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赣南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工程30年实践总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20世纪80年代,赣州市以兴国县水土流失治理为序幕,开展了一系列的国家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工程,如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水土保持项目、国债水土保持项目、全国水土保持生态修复试点工程等。通过调查和搜集大量的水土保持治理资料,对赣南历年来所开展的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工程进行了总结,并对今后的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工作提出了几点建议和展望。  相似文献   

2.
平陆县张峪涧地处黄河干流三门峡水库库区,属准备新上的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水土保持项目区。在介绍项目区基本情况的基础上,分析了水土流失和水土保持状况,合理布局了坡改梯、经济林、水土保持林、封育治理和小型水利水保工程等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3.
<正>自2011年3月1日新水土保持法施行以来,国家在东北黑土区进一步加大了水土流失治理投资力度,实施了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工程、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和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水土保持项目等项目,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约5000km~2。经过多  相似文献   

4.
左勇  李春刚  杨勤 《中国水土保持》2011,(5):F0003-F0003
<正>四川省岳池县自1989年开展水土保持重点治理工程以来,积极探索新的建设管理机制,在实施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水土保持项目中,全面推行双  相似文献   

5.
阳城县芦苇河流域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水土保持项目实施两年来,因地制宜推广了不同的治理模式,共计完成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2 880 hm2,有效改善了当地生态环境,提高了当地农民的收入。介绍了实施农发水保项目的主要做法。  相似文献   

6.
合阳县于2010年被列为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陕甘宁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项目县,项目的实施期为2010—2012年。3年间,合阳县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按照《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水土保持项目管理实施细则》的要求,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提出的"生态合阳、美丽乡村"的总体目标,不断探索创新治理思路,走出了一条符合合阳实际、科学合理的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新路,取得了显著成效。介绍了合阳县实施农发水保项目的成效与做法。  相似文献   

7.
2009年4月14-15日,由四川省水土保持局、四川省农发办、四川大学、达州市水利局、达州市农发办、广安市水利局、广安市农发办等单位的有关领导和专家组成的验收组,根据《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水土保持项目管理实施细则》和省水保局《2006-2008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水土保持项目竣工验收准备工作的通知》的要求,对邻水县芭蕉河项目区2006—2008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水土保持项目进行了检查验收。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几年,什邡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治理水土流失的重要指示精神,以实施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农业综合开发、山区开发建设等项目为重点,狠抓生态建设,努力实践"三个代表",深入实施"民心工程",极大地改善了生态环境和生产条件,增强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了县域经济的持续、稳定、快速发展.笔者还就如何继续开展好什邡市水土保持工作提出一些想法.  相似文献   

9.
论宁安市卧龙项目区水土保持防治措施布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黑龙江省宁安市卧龙项目区土壤侵蚀类型、地形地貌及水土流失特点,按照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水土保持项目的建设思路和总体布局,以治理保护和开发利用水土资源为基础,以恢复植被、兴修基本农田、保护改造坡耕地和侵蚀沟治理为重点,对各项水土保持防治措施进行了科学布局,可充分发挥各项治理措施的综合防治功能,最大限度地控制水土流失,实现项目区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维护。  相似文献   

10.
2007年4月,四川省水土保持局会同省农发办对四川省2006年度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水土保持项目进行了检查验收。检查发现,2006年以来,各项目县(区)通过开展试验、示范、培训、指导、咨询服务等方面的工作,推动了项目的顺利实施,提升了水土保持科技含量,提高了治理质量、工作效率和技术服务水平。他们的具体做法是:  相似文献   

11.
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水土保持项目在运城市各项目县的实施过程中,水保专业技术人员探索出了提高水保治理效果的"水袋滴灌"、"地膜覆盖"、"引水灌溉"等实用新技术、新方法,增大了水保治理的科技含量,有效地提高了综合治理效益。  相似文献   

12.
正9月28-29日,辽宁省水土保持局对凌源市水土流失治理工作进行调研。调研组深入到2018年农业综合开发小流域项目和城关街道十安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现场进行实地考察,然后召开座谈会。调研组听取了凌源市水土保持工程建设情况、水土流失防治情况、补偿费征收使用情况、治理工作经验做法及存在  相似文献   

13.
甘肃省清水县在2010—2015年的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水土保持项目实施过程中,以综合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为基础,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培育发展产业、增加群众收入为重点,注重规模治理、片带式开发和典型示范带动,使流域内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水土保持综合防治体系,培育形成的特色产业不仅使流域农地资源向深层次开发转化,而且延长了产业链条,促进了农业生产逐渐向集约化经营发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介绍了清水县在项目建设中总结出的创新机制、协调联动、狠抓管理、加强管护等经验和做法。  相似文献   

14.
农业综合开发水土保持项目是国家治理水土流失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进一步发展农村生产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有效途径。通过农民筹资投劳缓解了水保资金的压力,在实施了3年的项目中,对当前农民筹资投劳面临的矛盾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正>2012年7月18日,水利部2009—2011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水土保持项目验收组,对重庆开县2009—2011年度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水土保持项目南河项目区进行了竣工验收。  相似文献   

16.
2009年5月12-13日,由湖南省水利厅、湖南省农业综合开发办、衡阳市水利局、衡阳市农业综合开发办、耒阳市财政局、耒阳市农业综合开发办等单位的代表和专家组成的验收委员会对耒阳市2006--2008年农业综合开发水土保持项目——坛京桥项目区进行了竣工验收。在查阅档案资料,现场抽查,听取情况汇报,召开评议会议后,验收委员会认为耒阳市较好地完成了2006--2008年农业综合开发水土保持项目——坛京桥项目区的3年计划任务,  相似文献   

17.
宁乡县沩山项目区是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水土保持项目实施区,通过项目实施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3.159km2,实现了旱能灌、涝能排,植被覆盖率从治理前的37%增加到治理后的42%,取得了显著的生态、经济效益,并建立了稳定可持续的成果管护机制。介绍了项目建设的主要经验。  相似文献   

18.
2010年,广安区严格遵循<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水土保持项目管理实施细则>的规定和水土保持技术规范要求,按照项目设计和上级下达的治理任务计划,积极开展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取得了较好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总结了农发水保项目建设的主要做法和经验:抓领导,健全组织机构;抓规划,确保科学合理;抓质量,注重治理效果;抓宣传,强化氛围...  相似文献   

19.
<正>多年来,广安市因地制宜探索创新了"以业主经营为主导的产业开发型、以专业协会为纽带的庭院经济型、以梯地建设为基础的增产扩容型"治理模式,坚持发展水土保持大示范区的建设规划思路,着力提高了综合效益。截至2014年8月,在各农发项目县的精心组织、密切配合下,广安市全面完成了2013年度农业综合开发水土保持项目建设任务,全年累计投入资金1 338.1万元,共完成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4.  相似文献   

20.
赣州市南康区在实施农发水保项目中,坚持治理与开发紧密结合,把水土保持主动融入农村主导产业发展之中,大力发展具有当地特色的南康甜柚产业,实现了"金山银山"与绿水青山的和谐,治山治水与治穷致富的双赢,真正实现了水土保持为农村、农业发展作贡献,为农民增产增收服务。介绍了南康区农业开发水土保持项目建设的成功经验,提出了依托水土保持项目建设推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