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秋蚕是全年养蚕的重要部分 ,饲养量占全年的 3 0 %左右。中秋蚕期 ,桑叶营养丰富 ,气温适宜 ,但该期多数地区处于高温多湿环境 ,易导致蚕病暴发。为此 ,养好秋蚕应抓好以下几点 :1 严格消毒 ,减少蚕病发生夏秋蚕期 ,病原多 ,致病力强 ,易发生蚕病。因此必须对蚕室、蚕具和周  相似文献   

2.
1.本省安吉县东风林场连续六年应用白僵菌防治松毛虫的生产实践以及放菌和养蚕的实际试验证明:用白僵菌防治松毛虫,即使放菌的松林相邻桑园和蚕室,都未发现松毛虫的白僵病和家蚕的白僵病有因果关系。东风林场六年来用5万余斤白僵菌粉防治了4  相似文献   

3.
1桑园管理关留株高1.3米,每株留4个健壮枝条。中耕深度13~17cm。每667m2施尿素15kg,土杂肥3000kg。施肥时间,在桑树发芽前十天追施,或夏伐桑枝后随追肥料。2养蚕关采用“春胃华豫”、”中3×日3”、“青松×浩月”、“华豫×春云”蚕种。对蚕室、蚕具要分三次进行消毒。第一次用漂白粉(1%);第二次用氯化净熏烟剂,每间房舍按面积大小需2~3包(每包50g);第三次用3%新鲜石灰液消毒。3把好小蚕共育关按蚕儿所需要的温度、湿度,对春蚕、晚秋蚕搞好加温设备。夏蚕、中秋蚕不再加温。一般适温在26~28℃,干湿温度差在1~2℃。精选…  相似文献   

4.
“金虫”是近年出现的蚕用营养添食药剂 ,具有节省饲料、改善体质等作用。 2 0 0 1年春蚕期 ,在农村进行了试验、对比 ,取得了较好效果。现简报如下。1 供试材料与方法蚕用多效添食剂“金虫” ,为山东省泰安市泰兴复合肥料厂生产。使用蚕品种 :镇珠×春蕾 ,为宽城县蚕种场生产。试验地点为宽城县塌山乡尖宝山村。试验时间为 2 0 0 1年 5~ 6月。添食区蚕头数为 2 0 0 0 0头 ,对照区蚕 4 0 0 0头。添食期间为从第 5龄开始至 5龄第 6天。添食剂逐日用量见表 1。表 1 “金虫”逐日添食用量项目第 1天第 2天第 3天第 4天第 5天第 6天总计用量 …  相似文献   

5.
1.本省安吉县东风林场连续六年应用白僵菌防治松毛虫的生产实践以及放菌和养蚕的实际试验证明:用白僵菌防治松毛虫,即使放菌的松林相邻桑园和蚕室,都未发现松毛虫的白僵菌和家蚕的自僵病有因果关系。东风林场六年来用5万余斤自僵菌粉防治了4万余亩次松林内的松毛虫,防治效果在75-90%以上。周围蚕桑社队距林地300-1000公尺,未见农民的家蚕因林场放了白僵菌而发生白僵病。余杭县长乐林场和鄞县天童林  相似文献   

6.
一九七七年春蚕阶段,林蚕双方就白僵菌的使用对家蚕生产是否造成为害,在安吉县东风林场部分地首次共同进行了试验。试验分别采用了从罹病松毛虫和家蚕体上得到的两株白僵菌,对易于染病的二龄起蚕和五龄熟蚕作不同孢子浓度的喷蚕体接种试验,考查致病力的差异。二龄起蚕试验在恒温铝质饭盒加盖补湿条件下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对蚕致病力,东风208松毛虫白僵菌比江苏家蚕白僵菌低100倍,染病死亡率随菌液浓度提高而增加。同为二龄起蚕,同一菌株,高浓度下,饭盒加盖补湿饲养与饭盒不加盖加温加湿饲养,前者发病100%,后者仅0.33%。桑叶是可能从野外带入白僵菌孢子到蚕室与蚕接触而造成发病的重要途径。根据利用东风208菌株对二龄、五龄起蚕、五龄熟蚕试验结果表明,带菌桑饲蚕,以五龄起蚕发病较高,1900万孢子/毫升菌液喷桑二小时后采叶喂蚕,发病死亡5.05%,五天后降至0.98%。二龄起蚕和五龄熟蚕的试验(1200万孢子/毫升)均为0.5%,一天后则全不造成染病。林间带菌环境条件下养蚕,在50亩松林内喷东风208菌粉70市斤,三龄起蚕在喷菌后三小时进林间蚕棚,直至上簇,2518条蚕无一白僵死亡。东风208菌株在中间供试浓度范围内,出现轻微病斑的蚕有自愈反应,之后也并不再次发病。综上所述,本试验结果与过去林业部门试验所得结果相同。林间用白僵菌防治松毛虫对家蚕生产不会造成为害。  相似文献   

