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土壤生物管理指的是在果园中种植绿肥、树盘覆盖或果园生草,这些生物措施可以培肥土壤和经济利用土地,也可以防风固沙,保持水土;植株覆盖地面,还可减少蒸发,防止返碱,抑制杂草丛生;不破坏果园土壤本身的结构,走自力更生、以园养园的道路;用秸秆、杂草等覆盖地表,  相似文献   

2.
凡利用适于果园果树行、株间种植的野生或栽培的豆科或非豆科植物,利用共生物体作肥使用者.统称之为果园绿肥。对果树和土壤而言。既是一种“以园养园”、“以地养树”的重要有机肥来源之一,也是一种具有诸多良好作用的肥料和饲料:在利用上,既可以刈青压埋作肥或树盘覆盖之用,也可作为果园生草栽培利用。因此讲。果园绿肥是一种无公害绿色有机肥料。  相似文献   

3.
种植绿肥 以园养园果园间作绿肥是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提高肥力、以园养园的重要措施。在华东地区,秋播绿肥有苕子、豌豆、蚕豆等。豌豆如早播还可于秋末初冬收青豌豆,待刈割再播紫云英、黄花苜蓿等。夏绿肥可种印度豇豆、爬豆、绿豆、秣食豆、田菁、柽麻等。田菁、柽麻...  相似文献   

4.
旱地果园蓄水保墒和节水灌溉措施1中耕保墒早春土壤解冻后,及时顶凌犁地、刨园,随后耙耱保墒;每次降雨后,尽可能趁墒中耕一遍,对保墒有明显效果。2覆盖保墒春夏之交地温提高后,对果园地面覆草,可防止土壤水分蒸发。覆草以麦草、稻草、杂草、绿肥等为宜。覆草厚度...  相似文献   

5.
提高果园抗旱性的三项措施果树生长需水量大,而我国北方特别是西北地区水分比较缺乏,降水量少,水分是果树生产发展的主要限制因子,提高水分利用率,增强果园抗旱性是提高果园效益的有效途径,现介绍三种抗旱措施如下:一、果园覆盖果园覆盖,一方面可保持良好的土壤结构,减少水分的蒸发损失,起到蓄水保墒作用,提高果园抗旱性;另一方面,果园覆盖后,有利于微生物活动,可增加土壤肥力,起到以肥保水之效。覆盖材料有地膜,石沙和杂草等。覆盖时注意事项:1、覆盖前准备:果园覆盖前应对土壤进行一次深翻,并施足基肥。2、覆盖厚度:石沙覆盖厚度应在10厘米以上;杂草覆盖应在15厘米以上,杂草覆盖时应星星点点以土压草,以防风吹。3、覆盖时间:果园覆盖可全年进行,但以雨季后及春季覆盖效果最佳。二、栏截地表径流在雨季来临前对土壤进行深耕,以疏松土壤,并加高地埂,降水时减少地表径流,提高果园的保水能力。这种抗旱措施效果很好。三、省水灌溉该法主要有两种措施。1、果园挖坑填草蓄水法:可在果园内每1-1.5m ̄2的范围内挖一深100厘米,口径30厘米的坑,坑口广开,坑内填入杂草、落叶等,在干旱季节向坑内灌水,其在雨季有蓄水作用。2、滴灌:利用塑料缆道,把水  相似文献   

6.
<正>1果园生草的意义和作用果园生草是在果树行间或全园种草覆盖,不使土壤暴露,每年刈割12次覆于树盘下或刈割利用,以达到生产果品优质、丰产、稳产及安全的目的的土壤管理模式。果园生草与间作、种绿肥、秸秆覆盖不同。生草是指种植多年生草,使果树行间、株间常年有植物活体覆盖,果园土壤充分得到利用,但产品并不收获。  相似文献   

