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4 毫秒
1.
葱斑潜蝇发生规律及防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葱斑潜蝇年发生 6~ 7代 ,以蛹越冬。 4月中下旬越冬蛹开始羽化 ,4月下旬见幼虫 ,5月中旬出现第 1代成虫 ,以后各代重叠发生 ,盛发期在 6~ 9月份 ,完成 1代需 1 7~ 31天。研究明确了该虫的生物学习性 ,虫态历期及温湿度对其生存发育的影响 ,应用综合防治技术取得了良好的防治效果和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磨光琵甲(Blaps opaca)1年发生1代,有世代重叠现象.4月下旬至9月上旬产卵,卵期6~10天,幼虫期370~380天,蛹期16~20天,成虫期1.5~2年.以成虫和幼虫越冬,越冬幼虫当年羽化,羽化成虫30~50天性成熟,开始交配产卵.  相似文献   

3.
葱蝇生物学特性的观察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对葱蝇(Delia antiqua(Mesen)]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表明:葱蝇在沈阳地区1年发生3代,并有明显的世代重叠现象。越冬代成虫于4月下旬开始出现,5月上旬是羽化高峰期;第1代成虫于6月上旬开始出现,6月下旬是羽化高峰期;第2代成虫于7月中旬开始出现,羽化高峰期在8月上旬。越冬代雌成虫出现后6天开始产卵,11天达产卵高峰期;第1代雌成虫出现后4天开始产卵,7天达高峰期;第2代雌成虫出现后4天开始产卵,8天达高峰期。第1代卵的历期3.5天,幼虫历期13.7天,蛹历期14.0天;第2代印的历期3.0天,幼虫历期13.0天,蛹的历期13.5天。各代蛹均有不同程度的滞育现象。各代成虫的寿命分别为:越冬代17.9天,第1代20.8天,第2代25天。各代雌成虫的平均产卵量分别为:越冬代20.5粒,第1代17.3粒,第2代12.6粒。圆葱定植后除前期约20天不受葱蝇为害外,其余生长期都受到葱蝇的为害。第1、2代幼虫皆能使圆葱造成很大的损失。  相似文献   

4.
喜树幽斑螟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喜树幽斑螟是喜树的一种新害虫 .在福建三明、南平 1 a发生 5代 ,以茧在树皮缝中越冬 .成虫翌年 4月下旬羽化 ,幼虫 5龄 ,卵期 4~ 8d,幼虫期 1 4~ 2 6 d,蛹期越冬代 1 5 7~ 1 6 9d,其它各代 1 1~ 2 3d,成虫寿命 2~ 1 2 d  相似文献   

5.
伯南夜蛾生物学特性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伯南夜蛾是黑荆树的一种主要害虫,在福建华安一年发生4代,以蛹越冬,翌年4月中旬成虫开始羽化,卵散产于嫩枝叶上,4月下旬孵化,卵期5~9天,幼虫6龄,以取食嫩叶为主,历期27—42天,越冬蛹历期161—178天,每雌可产卵103—421粒,成虫寿命4—9天。结合冬季抚育,清除越冬蛹,可压低来年虫口发生基数。防治试验表明,用灯光诱杀成虫、用40%氧化乐果800倍液、50%甲胺磷1000倍液、20%氰戊菊酯2000倍液和2.5%溴氰菊酯4000倍液喷洒幼虫,效果均很好。  相似文献   

6.
柿梢鹰夜蛾为江西柿苗重要害虫。该虫在庐山一年两代,8月下旬老熟幼虫入土6~8cm深处化蛹越冬,翌年6月上旬开始羽化。产卵子柿苗嫩叶背、嫩梢、嫩枝上。卵期5~7天;幼虫5龄,体色多变,历期17~19天;预蛹期2天;蛹期16~19天;成虫产卵前期4~6天,寿命6~9天。1~3龄幼虫用敌杀死喷雾防治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7.
紫光箩纹蛾(Brahmaea Porphyrio Chu et wang)主要为害小叶女贞、金叶女贞、桂花等木犀科植物。2年的调查显示,该虫在我市年发生不完全3代,越冬代成虫始见于4月下旬,2代终见于9月下旬;幼虫为害期:1代为5月中旬~7月中旬,2代为7月上旬~9月中旬,3代为8月下旬~10月上旬,有世代重叠现象;以蛹在寄主地越冬;各代的卵平均历期分别为12.5d、7.7d、和7.4d;幼虫历期为37.8d、22.0d和26.1d;蛹历期22.3d、23d和221d;成虫寿命5.5d、5.6d和12.0d;世代历期78.1d、58.3d和266.5d。  相似文献   

