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为了验证两种不同的柑桔黄龙病综合防治理论指导对柑桔木虱和黄龙病的防控效果,笔者于2006-2008年在桂林良丰农场开展大面积对比试验,3年的试验结果表明:以控制木虱为重点的柑桔黄龙病综合防治区都没有观察到柑桔木虱,8年生无病苗定植区3年累计发病率为1.71%、年平均发病率为0.57%,分别比对照区减少19.41%和6.47%;6年生常规嫁接苗定植区3年累计黄龙病株率只有1.35%,年均0.45%,分别比对照区减少8.31%和2.77%。传统的柑桔黄龙病综合防治区(对照区)每年都观察到木虱,8年生无病苗定植区3年累计黄龙病株率高达21.12%,年均7.04%;6年生常规嫁接苗定植区3年累计黄龙病株率也达到9.66%,年均3.22%。  相似文献   

2.
柑桔木虱没有得到有效控制是正常管理柑桔园黄龙病发生严重的最重要原因,弄清这些果园柑桔木虱种群的年发生规律是有效防治柑桔木虱和柑桔黄龙病的基础。6年的系统调查结果表明,10-12月份是木虱种群数量最多的时期,其次分别是9月、1月和5月。9-12月的柑桔木虱数量与次年的柑桔黄龙病发生率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3.
20%哒虱威乳油等15种农药防治柑桔木虱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控制柑桔木虱是柑桔黄龙病综合防治最重要的技术措施。柑桔木虱成虫的高效传病性、近距离扩散性、终生带毒性和快速传病性,决定了用来防治柑桔木虱成虫的农药要求速效性好、防效高(药后24h的防效>95%)。由于受到试验地虫源和试验条件的限制,柑桔木虱的有效防治药剂筛选严重滞后。2006—2007年我们做了15种农药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哒虱威EC 200mg(a.i)/L、丁硫克百威EC 400mg(a.i)/L对柑桔木虱成虫药后24h的防效>95%;防效在94.9%~90%的有异丙威200mg(a.i)/L、133mg(a.i)/L、丁硫克百威EC 250mg(a.i)/L;噻嗪酮250mg(a.i)/L的防效只有30.8%;防效低于30%的药剂有灭多威200mg(a.i)/L、鱼藤酮150mg(a.i)/L、机油乳剂9500mg(a.i)/L、阿维菌素20mg(a.i)/L和石硫合剂1波美度。机油乳剂与哒虱威混用无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4.
吡蚜酮等13种农药防治柑桔木虱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摘 要:柑桔黄龙病是世界性的毁灭性病害,柑桔木虱是其唯一自然传播媒介,控制柑桔木虱是柑桔黄龙病综合防治最重要的技术措施。柑桔木虱成虫的高效传病性、近距离扩散性和快速传病性,决定了用来防治柑桔木虱成虫的农药要求速效性好、防效高(药后24 h的防效>95%)。由于受到试验地虫源和试验条件的限制,柑桔木虱的有效防治药剂筛选严重滞后。2007—2008年做了13种农药的田间小区药效试验和3种农药的大面积应用试验,结果表明:增效联苯菊酯EC 25 mg(a.i)/L、雕杀EC 110 mg(a.i)/L、铁骑EC 83 mg(a.i)/L对柑桔木虱成虫药后24 h的防效达100%;喹硫磷EC 250 mg(a.i)/L、杀扑磷EC 200 mg(a.i)/L、稻丰散EC 333 mg(a.i)/L对柑桔木虱成虫药后24 h的防效>95%;防效在94.9%~85%的有丁硫克百威EC 200 mg(a.i)/L、霸中霸EC 200 mg(a.i)/L;吡虫啉WP 100 mg(a.i)/L、阿维·丁硫EC 90 mg(a.i)/L、甲基嘧啶磷500 mg(a.i)/L的防效分别为92.3%~74.4%、79.1%、73.1;防效低于40%的药剂有吡蚜酮WP 250 mg(a.i)/L、印楝素EC 6 mg(a.i)/L。  相似文献   