7.
“达立净”是一种含有多种成分的新型蚕室蚕具消毒剂。经试验使用证明,该药剂对于家蚕的核型多角体、质型多角体、猝倒杆菌芽孢、白僵菌、米曲霉菌分生孢子、微粒子孢子等多种病原体,用喷洒或浸渍的方法消毒3~5min,其杀灭效果为100%。特别是对于蚕具上的病死蚕污染物、血斑等,具有较强的渗透能力和洗净作用。  相似文献   

8.
枫天蛾Cypoides chinensis(RothschildJordan)在福州1 a发生3代,第1代4—7月,第2代6—9月,第3代(越冬代)8月至翌年5月。以蛹越冬,翌年4月越冬代成虫羽化。成虫叶背单粒分散式产卵,产卵量98~197粒;幼虫取食枫香树叶,共5龄,叶背取食、停息,老熟幼虫作土室化蛹。主要天敌有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金龟子绿僵菌Metarhizium anisopliae、多种胡蜂Polistes及鸟类等。  相似文献   

9.
大兴安岭林区落叶松毛虫生物学特性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落叶松毛虫在大兴安岭林区2年1代(跨3个年度),幼虫期经过两次越冬:第1年以2~5龄越冬,4龄占42.3%;第2年以6~8龄越冬,7龄占79%。幼虫危害时间约200天左右,发育至9龄结茧化蛹,卵期平均13天,蛹期平均17天,成虫寿命5~15天。于5月上旬及8月中下旬利用杀虫优、马拉硫磷22.5g/hm~2低量喷雾,防效可达95%以上。  相似文献   

10.
杨扇舟蛾第一代卵期11天;1龄6天,初孵幼虫食量甚微;2龄4天,食叶量平均为14.22mm~2/头;3龄6天,食叶量平为334.88mm~2/头;4龄5天,平均食叶量为1826.4mm~2/头;5龄8天,为暴食期,平均食叶量为15,768.48mm~2/头。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筛选对松褐天牛毒力更高的微生物资源,开展生物防治通过培养性状、分生孢子形态及系统发育树鉴定4个绿僵菌菌株,比较测定各自对松褐天牛的毒力。【方法】对4株绿僵菌的培养性状和分生孢子形态特征进行描述,并对4株绿僵菌的EF-1α基因进行克隆和测序,构建系统进化发育树,综合鉴定4株绿僵菌的分类地位。测定了不同孢子浓度及接种方法(浸虫、浸枝和无纺布)对松褐天牛成虫的致病效果,构建4个菌株对松褐天牛的毒力方程。【结果】1)菌株WTKH和WP08鉴定为平沙绿僵菌;菌株LV2鉴定为金龟子绿僵菌;菌株qc1401鉴定为瘿绵蚜绿僵菌。2)平沙绿僵菌WP08菌株和金龟子绿僵菌LV2菌株对松褐天牛校正死亡率较高,瘿绵蚜绿僵菌qc1401菌株次之,平沙绿僵菌WTKH菌株最低。4个菌株对松褐天牛的致死速度依次为WP08LV2qc1401 WTKH,LT50分别为5. 52、10. 38、16. 93和20. 80天。3)以平沙绿僵菌WP08为供试菌株,在1. 0×108、1. 0×107、1. 0×106个·m L-1共3个浓度下,孢子浓度越高则松褐天牛校正死亡率越高、半数死亡时间越短,孢子浓度为1. 0×108、1. 0×107时,试验期内校正死亡率均达到100%;半数死亡时间LT50分别为11. 38、16. 44和24. 22天。4)以平沙绿僵菌WP08为供试菌株,3种接种方法 40天内松褐天牛死亡率均为100%,LT50浸虫法为5. 52天,浸枝法为11. 38天,无纺布法为17. 21天。【结论】4株绿僵菌均可侵染松褐天牛致其死亡,其中,平沙绿僵菌WP08的致死率和致死速度较快,为防治松褐天牛的优良菌株。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自然感染白僵病的松毛虫僵虫分离纯化,选育出39个原菌株,进行紫外诱变后,筛选出15个优势菌株。室内外毒力测定结果,普白(PB)3和普白(PB)9 2个菌株毒力显著,室内测试施药后15d的感病率分别为89.2%和88.7%;林间防后15 d普白3和普白9的致死率分别为84.1%和81.4%。  相似文献   

13.
森林环境与害虫白僵病的流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森林中害虫白僵病的流行森林中害虫白僵病的流行,往往是抑制害虫大发生的主导因素。据报导1954年湖南新宁、湘潭等地几万亩松林中的松毛虫发生  相似文献   

