.04%,有效沉积率最大,为45.92%。自走传统轴流风送喷雾机,当孔径为0.5 mm时有效沉积率最大,为35.30%。【结论】两种喷雾机械在冠层上的流失途径不同,担架柱塞泵式机动喷雾机的冠层流失源于所喷药液在叶片的沉积量超过叶片最大持留量,进而导致药液滚落。而自走传统轴流风送喷雾机的冠层流失源于缺少变量喷雾技术而导致无效喷药量的产生。基于两种喷雾机械的流失特点进行针对性改进,可以大幅提高其有效沉积率,减少农药的施用量。  相似文献   

4.
为了初步探究单旋翼电动无人机对莲雾与荔枝航空喷施的雾滴沉积效果,论证航空作业方式的可行性,针对2种果树设计了包含4个独立作业架次的喷施验证试验,研究了HB-Y-15L与DN-18N单旋翼电动无人机以常规作业参数对莲雾与荔枝进行往复式喷施作业时,对应果树冠层各层正反面采样区域的雾滴沉积分布情况。结果表明,在0.3~1.5 m/s的微风条件下,当2种型号的单旋翼电动无人机分别以距果树冠层顶部1 m的飞行高度、2 m/s的飞行速度对莲雾与荔枝进行往复式航空喷施作业时,机型对于莲雾、荔枝植株垂直各层采样区域的雾滴沉积水平的影响并不显著。经对比分析,HB-Y-15L型无人机喷施雾滴在莲雾树冠各层间的雾滴穿透性(18.69%)较佳,DN-18N型无人机喷施雾滴在荔枝树冠各层间的雾滴穿透性(21.25%)较佳;但2种机型在莲雾、荔枝各层正反面采样区域测得的雾滴分布均匀性值普遍处于50%以上,最高值高达210.06%,均表现出了较差的雾滴分布均匀性。为了保证最佳的喷施有效沉积量,建议无人机配套使用喷雾角80°的小喷雾角度喷头。  相似文献   

5.
果园电动修剪机具与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动修剪机具轻巧、便捷,切口质量好,可有效降低果农修剪果树的劳动强度,提高作业效率。对国内外电动修剪机具与技术的研究动态进行了概述,根据不同传动机构总结了电动修剪机的类型和特点,分析并归纳了电动修剪机的刀头、电机、减速器和电源等关键部件与技术的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针对性地研究了国内电动修剪机具目前存在的不足和制约其发展的技术瓶颈,提出国内电动修剪机具应向更安全、多功能、提高机具单次充电使用时间和剪切能力方向发展,为研发与园艺要求相适应的电动修剪机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明植保无人飞机喷雾雾滴在主干形果树冠层中的沉积分布规律,在风速小于1.2 m/s的微风条件下,以3WQFTX-10型电动四旋翼植保无人飞机和3WQF120-12型油动单旋翼植保无人飞机为施药平台,沿种植行以果树为中心航线,飞行高度距离冠层顶部2 m,分别针对主干形桃树(超红)和主干形梨树(新世纪梨)设计了4种飞行...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明风送式塔型喷雾机在不同喷头数量下农药利用率、药液沉积量、雾滴特性的变化,评价不同喷头数量的喷施效果。【方法】在5 a(年)生矮砧密植苹果园中,调整3WF-1000风送式塔型喷雾机的喷头数量,测定不同喷头数量下的用水量,利用水敏纸测定雾滴粒径、雾滴密度与覆盖率,并利用示踪剂诱惑红测定药液沉积量及地面流失量。【结果】3WF-1000风送式塔型喷雾机在32个喷头处理下的用水量(每666.7 m~2 284.63 L)约为16个喷头处理(每666.7m~2 148.25 L)的2倍;32个喷头处理的雾滴粒径(154.80μm)与覆盖率(72.00%)高于16个喷头处理(142.69μm和62.20%),而其雾滴密度(每cm~2 123.01点)低于16个喷头处理(每cm~2 141.72点);32个喷头处理的平均药液沉积量(0.24μg·cm~(-2))略高于16个喷头(0.22μg·cm~(-2)),32个喷头处理的内膛药液沉积量明显高于外膛,树体中、下冠层内外膛雾滴沉积比分别为1.58和1.14,16个喷头处理则相反,其外膛药液沉积量高于内膛,树体中、下冠层内外膛雾滴沉积比分别为0.74和0.62;16个喷头的农药利用率(43.70%)高于32个喷头(36.90%)。【结论】3WF-1000风送式塔型喷雾机16和32个喷头处理在雾滴密度、雾滴粒径方面均达到病虫害防治的基本要求,但16个喷头处理的农药利用率高,地面流失率低,而32个喷头处理的穿透性较强,更适于防治冠层中部内膛及枝干病虫害。  相似文献   

