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几种针叶树种水分生理特点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测定油松,侧柏,云杉,刺柏,樟子松的组织总含水量,自由水,束缚水含量,水势,蒸腾强度,相对含水量和临界饱和亏的季节变化,探讨这些树种在干旱条件下的水分生理特点;并对这些抗昌性指标进行数量化综合分析,用极点排序法将其依抗旱性强弱进行排序。  相似文献   

2.
以张掖灌区常用的樟子松、青海云杉、祁连圆柏、杜松、侧柏、油松、刺柏和华北落叶松8个针叶树种为研究对象,采用多变量综合分析法,对蒸腾强度、水势、自由水含量、束缚水含量、束缚水/自由水和含水量6个指标进行测定,对原始数据进行无量纲标准化处理,组成bij/MaxNj=aij矩阵,以Pi=∑i(1-aij)2值作为抗旱性能综合评判指标,结果表明,抗旱序列为:杜松>樟子松>青海云杉>油松>祁连圆柏>侧柏>刺柏>华北落叶松。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荒漠半荒漠地区沙枣、白蜡、油松等8个造林树种根系生长潜力(RGC)的调查,采用恢复率这一相对标准进行分析得出:8个造林树种根系生长潜力的排序,从大到小依次为沙枣、白蜡、早柳、新疆杨、樟子松、油松、侧柏、青海云杉。  相似文献   

4.
建立樟子松农田防护林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樟子松在民勤地区的生长表现表明:樟子松能适应干旱性的气候环境,具有较强的抗逆性,其抗旱性和抗热性强于当地的防护林树种二白杨,且生长快,成活率高,生长速度大于当地的5种常绿树种(油松,青海云杉,枣柏,侧柏和杜松);樟子松作为农田防护林树种,具有稳定,持久的防护作用,是更新农田防护林比较理想的树种之一。  相似文献   

5.
民勤沙区6种常绿树种冻害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2008年1-2月民勤沙区几种常绿乔木冻害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这次冻害的主要原因是1-2月份低于-10℃的低温冻害天气持续达40d之久;通过6种常绿树种冻害评价,各树种受冻害从重到轻依次是:祁连圆柏(83.3)、侧柏(74.2)、刺柏(63.3)、杜松(44.4)、云杉(38.3)和樟子松(26.7)。各树种冻害级别总体达中度偏重,受冻器官主要是叶、顶芽和枝条。  相似文献   

6.
温带半干旱地区呼和浩特树木园针叶树引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呼和浩特树木园针叶树引种,经过40年不断试验研究,现已成功地引种针叶树59种。其中松科冷杉属2种、云杉属20种、落叶松属5种、松属17种、黄杉属1种,柏科侧柏属1种、圆柏属7种、崖柏属1种、刺柏属3种,三尖杉科粗榧属1种,红豆杉科红豆杉属1种(附引种名录)。这些树种绝大部分都是第一次引入本园,极大地丰富了温带半干旱地区针叶树树种资源,生长最长的有38年生的樟子松,最短的也有10年历史,且大部分已参  相似文献   

7.
在自然环境恶劣的毛乌素流动沙丘进行叶树树种选择造林试验结果表明,樟子松造林成活率可达100%,保存率为88.5%,而华北落叶松保存率为零,樟子松的高生长,胸径生长,材积生长量和单位面积蓄积量达到最大,为油松的5.4倍,樟子松的抗逆性和适应性亦远远高于油松,杜松,侧柏和华北落叶松,因此在毛乌素流动沙丘进行樟子松固沙造林,其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最高。  相似文献   

8.
1 耐旱树种选择 根据多年试验研究结果,陇中半干旱地区山地造林在有灌溉条件的地方,应以侧柏、青海云杉、杜松、樟子松、河北杨、新疆杨、刺槐、旱柳、臭椿、白榆等乔木为主,适当栽植圆柏、油松、刺柏、毛白杨、山杏等;在无灌溉条件下的荒山造林应以耐旱灌木为主,如中国柽柳、毛条、柠条、狼牙刺、沙冬青、山毛桃等为主,适当栽植侧柏、杜松、樟子松.  相似文献   

9.
农田防护林更新树种选择及配置模式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农田防护林更新树种和配置模式进行了分析研究。从新品种的引种上筛选出适于河西走廊发展的农田防护林树种为三倍体毛白杨B10 0 8和BT85 ,并能在瘠薄和盐碱化土壤上良好生长 ;经抗寒性分析得出垂柳、云杉、白榆、柽柳、沙枣抗冻性较强 ;为减缓天牛等蛀干害虫危害 ,在林网配置模式上引入了云杉、侧柏、樟子松、垂柳、小叶白蜡、国槐等耐瘠薄抗寒性强的树种 ,营造多树种林带 ,组成混交林网结构 ,使林网中感虫杨树的比例占 2 0 %左右 ,增加了林网结构的稳定性和长效性  相似文献   

10.
在皆伐迹地用常规方法栽植国家重点保护珍贵树种长白松,当年成活率可达97.8%,3年保存率可达95.4%,其高生长和径生长均高于云杉、樟子松,可以作为长白山林区皆伐迹地的主要造林树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