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韩灿功 《中国蔬菜》2011,1(15):48-49
露地越冬春甘蓝具有易栽培!病虫害轻!种植效
益高的优势, 是早春补淡的主要蔬菜作物中原地区
一般能在3 一4 月收获, 此时正值蔬菜供应的春淡
季, 蔬菜售价高, 种植效益好, 每667 m , 纯收益可达
3 000 元以上因此, 适度发展露地越冬春甘蓝生产
已成为当地菜农的重要经济来源"但是, 近两年露地
越冬春甘蓝生产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比如有些菜农
违背客观规律, 育目提早播种, 以及部分地区出现的
暖冬和倒春寒天气, 使得露地越冬春甘蓝未熟抽蔓,
给蔬菜生产和菜农造成严重损失"鉴于上述问题和
误区, 笔者根据多年的育种!栽培经验和最新科研成
果, 就露地越冬春甘蓝的品种类型及特征特性!安全
越冬的植株标准!关键性栽培技术要点等, 特撰文供
广大菜农参考。  相似文献   

2.
筋腐瘸是番茄的重要生理病害,主要为害果实,种植地区普遍发生,冬春保护地生产尤为常见:发病较轻时部分果实因病降低了品质,严重时发病率较高,病果率可达60%以上,严重影响了保护地番茄生产。  相似文献   

3.
番茄是甘肃省天水市主栽蔬菜,常年种植面积在
0.3 万hm2 左右,随着种植年限的延长,露地番茄晚疫
病为害日趋加重,年发病面积约0.18 万hm2,平均减
产15 %~20 %,发病严重的田块产量损失达40 %以
上,成为制约天水市番茄优质高产的重要因素,严重
影响着当地菜农的收入。为此,笔者从2008 年开始在
全市范围内对番茄晚疫病的发生特点、流行规律进行
了系统调查分析,并探索出了一套安全高效、切实可
行的无公害综合防治技术,在全市范围内进行推广,
防治效果可达75 %左右,保产效果达20 %以上。  相似文献   

4.
更豆生产是丽水市莲都区蔬菜的支柱产业" 由
于连年种植, 各种病害发生逐年加重,其中贰豆根腐
病成了虹豆上发病最重! 为害最大! 防治最难的病
害, 一般发病率为25 % 一40 % , 严重的达50 % 以
上, 造成虹豆减产达20 % 一60 % "为实现莲都更豆
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20 10 年, 笔者在莲都区碧湖镇
魏村虹豆连作田进行几种药剂混用防治可豆根腐病
的试验, 结果表明, 恶霉灵和咪鲜胺混用对更豆根腐
病的综合防治效果最好, 相对防效达83 .39 % "两年
来这一防治技术在莲都区碧湖镇! 高溪乡等地推广
应用112 hm , "  相似文献   

5.
1番茄筋腐病番茄筋腐病又称条腐病或带腐病,是番茄的一种重要生理性病害。保护地栽培中发生重,发病严重时病果率可达60%以上,降低产量和品质。1.1症状:多在第1、2穗果上发生。果实外形尚好,但维管束部位不转红;发病重的果肉维管束变褐坏死,大大降低商品价值。  相似文献   

6.
李素珍 《现代园艺》2009,(10):69-69
<正>番茄筋腐病又称条腐病、黑筋病、铁皮果等是保护地番茄上常发生的一种危害果实的生理性病害,近年来随着我地冬暖式大棚番茄栽培面积的进一步扩大,番茄筋腐病有加重发生的趋势,发病严重的大棚的病果率可达20%  相似文献   

