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遂选101是利用豫农416繁种田中发现的变异株经多年系统选育而成的高产、稳产、广适小麦新品种。2015年12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豫审麦2015004。该品种已申请农业部植物新品种保护,品种权公告号:CNA013342E。1特征特性该品种属半冬性中晚熟品种,全生育期229.0~233.4 d。幼苗匍匐,苗势壮,叶片窄短,  相似文献   

2.
<正>豫农516是利用豫农416作母本、周麦16×偃展4110的F1作父本进行杂交,采用系谱法经过多年定向选育,结合异地鉴定,选育而成的高产早熟小麦新品种。2019年2月通过河南省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豫审麦20190036。1特征特性豫农516属弱春性早熟品种,全生育期219d,比对照偃展4110晚熟0.2d。幼苗半直立,叶色浓绿,苗势较壮,分蘖力较强,成穗率中等。春季起身拔节早,两极分化快,抽穗较早。  相似文献   

3.
1 品种来源 中育10号(03中16)是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1996年用豫麦41号与宝丰94-24进行杂交,1997年再与豫麦49进行复交,经6年选育而成的小麦新品种.该品种2007年9月通过河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豫审麦2007005),已申请新品种权保护(品种申请号:20050411.8).  相似文献   

4.
豫农035由河南农业大学杂交选育而成.其组合母本为豫麦52号变异株,父本为豫麦18号变异株。2007年12月第二届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审定通过,农业部第943号公告公布。审定编号为:国审麦2007006号,证书编号:2007—3—6.该品种植物新品种公告号为:CNA003422E。  相似文献   

5.
耐晚播早熟高产大穗多抗小麦新品种——豫教2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新品种豫教2号是河南教育学院小麦育种研究中心采用复合杂交、系谱法选育而成的小麦新品种,其亲本组合为百泉3199/百农791//81-4142/洛阳7602/3/百农62。该品种2004年通过河南省审定(豫审麦2004002号),并于2006年3月获得农业部植物新品种权(品种权号:CNA20030452.6)。  相似文献   

6.
杨兆生  闫素红 《麦类作物》2008,28(1):175-175
1品种来源 中育10号(03中16)是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1996年用豫麦41号与宝丰94—24进行杂交,1997年再与豫麦49进行复交,经6年选育而成的小麦新品种。该品种2007年9月通过河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豫审麦2007005),已申请新品种权保护(品种申请号:20050411.8)。  相似文献   

7.
豫麦34号的主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豫麦 34号是郑州市农林科学研究所选育的高产优质小麦新品种 ,1994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命名为“豫麦 34号”。 1988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命名为“国审豫麦 34号”。 1998年被国家科委确定为“九五”期间国家级重大推广项目 ,并列入全国农业  相似文献   

8.
正百农5822是河南科技学院通过有性杂交方法,于2008年组配矮抗58/爱丁堡B单交组合,2009年组配矮抗58/爱丁堡B//周麦22复交组合,而后分期采用环境胁迫,经过连续大群体定向培育与选择,于2015年选育成功的高产广适冬小麦新品种。2020年4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豫审麦20200058。1 特征特性百农5822属半冬性中熟多穗型品种,全生育期218.6 d,  相似文献   

9.
04中36是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小麦研究室于1998年用百农64与周麦11杂交,经6年选育而成的小麦新品种.该品种基本上保留了双亲丰产、抗病的主要优点,同时也克服了双亲各自的缺点.2006年通过河南省审定,审定号:豫审麦2006019.已申请国家品种权保护,申请号20050496.7.  相似文献   

10.
<正>豫农4023是河南农业大学以新旱1号为母本、周麦16为父本,采用系谱法在水地、旱地同时选择,历经10年选育出的半冬性高产抗旱小麦新品种。该品种2011年通过河南省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豫审麦2011029。1特征特性豫农4023生育期232d,与洛旱2号的生育期基本相同;幼苗半匍匐,分蘖力较强,成穗率一般,冬季具有较强的抗寒性;春季发育进程较快,两极分化期不能成穗的小分孽枯死速率快,叶色  相似文献   

