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1泌乳期的饲养 泌乳初期。母羊分娩20天内是泌乳初期,也是恢复期。奶山羊产后体质虚弱,多羔母羊妊娠期负担过重,产后腹部空虚,产道尚未完全复原,如果运动不足,腹部和乳房底部常出现水肿,此阶段以恢复奶山羊的体质为主。  相似文献   

2.
1 饲养管理 1.1 泌乳初期 在母羊产后20天内称为泌乳初期.这个时期母羊刚产羔,体质较弱,本身生理上消化机能不强,乳腺、血液循环系统机能不正常,母羊全身,特别下腹、四肢出现水肿,所以泌乳量很少.为了保障此期泌乳,产后1星期内给母羊的饲料是优质幼嫩干草,给母羊温水或加一定的麸皮汤水.可给少量精料.1星期后可喂青贮料或多汁青绿饲料促进泌乳逐渐增加.半个月后精料、干草等增加到正常用量.  相似文献   

3.
张继先 《中国养羊》1996,16(3):22-23
根据奶山羊产奶的周期规律,将其泌乳阶段可划分为产羔、产奶初期、产奶盛期、产奶后期和干奶期五个阶段。不同的阶段饲养管理应有区别。1 产羔期饲管1)奶山羊快要产羔时,要做好接产准备。随时观察母羊情况,搞好消毒,保证安全生产。2)干奶期饲养好的母羊,产羔后即会下奶。头几天初乳营养丰富,含有大量抗体,要让羔羊早吃,随母羊吃足。干奶期饲养不好的母羊易发生难产,产死胎,怪胎、弱羔,产后身体虚弱,甚至瘫卧不起。因此,加强干乳期的饲养非常重要。3)母羊刚产羔虽然腹中空虚,饥饿想吃,但消化能力差,这时要喂给易消化的绿干草,喝温热盐水或麸…  相似文献   

4.
<正> 四川1982年,从英国引进吐根堡奶山羊,饲养在成都市金牛区种羊场(以下简称成都)。本文仅报道英国吐根堡奶山羊,在成都生态条件影响下的泌乳力。1.研究项目与方法①乳的品质分析选择健康挤奶母羊,早上6∶00和下午6∶30,各取1次常乳样品,测定奶中乳脂、蛋白质、乳精。②产奶量的测定对产奶母羊,每次挤奶时作好个体记录,按胎次统计年产奶量③泌乳曲线根据产奶记录,按产后泌乳月和自然月份统计产奶量,作出泌乳曲线、自然月份泌乳曲线和月平均气温曲线。  相似文献   

5.
<正>1泌乳初期(1)母羊产后20d内称为泌乳初期。此期母羊刚产羔,体力消耗较大,体质较差,自身消化机能不强;生殖器官、乳腺、血液循环系统机能尚未恢复正常,母羊全身,特别是下腹、四肢水肿还未消失,此阶段应以恢复体力为主。产后1周内,母羊的饲料以优质幼嫩干草为主,同时给以母羊温盐水或加麸皮汤水,并添加少量精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旨在探明和田多胎红羊泌乳规律,提高双羔成活率。选取6只产双羔和田多胎红羊母羊为试验动物,检测其产后1~28 d泌乳量、乳成分变化规律;测量产后第1天母羊乳房体尺指标,并与泌乳量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和田多胎红羊产后1~28 d总泌乳量为29.87 kg,平均每日泌乳量为1.07 kg,泌乳量在第1~3天上升速度最快,在第21天达到峰值1.23 kg,泌乳曲线方程为:y=537t0.477e-0.033t;乳脂、非脂乳固体、密度、乳糖、固形物、蛋白质指标在和田多胎红羊母羊产后1~3 d快速下降,7~28 d趋于稳定,且6项指标第1天与第7、14、21、28天均差异极显著(P<0.01);和田多胎红羊母羊产后第1天与第14、21、28天的泌乳量之间相关性不显著(P>0.05),产后第2天与第28天的泌乳量相关性不显著(P>0.05),其他均显著相关(P<0.05);母羊产后第1、2、3、7天泌乳量与乳房宽呈显著相关(P<0.05),母羊产后第14、21、28天泌乳量与乳房体尺指标相关性不显著(P>0.05)。以上研究结果为和田多胎红羊新类群种质特性、选育、饲料配制、羔羊早期断奶等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泌乳是奶山羊生产的重要时期,泌乳期的饲养管理是母羊生产的关键环节,它直接关系到泌乳量的多少、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的高低。因此,根据不同时期的生理特点,做好泌乳初期、泌乳盛期、泌乳中期和泌乳后期的饲养管理,对于奶山羊产奶性能的发挥,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8.
羔羊哺乳期间的长短各地不同,最短的70多天,最长的可达120天以上。不论哺乳期长短,产后2个月的泌乳前期是哺乳母羊饲养的关键阶段。此时羔羊生长发育主要依靠母乳,如果母羊营养差,不仅泌乳量减少,影响羔羊的生长发育,同时自身消耗大,体  相似文献   

