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凤珍 《种子世界》2010,(10):51-51
<正>1品种选用根据东北地区生态特点,适合早熟马铃薯生长,双层覆膜栽培必须选用经过审定的早熟、抗病、结薯集中、薯块整齐、商品性好的品种,如东农303、早大白、克新21号等品种。同时应选择这些品种的优质脱毒种薯,因为种薯是否脱毒,对产量和质量的影响非常大。  相似文献   

2.
<正>马铃薯采用大棚套地膜覆盖栽培,可提高产量,提早上市,效益较好。现将具体栽培技术介绍如下:一、品种选择以提早上市为目的的,需选用特早熟或早熟品种;以增加产量为目的的,应选用晚熟的高产品种。二、种薯处理播种前必须对马铃薯进行种薯处理。首先,将种薯晾晒1~2天(选择晴暖的中午晾晒),并剔  相似文献   

3.
松桃县马铃薯中早熟新品种比较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引中早熟马铃薯新品种进行试验,筛选出适宜于松桃稻薯轮作的马铃薯新品种.结果表明:鄂薯5号产量最高,生育期适宜,抗晚疫病,是适宜松桃稻薯种植的新品种.  相似文献   

4.
通过马铃薯鲁引1号不同种源,地膜覆盖,施肥,种薯大小,种植密度的试验研究,其中明确了在旱地多熟间套种条件下以地膜覆盖,选用高山种薯、一次性用足基肥、中切薯(25g),种3500-4000穴/667m^2的密度等,应用早熟品种和促早熟措施,形成了较为系统的浙西南山区马铃薯早熟高产增效的关键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5.
不同脱毒马铃薯早熟品种秋种筛选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单因子随机区组设计,在黔东南中海拔(600m左右)地区进行脱毒马铃薯早熟品种的秋种品比试验,筛选适合秋种的脱毒马铃薯品种。试验表明:中薯3号植株生长、产量形成受秋季环境影响较小,产量显著高于费鸟瑞它等个品种,但其薯形畸形,商品性差。综合产量、抗性和商品性等因素,较适宜本地秋种推广种植的早熟品种为费乌瑞它。  相似文献   

6.
糖浓度及光照条件对试管薯诱导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一步法进行试管薯的诱导,不更换培养基,研究试管苗培养阶段光照时间及糖浓度对会-2、云薯201、中薯三号及威芋三号4个马铃薯品种试管薯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加培养基糖浓度会提前试管薯形成期;不同品种需要不同的适宜试管薯诱导的光照时间和糖浓度;适当的光照时间有利于诱导较大的试管薯;相对早熟品种而言,晚熟品种诱导阶段需要更多的光照时间;不同品种需要做培养环境的筛选和品种结薯性评价,以筛选出最佳的诱导条件.  相似文献   

7.
马铃薯熟性是由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是我国不同栽培区划选择适宜品种的重要指标之一。本研究以晚熟品种中薯18号和早熟品种中薯5号及其F1分离群体为材料, 2018—2019年连续2年对“中薯18号(母本)×中薯5号(父本)”杂交分离群体进行熟性评价,从中筛选出极端晚熟和极端早熟的基因型各30个,并分别构建极端晚熟和极端早熟基因组DNA混池。利用简化基因组2b-RAD (2b-restriction site-associated DNA)技术测序,寻找差异标签开发出3个与熟性连锁的分子标记SCARA2-2、SCARA4-21和SCARA5-16,3个分子标记联合使用对熟性分离群体子代进行验证,晚、早熟表型符合率分别到达了87.5%和93.0%,这些分子标记的开发和联合使用对辅助马铃薯熟性选择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雷尊国  黄团  邓宽平  彭慧元  李丽 《种子》2013,32(2):78-81
以早熟马铃薯品种费乌瑞它为材料,研究不同肥料及施肥方式对早熟马铃薯匍匐茎数量及长度、块茎数量、结薯率及块茎干率的动态变化影响。结果表明,通过施放硫酸钾、尿素或复合肥,采用兑水或固体颗粒施放方式都能提高早熟马铃薯繁种时的匍匐茎数量;尿素在早熟马铃薯繁种栽培早期试验能提高结薯率,中期减缓结薯率,影响匍匐茎及块茎发育;硫酸钾及兑水施放复合肥都能明显促进早熟马铃薯繁种的结薯率。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对国内引进的11个马铃薯品种(系)进行品比试验,旨在选择适合本地区种植的、具有较高产量和淀粉含量的马铃薯品种(系)。结果表明,晋薯14号、2191、晋薯18号及晋薯16号这4个品种综合性状表现较好,适宜在本地种植推广。  相似文献   

10.
白银市引黄灌区早熟马铃薯地膜栽培面积逐年扩大,脱毒种薯需求日益迫切,生产优质、高产原种是脱毒种薯生产的关键环节。近几年,结合马铃薯脱毒微型薯的特征特性,从品种选择、微型薯处理、精选地块、科学施肥、网棚建设、播种技术、田间管理、收获贮藏等方面进行研究,总结出微型薯网棚扩繁原种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