8.
以8年生矮化中间砧‘烟富3号’苹果树为试材,研究了负载量对叶片生理、光合作用、冠层结构、果实品质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中负载量时,叶片厚度和叶绿素含量较高,冠层截获直射和散射的能力最强,果实品质最好;高负载量时,叶面积指数最大,叶倾角最小,植株冠层截获光能的能力增强,叶片胞间CO2浓度和蒸腾速率升高,净光合速率增加,但光向冠层深处透射能力和净同化率降低。综合分析认为,中负载量水平,即每平方厘米主干横截面积留4个果,折合667 m^2产量4000 kg,为盛果期矮化中间砧‘烟富3号’较适宜的负载量。  相似文献   

9.
小型无人机对柑橘园的喷雾效果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索无人机施药在柑橘树体冠层的雾滴沉积效果,并对喷雾效应做出初步评价,为果园无人机喷雾技术应用发展提供依据。【方法】以长势茂密的10 a生枳[Poncirus trifoliata(L.)Raf.]砧改良橙(Citrus sinensis‘Gailiangcheng orange’)为试材,小型四旋翼无人机在不同类型的喷头和飞行高度下,用丽春红2R溶液对树冠进行喷雾,卡纸收集雾滴,用图像处理技术分析雾滴沉积参数。【结果】1)冠层上部雾滴沉积最多,树冠中和下部依次减少,树冠上层、中层和下层每cm2的平均雾滴沉积个数分别为10.70、6.59和4.35;在无人机飞行方向的左、中、右侧冠层,雾滴覆盖率分别为2.20%、5.04%和5.27%,呈现出由左到右逐渐增多的趋势,而雾滴粒径却呈相反的变化趋势,从左到右分别为0.85、0.72和0.64 mm;在无人机飞行方向上,前部、中部和后部雾滴沉积无明显差异。2)不同飞行高度对雾滴沉积效果有较大影响,以距树冠顶部1.0 m高度的雾滴沉积效果较好,随高度的增加或减少,冠层雾滴沉积各项参数均呈下降趋势。3)旋转离心式喷头喷雾的雾滴粒径(0.26 mm)显著小于压力式喷头(0.53 mm),而雾滴沉积总数和沉积密度则大于压力式喷头。【结论】小型四旋翼无人机喷雾的雾滴空间分布上,树冠上层的沉积效果较好;飞机飞行过程中的喷雾性能相对稳定;距离冠层顶部1.0 m高度飞行喷洒的雾滴覆盖率、沉积密度等各项参数较为理想;旋转离心式喷头比压力式喷头的喷雾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树体冠层不同部位桃果实在低温贮藏期间的品质变化及差异,评价冠层不同部位果实的低温贮藏特性。【方法】以中熟品种'霞晖6号'和晚熟品种'霞晖8号'桃8.5成熟、冠层不同部位的果实为试材,测定低温贮藏期间相关生理品质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贮藏期间,2个品种冠层上部和中部外围果实的软化速率显著高于中部内膛和下部果实,其中下部果实的软化速率最低(p 0.05)';霞晖6号'冠层上部和中部外围果实在贮藏3 d后果皮红色色泽变浅,中部内膛和下部果实则加深;与其他3个部位相比,贮藏期间'霞晖8号'冠层下部果实的果皮红色色泽更早减退且幅度更大;低温贮藏期间',霞晖6号'冠层下部果实和'霞晖8号'冠层上部果实的蔗糖和总糖含量降幅显著大于其他3个部位;2个品种冠层上部果实的奎尼酸、苹果酸和总酸含量升幅显著大于其他3个部位';霞晖6号'冠层上部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基本保持稳定,其他3个部位则下降,其中中部内膛和下部果实的降幅显著大于中部外围果实';霞晖8号'冠层下部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快速上升,其他3个部位则下降且降幅基本一致。【结论】采收品质较好的果实('霞晖6号':冠层上部和中部外围果实';霞晖8号':冠层上部、中部外围和中部内膛果实)在低温贮藏期间的综合品质总是相对较高';霞晖6号'和'霞晖8号'果实分别于贮藏6 d和10 d后软化加快,采收时综合品质更好的果实在贮藏期间的软化速率更高。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通辽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温室土壤进行室内分析,结果表明:(1)通辽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温室设施栽培土壤普遍存在酸化现象,其中1号温室土壤酸化已接近蔬菜出现生理障碍的临界水平;(2)所调查温室中土壤均呈现出不同程度的盐化现象,积盐分中阳离子以Ca^2+为主,而阴离子以SO4^2-和NO3^-为主;1号、4号温室盐化现象严重,其中4号棚中Cl^-含量出现异常,可能与长期施用的某种肥料有关。  相似文献   