5.
黄色粘胶板诱杀柑桔木虱成虫田间试验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板对柑桔木虱诱杀率最高的月份是7月,诱杀率最高90.52%、最低6.13%,平均55.82%;8月诱杀率最高38.66%、最低3.90%,平均19.75%;11月诱杀率最高9.52%、最低0、平均4.36%。诱杀率与日平均气温、日最高气温、日最低气温呈极显著正相关,温度越高,诱杀率越高;与挂黄板后的天数呈显著负相关。黄板对柑桔木虱的诱杀率比较低,不能用来作为防治工具。以2天前的日均日照时数x1、日均气温x2、日均最高气温x3、日均最低气温x4、日均降雨量x5、日均降雨天数x6、悬挂黄板天数x7为自变量,以诱杀率反正弦平方根代换值为因变量,进行逐步回归分析,建立的数学模型如下:诱杀率y=-20.5213+10.6752x2-3.4696x3-4.9768x4-0.1259x5-0.3897x7,R=0.7851**,是否可以作为一种监测田间种群数量的工具,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
在黄龙病区,柑桔木虱已上升为柑桔上的第一重要害虫,但至今尚未有室内毒力测定的方法和结果的报道。笔者于2008年采用点滴法测定了6种农药对其成虫的室内毒力,活性最高的是丁硫克百威(LC50=4.1mg/kg),其次分别是稻丰散(LC50=44.3mg/kg)、联苯菊酯(LC50=44.4mg/kg)、吡虫啉(LC50=60.1mg/kg)和喹硫磷(LC50=73.5mg/kg),最差的是甲基嘧啶磷(LC50=192.8mg/kg)。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增效联苯菊酯EC 25.00 mg(a.i)/kg、16.67 mg(a.i)/kg、12.5 0mg(a.i)/kg 药后24h、3d、7d的防效达100%;喹硫磷EC 250mg(a.i)/kg、稻丰散EC 500mg(a.i)/kg、333mg(a.i)/kg、增效丁硫克百威EW 200 mg(a.i)/kg药后24h的防效>95%;甲基嘧啶磷500mg(a.i)/kg的防效低于80%。增效丁硫克百威EW 200 mg(a.i)/kg的防效高于丁硫克百威EC 250 mg(a.i)/kg的防效。  相似文献   

7.
罗颖  张卉 《中国农学通报》2010,26(10):217-221
摘要:一直以来,大规格树木的修剪是我们园林绿化美化环节中一个相对薄弱的环节,各地的修剪按以往经验和主观意识进行,缺乏统一的理论依据。近些年来,随着北京地区城市绿化美化进一步发展的需求,对成形的大规格树木进行修剪并制定出一个比较科学合理的方法是摆在我们面前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以国槐、油松、银杏三种树木作为研究对象,对大规格树木的修剪进行探讨,目的在于找出规律及相对合理的理论依据,为今后大规格树木修剪制定操作规范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8.
分析桑树冬伐高度对春季桑叶产量、桑枝叶片数、发枝条数等产量指标和桑叶粗蛋白含量、含水量等品质指标的影响,为桑园冬季剪伐提供参考依据.本研究采用随机试验设计,在桑园冬管时期设定5个不同处理剪伐高度(5、25、45、65、85 cm),以本地冬伐高度5 cm为对照.在剪枝60天后、小蚕饲养前,测定桑叶产量、发枝条数、枝条长...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断根配合施肥措施对冬枣生长及果实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滨州市冬枣示范园的6年生冬枣(Zizyphus jujube Mill.)为试材,采用树木行间两侧3倍地径断根的方法,结合萌芽前和坐果后不同施肥措施,研究了断根和施肥对冬枣二次枝、果实产量、Vc和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萌芽期施肥量减半,对冬枣二次枝生长起显著的抑制作用,而后期减半施肥则影响不大。减少施肥量显著降低了冬枣产量。施肥方法相同条件下,根系修剪显著降低了二次枝的生长,其抑制作用与施肥量减半的效果相当。根系修剪后,减少施肥量可增强对冬枣生长的抑制作用。相同施肥量条件下,根系修剪可显著提高冬枣的产量,可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与半量施肥相近的增产效果。此外,根剪后减少施肥量提高了当季肥料的利用效率,增加了冬枣果实中可溶性糖和Vc含量。由以上分析可知,两侧3倍地径根剪可减少肥料使用量,对冬枣产量及品质的提高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
雪青梨适宜冬季修剪量及枝条再生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良好的栽培管理条件下,六年生雪青梨树冬季修剪量(去枝量)以40%左右为宜。冬季修剪后,树上总留枝量平均为216.7个,果枝留量121.3个,生长枝与结果枝比例为1:1.3。全树平均花序留量为207.7个,按照丰产优质标准,疏果后每株平均留果85.3个,当年平均产量26.4 kg/株,达到了幼树早期丰产的要求。在结果的同时,当年果枝形成率可达到47.1%,完全能够满足翌年丰产的需求。采用上述程度冬剪后,生长季枝条再生率(新生枝增加的比率)达到61.4%,生长季枝果比为4.1:1。冬剪对枝类比有一定的影响。冬季修剪前树冠长、中、短枝比率为24.8%、14.9和59.9%;冬剪后人为变化为15.7%、18.2%和66.2%,冬剪相对去枝量分别占原长枝、中枝和短枝数量的61.6%、26.0%和33.0%。然而,由于生长季新生枝条的出现和增加,长、中、短枝比例又恢复为25.5%、13.8%和60.7%,基本与上年冬剪前相同。采用上述方法修剪后,当年发生的新梢总数与上年修剪前枝条总数基本持平,说明若仅从维持生长与结果相对平衡的角度考虑,上述修剪量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11.
蜂胶蜂蜡防治果树真菌病害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提高果品质量、果实产量以及果树寿命,克服化学药剂给果实、果树、人体以及环境带来的副作用,将蜂蜡、蜂胶液与中草药液复合,形成的深咖啡色膏体状制剂对于果树真菌病害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在实验室分别用蜂胶和中草药提取液进行抑菌试验,结果表明稀释浓度为50%的蜂胶液对圆弧青霉(Penicillium cyclopium)和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有显著的抑制效果;稀释浓度为20%的中药液对这2种真菌有极显著的抑制效果。采用2因素3水平,进行正交试验(无交互作用)与抑制真菌试验,发现组合A1B3为最优水平组合,其对2种真菌的抑制率达到90%以上。在果园中对修剪枝及患腐烂病害的果树涂抹蜂胶蜂蜡复合制剂,能起到良好的保护和防治功效。  相似文献   

