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虾是高蛋白高级水产品,深受人们喜爱。近年来,“养虾热”正在掀起。据统计,目前世界虾产量为170万吨左右,养殖为10—15万吨。到1990年,世界虾类养殖产量将达到26万吨,约占那时世界虾类总产量190万吨的13.5%。其中主要产在亚洲、北美和拉丁美洲。  相似文献   

2.
湖南地区淡水虾蟹养殖品种主要有克氏原螯虾、南美白对虾、青虾、罗氏沼虾、中华绒螯蟹等,据2021年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湖南省克氏原螯虾产量为35.95万吨、南美白对虾产量为0.73万吨、青虾产量为0.29万吨、罗氏沼虾产量为0.09万吨、中华绒螯蟹产量为0.67万吨,其中克氏原螯虾产量居全国第三,占全国养殖总产量的15.0...  相似文献   

3.
就世界养殖虾生产而言,亚洲占有绝对统治地位。在1988年世界养殖虾总产量56万吨中,亚洲国家占到85.2%。1987年世界海捕虾总产量为204万吨,而1987年和1988年世界养殖虾的增长率分别达到25%和27%,亚洲养虾国对此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4.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日前发布之统计数字,2007年全球虾产量(含捕捞及养殖)达652.9万t(比2006年增加2.1%),为历年来最多,也是连续14年呈现正成长.其中,捕捞虾产量325.33万t,养殖虾产量327.57万t,是养殖虾产量首次超过捕捞虾产量.2007年捕捞虾产量比前一年约减少3万t,反观养殖虾产量却比前一年增加16.65万t(年增5.4%),是造成两者排名逆转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农村实用技术》2009,(8):17-17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日前发布之统计数字,2007年全球虾产量(含捕捞及养殖)达652.9万t(比2006年增加2.1%),为历年来最多,也是连续14年呈现正成长.其中,捕捞虾产量325.33万t,养殖虾产量327.57万t,是养殖虾产量首次超过捕捞虾产量.2007年捕捞虾产量比前一年约减少3万t,反观养殖虾产量却比前一年增加16.65万t(年增5.4%),是造成两者排名逆转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据加拿大渔业海洋部于近期出版的一份报告估计,到1990年世界养殖鲑产量将增加到19.1万吨,到本世界末将达到近40万吨。 其中大西洋鲑将从目前的7.8万吨上升到1990年的13.7万吨,到2000年达到29.0万吨。大鱗大麻哈鱼的养殖产量将从目前的7830吨上升到1990年的1.47万吨,到2000年达到3.02万吨。银大麻哈鱼的养殖产量将从目前的1.5万吨上升到  相似文献   

7.
目前世界水产品总产量约1亿吨,而世界水产养殖产量仅1500万吨,其中淡水养殖产量约占一半。世界淡水养殖产量的80%以上集中在亚洲各国,主要是中国,我国淡水养殖产量为400多万吨,约占世界淡水养殖产量的60%。 淡水养殖的经营方式主要有两种,即粗放养殖和精养。粗放养殖用于江河、湖泊、水库等大水面,亦称大水面增养殖。本文主要介绍国外的精养方式。  相似文献   

8.
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世界对虾产量增长了5%左右。1977年,世界对虾产量创最高纪录,达170万吨。跨进八十年代以后,世界的对虾生产如何?澳大利亚渔业署估计,1980和1981年的世界对虾产量分别为150万吨和160万吨(鲜重)。 从近年的趋势看,养虾场的虾产量明显增加。例如,美国从去年1—10月份自厄瓜多尔进口的9,000吨对虾中(为1977年进口量的3倍),有6,000吨是养虾场生产的。据分析,八十年代的对虾价格可望继续提高,将进一步刺激厄瓜多尔和一些对虾生产国如委内瑞拉、巴西、哥斯达黎加、巴拿马、菲律宾和中国养虾技术的不断改进。  相似文献   

9.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海虾产量迅速增长,1969年以前世界的年产量在100万吨以下,1970—1975年期间达到100—130万吨,1976年到1981年增长到150—160万吨。 世界有90多个产虾国家和地区,其中主要产虾国为印度、印尼、美国、中国、墨西哥、泰国、马来西亚、巴西、越南、日本等10个国家,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69%。同时,日本和美国也是世界虾类消费较大的国家。  相似文献   

10.
《农家顾问》2013,(7):11
牛羊肉价格已连续12年呈上行趋势,近两年来涨幅尤甚,其主要原因为:1.优势产区减产从2000年到2012年,我国牛肉产量由513.1万吨增加到662万吨;羊肉产量由264.1万吨增加到401万吨。仔细分析牛羊肉产量增长,呈现两大特点。一是牧业主产区贡献大。二是受益于出栏率和单产的提高。不过,由于农业机械化水平快速提升、养殖比较效益下降、扶持政策缺乏  相似文献   