12.
电照补光在叶用紫苏日光温室栽培生产中应用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小区对比试验法,对电照补光抑制紫苏花芽分化的效果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从育苗阶段开始连续补充光照可以有效抑制紫苏开花,紫苏鲜叶产量和品质显著提高,紫苏鲜叶产量增加33.6%。该技术适宜在日光温室叶用紫苏栽培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为了筛选出适合喀什日光温室栽培的辣椒品种,引进陇椒系列的3个品种在喀什地区疏勒县温室进行品种比较试验。通过植株生长、果实性状和前期产量对品种进行评价,结果表明:3个品种植株高大、茎秆细弱、生长旺盛,果实均为皮薄微辣有螺旋,果长20cm以上,单果重40g左右,前期产量达到1200~1500kg/667m2,参试的3个品种均可作为喀什温室栽培品种。  相似文献   

14.
提出一种基于Verilog HDL语言描述,FPGA实现的智能温室测控系统的软硬件设计方法。FPGA主控芯片采用Altera公司的EP2C8Q208C8芯片,结合ADC0809芯片完成数据采集,并在LCD图形液晶上显示采集到的信息,上位机界面采用VC++进行编程实现,上位机界面显示温室环境信息的实时值及其变化曲线。在温室控制方面,使用分段式控制,并且借助于串口继电器的无线模块实现无线控制。此种基于硬件电路的设计方法时钟频率高,响应及时,能够完成对温室内温湿度的采集、显示,以及对温室的控制。  相似文献   

15.
常春藤质膜透性和内源激素与抗寒性关系初探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沈漫 《园艺学报》2005,32(1):141-144
 以栽培在露地和温室的常春藤(Hedera nepalensis var. sinensis) 为材料, 测定了其叶片低温半致死温度以及在越冬过程中内源激素的变化。结果表明, 不同栽培条件下的常春藤抗寒能力和耐受低温极限有所不同。露地栽培的常春藤具有较强的抗寒性, 其脱落酸水平显著高于温室栽培的常春藤, 赤霉素水平则低于温室栽培的常春藤。越冬过程中常春藤叶片内源激素的变化尤其是激素间的平衡与抗寒能力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6.
柴立平 《蔬菜》2018,(11):54-60
为研究臭氧的防治效果,以常规管理的温室为对照温室,以安装有臭氧发生器的温室为试验温室进行探索;并为了探究臭氧发生器在温室的应用效果,以中农26黄瓜品种为试验材料,来研究发生器对白粉病的抑制效果及臭氧的最佳使用浓度。结果表明:相比对照温室,黄瓜整个生长期结束后,使用臭氧发生器的温室杀菌剂使用量整体减少了77.8%。YLO3-10W型智能臭氧发生器能够显著抑制白粉病的发生。进一步研究发现,臭氧浓度达到0.20 mg/m~3以上时,能够显著抑制黄瓜白粉病的发生,而当臭氧浓度长时间维持在0.24 mg/m3以上时,会灼烧黄瓜叶片组织,影响黄瓜正常生长结实,即臭氧在黄瓜上的使用浓度为0.20~0.22 mg/m~3。综合来看,YLO3-10W型智能臭氧发生器的投入应用能够大幅减少化学药剂的投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黄瓜白粉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设施内智能精准喷雾植保设备采取程控行走,自动对靶、低量、静电的喷雾作业方式,通过自动对靶系统检测出需要喷洒农药的目标植物,并且针对确定的目标植物精确喷洒农药,从而避免盲目、大量喷洒造成的农药利用率低和过度使用农药对环境造成的污染,适合温室种植特点。同时可以降低农药喷施成本,实现温室中的生态平衡。  相似文献   

