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探讨奶牛和绵羊血清骨型碱性磷酸酶活性在不同怀孕期的变化。[方法]采用磷酸苯二钠法,对33头荷斯坦奶牛和29只藏系绵羊不同怀孕期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及其酶保存率进行了测定。[结果]所有奶牛和绵羊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均在正常范围内,但奶牛怀孕中期的碱性磷酸酶活性比未怀孕、怀孕前期、怀孕后期明显降低(P<0.05);碱性磷酸酶保存率均低于26%,表明奶牛和绵羊血清碱性磷酸酶均来自骨骼。[结论]奶牛和绵羊血清骨型碱性磷酸酶活性在怀孕中期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α-干扰素(IFN-α)和γ-干扰素(IFN-γ)在怀孕前期(怀孕1~30d)、中期(怀孕31~120d)、后期(怀孕121~150d)山羊腺垂体中的分布及表达量的变化特点。【方法】以怀孕前、中、后期的山羊为试验动物,放血致死后采取其腺垂体制备切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分别对怀孕前、中、后期山羊腺垂体内IFN-α、IFN-γ阳性细胞的分布及表达变化进行研究。【结果】2种干扰素阳性物质主要分布于腺垂体嗜酸性细胞、嗜碱性细胞和嫌色细胞中。不同怀孕期,IFN-α和IFN-γ的分布存在明显差异,前期和后期表达量较高,中期明显降低;在前、中、后各个怀孕时期,IFN-α的相对表达量均比IFN-γ多,在后期更为明显。【结论】IFN-α和IFN-γ在山羊腺垂体中的表达量因怀孕时期的不同而存在明显差异,其可能在不同怀孕时期发挥作用或相互协同调节垂体激素的合成与分泌,参与动物生殖的调节。  相似文献   

3.
桃果实的糖酸含量变化及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研究果实发育过程中桃糖酸含量的变化特征。[方法]以盛花后不同发育时期的普通桃、油桃和蟠桃为材料,蒽酮法测定可溶性糖含量,氢氧化钠滴定法测定有机酸含量。[结果]普通桃可溶性糖含量先上升,果实迅速膨大期下降;油桃和蟠桃可溶性糖含量在果实速长生育期前期下降,后期上升,硬核前期下降,之后上升,但发育后期蟠桃可溶性糖含量无明显变化。普通桃有机酸含量在硬核后期和果实迅速膨大前期下降。油桃有机酸含量先下降,又大幅度上升,硬核前期下降,中期无明显变化,之后一直下降。蟠桃有机酸含量先上升后下降。裂果油桃有机酸含量高于正常果。[结论]盛花后不同发育时期的3种桃果实糖酸含量的变化趋势不同。  相似文献   

4.
王银龙  高树  贺志锐  刘强  赛务加甫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5):6742-6743,6745
[目的]研究新疆荷斯坦奶牛酮病血清中的部分生化指标的变化及其酮病致病机理的探讨。[方法]以新疆荷斯坦奶牛为试验动物,用酮粉法和改良的水杨醛检测法对其血清进行检测,应用硝酸还原酶法测定血清中一氧化氮(NO)含量和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应用DTNB显色法测定血清中GSH-Px活力,应用黄嘌呤氧化法测定血清中T-SOD活力,应用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血清中MDA含量。[结果]酮病奶牛血清中GSH-Px活力极显著降低(P0.01),T-SOD活力显著降低(P0.05),血清中MDA含量显著增高(P0.05);对照组奶牛血清中的NO含量和NOS活性均显著高于阳性组。[结论]酮病不但影响奶牛的抗氧化系统而且也会降低一氧化氮含量和一氧化氮酶的活性,对于揭示奶牛酮病的发生机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流产是由于胎儿或母体的生理过程发生紊乱,或它们之间的正常关系受到破坏,而使怀孕中断。奶牛流产一般指怀孕42~260 d的妊娠中断、胎儿死亡。怀孕42 d以前的牛发生胎儿死亡,一般称为早期胚胎死亡。怀孕260 d到怀孕期结束期间死亡的叫死产[1]。奶牛流产病的发生率一般在10%左右[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3种不同的植物油脂肪酸钙对奶牛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4头处于泌乳前期的中国荷斯坦奶牛,采用配对分组设计分成4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200 g棕榈油脂肪酸钙、200 g大豆油脂肪酸钙、200 g葵花籽油脂肪酸钙。预饲期15 d,试验期45 d。于正试期分别测定4组奶牛血液各项生化指标。[结果]日粮中添加棕榈油脂肪酸钙后,奶牛血糖含量提高7.15%、血浆尿素氮降低2.09%、血浆β-羟丁酸含量降低16.68%、血清非酯化脂肪酸含量降低20.64%;添加大豆油脂肪酸钙后,奶牛血糖含量降低2.78%、血浆尿素氮含量增加18.17%、血浆β-羟丁酸含量降低15.42%、血清非酯化脂肪酸含量降低5.86%;添加葵花籽油脂肪酸钙后,奶牛血糖含量降低0.98%、血浆尿素氮含量增加4.26%、血浆β-羟丁酸含量降低30.36%、血清非酯化脂肪酸含量提高6.00%。[结论]日粮中添加3种不同的植物油脂肪酸钙,均能降低奶牛脂肪组织的动员,有效缓解奶牛能量负平衡。  相似文献   