7.
果树生产的基础是土壤。提高土壤的生产力.方能提高果树的生产力,提高果品的产量和品质。重视果园的土壤管理.果树生产方能获得高效益。不进行土壤改良只进行施肥,如果土壤质地欠佳.土壤团粒结构不好.蓄水保肥能力不强,所施肥料的肥效也会流失.施肥促增产的效果甚微。有一些有灌溉条件的果园,在幼龄果树行间种植作物.以充分利用果园的土壤增产.但多间作蔬菜.  相似文献   

8.
果园生草技术已成为较为先进的水果园土壤管理方法之一,是果园土壤管理制度一次重大变革。果园生草能够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提高有机质含量、调节果园的微生态环境、增强土壤抗侵蚀能力等。本文通过简单介绍34个果园人工和自然生草培肥地力的生产实践,整理了适合沂蒙山区果园的生草模式和技术,提出了临沂市水果园人工生草选择黑麦草、紫花苜蓿、鼠茅草,自然生草以马唐、狗尾草、荠菜等为宜。生草园需做好肥水、刈割等管理环节,实现树、草的营养良性循环,以园养园。  相似文献   

9.
生草法栽培,就是实行橘园生草,采用除草剂与人工割草相对合,或有计划地种植绿肥进行深翻压绿。实行以园养园的做法。它是目前柑橘园,特别是幼龄未封行柑橘园的一套较理想的土壤管理方法,也是一项省力化栽培技术。现将技术要点论述如下。1 草种选择1.1 优良草种的基本条件 进行果园生草栽培,首先要正确选择草种,这是确保果园生草栽培获得成功并取得良好效益的关键。生草栽培草种选择的基本条件是:①适应性强,要求对气候、土壤条件具有广泛的适应能力。②植株矮小,不影响果园通风透光和妨碍果园田间作业;根系浅,少与果树争夺…  相似文献   

10.
闽北柑桔园多数立地条件差,土壤有机质含量多数仅为1%左右,很少达到2%。加上近年来柑桔价格暴跌,果农投入积极性不高,造成果园肥料尤其是有机肥料不足的现象普遍存在。因此,加强果园管理,实行用地养地结合的果园生态管理技术,特别是合理间作绿肥,对于提高土壤有机质水平,促进果树良好发育、提高果品产量和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近年来,我们对典型的绿肥覆盖和清耕二种柑桔园土壤管理方法的效果作系统调查。表明绿肥覆盖对于调节闽北柑桔土壤温度、湿度、抑制杂草、提高柑桔产量、改善柑桔品质等具有显著的效果。1覆盖绿肥的适…  相似文献   

11.
山区河谷地带苹果幼园间作姜的试验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山区河谷地带苹果幼园间作姜的试验效果张继绅,王丰勇(山东省泗水县林业局林业站,273200)1989-1992年,在泗水县南部山区河谷地带,对3-6年生苹果园进行连续4年的不同间作物试验,获得了苹果幼园以间作姜的果树产量和果园经济效益均较高的结果。1...  相似文献   

12.
果园养兔好处多果园以果获利短者2~3年,长者需5~6年,以短养长历来被园艺界高度关注。果糖间作、果菜间作、果药间作、果菌间作及果园养猪、养牛、养鸡鸭鹅的文章频频见诸报刊,而养兔则很少有人提及,本人仅以此发表拙见如下。(1)果园养兔本小利大快速见效。实...  相似文献   

13.
果园土壤管理作为果树生产中的关键环节,在改变土壤结构,协调土壤水、肥、气、热等方面有重要作用。我国果区立地条件差,气候、土壤条件各异,果园管理者需要综合考量不同土壤管理方式的利弊,方能做出科学选择。就此,综述了近年来果园清耕制、生草制、覆盖制在土壤水分和温度、土壤微生物和酶以及土壤养分等方面的研究成果,重申了覆盖制和生草制在果园土壤管理方面的重要作用。同时对果园科学土壤管理制度的建立提出了以下建议:覆盖制应充分考虑覆盖材料成本及其对土壤环境的长期影响;生草制的推广应充分考虑地区间降水差异和果园灌溉条件;土壤管理方式应与果园其他管理措施密切配合,灵活运用。  相似文献   