18.
刘月苹 《蔬菜》2021,(10):61-63
羊肚菌属于低温型珍贵的食药两用菌类,在冀东地区日光温室内采取构建由双层PE布+2层太空棉组成的保温被保温,选择适宜遮光率的遮阳网并在不同生长阶段变换覆盖位置以控制光照和温度,利用微喷灌控制湿度,配置温室电除雾防病促生系统有效预防病害等措施,同时集成适宜羊肚菌生长的生态环境控制技术,如选择适宜的播种时间、播种量以及管理方法,并通过施加外援营养袋和变温管理等措施,实现羊肚菌的高效生产。  相似文献   

19.
为比较特制纳米新材料及电加温线对青菜生长及产量的影响,设置2个纳米线处理、1个电加温线处理和空白对照,在连栋大棚内对"五月慢"青菜进行栽培试验。结果表明:纳米新材料处理与电加温线处理有效促进了早春低温环境下青菜的生长,与对照相比,青菜生长加快,叶面积增大,生长期有所提前;产量方面,T1(纳米线1根在生长层,另1根在土表下)、T2(纳米线2根均在土表下)、T3(电加温线2根均在土表下)分别较对照增加了90.8%、48.8%与107.5%,增产效果显著。综合结果来看,T3效果最优,T1次之,部分纳米线设置在生长层对青菜的增产效果优于全部纳米线设置于土表下。  相似文献   

20.
设施葡萄品种连年丰产能力与光合生理特性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为研究设施葡萄品种连年丰产能力与光合生理特性的关系,【方法】以20个设施葡萄品种为试材,连续3年调查不同品种的结果系数和大小年结果指数,同时测定其叶片的光合特性和叶绿素指标。【结果】结果表明,(1)‘红旗特早玫瑰’、‘紫珍香’、‘无核白鸡心’、‘无核早红(8611)’、‘红标无核(8612)’、‘87-1’、‘乍娜’、‘莎巴珍珠’、‘香妃和‘红香妃’10个品种的结果系数年际间差异不显著,且大小年结果指数(B<3%)明显低于其他品种(B>5%);(2)光补偿点(LCP)、叶绿素a含量(Chla)和叶绿素总含量(Chl(a+b))与设施葡萄品种的大小年结果指数呈极显著相关;(3)在设施光合有效辐射较低的环境下,连年丰产能力强的葡萄品种的净光合速率(Pn)明显高于连年丰产能力弱的葡萄品种。【结论】(1)‘红旗特早玫瑰’、‘紫珍香’、‘无核白鸡心’、‘无核早红(8611)’、‘红标无核(8612)’、‘87-1’、‘乍娜’、‘莎巴珍珠’、‘香妃和‘红香妃’10个品种具有较强的连年丰产能力;(2)LCP、Chla和Chl(a+b)是检验设施葡萄品种连年丰产能力的直观性指标;(3)设施栽培条件下,耐弱光能力强的葡萄品种其连年丰产能力也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