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 毫秒
1.
采用纸上培养法,对中饲苎1号种子在4种钠盐(NaCl、Na_2SO_4、Na_2CO_3和复合盐)不同浓度(0%、0.2%、0.4%、0.6%、0.8%、1.0%、1.2%和1.4%)胁迫下进行发芽试验,研究不同钠盐对中饲苎1号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幼根长度、活力指数及耐盐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钠盐胁迫下,随着钠盐浓度的增加,中饲苎1号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幼根长度、活力指数和耐盐指数均逐渐降低,种子发芽抑制作用逐渐增强,幼根生长逐渐受到抑制。中饲苎1号种子对4种钠盐的耐受性从强到弱为NaCl、Na_2SO_4、复合盐、Na_2CO_3。  相似文献   

2.
盐胁迫对东北薄荷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4种单盐对东北薄荷Mentha sachalinensis(Briq.)Kudo.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明确种子萌发期对4种盐胁迫的耐受性。人工模拟不同浓度NaCl、Na_2SO_4、NaHCO_3和Na_2CO_3胁迫条件,采用双层滤纸法培养各胁迫处理种子,测定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平均发芽时间等发芽指标,并通过相对发芽率与盐浓度建立的函数方程确定东北薄荷种子萌发期对4种盐胁迫的耐盐适宜浓度、耐盐半致死浓度和耐盐极限浓度。结果表明,随着盐浓度的升高,4种盐胁迫处理下的平均发芽时间逐渐延长,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逐渐下降;Na_2CO_3胁迫处理下的发芽势呈逐渐下降趋势,而其他3种盐处理下的发芽势均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东北薄荷种子萌发期对NaCl、Na_2SO_4、NaHCO_3和Na_2CO_3的耐盐适宜浓度为119.44、64.64、64.32和19.27 mmol·L~(-1),耐盐半致死浓度为153.36、66.70、86.54和22.23 mmol·L~(-1),耐盐极限浓度为191.21、105.33、108.07和25.07mmol·L~(-1);东北薄荷种子对4种盐胁迫的耐受性由大到小依次为NaCl、NaHCO_3、Na_2SO_4、Na_2CO_3。  相似文献   

3.
以西北耐盐碱区主栽药用甘草胀果甘草和乌拉尔甘草种子为材料,采用培养皿纸上发芽法研究Na_2SO_4、NaCl、Na_2CO_3等3种盐溶液不同浓度处理下2种甘草种子的发芽率、萌发进程、种子活力、耐盐阈值及盐胁迫解除后的发芽率,并结合种子萌发进程中内源甘草酸含量的变化,分析比较2种甘草的耐盐碱性和适宜荒漠生境下的种植对策。结果表明,中性盐(NaCl、Na_2SO_4)溶液浓度低于80 mmol/L时提高了2种甘草种子的发芽率,NaCl、Na_2SO_4溶液浓度分别低于120、80 mmol/L时促进了2种甘草种子内源甘草酸的合成;碱性盐(Na_2CO_3)溶液和高浓度的中性盐溶液处理不同程度地降低了种子的发芽率和种子活力,延长了萌发时间,严重抑制了种子内源甘草酸的合成。盐害程度由弱到强依次为NaClNa_2SO_4Na_2CO_3。胀果甘草种子萌发抵抗3种盐的能力强于乌拉尔甘草种子。不同浓度中性盐胁迫解除后种子的发芽率为48%~82%;碱性盐对种子的毒害强度很大,盐胁迫解除后种子发芽率最高只能达到32%,表明碱性盐对2种甘草种子萌发的抑制效应除渗透胁迫外,主要为离子毒害。说明2种甘草在以氯化物盐为主的总盐量为0~80 mmol/L、硫酸盐为主的总盐量为0~80 mmol/L的区域种植有利于甘草酸合成,可提高甘草品质。  相似文献   