7.
番茄筋腐病是近几年保护地栽培条件下,普遍发生的一种生理性障碍,而且日趋严重,严重影响番茄正常生产和发展。  相似文献   

8.
保护地早春番茄茎基腐病的发生与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产业结构调整政策的深入开展,鲁西南地区早春大拱棚或温室种植番茄面积逐年扩大。尤其在近几年,鱼台县早春保护地番茄栽培面积已达600公顷,但早春番茄茎基腐病发生较重,严重影响了番茄生产。据2004年2月中旬调查,一般发病株率30%~40%,发病严重地块达72%以上,并已扩展至邻近市、县栽培区。为防治该病,我们进行了2年的观察和防治试验,现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水稻-番茄轮作注意预防除草剂药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州地处浙江最南端,受纬度、地理位置及地形
等因素影响,冬季温暖,年最低月平均温度在7 ℃以
上,很少出现0 ℃以下的冰冻天气,因此具有发展越
冬大棚番茄栽培的自然气候优势。近年来随着水旱轮
作栽培模式的推广和应用,农户多会选择水稻过后种
植番茄,该种植模式既解决了粮食生产问题,又为实
现大棚番茄可持续、稳定发展找到了有效途径。随着
这种模式的推广应用,一些问题也开始出现,2011 年1
月4 日,温州马站菜农反映番茄植株地上部新叶皱缩,
疑似病毒病。现场取样发现:地上部幼嫩叶片向背皱
缩,叶色略变深;地下部分根系变短,根尖端膨大瘤状,
通过听取菜农田间管理情况讲述,并查阅有关资料和
彩图,确诊为二氯喹啉酸药害。这种情况在温州永嘉、
平阳都有发生。笔者根据近两年来温州地区番茄除草
剂药害的发生情况,总结出防治措施,以引起采用这种
栽培模式的农户注意,并为其合理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日光温室西葫芦是甘肃省高台县的主导产业,
占蔬菜种植面积的70 % 左右, 20 世纪80 年代主要
以早青!阿兰系列为主, 到20 0 年由于品种繁多, 栽
培面积也较大, 大多数棚室西葫芦重茬严重, 再加上
菜农管理不到位, 导致产量和品质下降, 病害增多
等, 严重影响了种植户的增收"从2005 年开始, 笔者
对70 h时西葫芦制定了生产计划和技术规程, 经
过几年的实施, 和常规的粗放型栽培管理相比, 产品
品质好!产量高!经济效益显著, 一般每667 耐产量
巧0 5x ) kg 以上, 收人3 万元左右"  相似文献   

11.
冬季北运蔬菜是海南省的优势特色产业, 是农
民收人的重要来源之一"随着海南北运蔬菜产业的
快速发展, 蔬菜病害发生日趋严重"我们于20 10 -
20 H 年对海南北运蔬菜开展了真菌病害的调查研
究, 发现在海南北运蔬菜主产区澄迈!海口!琼海!万
宁!乐东等地蔬菜灰霉病普遍发生, 尤其在西葫芦!
瓤瓜!南瓜!丝瓜!辣椒!茄子!番茄!更豆上为害最为
严重, 在生长期!开花期!结果期都能进行侵染, 病害
发生后, 病叶率均达30 % 以上, 严重影响蔬菜的正
常生长, 导致品质和产量降低, 给农民造成了很大的
经济损失"特别是海南北部地区, 由于气温比南部地
区平均低3 e 左右, 加上湿度较大,更有利于灰霉病
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广西田阳和浙江台州均位于我国华南地区,属亚热带气候。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使得它们成为我
国为数不多的,可露地大面积种植冬季蔬菜的生产基地。但是,随着番茄生产的规模化和集约化,病
害的发生越来越严重,番茄枯萎病、灰霉病、细菌性斑点病等为害造成的损失逐年增加。因此,2014
年2 月24~26 日、3 月13~14 日笔者分别对广西田阳县的百育、田州,以及浙江台州市的浦口杨、
水淋头等越冬番茄产区进行了病害调查。  相似文献   

13.
十字花科蔬菜细菌性黑腐病〔Xanthomonas
campestris pv. campestris(D owson)Pye et al.〕是一种
世界范围内普遍发生的细菌性病害。我国20 世纪
70 年代即有该病发生,80 年代全国各地普遍流行,
北起黑龙江、南至海南岛均有分布。近年来,随着我
国菜田复种指数的普遍提高,十字花科蔬菜细菌性
黑腐病的发病程度和发病几率也呈现上升趋势。目
前,国内外市场上用于防治细菌性黑腐病的化学药
剂较少,虽然利用枯草芽孢杆菌进行生物防治已经
取得一定成效,但其防效容易受菌株、环境条件、土
壤类型、作物类型等多种因素影响(W ulff,et al.,
2002;Luna,et al.,2002)。因此,掌握十字花科蔬菜
细菌性黑腐病的发生规律和防治技术对于控制该病
的大规模发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保护地番茄筋腐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保贤 《蔬菜》1994,(5):23-24
保护地番茄筋腐病的发生与防治255011山东淄博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张保贤保护地番茄筋腐病是近年来发生较为严重的一种生理性病害,据1992~1993年广泛进行的田间调查,淄博地区大棚番茄病果率一般在15~30%,连作栽培感性病品种达35%以上,生茬栽培病...  相似文献   