14.
1.松毒蛾和松尺蠖在大兴安嶺一年發生一代,以卵越冬。此兩种害虫的幼虫在林中只發現生活于落叶松上。 2.松毒蛾♀蛾翅已退化成三角形的遺跡,身体肥硕,灰白色,不大活动。♂蛾前翅火黄色,各具腎臟形白斑一塊,很活躍。成虫羽化,交尾和产卵等活动主要在日間进行。 3.松毒蛾幼虫危害期从6月中旬到8月下旬,历时51—70天。幼虫♀性6龄,而♂性只有5龄。 4.松尺蠖♀蛾翅亦退化,只見微小痕跡,身体不如松毒蛾肥硕,足細長,行动敏捷。♂蛾体軀各部黄褐色,其中并渗有許多灰黑色小斑点,前翅各具横渡波狀紋一条(即由前緣至后緣)。成虫羽化多在清早,而交尾和产卵活动都在夜間举行。 5.松尺蠖幼虫期共6龄,危害期为5月下旬至7月上旬,历时35—37天。幼虫入土化蛹,通常蛹期長于幼虫期一倍左右。  相似文献   

15.
白僵菌防治松毛虫与白僵病流行的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 围场县自1982年应用白僵菌防治松毛虫以来,收到了明显的防治效果。据调查,应用白僵菌防治松毛虫当年平均僵虫率达80%以上的有2万余亩松林,至今未采取任何防治措施。单株平均有虫稳定地控制在5条左右,有虫但不成灾,造不成经济损失。主要是林分环境条件适宜。林间既有一定数量而造不成经济损失的松毛虫个体,又保留了一定数量的僵虫、僵蛹、遇到湿度大的年份,白僵菌孢子萌发再侵染新的寄主,导致了白僵病的流行,这对抑制松毛虫种群数量的增长,持续控制危害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了摸清白僵菌防治松毛虫的作用,我们于1989年对应用自僵菌防治松毛虫与白僵病流行情况  相似文献   

16.
一、严格消毒。育雏室在进雏2天前要打扫干净, 所有设备、用具要严格消毒。鸡舍室内进熏蒸消毒,方法是按每立方米空间使用15克高锰酸钾和30毫升福尔马林密封熏蒸24小时,然后打开门窗排出废气。食槽、水槽及其他用具,先用清水清洗,再用 0.3%的来苏儿或5%的新洁尔灭浸泡消毒。  相似文献   

17.
云南柞栎象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首次报道柞栎象Curculio dentipes在云南的分布,为害板栗的情况,主要生物学特性及防治,该虫在云南一年1代,成虫5月至7月出现,产卵在幼果上,9月至10月老熟幼虫自栗实脱出,入土作室越冬。保护天敌,收栗后翻犁表土;成虫盛发期用化学农药,幼虫入土阶段喷洒白僵茵进行综合防治,可有效控制发生为害。  相似文献   

18.
报道了桉树上的1种重要刺吸性害虫——桉树芽木虱Blastopsylla barbara Li。该虫在广西南宁全年有2个危害高峰期,分别为3月上旬至5月下旬和9月上旬至11月下旬。在5月室外平均气温26.42℃条件下,全世代发育需15~18 d。卵期6~7 d,1龄若虫期1~2 d,2龄若虫期3~4d,3龄若虫期约1 d,4龄若虫期1~2 d,5龄若虫期2~3 d,成虫产卵前期6~8 d。不同药剂防治试验表明,50%烯啶虫胺20 000倍液喷雾,24 h后防治效果达90%以上,70%吡虫啉25 000倍液或5.4%阿维菌素5 000倍液喷雾,72 h后防治效果达70%以上。  相似文献   

19.
美国白蛾无公害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辽宁省自1979年发生美国白蛾以来就开展了生物(仿生物)药剂防治美国白蛾试验,经过十几年的试验、推广、应用确,定了几种药剂的防治方法。1美国白蛾核型多角体病毒1 1防治方法将美国白蛾2~3龄幼虫喂食喷过美国白蛾核型多角体病毒的树叶进行接毒,接毒后5~7d收取虫尸,盛在暗色瓶内放在冰箱(-4℃)或冻库内(-10℃)保存,或制成粗提纯剂放在冰箱或冷库内保存。第一代防治用头年第二代虫尸提纯剂,5×10PIB mL,第二代防治用当年第一代虫尸稀释液,2×10PIB mL。1 2防治效果从防治效果看出(见表1),2~3龄幼虫的死亡高峰为第8天至第9天,3龄为第1…  相似文献   

20.
体型粗大,是昆虫中最大的一类,如大乌桕蚕的翅展可达185mm。而且色泽绚丽,五彩缤纷。触角羽毛状,啄短小,无单眼,下唇须一般小而直,密被毛。翅宽大,中室端一般具眼状斑纹或月牙形斑纹,M2接近M1出自中室上角,中室开者则M2与M1共柄,无1A;前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