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道路景观是城市意象构成中极为重要的元素之一,它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整个城市的形象。因此,如何将道路与周边环境有机地融为一体,营造出既有地域特色,同时又能满足生态、功能、艺术等多元要求,成为道路建设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根据景观设计实践三元论,以莆田市迎宾路园林景观设计为例,通过解读莆田的历史背景,对多维道路景观空间营造的原则、主要目标及规划构想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2.
地域文化在道路绿带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经济的全球一体化,我国各个城市建设速度突飞猛进,城市道路绿带景观也取得了较大进步,但也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多数道路绿带景观千篇一律,到处雷同,不能体现自己的城市特色和地域文化。本文通过对地域文化的涵义、作用、目前道路绿带景观设计存在的问题的分析,提出了影响地域文化在道路绿带景观设计中的因素,并对地域文化在道路绿带景观设计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1道路绿带景观1.1道路绿带的概念道路绿带指道路红线范围内的带状绿地,包括分车带绿地、行道树绿带、路侧绿带。分车带绿地是指车行道之间可以绿…  相似文献   

3.
以哈拉哈河位于阿尔山市的一段河流及附近湿地为例,探讨位于城市绿心的城市湿地公园设计。设计基于场地现状景观和资源,以保护为主、合理开发为原则,营造当地典型的植被和湿地景观,展示地域特色文化,营造完善的游憩体系,将公园打造成为城市的绿色生态中心、地域景观文化风貌的集中展示区和市民休闲游憩的后花园,为城市的市民提供景观、游憩、生态等多样的服务。  相似文献   

4.
随着绿色出行、慢行理念的逐渐形成,共享单车使用率的也在同步飞速提升。许多城市开始更加重视城市绿道慢行空间景观的提升和改造。本文通过青岛市崂山路为例,总结了现状慢行空间景观的现状问题,探讨如何更好地营造慢行空间景观,突出其地域特色,体现其文化要素,打造文化景观,并在设计细节的处理上体现文化要素。最终实现与文化景观相结合,与山海自然环境想融合的凸显地域特色的慢行景观长廊。  相似文献   

5.
地域环境在植物景观营造中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群落与地域环境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在植物景观营造过程中,地域环境已经成为其重要的研究内容之一.地域环境在对植物群落制约与影响的同时,植物群落不同程度地也能够反映出相应的地域景观特征.文中从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两个层面中的不同影响因素分析了地域环境对植物景观营造的作用,探究如何运用地域环境条件,创造出具有地域特色、时代特征和文化内涵的植物景观.  相似文献   

6.
试论湛江市园林植物景观热带特色的营造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吴刘萍  李敏 《福建林业科技》2005,32(2):106-110,115
优美而富有特色的城市景观是体现和提升城市整体质量的关键因素,建设具有热带风光的园林城市、生态城市是湛江城市建设的目标。通过加强湛江市热带特色植物的选择规划,运用热带特色植物配置的形式和手法,营造出富有热带特色的园林植物景观,从而突显城市的热带风光。  相似文献   

7.
从地域文化内涵出发,分析地域文化对城市绿地景观建设的意义,阐述城市公园绿地中实施地域文化特色的营造手法及实践策略。即:梳理城市地域文化特色资源,将山、水、城、绿有机结合,创造富有地域文化特色的城市公园绿地。  相似文献   

8.
浅析城市道路景观营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道路景观是城市景观的框架,在一定程度上代表城市形象。城市交通运输、购物、交往,都离不开城市道路景观,对城市道路景观的营造是反映城市特色、展现城市魅力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9.
李丹丹 《绿色科技》2022,(5):83-85,150
锦程公园是北方少有的浸润江南古典园林特色的公园.分析了锦程公园的造园手法,从空间布局、造园要素、造景手法及意境营造四方面进行了研究解析,提供在北方打造江南特色园林的新思路.在总体空间布局上形成以水面为中心,建筑湖石进行围合的布局形式,造园要素上用地域性景观材料打造江南特色景观,造景手法上要多样打造曲折自然之势,意境上要...  相似文献   

10.
为进一步提高居住区景观设计品质、更好地满足居民需要,对保定市长城家园居住区南区景观规划设计进行分析,认为保定市长城家园居住区南区景观规划设计,以归属感的营造作为其设计的核心理念,通过体现浓厚的地域文化、构建体验式的场所空间、突出趣味性的景观细部、定制人性化的道路系统等设计手法,营造出充满人文关怀的现代居住区景观。  相似文献   

11.
以郑州市中州大道北段绿化景观设计为例,通过对总体设计构思、景观分区、植物规划以及道路设施景观设计的综合分析,探讨如何将道路与周边环境有机地融为一体,营造具有地域特色的城市道路景观。  相似文献   