9.
从产羔母羊初乳免疫球蛋白和泌乳期常乳乳成分角度,对全年不同季节产羔母羊鲜奶质量进行评价。对1月、3月、5月、7月产羔的奶山羊,每批随机选择10只母羊,分别收集母羊产后0d、2d、5d、7d初乳和产后9d及1~6个月的常乳(每月收集一次)。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初乳液中免疫球蛋白A(IgA)和免疫球蛋白G(IgG)水平,采用全自动乳样分析仪分析常乳样品中乳蛋白、乳脂、乳糖、非脂固形物和总脂固形物的含量。结果表明,1月、3月、5月、7月产羔母羊产后相同泌乳阶段初乳中IgA和IgG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变化趋势一致。不同月份产羔母羊常乳中乳糖含量在相同泌乳期无显著性差异(P0.05),脂肪、蛋白质、非脂固形物和总脂固型物在部分泌乳阶段存在明显差异;在整个泌乳期间,1月、3月、5月、7月产羔母羊常乳中的乳蛋白、乳脂、乳糖、非脂固形物和总脂固形物(干物质)含量%变化趋势一致,其变化范围为3.31%~3.45%,4.91%~5.77%,4.03%~4.20%,8.48%~8.88%,13.72%~15.07%;乳脂和总脂固形物含量偏高,但没有降低羊奶的质量。通过对乳成分含量的检测,为后期调整奶山羊日粮组成以保证不同月份产羔母羊的乳品质提供数据基础。  相似文献   

10.
试验选取21只湖寒杂交(小尾寒羊为母本,湖羊为父本)后代母羊,对其产后1~30 d的泌乳量及乳成分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湖寒杂交后代母羊产后1~30 d泌乳性能较高,总泌乳量36.93 kg±2.50 kg,平均日泌乳量1.23 kg±0.08 kg,泌乳曲线方程Y=736x~(0.635)e~(-0.071t);随着泌乳天数的增加,乳的密度、冰点、酸度、可溶固形物、非脂固形物和乳蛋白变化差异均不显著(P0.05);乳糖含量逐渐增加,而酸度、可溶固形物、乳蛋白和乳脂肪的含量基本呈降低趋势(第1天除外)。以上研究结果可为制定舍饲绵羊早期断奶策略及进行科学饲养管理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1.
泌乳前期的饲养管理。泌乳前期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采用"预付"饲养。从产后10~15 d开始,除按饲养标准给予饲料外,每天额外多给1~2 kg精料,以满足产奶量继续提高的需要。只要奶量随精料增加而上,就应继续增加精料喂量。等到精料不再增加时,才将多增加的饲料降下来。  相似文献   

