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蓟马是缨翅目(Thysanoptera)昆虫的统称,全世界已有记述的蓟马种类约6000多种,我国记录的蓟马种类约400种,蔬菜上发生的蓟马种类有20多种,其中8。10种造成不同程度的为害,目前以西花蓟马、棕榈蓟马、烟蓟马和花蓟马为害最为严重。特别是近年来在各地发生的西花蓟马对蔬菜造成较大危害。由于蓟马个体小,并具有隐蔽性,肉眼难以观察到,同时繁殖速率快,种群数量大,成、若虫除取食植株的茎、叶、花、果,导致植株枯萎外,还传播番茄斑点萎凋病毒等多种病毒病,对农作物具有极大的危害性。  相似文献   

2.
试验对云南昭通、泸西、马龙与丽江等几个苹果主产区苹果园蓟马种群进行调查,根据蓟马的形态学进行分类和鉴定。结果显示,云南苹果产区主要存在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黄蓟马(Thrips flavus)、花蓟马(F.intonsa)、烟蓟马(T.tabaci)、暗足蓟马(T.obscuripes)与八节黄蓟马(T.flavidulus)共6种蓟马。在昭通、丽江宁蒗、泸西各地,蓟马种类各不相同,其中,西花蓟马是最主要的种类,地区与品种分布最广泛,而八节黄蓟马、暗足蓟马与烟蓟马在云南少数地区少数苹果品种上分布。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果树害螨和介壳虫的天敌,前者主要有深点食螨瓢虫、小黑花蝽、塔六点蓟马和捕食螨。后者主要有黑缘红瓢虫、红点唇瓢虫和寄生蜂,对上述天敌昆虫进行了形态描述,提出了保护利用措施。  相似文献   

4.
蓟马是缨翅目(Thysanoptera)昆虫的统称,全世界已有记述的蓟马种类约6000多种,我国记录的蓟马种类约400种,蔬菜上发生的蓟马种类有20多种,其中8~10种造成不同程度的为害,目前以西花蓟马、棕榈蓟马、烟蓟马和花蓟马为害最为严重。特别是近年来在各地发生的西花蓟马对蔬菜造成较大  相似文献   

5.
不同颜色粘虫板对切花月季上西花蓟马诱集效果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孙猛  郅军锐  姚加加  马纯 《北方园艺》2010,(10):186-188
研究了7种不同颜色粘虫板在贵阳地区切花月季上对西花蓟马成虫的诱集效果。结果表明:不同颜色粘虫板对不同颜色的切花月季上西花蓟马成虫的诱集效果不同,在白色切花月季上,西花蓟马最嗜好的颜色为黄色;粉色粘虫板对粉色切花月季上的西花蓟马的诱集效果最好;在红色切花月季上,西花蓟马则最偏好蓝色。另外,对于同一种颜色的粘虫板来讲,其在不同颜色切花月季上对西花蓟马的诱集效果也有所不同。黄色粘虫板对红色和白色切花月季上的西花蓟马诱集效果差异不显著,且都明显优于粉色切花月季;粉色粘虫板在粉色切花月季上对西花蓟马的诱集效果最好;蓝色粘虫板在红色切花月季上的诱集效果明显优于粉色及白色切花月季。  相似文献   

6.
中国梨木虱天敌很多,已知有花蝽、草蛉、瓢虫、蓟马、捕食螨和寄生蜂等,现将梨木虱跳小蜂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及保护利用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以"京研迷你2号"黄瓜为试材,以日光温室中烟蓟马和瓜型棉蚜为研究对象,调查了早春茬黄瓜从定植到拉秧期间2种害虫的发生动态及空间分布,以期为黄瓜害虫的有效防治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温室日平均温度稳定在20℃以后,烟蓟马与瓜型棉蚜种群数量开始逐渐上升。烟蓟马种群数量呈逻辑斯蒂增长,瓜型棉蚜种群数量呈指数型增长,烟蓟马和瓜型棉蚜在黄瓜上的空间分布型为负二项分布。在日光温室内烟蓟马的分布随时间变化明显;而瓜型棉蚜以温室西部种群数量最大。  相似文献   

8.
枸杞蓟马发生与气温相关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初步研究了枸杞蓟马种群发生与气温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枸杞蓟马的发生情况与气温呈明显相关。气温升高时枸杞蓟马种群数量增长,气温降低时,蓟马种群数量也随之下降。  相似文献   

9.
保护和利用好果园害虫天敌,可有效控制果园害虫的种群数量,维持果园生态平衡,减少农药使用次数,提高果品安全性,减少环境污染.保护和利用果园害虫天敌,应做好以下几点: 1 改善天敌生存环境 1.1 保护天敌安全越冬 休眠期刮树皮是消灭越冬病虫害的有效措施,但是小花蝽、捕食螨、食螨瓢虫等很多害虫天敌也在树皮裂缝或树穴里越冬.应改冬季刮树皮为春季果树开花前刮树皮,因为果树花前大多数的害虫天敌已出蛰活动.  相似文献   