11.
正我国海水养殖规模和产量稳居世界首位,海水贝类在海水养殖中占有重要地位。我国贝类95%以上是养殖获得,另外5%左右主要通过捕捞获得。其中,我国贝类产品产量97%以上都来自海水。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年贝类海水产品产量1480.17万吨,贝类淡水产品产量39.45万吨;贝类海水产品产量占我国人工养殖海水产品产量(2065.33万吨)的71.67%,稳居海水养殖第一位,年产值逾千亿元。我国以牡蛎为代表的贝类养殖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明朝郑鸿图的《业蛎考》就有相关记载。  相似文献   

12.
<正>山东省莱州市海岸线长108公里,海域面积1690平方公里,是中国海湾扇贝之乡、全国最大的大菱鲆无公害养殖基地、海参等优质水产品主产区。2021年莱州市水产品总产量27万吨,其中捕捞产量6万吨,海水养殖产量21万吨,海水养殖已成为莱州市水产品供应的主要来源。养殖水产品主要为扇贝、海参、大菱鲆、蛤蜊、梭子蟹等品种,  相似文献   

13.
珠海市斗门区是广东省水产越冬养殖的主要地区,该区的越冬面积约占全省的一半。据多年统计,以罗氏沼虾为例:在整个斗门区拥有越冬大棚8388亩,总产量3313吨,总产值达到10218万元,总利润为1432万元,平均每亩利润1707元:南美白对虾在整个斗门区有越冬大棚28788亩,总产量10066吨,总产值31003万元,总利润12605万元,平均每亩利润4378元。值得一提的是罗氏沼虾越冬养殖投放的种苗是当年已养成的中、小规格产品虾,每亩放养350公斤,种苗成本支出较南美白对虾高。  相似文献   

14.
1989年世界烟叶总产比1988年有所增加,美国增加9.3万吨(约15%),达70.5万吨,主要是烤烟和白肋烟产量的增加,其种植面积增加14%,平均单产增加1%;加拿大1989年烟叶产量是7.7万吨,其中7.2万吨产自Ontario省;巴西为44万—45万吨;阿根廷为75.6万吨,增加4.6%;津巴布韦1989年种植面积为6万公顷,产量约13.5万吨,产  相似文献   

15.
最近从有关部门获悉,1997年我国对虾产量已回升到10万吨以上。今年以来对虾生长良好,预计产量仍会增长。 据了解,我国对虾具有斑节对虾、中国对虾、日本对虾以及新引进的南美白对虾等多个优良虾种,而且生产周期短,产值高,效益好。近年来各地还初步建成了对虾育苗、养殖到加工、销售及饲料生产、病害防治等比较完整的产业体系,为发展养殖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6.
正渔业经济是我国农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据2015年渔业统计半年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国水产品产量2700.09万吨,同比增长3.20%,其中养殖产量2114.38万吨,同比增长4.13%。在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渔业生产保持稳定发展态势,市场交易活跃、供给充足,渔业经济在高起点上实现了新发展,为我国农民增收及农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罗氏沼虾自1976年引进我国,因其生长迅速快,食性广泛、适应性和抗逆性强、易于养殖等特点,迅速在我国得到广泛推广,目前是我国水产养殖主导品种罗氏沼虾营养丰富味道鲜美,  相似文献   

17.
据农业部畜牧兽医局提供的信息,目前我国的肉类和禽蛋产量已分别占世界产量的30%和40%,在亚洲均占2/3。其他方面和发展潜力越来越为世人瞩目。主要表现在: 肉类总产提高较快。1997年我国肉类总产达6200万吨。占世界肉类总产2.21亿吨的28.9%。世界肉类总产1997年比1985年增加了8500万吨,其中4750万吨来自中国,占增长量的56%。 肉类人均占有量增加。从世界各国看,肉类人均占有量相差很大,美、法、加  相似文献   

18.
国外草莓生产现状及高产栽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凯 《世界农业》1989,(11):37-39
最近10多年来,国外草莓生产蓬勃发展,平均年产量已从70年代中期的130万吨增加到近年的200万吨。1976—1987年,世界草莓产量年增长速率达29.6%,在世界水果产量增长中名列第三。  相似文献   

19.
市场分析篇     
我国水产饲料业发展前景广阔据权威资料显示,近年来,由于消费需求和养殖结构变化,我国饲料产品结构已发生较大变化,使我国的水产饲料产量年均增长率高达17%,远高于配合饲料8%的平均增速。据统计,2002年广东省水产饲料产量达到了119.2万吨,比上年度增长13.7%,特别是虾配合饲料增  相似文献   

20.
据对全国20个主要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水产品产量统计,2003年1—9月份水产品总产量2886.49万吨,比去年同期增加137.34万吨,增长4.99%。其中,海洋捕捞产量929.9万吨,同比降低0.56%;海水养殖产量为712.12万吨,同比增长10.78%;淡水产品产量为1244.5万吨,同比增长6.2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