12.
在满足道路安全通行功能的前提下,通过崇尚自然生态、彰显地域特色、突出绿色创新、追求持续发展等设计理念,结合拉萨市大东环线的景观风貌、线路走向、断面形式等特点,运用乡土植物,融入藏族文化元素,对道路沿线、交叉口节点、观景台、边坡、小品等景观区域进行设计,并与周边的城市景观、乡村风貌、自然山水田园风光、国土空间格局等相互协调,使大东环线成为体现拉萨实力、展示城市风采的景观生态廊道,为我国青藏高原上的道路景观建设提供科学可行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柯文彬 《广东园林》2019,41(3):88-91
通过分析了乡土草本植物在园林绿化中适应性强、稳定性强、养护成本低、使用寿命长以及强化地域特征、创造景观文化本土化的应用优势,并以汕头市星湖公园乡土草本植物的实践应用为例,从应用方法、管养方法和应用成效上对其进行分析和探究。最后从经济、生态和文化3个角度总结了乡土草本植物的推广价值,从经济角度上看可以大大降低城市绿化资金的投入;在生态角度上有助于提高城市园林景观的生态效益,创造景观的丰富度和多样性;在文化角度方面,更能体现自己的地域品牌和当地特色,有助于营造更具特色的城市园林景观。  相似文献   

14.
地域特色元素在景观设计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何应用好地域特色元素,设计出适地的景观效果是每位景观设计师应思考的问题。本文通过对黑龙江省哈牡游客专线,海林北站广场园林景观设计的研究,详细分析了在景观设计的全过程中如何依据该地区的地域特色元素,来进行功能选择和元素融合,设计出适合当地景观特色景观工程,这将对展示地方文化特色产生积极的影响同时也起到了弘扬作用。  相似文献   

15.
指出了城市入口道路景观不仅体现了城市的风格特色,更对城市生态环境有着深远的影响。将生态学相关理论与城市道路景观建设的相关原则和方法进行融合,以鹰潭市梅园大道景观提质改造为例,从生态学的角度对城市入口道路景观营建的设计问题进行了研究,强调了道路景观与生态环境的密切联系,促进城市入口道路景观与人文的联系和关怀。  相似文献   

16.
在现代景观设计中,对于不具备景观优势的地段,如何创造景观特色、提升景观内涵品质是值得关注的问题之一。景观叙事正是一种以故事的叙事角度来看待和塑造景观,使景观具有诗情画意的空间特色,创造独特的景观氛围的方法。本文探讨了景观叙事,尤其是其中的诗歌点题的方法,运用在道路绿化中的可行性,及如何应用于道路景观设计中。景观叙事在道路中的运用主要通过诗歌的点题,沿着特定的叙事线索,运用各种叙事手法,创作出丰富而有特色的城市道路绿化景观。并在此基础上分析探讨以此方法发掘城市当地的植物文化,寻求适合当代新城区道路植物景观设计的理论和方法。  相似文献   

17.
道路绿地随着道路的走向呈带状分布,这就形成了串珠状景观序列。道路绿地景观规划设计就是有序地组织和安排这个景观序列,使之能够体现道路特色,从而达到美化道路和美化城市的作用。城市入口道路是城市的门户,是城市与外部的连结点,人流物流的必经通道,又是组成城市空间体系的元素之一,对城市的景观塑造和形象特征表现起着重要的作用。城市入口道路景观的设计,宏观目标是塑造和完善城市形象,微观目标是通过对交通、构筑物、道路设施、绿化和环境小品的规划设计,使其具有明显的环境特征,给来访者留下美好的深刻的印象,为人们提供舒适的交通,…  相似文献   

18.
针对目前住宅小区植物景观营造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植物造景要以景观生态功能性、景观文化性、景观动态美学为原则.以杭州·原舍花苑居住小区植物景观设计为例,分析了住宅小区中不同功能绿地的植物配置要求及景观特色,认为住宅小区的植物景观营造要强调生态效益,注重人性化,体现场所精神.  相似文献   

19.
以成都市高新区府城大道景观道路提升改造为例,在论述了低影响开发建设理论进程的同时,结合府城大道提升改造背景,提出了雨洪管理策略,分别从道路断面竖向坡度、孔口路缘石、植草沟、生态湿地、生物滞留设施等进行了探讨。在城市文化表达方面,从"花重"文化入手,通过植物选择与空间营造充分表达了城市特色与文化氛围。在理性操作的低影响开发建设过程中,特色道路景观需要结合本地独有的城市特质与文化进行感性了渲染,"软硬"实力集合,以体现在低影响开发建设过程中,给城市绿色基础设施带来的活力与契机。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天津城市广场的调研,指出目前津城广场植物景观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探讨津城广场的植物景观整体形态、空间结构的发展趋势,以期改善城市环境、体现地域文化、建设生态园林城市、构建具有地方特色的津城广场植物景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