10.
室内研究了23个茄子品种和2个砧木对西花蓟马发育及存活的影响。结果表明,西花蓟马在以上材料上均能完成发育|西花蓟马的发育历期和存活率不存在相关性|发育历期和存活率在不同茄子品种和砧木上存在显著性差异|西花蓟马发育历期在新研黑彪马早长茄和L2吉杂黑霜长茄上较长,分别为336.88 h和310.57 h,且存活率较低,分别为34.88%和34.78%|在梨研5号绿茄上的存活率最低,仅为25.93%。  相似文献   

11.
利用腐熟玉米秸秆、棉籽壳菇渣与草炭和蛭石按照不同的比例组配成复合基质,进行番茄和甜椒穴盘育苗的结果表明:番茄穴盘苗培育以等体积的棉籽壳菇渣、草炭、蛭石混配基质的效果最好,其次是等体积玉米秸秆、草炭、蛭石混配的基质;玉米秸秆2 V、蛭石1 V 混配的基质适于甜椒穴盘育苗,其次是等体积的棉籽壳菇渣、草炭、蛭石混配的基质。合理使用腐熟玉米秸秆和棉籽壳菇渣可以减少草炭用量,改善基质理化性状,促进番茄和甜椒幼苗生长,培育优质壮苗。  相似文献   

12.
甜瓜重组自交系群体第1雌花开花期遗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美国早花厚皮甜瓜品系WI998为母本(P1),中国晚花薄皮甜瓜品系3-2-2为父本(P2)杂交所得的包括185个家系的重组自交系(RIL)群体为试验材料,通过RIL群体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分析法,研究不同季节第1雌花开花期(DFF)的遗传特点。结果表明:春秋两季第1雌花开花期遗传均受2对重叠性主基因+加性多基因模型(E_1_8)控制,春季主基因遗传率为77.05%,多基因遗传率为22.44%;秋季主基因遗传率为72.38%,多基因遗传率为27.52%。表明甜瓜DFF主基因遗传力大于多基因遗传力,DFF主要受主基因控制,并在不同季节遗传稳定。  相似文献   

13.
苏椒27号是以羊角椒自交系09Q37为母本、以甜椒自交系G09005为父本配制的一代杂种。中熟,始花节位为第12节,果实牛角形,长19.0 cm,果肩宽4.8 cm,果肉厚度0.37 cm,单果质量95.2 g,果表光滑,青熟果浅绿色,辣味淡,质脆,商品性好。每667 m2产量约3 850 kg,适于长江中下游地区春季保护地栽培。  相似文献   

14.
桂豇2号是以广西南宁市农家品种甜肉豆角的优选单株M133-6为母本,以广东阳江农家品种黑籽豆角的优选单株F12-5为父本进行杂交,经系统选育而成的中熟豇豆新品种。主侧蔓均可结荚,始花节位为第4~6节,每花序可结荚2~3条,商品荚浅绿色,平均荚长55 cm,单荚质量约30 g,豆荚肉厚,味甜。春季播种至始收约55 d(天),夏秋季播种至始收约50 d(天),全生育期90~110 d(天),产量1 900~2 000 kg·(667 m~2)~(-1)。田间对锈病、白粉病、煤霉病的抗性均优于广西当地豇豆主栽品种华珍豆角。适宜华南地区春秋季种植。  相似文献   

15.
黄瓜单砧与双砧嫁接对根际土壤微生物和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自根为对照,研究了单砧和双砧嫁接对春茬和秋茬黄瓜产量、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自根对照相比,单砧与双砧嫁接均显著增加了黄瓜产量和根际土壤细菌和放线菌数量,显著降低了土壤真菌和尖孢镰刀菌(黄瓜病原菌)数量;其中单砧嫁接比双砧嫁接对放线菌和尖孢镰刀菌的影响大;秋茬黄瓜根际土壤脲酶、中性磷酸酶、蔗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大小依次为双砧嫁接>单砧嫁接>自根对照。  相似文献   

16.
不同温度干热处理对几种蔬菜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甘蓝、甜椒、黄瓜、芹菜、番茄5种蔬菜作物种子,在设定的温度〔70、80、90、100 ℃和对照(25 ℃)〕下,在恒温干燥箱中烘干8 h,通过测定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探讨不同作物种子安全的烘干温度。结果表明:70 ℃是所选5种蔬菜作物种子的安全烘干温度|对于中椒7号甜椒种子、中农14号黄瓜种子和文图拉芹菜种子,80 ℃也是较为安全的烘干温度。  相似文献   

