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牛的胚胎工厂化生产是通过对牛施行活体采卵,获取卵母细胞,在实验室内对卵母细胞进行体外成熟、体外受精,使受精卵在体外发育培养至囊胚阶段。对胚胎的质量检查,目前只能凭其形态进行评估分级,而对胚胎的内在质量却不易判断,在胚胎出厂前无法严把质量关,因此,在胚胎生产过程中实行严格的全程质量控制显得尤为重要。1建立严格的技术管理体系1.1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严格的技术管理是质量控制分析的基础,必须制定切实可行的供体牛饲养管理制度、卫生防疫制度、实验室规章制度、各类人员岗位责任制度、技术档案资料管理制度及胚胎工厂…  相似文献   

2.
牛体外胚胎生产技术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外胚胎生产技术对于家畜的繁殖潜力挖掘、快速扩繁以及种质资源保护具有重要的价值。自上世纪80年代起,科研人员围绕牛体外胚胎生产开展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良好的进展。目前牛胚胎体外生产的基本体系已经确立,在体外培养条件下能够稳定的获得囊胚,但是在牛胚胎体外生产过程中仍然有许多因素和机制没有被彻底阐释,从而限制着牛胚胎体外生产水平。本文综述了牛卵母细胞体外成熟、体外受精及早期胚胎体外培养的相关技术环节的研究进展,并对包括培养液的添加物质、培养过程中的氧化应激等相关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以期为进一步提高牛胚胎体外生产水平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牛体外胚胎生产取得很大进展,可以稳定地在体外获得囊胚,但体外生产效率偏低,不能满足产业需要.在牛体外胚胎生产过程中很容易产生活性氧和活性氮,导致配子和胚胎受到氧化应激或硝化应激.褪黑素作为一种强有力的抗氧化剂和抗凋亡剂,可以直接清除有毒的氧衍生物,减少活性氧的形成,在牛体外胚胎生产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本文主要对褪...  相似文献   

4.
有研究发现,体外生产的胚胎染色体异常的发生率高于体内胚胎。Viuff等人在一项对牛体外胚胎染色体异常的研究中发现,体外生产的牛囊胚的混倍率为72%,而体内生产的囊胚混倍率仅为25%。这说明,胚胎生产的操作过程、培养液成分和其他的一些环境因素可能是引起胚胎发生染色体异常的  相似文献   

5.
随着商业性胚胎移植技术的推广应用和动物胚胎工程技术的深入研究,对胚胎和卵母细胞的需求量日益增加,单靠超排技术获得的胚胎或卵母细胞已远远不能满足科研和生产的需要,因而推动了卵母细胞体外成熟(IVM)、体外受精(IVF)及体外胚胎生产(IVP)等胚胎工程技术的发展。牛体外受精技术日趋成熟,体外胚胎生产已经开始走向生产应用,但山羊体外胚胎的生产效率远落后于牛,且质量不稳定。优化培养条件是提高山羊胚胎生产效率和胚胎质量的关键。文献报道,将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白血病抑制因子(LIF)、干细胞因子(SCF)用于绵羊、小鼠等动物的细胞培养研究取得了较理想的效果,但未见将3种成分用于山羊的报道。  相似文献   

6.
卵母细胞体外成熟(IVM)是山羊胚胎体外生产的关键步骤,其对山羊体外生产胚胎的数量和质量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此外,IVM还可以满足胚胎工程技术如体细胞核移植、转基因动物生产对卵母细胞的大量需求。然而,由于山羊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研究起步较晚,与牛、猪等家畜相比仍然存在不小的差距,存在诸如体外成熟率低、胚胎质量不佳、培养体系可重复性低等问题。因此,分析山羊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的主要影响因素,提高山羊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率,建立山羊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稳定培养体系,就成为了近年来山羊胚胎体外生产的研究重点。论文综合国内外学者近年的相关研究,对可能影响山羊卵母细胞体外成熟效率的各种因素进行了综述分析,同时对山羊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现存问题进行了分析,以期为建立山羊卵母细胞体外成熟体系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7.
实验 1,利用 9187枚荷斯坦母牛卵巢 ,进行 71批次的胚胎体外产业化生产 ,结果表明 ,母牛卵巢在离体后约 14 h的长时间运输保存条件下 ,控制其保存温度从最初的 30~ 35℃缓慢下降至到达实验室时的 15~ 2 0℃时胚胎体外生产效果最好 ,其卵母细胞体外受精卵裂率 (75 .6 % )、囊胚率 (2 5 .0 % )和冻胚率 (10 .0 % )均显著地高于其他各组 (10~14℃ ,2 1~ 2 8℃ ,P<0 .0 1)。实验 2 ,在相同的保存温度下 ,保存 7h的肉牛卵巢产胚效果要显著地好于保存 14 h的奶牛卵巢组。结果说明 ,在当前牛胚胎产业化生产的条件下 ,牛卵巢在收集和运输期间的保存温度变化对其后卵母细胞体外受精及胚胎体外发育有很大的影响 ;母牛卵巢在适当的温度下保存 14 h后 ,仍可获得较好的体外产胚效果  相似文献   