14.
蔡健鹰 《西南园艺》2001,29(1):10-11
龙都早香柚是我区从实生柚中选育出的柚优变株系。 9月下旬成熟 ,单果重 1 5 0 0 g左右 ,果形美观 ,香气浓郁 ,品质优良 ,早结丰产性好 ,适应性强 ,基商品果曾多次荣获全国和省优质产品奖 ,各地竞相引种栽培。为促进生产发展 ,现将龙都早香柚早结丰产栽培技术作一简介。1 加强综合管理1 .1深翻熟化土壤 ,增施有机肥 ,利用土壤覆 盖改善根际环境  除大穴 (或拉槽 )足肥壮苗定植外 ,在各生育期 ,应对土壤深翻扩穴 ,大量施入有机肥 ,改善根际条件。幼龄果园间作绿肥和经济作物 ,以短养长 ,以园养园。成龄结果树 ,加强土壤覆盖 ,特别是在伏…  相似文献   

15.
新余蜜桔以其质优、商品性好赢得了广大消费者青睐,现正成为渝水区一大支柱产业向全区大面积推广发展。为减少新余蜜桔前期管理难度,便于果园前期间作,增加收入,做到以园养园,并达到熟化土壤、成园快而整齐、早投产等目标。我们推行新余蜜桔大苗移栽方式,即在移栽到大田前,将1年生新余蜜桔茁木集中假值2年,待苗木形成一定树冠后,再带土移栽上山。具体假植技术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16.
2009-2011年在京东板栗主产区的几个有机板栗囤,进行了粟园生草、夏季压青、树下覆盖、粟药间作、粟茵间作等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平地粟因行问种植白三叶草,可明显增加土壤养分含量,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提高板栗产量及粟果含糖量。山地果园夏季压青可明显提高采园土壤肥力,提高板栗产量24.38%,单粒质量增加21.93%。缓坡地板栗园宜覆盖麦秸,连续两年覆盖麦秸后,可提高板栗产量和粟果舍糖量,果园土壤有机质及速效氮、速效钾含量分别比对照增加33.33%,17.7%和14.19%,但速效磷含量降低15.56%。树下种植黄芪,不仅对土壤起到保湿恒温作用,还能提高栗园前期经济效益1倍以上,是缓坡地板栗固值得推广的管理模式之一.平地和梯田地板粟园树下种植灰树花,可显著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大棚葡萄园间套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0年我们在大棚葡萄园尝试了间作套种,结果达到“以短养长、长短结合”的效果。通过间作套种,不但能增加果农当年的经济收入,而且也能改良果园土壤的理化结构,促进果树良好生长。  相似文献   

18.
为了评价苹果园管理水平状况,以陕西省永寿县苹果园为研究对象,应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评价法构建管理水平综合评价模型,从土壤养分、果品品质等方面筛选土壤有机质、土壤全氮等16评价指标,对苹果园3种常规果农复合模式的管理水平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综合评价指数依次为生草处理(MB)果蔬间作(MH)人工除草(MW),分别为0.5705、0.5515、0.5164。土壤肥力和农技措施是影响残塬沟壑区果园管理水平的主要因素,隶属度评价矩阵表明,土壤有效磷和有效钾偏低,无浇水灌溉,果品品质和树体结构整体隶属值偏低导致综合评价结果一般。3种果农复合模式相比,适度生草和果农间作有助于提高苹果园的管理水平。研究结果为果园管理水平评价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9.
果园生草是果园土地自养的好办法.也是生产优质安全果品、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技术措施之一.它以立体种植模式最终达到以草养同.以园养果的良性循环。传统的清耕制由于果园锄草人工的大量投入和化学除草剂的连年使用.不仅增加了果园成本.也造成农药残留、环境污染等严重问题.加之有机肥投入不足.  相似文献   

20.
2008年沁水县新建苹果园53hm2,在建园过程中为充分利用土地资源,结合生物覆盖技术的推广,精心选择采用果园套种花生的模式。实践表明,山地幼龄果园套种花生可以培肥地力。调节水分和养分,促进果树生长,达到以短养长,以园养园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