4.
通过研究不同类别和浓度的盐胁迫对紫罗兰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状况的影响,为紫罗兰在盐渍地区种植推广提供理论依据。采用浓度为0.3%、0.6%、0.9%、1.2%、1.5%的NaCl、Na_2SO_4、MgCl_2、复合盐(NaCl∶Na_2SO_4=2∶1)溶液及蒸馏水(CK)对紫罗兰种子进行处理,测定不同盐胁迫下紫罗兰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指标。结果表明,(1)浓度为0.3%的Na_2SO_4及浓度为0.3%、0.6%的NaCl、MgCl_2胁迫组、浓度为1.5%的4种盐处理组,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均显著小于CK组(P0.05)。(2)4种盐浓度为0.90、1.2%和1.5%时,处理组种子发芽指数均显著小于CK组(P0.05)。(3)盐胁迫对胚根生长的影响大于对胚芽和叶片生长的影响。(4)浓度小于等于1.20%的NaCl胁迫组及浓度小于等于0.9%的复合盐胁迫组显著促进了叶片生长,且浓度为0.3%NaCl胁迫对胚芽生长起一定积极作用。紫罗兰种子与幼苗均有一定耐盐潜力,紫罗兰种子对MgCl_2胁迫耐受性强,幼苗对NaCl胁迫耐受性强。  相似文献   

5.
将氯化钠(NaCl)、硫酸钠(Na_2SO_4)2种中性盐和碳酸氢钠(NaHCO_3)、碳酸钠(Na_2CO_3)2种碱性盐按不同比例混合,设置pH值为7.2~10.34的5组碱胁迫处理,每组从20~200 mmol/L设定8种不同盐浓度,以蒸馏水处理为对照,测定40种混合盐碱胁迫条件下板蓝根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等指标,以明确混合盐碱胁迫对板蓝根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盐浓度小于20 mmol/L、pH值为7.30的低浓度盐碱胁迫对板蓝根种子萌发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发芽率、发芽势、活力指数有所增加;盐浓度为80 mmol/L、pH值为7.30~10.24时胁迫处理的板蓝根种子发芽率由88%下降到3%,pH值为7.96、盐浓度为20~200 mmol/L时胁迫处理的板蓝根种子发芽率由94%下降到0%,说明高浓度盐碱胁迫对板蓝根种子萌发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盐度与pH值对板蓝根种子萌发的抑制有极显著的交互作用(P0.01)。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皂荚种子萌发期对盐碱胁迫的耐受能力和适应能力,获得皂荚在盐碱地区栽培的理论和实践依据。将NaCl、Na_2SO_4、NaHCO_3和Na_2CO_3,按7种不同比例和5种不同浓度模拟出35种混合盐碱条件,对皂荚种子萌发期进行胁迫处理,研究了混合盐碱胁迫对其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胚根长、含水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盐浓度和pH值的增加,皂荚种子的萌发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胚根长、含水量均呈下降趋势;随着盐浓度的增加和pH值的增高各指标下降趋势明显;低浓度和低pH值的盐碱胁迫对皂荚种子萌发的影响不大;在不同钠盐胁迫下,随着碱性盐比例的增大各指标下降更加明显;高盐高碱对皂荚种子的萌发影响最大;盐胁迫和碱胁迫相互协同,共同影响皂荚种子的萌发。综上,盐碱胁迫对皂荚种子萌发有抑制作用,皂荚种子在中轻度盐碱地区可以萌发,在该类地区可以适当种植皂荚种子。  相似文献   

7.
明确盐胁迫下蓝香芥(Hesperis matronalis)种子的萌发特性,可为蓝香芥在盐碱地上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在蓝香芥种子萌发最适温度25℃条件下,分别利用NaCl和Na_2CO_3溶液进行单盐胁迫,研究了不同浓度盐分处理对蓝香芥种子萌发及其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NaCl胁迫均对蓝香芥种子萌发及其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NaCl浓度低于150 mg/L时对种子萌发影响不显著,NaCl浓度为650 mg/L时蓝香芥种子发芽率(46%)低于50%。蓝香芥种子在浓度250 mg/L的Na_2CO_3溶液中生长良好且发芽率显著高于清水对照,浓度高于350 mg/L时种子萌发及其苗高生长受到明显抑制,浓度为700 mg/L时种子发芽率低于50%。蓝香芥具有一定的耐盐性,其种子萌发及生长所忍耐的NaCl浓度为650 mg/L以下,所忍耐的Na_2CO_3浓度为700 mg/L以下。  相似文献   