12.
选用体重、产羔期基本相同的青山羊泌乳母羊24只 ,随机取6只用于内源N测定试验和第一次比较屠宰试验 ,其余18只随机分成三组 ,每组6只 ,分别喂以蛋白质水平不同(1组 -100 %、2组 -120 %、3组 -80%) ,但能量水平相同的日粮。整个试验分泌乳前期(1~30天)和泌乳后期(31~70天) ,进行饲养试验、消化代谢试验、内源N测定试验和比较屠宰试验。饲养试验表明 :试羊的平均日蛋白质采食量(CPI)与乳中蛋白量呈强相关(P<0.01) ,其回归关系为 :泌乳前期 :Y=2.81X +33.21 ;泌乳后期 :Y=4.24X +21.67;式中Y为CPI ;X为乳中蛋白量。消化代谢试验表明 :试羊对干物质消化率、日粮粗蛋白质消化率、粗蛋白质代谢率及可消化粗蛋白质代谢率分别为69.71%、68.16 %、23.00 %、33.11%。内源N测定试验表明 :试羊泌乳前期和后期的内源尿氮(EUN)均为0.127g/kg W0.75 d ;代谢粪氮(MFN)泌乳前期为0.378g/kgW0.75 d ,泌乳后期为0.328g/kgW0.75 d。比较屠宰试验表明 :试羊的体蛋白及其他组分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根据上述试验结果可得出青山羊泌乳期哺育双羔母羊的可消化粗蛋白质需要量公式为 :Y=2.79W0.75+90.82L;式中 :Y为RDCP(g/d);L为产奶量(kg/d);W0.75为代谢体重(kg)。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不同月份生产的奶山羊泌乳期生殖激素与生长激素(GH)变化规律,随机抽取1、3、5和8月份分娩的奶山羊各10只,于分娩后0 d、7 d、1~8个月(每月的第15天)时采集母羊静脉血,分离血清,采用ELISA试剂盒检测母羊外周血中催乳素(PRL)、卵泡刺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雌激素(E2)、孕酮(P4)和GH水平变化。结果显示:不同月份产羔母羊泌乳期间外周血中同一激素的动态变化趋势一致;在整个泌乳期间,1、3、5、8月份产羔母羊PRL、FSH、LH、P4、E2、GH含量的动态变化范围分别为446.17~221.72 ng·L-1、9.49~3.82 U·L-1、351.17~218.16 pg·mL-1、4086.83~3568.15 pmol·L-1,33.74~22.30 ng·L-1、30.36~11.57μg·L-1;不同月份产羔母羊外周血中GH水平在相同泌乳期均无显著差异(P>0.05),FSH水平在0 d有显著差异(P<0.05),P4水平在8个月时有显著差异(P<0.05),PRL水平在泌乳的0 d和2、3、8个月时有显著差异(P<0.05),LH水平在泌乳的0 d、2个月时有显著差异(P<0.05),E2水平在泌乳0 d、3个月和8个月时有显著差异(P<0.05)。结果表明:奶山羊产羔月份的不同对泌乳期间的激素水平有一定的影响,但动态变化趋势一致。  相似文献   

14.
要提高奶山羊的产奶量,必须根据奶山羊的产奶特点和习性,喂好、管好母羊。奶山羊爱清洁、喜干燥、怕热、怕惊吓。因此,奶山羊应选择地势高燥、清静凉爽的地方。在雨季、高温季节,舍内应勤打扫、勤消毒,搞好环境卫生,消灭蚊蝇。出生后的羔羊要与羊分开饲养。母羊体毛要每天梳刷1~2次。挤奶要定时,一般每天1~2次,最好安排在早上和晚上,泌乳高峰期,每天需增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旨在研究补喂瓜氨酸对妊娠90 d湖羊母羊繁殖性能和泌乳性能的影响,为瓜氨酸在湖羊母羊中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试验选取妊娠90 d的湖羊母羊50只,随机分成2组,每组25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瓜氨酸10 g/d进行补喂。试验一直进行到母羊产后45 d,记录羔羊初生重和45日龄体重。每组选取6只母羊,测定产后16~30 d泌乳量及乳成分变化,采集母羊产后第15、30、45天晨饲前颈静脉血样。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羔羊初生重极显著提高了19.6%(P <0.01);试验组羔羊45日龄体重显著提高了6%(P <0.05);试验组母羊产后第16~30天平均日泌乳量和总泌乳量分别极显著提高了19.6%(P <0.01);试验组母羊产后第1天乳蛋白率极显著提高了20%(P <0.01);试验组母羊产后第7~15天以及20~30天乳脂率分别极显著提高了21%和16.7%(P <0.01);试验组母羊产后第15天血浆中催乳素(PRL)含量极显著提高了167%(P <0.01),其血浆中孕酮(P4)含量显著降低207%(P <0...  相似文献   

16.
母羊的泌乳可分为初期、盛期和后期三个阶段。每个阶段母羊的生理状况和营养需求都不同。为了提高母羊的泌乳量,不同时期必须采用不同的饲养管理方法。泌乳初期:母羊产羔后,腹部空虚,体质衰弱,消化机能较差,因此要及时补充营养和水分的损失。产后7天内每天应饮3—4次温水,水中应加入少量麸皮和食盐。日粮应以嫩干草为主,7天后逐渐增加青草和青贮饲料,两周后恢复正常的精料量。泌乳盛期:这个时期,母羊泌乳量不断上升。一般产后30—45天为泌乳高峰期。高产羊泌乳高峰期到来较晚,约在产后60—70天。这个时期母羊食欲旺盛,饲料利用率高。为了使…  相似文献   

