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活性白土和氧化铝为脱色剂,研究了不同脱色时间、脱色温度、脱色剂用量以及不同配比对青豆油脱色效果的影响。通过正交实验研究,最佳的脱色工艺为:脱色剂为混合剂、脱色剂用量为油质量的4%,脱色温度80℃,脱色时间为30min。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脱色时间、脱色温度、脱色白土用量3个因素进行正交试验,确定最大限度保留植物甾醇的玉米油的最佳脱色工艺为:脱色时间温度为95℃,脱色时间为25 min,白土用量为3%,此时甾醇含量为768×10~(-6),与碱炼油甾醇含量1 152×10~(-6)相比,甾醇损失率为33.3%,此时脱色油的色泽为Y25 R2.5。  相似文献   

3.
采用膜处理、脱色、混合有机溶剂除杂、丙酮沉淀等工艺提取纯化神州草中的SOD,通过考查浸提缓冲液、活性炭脱色时间、激活剂加量、混合溶剂及丙酮加量等因素对SOD酶活性的影响,确定神州草SOD的最佳提取纯化工艺为:在神州草叶中加入2.5倍pH值7.8的0.9%氯化钠溶液打浆、离心,上清液经截留分子量为100 000的中空纤维膜,透过液再经截留分子量为10 000的中空纤维膜浓缩后得到SOD浓缩。40 m L浓缩液中加入0.5 g活性炭和0.5 g活性白土及150μL氯化铜激活剂后脱色20 min,离心得上清液,加入总体积50%的氯仿-乙醇混合体系(3∶5),离心后,上清液中加入1.0~1.2倍体积的丙酮沉淀,得到SOD粗品。该粗品再经混合有机溶剂除杂、丙酮沉淀处理后,获得活性在2 000 U/mg·pro以上的SOD产品。为神州草的资源化综合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大豆油脂在低温储存过程中出现絮凝的现象影响了用户体验和产品销售,是油脂生产企业和学界关注的重点。对大豆絮凝影响因素及形成机制进行了研究,通过比较不同精炼工序大豆油和不同一级大豆油的抗冻性差异,研究微量成分对一级大豆油抗冻性的影响。通过絮凝物质的分离提取和成分检测,分析絮凝物质的主要成因是精炼过程中产生的反式脂肪酸、不饱和结构分解、含硫化合物等的共同作用。通过理论分析概述大豆油低温絮凝的控制措施,在油脂精炼过程中要控制脱色和脱臭的温度和时间,控制油脂中的不饱和脂肪酸的分解和反式脂肪酸的形成,同时还应关注机械杂质、残留白土、含硫化合物等外界物质的引入和残留。  相似文献   

5.
据欧洲媒体7月28日报道,美国Alliance Enterprises公司将一种脱胆固醇技术应用于奶酪生产,成功的将切达奶酪中胆固醇含量降低45%。这种技术采用一种“混合-分离”工艺,首先向牛奶中注入天然油脂,这些天然油脂会“抓住”乳脂中的胆固醇,然后再将这些油脂和胆固醇分离出来。  相似文献   

6.
仙草胶提取液脱色工艺的研究Ⅰ—树脂脱色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了5种离子交换树脂和吸附树脂对仙草胶提取液脱色效果的影响,从中筛选出树脂D301,并对其脱色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仙草胶提取液树脂脱色工艺的最佳参数为:树脂用量3%,时间3h,温度50℃。在此条件下脱色率达95.5%,多糖损失率为15.5%。  相似文献   

7.
中原地区入仓高水分玉米安全度夏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中原地区堆高5 m~6 m、入仓水分最高17.8%的玉米安全度夏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从入仓控制开始,经过冬季低温储藏,春季气温回升15℃到以上时采用地上笼压入式通风、组合式多管通风系统压入式通风就仓干燥等技术,使玉米全仓平均水分降到14.0%以内,结合臭氧防霉、高浓度PH3熏蒸及排积热控仓温等措施,确保了高水分玉米的安全储藏。  相似文献   

8.
赖建辉  王靓 《茶业通报》2000,22(2):21-22
茶籽油系指山茶科植物种子中提取油脂的统称。茶籽油的脂肪酸组成与橄榄油极为相似,均以不饱和脂肪酸为主,其中油酸和亚油酸高达90%以上,还有多种脂溶性维生素。此外茶籽油还含有数种生理活性物质,例如茶多酚、茶皂甙等。我国古代往往将茶籽油视为延年益寿和养颜美容之佳品,然而由于茶籽油苦涩,必须经过脱苦等精制方可食用,而现有的“碱炼法”设备昂贵、工艺复杂、营养损失大,而且不耐贮藏。为此本文尝试了采用加入混合食品添加剂的简易脱苦脱酸法,工艺简单,油香口感好。现将试验情况初报如下。1 材料和方法1.1 材料1.1.1 样品茶毛油和油…  相似文献   

9.
利用秋冬季节低温低湿的自然气候条件,对高水分稻谷进行机械通风就仓干燥降水,采取先压入式后吸出式的通风工艺,合理控制不同通风阶段的降水量,在秋、冬季近四个月的时间内,将稻谷水分从16.6%降至14.4%,降低2.2个百分点。同时,粮温下降,粮情稳定,品质指标基本无变化。  相似文献   