11.
正商麦156系商丘市农林科学院以许农5号为母本、百农AK58为父本,经有性杂交、多年系统选育而成的高产、稳产、多抗小麦新品种。2015年12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豫审麦2015011。1特征特性商麦156属半冬性中晚熟品种,全生育期229.2~233.8d。幼苗半匍匐,叶片宽长,叶色浓绿;冬季抗寒性较好,分蘖力较强,成穗率偏低,春  相似文献   

12.
<正>百农4199是河南科技学院2008年组配百农高光3709F2/百农矮抗58组合,经分期采用胁迫环境及连续大群体定向培育与选择而成小麦新品种。2017年4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豫审麦2017003。1品种特征特性百农4199属半冬性中穗型中早熟品种,平均生育期230.2d,比对照品种周麦18早1.1d。幼苗半直立,苗期叶片短宽,叶色浓绿,苗壮,冬季抗  相似文献   

13.
漯麦9号是漯河市农科院小麦品种利用研究室以抗倒性强的周麦13为母本、遗传基础丰富抗逆性强的百农64为父本进行杂交选育而成的小麦新品种.该品种2008年9月通过国家审定,定名为漯麦9号,审定号为:"国审麦2008007".  相似文献   

14.
平麦02-16是河南省平顶山市农科院等单位于2002年以引进的小麦新品种西农278作母本,以自己选育的品种平麦999作父本,通过有性杂交,在杂交后代中采用系统选育、系谱法处理,经多年选育而成的优质、高产、多抗的旱地小麦新品种。2011年9月经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审定编号为豫审麦2011031。适宜在河南省丘陵旱肥地早中茬种植。  相似文献   

15.
1品种来源绵麦39和绵麦40是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小麦研究室经有性杂交用系谱法选育而成的两个小麦新品种。绵麦39的亲本组合为:绵阳96-78×贵农21-1,绵麦40的组合为绵阳01821×贵农19-4。绵麦39和绵麦40于2005年10月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推广。2主要特点2.  相似文献   

16.
百农418是河南科技学院2007年以周麦18/百农矮抗58单交F1为母本,百农矮抗58为父本,组配周麦18/矮抗58//矮抗58回交组合,经分期采用胁迫环境及连续大群体定向培育与选择而成。2016年2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豫审麦2015014。  相似文献   

17.
正丰德存麦1号是利用周9811作母本、矮抗58作父本进行杂交,用系谱法经过多年定向选育,结合抗性鉴定和品质筛选,选育出的高产、优质小麦新品种,2011年通过国家黄淮南片麦区审定(审定编号:国审麦2011004),同年通过河南省小麦品种审定(审定编号:豫审麦2011022)。2015年获得植物新品种保护证书(品种权号:  相似文献   

18.
正百农307是河南科技学院以矮抗58为母本、06-4047为父本杂交,经过连续多年选育而成的高产、抗逆、广适的半冬性小麦新品种。2020年5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豫审麦20200017。1特征特性百农307为半冬性小麦品种,全生育期216.5~231.9d,平均熟期比对照品种周麦18早熟0.4d。幼苗半直立,叶色深绿,苗势一般,分蘖力弱。春季返青较迟,拔节较快,两极分化快,  相似文献   

19.
川农啤麦1号原代号F0635,是四川农业大学和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以川农大3号为母本、浙农大5号为父本进行杂交,并经系谱法选育的啤酒大麦新品种。该品种于2011年通过了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川审麦2011006,定名为川农啤麦1号。该品种具有丰产性好、品质优、抗性强、适宜机械化耕作等优点。  相似文献   

20.
正淮麦44(原代号淮麦302)是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2004年以百农9711/淮麦95079的F_1为母本、淮麦9701为父本配置杂交组合,经多年系谱选育而成的高产、抗病、中早熟小麦新品种。2017年11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苏审麦201700010。1特征特性淮麦44属半冬性多穗型中早熟品种,全生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