17.
<正>1)选择杂交羔羊进行育肥。所谓杂交羔羊就是不同羊品种间杂交生产的羔羊,由于所生羔羊有杂种优势,在相同的饲养管理下,杂种羔羊初生重大,羔羊成活率高,生长发育快,如果选择的杂交父本适宜,那么杂交羊育肥一般都比本地羊的经济效益高20%~30%。2)加强母羊饲养管理。羔羊初生重和母羊泌乳量与母体营养状况关系密切,这就需要在母羊妊娠后期和泌乳前期加强饲养管理,以提供优质的育肥羔羊。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能量和蛋白质水平对莱芜黑山羊泌乳母羊(1~60泌乳日龄)营养物质消化、泌乳量和血清生化指标及其产出羔羊增重的影响。饲粮能量和蛋白质水平设计参考《肉羊饲养标准》(NY/T 816—2004)。1~30泌乳日龄:消化能12.78 MJ/kg,粗蛋白质15.00%;31~60泌乳日龄:消化能13.00 M J/kg,粗蛋白质17.00%。高、低水平分别设计为标准推荐量的120%、100%。将40只分娩后的莱芜黑山羊母羊平均分为4组,各组分别饲喂高蛋白质、高能(A组),低蛋白质、高能(B组),高蛋白质、低能(C组),低蛋白质、低能(D组)饲粮。结果表明:1)A组的羔羊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5),D组母羊体重呈负增长现象,但变化幅度较小。1~30日龄羔羊增重速度高于31~60日龄,羔羊平均日增重以C组在1~30日龄和A组在31~60日龄最高。2)整个泌乳期A、C组的母羊泌乳总量显著高于B、D组(P0.05),各组泌乳量峰值均出现在30泌乳日龄,随后逐渐降低。3)饲粮蛋白质水平影响母羊的泌乳量及羔羊的平均日增重,饲粮能量水平的影响不如蛋白质明显。4)母羊粗蛋白质采食量、泌乳量及羔羊平均日增重具有相似的变化趋势,有一定相关性。总之,1~30泌乳日龄母羊饲粮消化能、粗蛋白质、干物质适宜水平分别为1.145 MJ/(kg W0.75·d)、17.67 g/(kg W0.75·d)、93.73 g/(kg W0.75·d),31~60泌乳日龄分别为1.139 MJ/(kg W0.75·d)、19.65 g/(kg W0.75·d)、90.14 g/(kg W0.75·d)。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舍饲半舍饲条件下甘肃高山细毛羊泌乳规律及哺乳羔羊生长规律,试验以25只二胎次甘肃高山细毛羊泌乳母羊和29只哺乳期羔羊为研究对象,测定母羊2~75d的泌乳量以及哺乳期羔羊1~75d体重变化。结果表明:甘肃高山细毛羊产后2~75d泌乳曲线符合Wood模型;羔羊性别对母羊泌乳量和泌乳曲线方程参数无显著影响(P0.05);羔羊累积生长曲线呈近似直线变化,且羔羊体重增长量与母羊的泌乳量呈极强正相关(r=0.988)。研究结果表明,甘肃高山细毛羊母羊泌乳曲线具有泌乳初期上升速度快,泌乳高峰期出现较早且峰值较高,泌乳后期下降速度较快的特点。羔羊生长规律表现出生后1~10日龄日增重快速增加,11~50日龄日增重平稳上升,50~75日龄日增重波动下降。  相似文献   

20.
为了提高奶牛的产奶量,改善奶牛的生理机能,节约精饲料,不同泌乳期奶牛最好分群饲养。奶牛分群饲养,可根据不同泌乳期分别使精饲料和粗饲料保持适当比例。泌乳一期(产后20~120天,日产奶高于20公斤)的奶牛,精饲料占日粮的41~44%,每产1公斤奶喂精饲料400~500克;泌乳二期(产后121~210天,日产奶15~20公斤)的奶牛,精饲料占33%,每产1公斤奶喂精饲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