8.
牛体外受精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牛胚胎体外生产(in vitro production,IVP)的技术程序主要包括:卵母细胞的获得(oocyte aspiration)、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精子获能、体外受精和早期胚胎体外培养。笔者系统综述了牛体外受精技术的研究进展,并提出了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如何提高牛超排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牛胚胎移植产业化势在必行 ,产业化的前提必须有充足的胚胎 ,但在体外胚胎生产技术、环境等因素尚未成熟前 ,体内胚胎生产 (即超数排卵 )技术仍是获得胚胎的重要来源。如何在减少供体母牛、资金、时间等投入的情况下提高超排效果 ,是目前体内生产胚胎面临的主要问题。其中 ,供体牛的选择至关重要。尽管有研究指出 ,牛个体间的超排反应差异是无法降低的 ,但我们完全可以通过对供体牛个体的多方面有效的选择来提高超排反应 ,从而相对降低牛个体间的超排差异。1 供体母牛子宫状况检查供体母牛子宫状况直接影响胚胎的质量。实践证明 ,子宫有较…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供体牛的准备、供体牛同期发情处理、供体牛的超排和配种以及胚胎回收、胚胎质量评定、胚胎冷冻等牛胚胎生产的各个环节中应采取的全程质量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牛活体采卵-体外受精(ovum pick-up and in vitro fertilization,OPU/IVF)体系,建立高效的牛体外胚胎生产系统。[方法]以从屠宰场采集的健康牛新鲜卵巢为试验材料,进行卵母细胞体外成熟、体外受精、体外胚胎培养相关条件的摸索,重点考查体外胚胎培养液中添加瘦素(leptin)对囊胚率的影响。选取13~15月龄健康荷斯坦奶牛及和牛各10头作为供体,进行活体采卵、卵母细胞体外成熟、体外胚胎生产,记录可用卵数及可用囊胚数,统计卵裂率、囊胚率;2个品种牛的体外冷冻胚胎解冻后,以荷斯坦奶牛为受体进行胚胎移植,移植后45 d统计妊娠率。[结果]添加30 U/mL的leptin可以显著(P<0.05)提高屠宰场来源牛体外胚胎的囊胚率。随机选择供体牛活体采卵,平均每头荷斯坦奶牛获得可用卵7.5枚,平均每头和牛获得可用卵8.1枚;荷斯坦奶牛及和牛的卵裂率分别为84.00%、82.71%,二者差异不显著(P>0.05)。体外培养条件下,平均每头荷斯坦奶牛获得可用囊胚4.3枚,平均每头和牛获得可用囊胚3.7枚;荷斯坦奶牛的囊胚率(57.33%)显著...  相似文献   

12.
前言当前,世界上畜牧业发达的国家,牛胚胎移植已由试验性质转入生产阶段。应用新技术生产胚胎以供移植和为胚胎工程研究提供大量廉价的胚胎有着很大的实践意义。虽然从供体母牛采集胚胎是可行的,但是胚胎的成本相当高,如能从屠宰场收集卵巢并用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培养、用体外受精技术来生产胚胎,这将为胚胎生产工厂化,生产大量廉价的胚胎开辟一条新的途径。二十年前,Sreenan氏(1968)报道,牛卵母细胞经体外培养成熟后,大部份都能发育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牛输卵管的特征及对胚胎质量的影响、胚胎对输卵管的影响、胚胎与输卵管的相互作用等方面,综述目前关于胚胎—母体在输卵管内沟通的研究进展,根据目前从体内研究中获得的知识,确定合适牛的体外培养模型,以促进牛早期胚胎—母体相互作用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牛体外受精胚胎工厂化生产技术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牛体外受精胚胎工厂化生产的目的是获得大量优良遗传性状的胚胎,用于胚胎移植。作者就该技术的5个主要环节,即活体采卵、体外成熟、体外受精、体外培养、胚胎冷冻及发展前景等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体外受精生产性控胚胎是解决奶牛胚胎移植中胚胎来源的重要途径,卵母细胞来源和质量、分离性控精液质量、体外受精体系和早期胚胎体外培养体系是影响体外性控胚胎生产效率的主要因素。研究和探讨影响奶牛体外性控胚胎生产的重要因素,不断提高奶牛体外性控胚胎生产效率,有助于促进奶牛体外性控胚胎的商业应用。  相似文献   

16.
本文针对牛胚胎体外生产的关键技术环节体外受精,从温度、卵母细胞、公牛个体、培养液组成、渗透压及pH值等方面阐述了影响牛精子体外获能的因素。  相似文献   

17.
我国首例“试管奶山羊”成功降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首例1月龄两只奶山羊幼羔超排所生5只"试管奶山羊",6月14、15日在河北省牛羊胚胎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实验牧场成功降生。该成果由河北农大动科院和河北省牛羊胚胎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桑润滋、田树军、李祥龙教授带领的课题组完成。目前这5只羔羊生长发育良好,标志着河北省已建立起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利用幼羔超排技术"工厂化生产体外胚胎技术平台,表明该省在动物胚胎生物技术研究方面位于国内前列。  相似文献   

18.
《吉林畜牧兽医》2008,29(8):42-42
2008年6月14日、15日,我国首例1月龄2只奶山革幼羔利用幼羔超排技术所生的5只试管奶山羊在河北省牛羊胚胎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实验牧场降生。该成果由河北农大动科院和河北省牛羊胚胎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桑润滋、田树军、李祥龙教授带领的课题组完成。目前这5只羔羊生长发育良好。标志着河北省已建立起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利用幼羔超排技术工厂化生产体外胚胎技术平台,表明该省在动物胚胎生物技术研究方面位于国内前列。  相似文献   

19.
我国首例1月龄两只奶山羊幼羔超排所生5只“试管奶山羊”,于2008年6月14、15日在河北省牛羊胚胎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实验牧场成功降生。该成果由河北农大动科院和河北省牛羊胚胎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桑润滋、田树军、李祥龙教授带领的课题组完成。目前这5只羔羊生长发育良好,标志着河北省已建立起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利用幼羔超排技术”工厂化生产体外胚胎技术平台,表明该省在动物胚胎生物技术研究方面位于国内前列。  相似文献   

20.
作者从采卵率、卵母细胞成熟率、受精率、胚胎发育率、胚胎冷冻解冻后生存率等方面综述了提高牛胚胎体外生产效率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