8.
美洲斑潜蝇以幼虫潜入寄主叶片取食为害,在26℃温度条件下,卵、幼虫、蛹的历期分别为1~3d、4~5d、7~10d,成虫产卵前期为2~3d;在南宁市年发生世代15~17代;成虫羽化高峰期为上午10:00~12:00,有趋黄性。成虫一般不在叶柄、茎蔓、果实上取食、产卵。  相似文献   

9.
为开展黑龙江省马铃薯甲虫的监测与防控,在两个疫情发生县市的网室内开展了越冬成虫发育、卵孵化、幼虫生长发育、老熟幼虫入土羽化、一代羽化成虫生理发育过程调查。结果表明:通过调查,得到了马铃薯甲虫在黑龙江省的发生规律,确定马铃薯甲虫在黑龙江省一年发生2代,以成虫在寄主田越冬,越冬成虫一般在第二年6月中旬出土,4~7 d后交尾产卵,卵孵化期5~6 d,后卵孵化为一代幼虫取食为害,13~15 d后老熟幼虫入土羽化,土层深度5~10 cm。蛹期10~12 d羽化为一代成虫。一代成虫发育10~12 d后,交尾产卵,孵化为二代幼虫,为害7~10 d后入土化蛹,蛹期10~12 d,羽化为二代成虫,二代成虫入土越冬。  相似文献   

10.
淡红毛隐甲(Crypticus(Seriscius)rufipes Gebler,1830)1年发生一代,生活史较整齐,以7-9龄幼虫越冬,6月中旬至7月下旬产卵,卵期6-10天,幼虫期293-308天,幼虫越冬后于次年4月下旬至5月下旬化蛹,一般为10龄,蛹前期6-14天,蛹期7-12天,羽化成虫经20-30天性成熟开始交配产卵.  相似文献   

11.
梨剑纹夜蛾Acromicta r(?)micis Linnaeus属鳞翅目夜蛾科,是一种为害果树、林木和蔬菜的食叶性害虫。到目前为止,国内对该虫研究报道甚少,我们于1989~1990年对该虫在山植树上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较系统的实验室观察和田间调查。该虫在吉林省一年3代,以老熟幼虫入土结茧化蛹越冬。成虫4月下旬在叶面上产卵。卵孵化期9~10d,幼虫7龄,历期30~35d,蛹期13~20d,成虫寿命7~9d。本文报道了梨剑纹夜蛾的形态及生物学特性。  相似文献   

12.
稻秆潜蝇在重庆市已由次要害虫上升为主要害虫,该虫在重庆地区1年发生3代,以第3代幼虫越冬.越冬代幼虫在3月下旬化蛹,4月中旬至下旬为第1代成虫期,5月上旬为产卵期.5月上旬至6月上旬为第1代幼虫期,6月上旬至下旬为蛹期.第2代成虫期为6月下旬至7月中旬,7月上、中旬为产卵期,7月中旬至8月上旬为幼虫期,8月上旬至下旬为蛹期.第3代成虫期为9月上旬至下旬,并迁至越冬寄主上产卵,10月初至11月底孵化为幼虫进入越冬期.成虫羽化后1~2 h即可交配,但多数于羽化后1~3 d才交配.交尾后越冬代于4~9 d,第2代于3~7 d后产卵,一般1叶仅产1卵,偶有数粒.单雌产卵量2~81粒不等.成虫寿命为20 d左右.  相似文献   

13.
1 发生情况。桃小食心虫一年发生1~2代,以老熟幼虫.结一个扁圆形的冬茧,在树冠下5~10cm深的土层中越冬。幼虫5月中旬开始出土,6月上旬为出土盛期,出土后在土坷垃或砖头瓦片下结一个纺锤形的夏茧化蛹,6月中旬开始羽化,6月下旬~7月上旬为羽化盛期。成虫羽化后2~3天产卵,卵期7天,幼虫在果内危害20天左右脱果作茧。凡7月中旬~7月下旬脱果的幼虫,完全发生第二代。  相似文献   