8.
以芦笋种子NY2037为实验材料,选取NaCl、Na_2SO_4、NaHCO_3、Na_2CO_3 4种盐碱胁迫,分别设置盐碱浓度0(CK)、25mmol/L、50mmol/L、75mmol/L、100mmol/L、125mmol/L、150mmol/L、175mmol/L、200mmol/L共9个处理,研究不同盐碱胁迫对芦笋种子发芽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芦笋种子具有较强的耐盐碱胁迫能力;低浓度的中性盐处理有利于芦笋种子的萌发,发芽率随着盐碱溶液浓度的增高均降低;对发芽率的抑制作用依次为Na_2CO_3Na_2SO_4NaClNaHCO_3;复萌试验表明,盐碱胁迫下,芦笋种子保持了较高的萌发潜力。  相似文献   

9.
复合钠盐胁迫对沙棘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种子萌发对不同浓度(0、20、50、80、100、150、200mmol/L)复合钠盐(NaCl、Na_2CO_3,和Na_2SO_4)胁迫的响应.结果表明,盐胁迫显著抑制沙棘种子的萌发,20、50、80、100和150mmol/L等不同浓度盐胁迫下的萌发率分别为84.44%、55.56%、32.22%、20.00%和4.44%,均极显著低于对照(100%,P<0.01),而且萌发进程减慢,200mmol/L盐胁迫处理的种子全部不能萌发.未经盐胁迫处理种子具有较高的萌发指数(11.43)和活力指数(291.32),二者均随盐胁迫浓度的提高而减小,而且不同盐浓度间均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0.
以龙葵种子为材料,将NaCl、Na_2SO_4、NaHCO_3、Na_2CO_3按不同比例混合成3种组合,并分别设置0(对照)、15、30、45、60、75 mmol/L 6个浓度梯度,研究龙葵种子萌发过程中不同盐碱胁迫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盐碱胁迫浓度的增加,龙葵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在整体上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P0.05);中性盐B(NaCl与Na_2SO_4浓度比为1∶2的溶液)浓度为15~30 mmol/L时,能够促进种子萌发,中性盐B浓度为45~75 mmol/L时,会抑制种子萌发;碱性盐C浓度为15 mmol/L时,会严重抑制种子萌发,当浓度≥60 mmol/L时,种子不萌发。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百日草种子为试验材料,采用培养皿纸上发芽法和室内模拟单盐胁迫的方法,研究了不同盐浓度Na2SO4(0、50、100、150、200、250mmol/L)和Na2CO3(0、30、60、90、120、150mmol/L)对百日草种子萌发生长的反应,并测定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胚芽长、胚根长等相关指标。试验结果表明:1、不同单盐胁迫下,百日草种子发芽高峰时间推迟,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 和活力指  相似文献   