10.
凹凸棒石粘土,具层链状含镁铝硅酸盐矿物,比表面积大,具有十分强烈物理吸附性。江苏省自采发以来,引起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关注。为开发应用新型吸附剂、提高食用植物油品质,一九八四年我们研究了凹凸棒石粘土(以下简称棒土)对菜毛油脱色,为我国中小型油厂,予榨毛油,生产优质食用油,摸索一套脱色新技术和生产技术条件。为替换过去常用脱色吸附剂——活性白土(CK),提供科学依据。一、毛油脱色试验技术设计在充分利用与发挥新型吸附剂棒土物化特性与工艺性能,以及植物油精炼的原理的基础上,通过一定技术条件处理,研究强化棒土对菜毛油一次脱色的技术。采用滤饼过滤的手段,将棒土与脱色油分离,获得油色浅淡、透明,无黄曲霉毒素 B_1的优质脱色油。  相似文献   

11.
1.氢化油氢化油是指将植物油经过氢化处理的油脂。氢化处理的原理是:将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植物油加热,同时加入金属催化剂(镍系、铜—铬系等),通入氢气,使不饱和脂肪酸分子中的双键与氢原子结合,其结果是油中不饱和脂肪酸的比例大大降低,油脂的熔点升高(硬度加大)。经过这样处理而获得的油脂许多物理性质发生了很大变化。若按不同需要控制生产过程中的反应参数,便可得到各种各样的产品,以满足不同食品加工的需要,如作为起酥油和人造奶油等的基料等。将2种或更多氢化到不同程度的基料油进行掺和,可得到具有理想特性的人造奶…  相似文献   

12.
将废活性炭用水洗净后,在110℃烘箱中干燥4h,然后将其按不同温度和时间在马福炉中加热和冷却,采用碘量法测定活性炭对碘的吸附率。分析活性炭的脱色能力,找出实验最佳方案,最后利用糖浆脱色实验与新的活性炭比较。实验结果,经过再生的活性炭脱色能力达到原来的73.53%(脱色率比较),脱色糖浆的使用性能及使用寿命与新的活性炭相当。  相似文献   

13.
茶皂素是一种性能优良的天然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但目前使用的多为粗提物,纯度不高且含有大量色素,水溶液颜色较深,严重影响其应用范围。通过正交试验对茶皂素的纯化工艺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在0.05μm的膜孔径、0.1 MPa的操作压力和1%的料液质量分数下,样品纯度由原先的不到50%提高到83%,得率为69%。对油茶皂苷的脱色工艺进行了研究,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为:H2O2加入量9%,料液质量分数10%,pH值9,脱色温度70℃,脱色时间30 min,工艺简单易行,适宜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两个平仓房采用不同的气密方法和充氮气调工艺进行比较试验,得出将半挂膜等多措施密闭改造的方法运用到气密性改造中有较好的效果;同时采用"下强排抽负压—上充—下强排—下充—环流"的充氮工艺可以有效减少充氮次数,缩短充氮时间,氮气浓度均匀性好和降低能耗。  相似文献   

15.
采用正交试验对柿子粉多糖色素脱除活性炭法进行工艺条件的优化,分别考查活性炭添加量、脱色温度及脱色时间对色素脱除效果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脱色率为评价指标,确定了活性炭吸附柿子粉多糖色素的最佳工艺为活性炭添加量6%,脱色温度40℃,脱色时间40 min,在此条件下脱色率为78.41%,多糖保留率为84.98%。试验证明,活性炭除去柿子粉多糖色素的方法方便可行,为柿子粉的研究与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利用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了β-谷甾醇、γ-谷维素及其混合物的结晶行为,从X-射线衍射分析可以看出快速冷却结晶可以促进β-谷甾醇、γ-谷维素及其混合物形成晶体。通过偏光显微镜观察发现,β-谷甾醇和γ-谷维素的添加量对油脂中的结晶体有明显的影响,且随着混合甾醇的添加量增加,晶体形成的尺寸也呈现增大的趋势,当混合甾醇的添加量为1%~3%时,晶体的形状呈现出细长的管状结晶,当添加量增大到3%以上时,晶体的结构呈现出互相交错的四瓣形聚集态,形似绣球菊,最终形成结构稳定的油脂凝胶。  相似文献   

17.
以活性炭为脱色剂,研究影响仙草胶提取液脱色效果的因素及条件,优化了脱色工艺参数。试验结果表明,活性炭对仙草胶提取液的最佳脱色条件为:活性炭用量2.5%,温度60 ℃,时间50 min,在此条件下,仙草胶提取液的脱色率可达92.3%,多糖损失率为20.5%。  相似文献   

18.
目前许多地方出现龟鳖生长快慢不均、质量好坏不稳定现象,经过检测和分析发现与饲料原料质量不稳定有直接关系。现将主要饲料原料及质量好坏鉴别方法介绍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中原地区堆高5 m~6 m、入仓水分最高17.8%的玉米安全度夏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从入仓控制开始,经过冬季低温储藏,春季气温回升15℃到以上时采用地上茏压入式通风、组合式多管通风系统压入式通风就仓干燥等技术,使玉米全仓平均水分降到14.0%以内,结合臭氧防霉、高浓度PH3熏蒸及排积热控仓温等措施,确保了高水分玉米的安全储藏.  相似文献   

20.
亚麻籽油的开发利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亚麻是山西省高寒山区的主要油用作物之一。亚麻籽含油率达到42%,油中不饱和脂肪酸占到主要脂肪酸组成的91%,其中,ω-3脂肪酸含量高达49%,比其他油用作物含量高7倍~50倍。ω-3脂肪酸营养油具有预防冠心病、心脑血管病,降低胆固醇,抗血栓,降血压,提高动脉系统柔性的功能,极具开发价值。ω-3脂肪酸营养油是在常规油脂加工工艺基础上,通过对部分工艺的改进,使产品中α-亚麻酸的含量较传统工艺提高了38.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