14.
<正> 防治水稻二化螟需预测越冬代二化螟成虫盛发期,再根据当地的温度湿度和卵的历期推算卵的孵化盛期、第一代幼虫的钻蛀盛期,在孵化盛期或孵化盛期后3~6天内,消灭第一代幼虫及部分越冬代成虫和卵,把二化螟消灭在钻蛀之前。我们于1989~1991年大量剥茬,观察越冬代二化螟的发育进度,积累了些资料,现根据0厘米地温、相对湿度,用多元回归分析法,预测越冬代水稻二化螟成虫的发生期。1 方法和资料1989~1991年我们都选同一块地,定时(每隔2~5天)大量剥茬,观察二化螟的发育进度(资料整理见表1,气象资料见表2)。  相似文献   

15.
自然界中发生的种群已经很少,一般每年发生1代。我国北方以幼虫越冬,3月中下旬至4月上旬开始活动,幼虫逐渐老熟并化蛹。5月中下旬开始羽化为成虫,性成熟后即交配产卵繁殖。成虫产卵期为22~137天。单雌平均产卵量为400~500粒。卵期约14天。脱  相似文献   

16.
侧柏毒蛾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洪国朋 《安徽农学通报》2006,12(7):139-139,107
侧柏毒蛾(Parocneria furvaLeech),在黄山市每年发生3代,以卵越冬。第二年2月下旬越冬卵开始孵化,5月上、中旬幼虫老熟化蛹。5月下旬、6月上旬成虫羽化,第一代成虫7月下旬出现,第二代成虫9月下旬至10月中旬出现,交尾产卵,以卵越冬。此虫大发生时,一株树上有虫千头,常造成很大灾害。防治此虫的关键,在于做好虫情测报,于3月下旬至4月上旬对越冬代幼虫施防治,即可解除以后各代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淡红毛隐甲(Crypticus(Seriscius)rufipes Gebler,1830)1年发生一代,生活史较整齐,以7-9龄幼虫越冬,6月中旬至7月旬产卵,卵期6-10天,幼虫期293-308天,幼虫越冬后于次年4月下旬至5月下旬化蛹,一般为10龄,蛹前期6-14天,蛹期7-12天,羽化成虫经20-30天性成熟开始交配产卵。  相似文献   

18.
落叶松叶蜂在秦岭山地的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落叶松叶蜂在秦岭山地林区1年发生1代,6月中旬后以老熟幼虫结茧越冬,翌年4月下旬化蛹,5月上旬成虫羽化,5月下旬卵孵化,幼虫5龄。雌雄性比19.7:1,5%的个体2年1代。其发生期比山西、辽宁等地早1个月。  相似文献   

19.
<正>柑橘粉虱以幼虫群集在嫩叶背面吸取柑橘汁液,并分泌蜜露诱发严重的煤烟病(枝叶和果实表面覆盖一层黑色霉层),严重阻碍柑橘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柑橘粉虱发生严重的柑橘园产量降低、果品质量下降,次年基本绝收。一、发生规律柑橘粉虱在我国多数柑橘栽培区一年发生3代,以高龄幼虫越冬,次年3月下旬化蛹,越冬代成虫4月开始出现5月初达盛期。第1代幼虫盛期在5月中旬(在越冬代成虫盛发后10~15天),第2、  相似文献   

20.
黑带食蚜蝇生物学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1987-1990年,研究了上海地区黑食蚜蝇的生活史和生活习性,室内条件下该蝇一年发生5代左右,以蛹和成虫越冬,在6月上旬至9月下旬,以蛹在土壤中越夏,气温在24℃时,完成一世代需28.83天,其中卵期1.77天,幼虫期5.24天,蛹期6.49天和成虫(产孵前期)15.33天,一世代的发育起点温度为8.23℃,有效积温为449.05日度,一天中成虫数量高峰发生在上午10年,中午以后数量就下降,室外的成虫在飞行中交配,历时约1秒钟,田间雌蝇比例占47.6%,室内卵平均孵化率为42.51%,室内用25%蔗糖水饲育,雌、雄成虫寿命分别为15.8天和12.5天,越冬期的成虫寿命可达长2个月左右,在整个幼虫发育期间,平均每头幼虫可吃萝卜蚜276.4或桃粉蚜328.4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