12.
为探明幼果期疏果结合修剪对龙眼植株生长和结果的影响,选用6 年生‘石硖’幼年结果树为试材,以回缩修剪、初始结果枝率、初始单穗果数为试验因素,采用L9(34)正交设计,研究不同试验因素对果实成熟时的新梢比率、落果速率、结果枝率、单穗果数、产量、成熟期和果实品质的影响,并初步筛选出优势因素与水平组合。结果表明:经过疏果修剪的各处理植株在枝梢生长、果实发育和成熟品质上,都与对照有着明显差异,表现为落果率降低(P<0.01),成熟期提前,有一定的新梢比率,且合适的处理有助于提高植株单位产量;单果重增加,果肉TSS含量提高,果色偏向干净、明艳的黄绿色(P<0.01)。初始结果枝率越高的处理,成熟时果枝比率越高;回缩修剪植株的果实外观色泽比不修剪的偏向饱和黄绿色;初始单穗果数越高的处理,果实发育越慢、落果速率越高、成熟时单穗果数越多、成熟期也越晚;单穗果数处于中间水平60 粒的处理,单果重和TSS含量最高(P<0.01)。正交试验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成熟时单穗果数在因素初始单穗果数、果表h°值在因素矮化修剪的不同水平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直观分析结果显示,结果枝率50%~60%、单穗果数60 粒左右,适度的回缩修剪,是龙眼植株获取生长与结果、产量与品质平衡关系的最优组合。该技术为生产应用提供了可行的操作指导。  相似文献   

13.
以成龄‘红富士’苹果郁闭园为试材,设计隔行间伐(处理A)、隔株间伐(处理B)、行内隔3去1间伐(处理C)3种处理和对照(CK),研究它们对果树群体结构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各间伐处理的枝类组成得到了不同程度的优化,叶丛枝、短枝和长枝比例增加,徒长枝比例减小;3个处理的每公顷的总枝量、树冠覆盖率开始时下降明显,以后逐年恢复;处理A的行间交接率明显下降,而处理B的株间交接率下降明显;各处理的叶面积系数降低,叶片变大,百叶厚度增加;果园的通透条件明显改善。间伐处理的果实外观品质如单果重、色泽、着色面积、优质果率均明显的好于对照;果实的内在品质如含糖量增加、滴定酸含量下降、硬度增大,果实的风味和质地等也都优于对照。试验得出结论,适宜的间伐方式可从根本上改善苹果郁闭园的群体结构,提高果实品质,各间伐处理的综合效果以处理B最佳,处理A次之。  相似文献   

14.
改形修剪量对矮化红富士苹果枝类构成及结果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10年生的红富士/M26苹果为材料,研究了改形修剪量对枝类构成及结果的影响。试验表明:随改形修剪量的加大,中长枝比例增加,产量减少,品质改善,成花增加,大小年减轻;但改形过重会引起树势明显反旺,品质下降,成花减少。适宜的改形修剪量应为总枝量的50%~60%。实行强拉枝和加强夏季管理是改形后必不可少的配套措施。  相似文献   

15.
为改善上海地区高龄‘宫川’橘园栽培密度过高、树势衰退、坐果不良等现状,探索合理间伐对柑橘园改造的效果。2009—2012年间,我们对上海崇明绿华镇一个树龄20年、株行距为3m×3m的‘宫川’果园进行间伐,并持续监测了树体冠层结构变化、叶片叶绿素含量、树脂病发生情况、坐果率、产量和果实品质等。结果表明:合理间伐不仅能有效改善树体冠层内部通风透光条件,更能提高对树脂病的抗性,明显提升成熟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同时能明显提高单株产量。进一步检测发现,间伐后果实中蔗糖和葡萄糖含量提升显著,其中2011年10月测得果实中蔗糖和葡萄糖含量分别比同期对照高出50.9%和24.8%,但果实中几种主要有机酸含量与同期对照相比无明显差异,故认为合理间伐能在促进增产的同时有效提升果实糖酸比,改善果实风味,是一项有效的密植园改造措施。  相似文献   

16.
有机营养活化发酵液处理重茬土壤对苹果幼树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了探索减轻苹果幼树连作障碍的有效措施,增加耕地利用率,提高果园产量,于2009—2011年在牟平、招远(2处)、栖霞、蒙阴5处重茬果园定植苹果幼苗,结合苹果重茬综合防治技术体系进行管理。结果表明:活化发酵液处理重茬土壤地树体生长势明显增强,中枝数量、短枝数量、枝粗、株高、地径、新梢长、叶绿素含量平均分别增加105.45%、35.75%、35.92%、17.65%、23.66%、24.96%、9.16%。证明有机营养活化发酵液处理重茬土壤对苹果幼树克服连作障碍有明显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