7.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养殖模式下奶牛的产乳效率。分别选择规模化养殖场、养殖小区和农村养殖户3种养殖模式下体重、体况相近的初产荷斯坦奶牛150头,按照产乳时间,每30 d为1组,连续3 d测定奶牛的干物质采食量和产乳量,并取乳样测定干物质含量和乳脂率,计算出产乳效率。结果表明,在泌乳前期、泌乳中期和泌乳后期,规模化养殖场奶牛产乳效率均显著高于养殖小区和养殖户产乳效率(P0.05)。泌乳前期,规模化养殖场奶牛产乳效率比养殖小区和养殖户产乳效率分别显著提高37.76%和66.67%;泌乳中期,规模化养殖场奶牛产乳效率比养殖小区和养殖户分别显著提高45.45%和120.69%;泌乳后期,规模化养殖场奶牛产乳效率比养殖小区和养殖户分别显著提高48.65%和214.29%。说明规模化养殖场奶牛产乳效率显著高于养殖小区、养殖户奶牛产乳效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奶牛体内矿物元素含量与蹄病的关系。[方法]从某大型集约化奶牛场随机抽取8头患蹄病的奶牛和8头健康奶牛,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检测患蹄病奶牛与健康奶牛血清中一些矿物元素(K、Fe、Cu、Mg、Mn、Na、Zn、Ca)的含量,分析了矿物元素的代谢与奶牛蹄病之间的关系。[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奶牛血清中Zn和Mn含量差异极显著(P0.01),试验组Ca和Mg含量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K、Fe、Cu和Na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患蹄病奶牛内矿物元素代谢异常,特别是与骨骼生长发育有关的元素代谢紊乱,容易导致蹄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大豆、玉米不同种植方式对土壤酶活性、土壤无机氮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的方法。[结果]与单作相比大豆/玉米混作在0.05水平显著提高了土壤蔗糖酶、脲酶、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和土壤无机氮养分的含量。土壤酶活性在整个生育期的动态变化是前期低,中期高,后期又降低。相关分析表明,土壤脲酶活性与土壤铵态氮呈在0.05水平显著负相关,与土壤无机氮呈0.01水平显著负相关。土壤铵态氮、土壤硝态氮和土壤无机氮与土壤蔗糖酶活性、过氧化氢酶活性和土壤多酚氧化酶活性未达显著相关。[结论]该研究可为大豆/玉米混作模式的发展和合理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黄花棘豆中毒后绵羊血清蛋白含量的动态变化。[方法]给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8只绵羊按照每日允许摄入量为10g/(kg.mb)来投服黄花棘豆,研究试验性黄花棘豆中毒后各时期绵羊的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和球蛋白含量变化。[结果]饲喂黄花棘豆粉后,全部试验羊在第16~18天出现中毒症状,第25~28天出现严重中毒症状。第28天采血后停止投服黄花棘豆,试验羊中毒症状在2周内全部消失。整个试验期间血清总蛋白、球蛋白含量无明显变化(P>0.05),而白蛋白含量在第21天和第28天显著降低(P<0.05)。[结论]该试验中黄花棘豆的主要有毒成分为吲哚兹啶生物碱。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了建立一种快速简易的绵羊早期妊娠诊断方法,提高母羊的繁殖效率,降低繁殖成本。[方法]选择1 317只母羊,为新疆地方品种多浪羊、策勒羊和卡拉库尔羊。于人工授精配种后16~30 d,采用血清酸滴定法进行了早期妊娠诊断。[结果]在试验绵羊中,共检出妊娠母羊1 128只,未妊娠羊189只。与实际妊娠结果相比,妊娠符合率为89.88%(1 013/1 128),未孕符合率为96.83%(183/189),总符合率为90.81%(1 196/1 317)。经卡方检验,这些指标在3个品种母羊或2个品种母羊间差异均不显著。[结论]血清酸滴定法诊断时间早、方法简便、结果准确,可以用于绵羊的早孕诊断,极具实用性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2.