17.
设施果类蔬菜土壤EC 值动态及盐害敏感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建立饱和及土水比1∶5(m∶v)条件下ECe 与EC1:5 相关关系的基础上,建立EC1:5 的土壤盐分分级指标,评价了传统管理条件下设施越冬长茬和春茬的土壤盐分动态。结果表明:设施菜田土壤ECe 与EC1:5 呈极显著正相关,在京郊土壤条件下换算公式为EC1:5 =0.105 ECe;果类蔬菜中茄子和辣椒属敏感蔬菜作物,苗期和全生育期耐盐性根层土壤EC1∶5 临界值分别为0.10 dS·m -1 和0.30 dS·m -1,当季根层土壤EC1∶5 可接受调控范围为0.30~0.50 dS·m -1;番茄和黄瓜属非敏感蔬菜作物,苗期和全生育期耐盐性根层土壤EC1:5 临界值分别为0.30 dS·m -1 和0.60 dS·m -1,当季根层土壤EC1∶5 可接受调控范围为0.60~0.90 dS·m -1;日光温室越冬长茬土壤EC1:5 均值从定植至翌年3 月一直稳定在0.30~0.34 dS·m -1 之间,之后逐渐下降,7 月降至0.15 dS·m -1;塑料大棚春茬定植后根层土壤EC1:5 逐渐下降,4 月之前为0.29~0.30 dS·m -1,7 月降至0.20 dS·m -1;结合蔬菜作物耐盐指标发现,传统管理条件下日光温室越冬长茬和塑料大棚春茬蔬菜作物在苗期易出现盐害问题;越冬长茬敏感蔬菜作物从定植至翌年3 月期间,土壤盐度易超过其耐盐临界值,需要合理水肥调控以防盐害。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明辣椒种衣剂的理化性质及其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对辣椒种衣剂XFY-2的pH值、粘度、成膜性、成膜时间、包衣均匀度、包衣脱落率等理化指标进行了测定|用种衣剂XFY-2包衣2种辣椒种子,进行了室内发芽试验,并与进口种衣剂SLS进行比较。理化性质测定结果表明:辣椒种衣剂XFY-2的pH值为4.55,粘度为23.0 mPa?s-1,成膜性良好,成膜时间5.5 min,包衣均匀度为97.5%,包衣脱落率<5%。发芽试验结果表明:辣椒种衣剂XFY-2能促进种子萌发,提高发芽率与成苗率。辣椒种衣剂XFY-2的理化性质良好,能有效促进辣椒种子的萌发与生长,其综合效果优于进口种衣剂SLS。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究适宜辣椒幼苗贮运的炼苗期基质含水量,研究了炼苗期不同基质相对含水量处理(25%~35%、
40%~50%、55%~65% 和70%~80%)对不同贮藏时间(0、2、4、6 d)下辣椒幼苗主要形态与生理指标变化规律及定植
后幼苗生长恢复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短期(2 d)贮藏而言,炼苗期的适宜基质相对含水量幅度较大(40%~80%);
对于中期(4 d)和长期(6 d)贮藏,适宜将炼苗期基质相对含水量控制在70%~80%。相关性分析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
适宜评价贮运期间辣椒幼苗质量的单一指标为叶片健全指数,复合指标为茎粗+2.723 真叶叶绿素含量-1.235 地下部干质量。  相似文献   

20.
对广西9个市县辣椒病毒病的发生情况进行初步调查,并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DAS-ELISA)鉴定75份辣椒疑似病毒病样本的8种常见蔬菜病毒。结果表明,桂南、桂中地区辣椒病毒病发生普遍较桂西、桂北地区的严重。共有71份辣椒样本检测呈阳性,其中辣椒脉斑驳病毒(Chilli veinal mottle virus,Chi VMV)的侵染最普遍,总检出率最高,达63.38%,为广西辣椒的优势病原种类;甜椒叶脉斑驳病毒(Pepper vein mottle virus,PVMV)、黄瓜花叶病毒(Cucumber mosaic virus,CMV)、辣椒轻斑驳病毒(Pepper mild mottle virus,PMMo V)、辣椒环斑病毒(Chilli ring spot virus,Chi RSV)的侵染也很普遍,总检出率分别为56.34%、43.66%、35.21%和33.80%。在71份阳性样本中,有87.32%的样本受2种及2种以上病毒的复合侵染,受2种或3种病毒复合侵染的分别占32.39%和29.58%;2种病毒复合侵染类型中,以ChiVMV+CMV、PVMV+PMMo V复合侵染最普遍,均占21.74%;3种病毒复合侵染类型中,以Chi VMV+CMV+PVMV复合侵染最普遍,占23.8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