12.
用不同浓度(0、0.2、0.4、0.6、1.2、1.8、2.8、3.6g/100ml)的盐溶液(土壤溶液、Na2SO4及NaCl)处理盐地碱蓬种子,以研究其在盐胁迫下的萌发及萌发后的生长情况,并观察胁迫解除后种子的反应,为其栽培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实验结果表明,盐地碱蓬种子的萌发对盐渍生境的适应性很强,能耐受较高的盐胁迫。对其种子萌发的胁迫作用是NaCl>土壤溶液>Na2SO4。随着盐浓度的升高,种子的萌发率呈现不同程度的降低。盐胁迫解除后,盐地碱蓬种子仍具有较高的萌发力,发芽速度和整齐度提高。幼根和幼芽对不同种类盐胁迫表现出不同的反应,盐浓度对根的影响较大。经盐锻炼之后,盐地碱蓬幼苗恢复生长的能力提高。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刺榆种子及幼苗对盐胁迫的响应,采用培养皿纸上发芽法进行种子萌发并采用盆栽法进行幼苗培养,测定刺榆种子在不同浓度NaCl、Na2SO4、Na2CO3和NaHCO3处理下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相对盐害率,及幼苗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及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变化规律。结果显示:①在试验设置盐浓度范围内,刺榆种子在NaCl<30 mmol·L-1、Na2CO3<10 mmol·L-1、Na2SO4<20 mmol·L-1、NaHCO3<20 mmol·L-1的盐胁迫下能够正常发芽,碱性盐(NaHCO3和Na2CO3)的危害大于中性盐(NaCl和Na2SO4)。②刺榆种子的相对盐害率均为正值,4种盐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种子萌发抑制,不同种类盐分对刺榆种子萌发抑制表现为NaCl<Na2SO4<NaHCO3<Na2CO3。③幼苗生长中,不同处理幼苗叶片内MDA含量呈逐渐上升的趋势,SOD活性和POD活性随浓度的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但当NaCl<30 mmol·L-1、Na2CO3<10 mmol·L-1、Na2SO4<10 mmol·L-1、NaHCO3<20 mmol·L-1时,刺榆幼苗内MDA含量和保护酶活性未发生显著变化。研究表明刺榆种子萌发与幼苗生长对低浓度盐环境具有一定的耐受性,高浓度盐环境会使种子丧失发芽能力阻碍幼苗生长。结果为刺榆在盐碱地的种植和推广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多年生宿根花卉芙蓉葵耐盐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给芙蓉葵在滨海盐渍地播种育苗和重盐碱地园林绿化应用提供科学依据,分别以芙蓉葵种子、幼苗和1 a生越冬根为试材,在人工模拟盐胁迫强度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浓度 NaCl溶液处理对芙蓉葵种子发芽期和苗期耐盐性,以及越冬根萌生苗耐盐性的影响。结果表明:0.2%盐度胁迫会促进芙蓉葵种子萌发,随着NaCl浓度的增大,种子初始萌发时间延长,发芽率和萌发初期生长均受到抑制,且抑制程度均随盐胁迫浓度的增大而逐渐增强,盐度>0.6%后会显著抑制种子萌发,但每天给予12 h光照可以显著提高发芽率;盐胁迫会抑制芙蓉葵幼苗生长,且抑制作用随盐胁迫浓度的增大而逐渐增强,不影响其正常形态性状的最高盐胁迫浓度为0.6%,当盐胁迫浓度超过该阈值后,会使芙蓉葵幼苗的观赏价值明显降低;芙蓉葵越冬根发芽期的耐盐能力较强,盐度>1.2%后成活率显著下降。根据生理指标测定和幼苗外观形态观测结果,推断芙蓉葵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耐盐阈值是0.6%,越冬根正常萌发的耐盐阈值是1.2%。  相似文献   