李真  李庆章 《中国农业科学》2010,43(8):1730-1737
 【目的】探讨奶山羊乳腺发育过程中生长激素、胰岛素及其受体表达规律。【方法】关中奶山羊乳腺发育的4个时期即青春期、妊娠期、泌乳期及退化期用放射性免疫学方法(RIA)测定激素的含量,用免疫荧光法(IF)检测激素受体含量。【结果】在乳腺发育过程中血清中生长激素(GH)变化不显著(P>0.05),而组织中的GH在妊娠5月(P5M)时出现分泌高峰2.599±0.459 ng&#8226;mL-1(P<0.01)。血清中胰岛素(INS)在青春期含量变化差异不显著(P>0.05),到妊娠1月(P1M)时INS含量高达31.664±6.416 µIU&#8226;mL-1(P<0.01),泌乳高峰过后回到正常水平。组织中的INS在进入妊娠期后含量开始增加并持续到泌乳10日(L10D),之后下降。生长激素受体(GHR)在妊娠期比青春期和泌乳早中期高,在泌乳晚期达到高峰,之后下降。胰岛素受体(INSR)从青春期开始缓慢上升,在泌乳启动后达到高峰。【结论】在乳腺发育过程中血清和乳腺中的GH变化不明显。血清中的INS水平在妊娠初期最高,至分娩时最低,而乳腺中INS在泌乳期处于高水平。GHR在妊娠期和泌乳后期、退化前期表达量较高。INSR在妊娠期和泌乳期维持在一个较高水平,至泌乳中后期下降。  相似文献   

13.
夏成  王哲  张洪友  徐闯  张才 《中国农业科学》2010,43(8):1696-1702
 【目的】旨在阐明患脂肪肝奶牛体内代谢、内分泌以及肝和脂肪中3个基因表达的变化。【方法】分别对10头患脂肪肝奶牛和10头健康奶牛进行血液指标和肝脂含量的检测,利用半定量RT-PCR检测奶牛肝PEPCK-C mRNA的丰度,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脂肪Lp mRNA和HSL mRNA的丰度。【结果】①脂肪肝奶牛血糖浓度显著降低(P<0.01),血浆NEFA和BHBA的浓度显著升高(P<0.01),肝脂(约41.98%左右)和血清AST活性显著增加(P<0.01),血清γ-GT、TBI、CHE显著升高(P<0.05);②脂肪肝奶牛Ins浓度、Ins/Gn明显升高(P<0.05),肝PEPCK-C和脂肪HSL m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③脂肪Lp mRNA表达水平和血浆Lp、NPY浓度显著下降(P<0.05)。【结论】患脂肪肝奶牛存在严重的能量代谢障碍和明显的肝功障碍,体内Ins与Gn、Lp与NPY之间失调,肝PEPCK-C和脂肪HSL、Lp的基因表达减弱,是病牛能量代谢障碍发生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发治疗奶牛酮病的新方法、新药物,从抗氧化性能方面揭示广西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临床实验室自主研发的酮病治疗复方制剂——“酮康”对奶牛酮病的疗效.[方法]2013年6月,采用改良水杨醛比色法检测广西南宁某规模化奶牛场围产期奶牛46头,其中9头为酮病牛,并将其分为治疗组(6头)和阳性对照组(3头),另从37头中选取6头与治疗组奶牛体况相似、胎次相近、产奶量接近的奶牛作为健康对照组.试验期间,治疗组每天灌服“酮康”400ml,连续治疗5d,阳性对照组、健康对照组均不灌服.分别采血检测试验前后奶牛各抗氧化酶活性(CAT、GPX、MDA、SOD、TAC、VE).[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奶牛血酮含量明显降低,血糖明显上升,SOD和GPX的活性明显升高,差异极显著(P<0.01).CAT活性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1).MDA含量稍有下降,差异不显著(P>0.05),虽稍低于健康对照组和阳性对照组,但差异也不显著(P>0.05).VE含量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而对照组治疗后VE含量均比治疗前高.治疗组在治疗后TAC和CAT活性均低于阳性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结论]“酮康”对降低酮病奶牛的血酮含量、提高血糖含量和改善抗氧化性能的作用明显,效果良好.若不进行治疗和科学的饲养管理,酮病将持续伤害奶牛.  相似文献   

15.