15.
2008 年11 月下旬,江苏省丰县凤城镇刘洪庄村
菜农反映温室越冬番茄出现“黄顶”现象。经过调查
得知:该村种植的番茄品种是佳园大粉,连续种植5
a (年),9 月15 日播种育苗,10 月15 日前后定植,
2%的植株心叶微黄,植株矮化,后经鉴定是由番茄
黄化曲叶病毒(Tomato yellow leaf curl virus,简称
TYLCV)侵染所致。2009 年1 月5 日、7 日江苏省丰
县植物保护站对全县坐果期番茄进行了普查,发现
病棚率高达100%。近几年,该病在丰县番茄上为害
猖獗,特别是对大棚秋延迟番茄和温室越冬番茄造
成了巨大危害,致使种植面积锐减。为此,笔者根据
2008~2011 年的田间调查,对该病在丰县的发生特
点进行了分析,并提出防治对策,以期对番茄生产有
所帮助。  相似文献   

16.
漆文选 《中国蔬菜》2011,1(19):29-31
地处高寒二阴区的甘肃省渭源县2006 年以来
马铃薯种植面积占当地耕地面积的45% 以上,随着
马铃薯区域化、规模化发展,马铃薯连作几率增大,
加之频繁的调引种、气候变暖和栽培管理措施不到
位,导致马铃薯晚疫病呈逐年加重发生的趋势。从
2006 年以来马铃薯晚疫病年发生2.11 万~2.15 万
hm 2,病田率84.0% ~89.5% ,发生程度3~4 级,每
667 m 2 产量损失15% ~25% 。经观察,发病呈现出发
生早,前期发展慢,中期扩散快,后期流行快受害重
的特点。环境因子对晚疫病的加重发生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 甘肃省随着粮食生产实现基本自给, 农
业种植结构的调整力度逐年增大, 全省上下突出特
色!扬长避短!挖掘资源, 按照河西走廊灌区!黄河流
域!径河流域!渭河流域和徽成盆地五大优势产区打
造甘肃蔬菜, 蔬菜生产一直保持着快速发展的良好
势头, 种植面积逐步扩大, 种植模式更加丰富, 品种
不断增多, 产量连年增加, 效益显著增长"全省14 个
市州, 86 个县区全部种植蔬菜, 其中种植面积1.3 万
km Z以上的有5 个县, 0 .7 万一1.3 万km Z的16 个县,
0.3 万一0 .7 万km Z的2 5 个县"2009 年, 全省蔬菜面
积! 产量和产值分别达到37 2 万k耐!1 145 .4 万t!
177.9 亿元, 比200 5 年分别增长2 1.1 % !32.1 % 和
98 .9 % , 蔬菜产业已成为全省种植业中最具竞争力
的优势产业之一"面对全国蔬菜基地向内陆转移的
新机遇, 为充分利用甘肃得天独厚的土地!光!热!冷
资源, 实现全省蔬菜生产提质增效,笔者提出以下几
点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8.
番茄筋腐病,是保护地番茄果实结实时常发生的生理病害。近来此病发生较普遍,发病率一般在20%~30%,个别严重年份可达40%~50%,越冬栽培的番茄多在第2、第3穗果大量发生,冬春栽培的多在第1、第2穗果大量发生,病果在转红期暴露病症。  相似文献   

19.
番茄筋腐果是近几年保护地栽培条件下,普遍发生的一种生理性障碍,而且日趋严重.  相似文献   

20.
茄子黄萎病综合防治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顺党 《蔬菜》2009,(7):20-21
茄子黄萎病俗称半边疯、凋萎病、黑心病,是露地和保护地茄子上最主要的土传病害,各地普遍发生,特别在保护地栽培条件下,只要是连作就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发病,如果加之灌水不当就会导致病害急剧加重。近年来,随着茄子种植面积的扩大,连作现象严重,土壤病原菌逐年增多,使茄子黄萎病逐年加重,一般发病后期产量损失20%~30%,严重时损失达80%以上,乃至绝收。目前,生产上主要采用化学防治和轮作等农业措施防治茄子黄萎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