15.
李锦锋  铁云华  王文 《安徽农业科学》2014,(18):5885-5887,5889
[目的]用不同浓度和种类盐分对白茎盐生草种子进行胁迫试验。[方法]以白茎盐生草种子为材料,用NaCl、Na2CO3、Na3SO43种盐分进行胁迫试验。研究盐胁迫对白茎盐生草种子发芽的影响。[结果]在0—4000mg/L浓度盐胁迫下,白茎盐生草种子相对发芽率和相对发芽势都在80%左右,差异不显著;高浓度(6000mg/L以上)盐分胁迫下,随着盐分浓度的上升,相对发芽率和相对发芽势均大幅度下降,差异显著。Na2SO4胁迫下出苗相对整齐,NaCl胁迫下出苗较慢,而在Na2SO4胁迫下出苗最慢,说明Na2SO4胁迫对白茎盐生草种子活力的抑制作用大于NaCl和Na2SO4.3种盐分对白茎盐生草种子萌发的相对盐害率大小顺序为:Na2CO3〉NaCl〉Na2SO4[结论]该研究可为白茎盐生草在盐碱地种植利用和生态治理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6.
盐碱对绿豆和油菜种子萌芽的胁迫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作物抗盐碱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水培法,通过测定发芽势、发芽率和发芽指数,研究不同浓度的中性盐NaCl和碱性盐Na2CO3对绿豆和油菜种子萌芽的胁迫效应。[结果]NaCl和Na2CO3对绿豆种子活力影响较小,且低浓度的NaCl对种子发芽有促进作用,高浓度的NaCl对种子发芽才有一定的胁迫效应。NaCl和Na2CO3对油菜种子萌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在4000mg/LNa2CO3的胁迫下,与清水对照相比,油菜种子的最低发芽势下降了95%,发芽指数下降了81%。碱性盐Na2CO3比中性盐NaCl对油菜种子萌芽的胁迫效应大,且浓度越高越明显。[结论]盐碱对绿豆种子萌芽的胁迫影响不明显,对油菜种子的胁迫效应明显,且低浓度的NaCl对绿豆种子发芽有促进作用。绿豆对盐碱的抗性较强,适合在盐碱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7.
盐碱胁迫对紫穗槐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紫穗槐种子为材料,用不同浓度的NaCl、Na2SO4、NaHCO3和Na2CO3混合溶液对其进行胁迫处理,研究不同浓度盐碱胁迫对紫穗槐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紫穗槐种子的各项萌发指标随着盐浓度和pH值的升高而逐渐降低。NaCl、Na2SO4、NaHCO3、Na2CO3按摩尔比1∶1∶0∶0混合,混合盐总浓度分别为15、30mmol/L时,发芽率分别为62.12%、60.00%,略低于蒸馏水对照(63.33%);上述4种盐按9∶1∶1∶9、1∶1∶1∶1混合,对应的混合盐总浓度为120、200mmol/L时,发芽率分别仅为8.38%、7.33%;按9∶1∶1∶9混合,混合盐总浓度为200mmol/L时,胁迫强度超出紫穗槐种子的忍受极限,所有萌发指标均为0。说明紫穗槐种子具有一定的耐盐碱性,盐碱胁迫抑制紫穗槐种子的萌发,其中高盐高pH值的抑制作用最大。盐胁迫和碱胁迫相互协同,共同影响紫穗槐种子的萌发。  相似文献   

18.
以实葶葱种子为试材,研究了盐胁迫对实葶葱种子萌发的影响.试验采用不同浓度的NaCl和Na2SO4对实葶葱种子进行盐胁迫处理,测定其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结果表明,在NaCl浓度为1 000 mg/L时,实葶葱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高于对照,当NaC1浓度超过2 000 mg/L时受到抑制;Na2SO4浓度在1 000,2 000 mg/L时,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高于对照,当Na2SO4浓度超过4 000 mg/L时出现明显抑制作用,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等指标均呈明显下降趋势;NaCl对种子发芽率的抑制强于Na2SO4.随NaC1和Na2SO4浓度增加实葶葱种子的萌发逐渐降低;试验结果表明,实葶葱种子萌发期间具有较强的耐盐性.  相似文献   

19.
60Co-γ辐射对光果甘草种子耐盐性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高睿  马淼 《农学学报》2016,6(7):77-82
筛选有助于提升光果甘草种子耐盐性能的最佳辐射剂量,为发展其在盐碱荒漠和盐渍化弃耕地中的人工种植提供重要指导建议。应用辐射诱变技术,研究经不同剂量的60Co-γ射线辐射处理的光果甘草种子在高盐胁迫条件下的萌发特性,比较不同处理下的种子在高浓度Na2SO4胁迫下的萌发率、累积萌发率和萌发指数。结果表明:未经辐射处理的光果甘草种子的萌发率与盐浓度之间呈负相关,随着盐浓度的升高,萌发率显著降低,起始萌发的时间推迟以及达到最大萌发率所需的时间延长。但经100 Gy和300 Gy的60Co-γ辐射处理后的光果甘草种子,不仅在高盐环境中的萌发率极显著高于零辐射组,而且种子萌发时间明显缩短。合适剂量的60Co-γ辐射处理确实能够有效提高光果甘草种子在Na2SO4胁迫环境下的萌发率,在种植时,应针对土壤中的Na2SO4浓度选择相应的60Co-γ辐射剂量进行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