选择30头妊娠奶牛,根据妊娠不同分为妊娠前期(<100d)、妊娠中期(100~200d)和妊娠后期(>200d)3组,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孕牛血浆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的cAMP和cGMP的含量.结果表明:随着妊娠期延长,孕牛血清和单个核细胞的cAMP是逐渐减少,而cGMP则是逐渐升高,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血浆中cAMPcGMP之比值均比对照组高且差异显著(P<0.05),但随妊娠期延长而逐渐下降.  相似文献   

16.
选择48头奶牛,分为6组,每组8头,分别为泌乳盛期,泌乳中期和泌乳末期,每个泌乳期设高产组和低产组,研究不同泌乳阶段和产奶水平下奶牛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情况。结果表明:随着泌乳阶段的延长淋巴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其中泌乳末期最高为2.95%,显著高于泌乳盛期(P0.05),泌乳中期淋巴细胞凋亡和各阶段差异不显著;在泌乳盛期和泌乳中期,高产奶牛的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率极显著地高于低产奶牛(P0.01),泌乳末期低产组淋巴细胞凋亡率升高为3.02%,高产组低产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由此可见,随着泌乳时间的延长,奶牛外周血淋巴细胞的凋亡率逐渐上升,并且高产奶牛更易于发生淋巴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17.
研究不同水平日粮阴阳离子平衡对泌乳前期热应激奶牛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随机将32头奶牛分为4组,日粮阴阳离子平衡(DCAB)分别为对照185 mEq/kgDM、试验Ⅰ组243 mEq/kgDM、试验Ⅱ组317 mEq/kgDM、试验Ⅲ组442 mEq/kgDM)。结果表明:(1)增加DCAB水平可以提高血液的pH值及HCO3-浓度,降低CO2分压,差异均不显著(P>0.05),唯有试验Ⅲ组TCO2下降显著(P<0.05)。(2)随着DCAB水平的增加,血清ALP增加(P>0.05)、血清CK降低(P>0.05);试验Ⅰ组血清TALT高于对照组,其他试验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3)试验Ⅱ组血清Na+、K+浓度最高,Na+组间差异显著(P<0.05);血清Cl-浓度随着DCAB的增加而降低,差异不显著(P>0.05);血清Ca2+呈二次曲线变化,差异不显著(P>0.05)。(4)试验组T3含量均高于对照组,试验组血清COR、T4含量均低于对照组,试验Ⅰ、Ⅱ组血清PRL含量高于对照组,而试验Ⅲ组则降低,差异均不显著。(5)试验Ⅰ、Ⅱ组血清GLU分别比对照组含量增加,而试验Ⅲ组则显著下降(P<0.05)。试验Ⅰ、Ⅱ组血清BUN含量比对照组增加显著(P<0.05),试验Ⅲ组则低于对照组0.78%,其中试验Ⅰ组血清BUN最高。综合DCAB对血液缓冲能力、激素和酶水平等方面考虑,在泌乳前期DCAB为275 meq/kgDM时饲喂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