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观察南酸枣雌雄配子的发育过程,初步探究南酸枣雌雄蕊败育的发生原因。[方法]利用石蜡切片观察法研究南酸枣的大小孢子和雌雄配子体的发育过程。[结果](1)南酸枣雌雄异株、单性花,雄花无子房,雌花具退化雄蕊;雄花纵长大于3 mm时,花药成熟,子房纵长达3.5 mm时,胚囊成熟;(2)雄花成熟花药壁共分5层,由外向内为1层表皮、1层药室内壁、2层中层、1层绒毡层,发育形式属基本型;(3)小孢子母细胞分裂形式属同时型,四面体型小孢子四分体,2-细胞型花粉,见3个萌发孔胞质囊;(4)双珠被、厚珠心;胚囊发育类型为蓼型,后期倒转;(5)雌花退化雄蕊的花药壁5层,雌花具左右对称型小孢子四分体,小孢子期绒毡层解体,小孢子解体后花药空囊,药室内壁略纤维状加厚,表皮此时退化;(6)南酸枣雄花从现蕾到散粉约25 d时间,雌花从现蕾到胚囊成熟约24 d时间。[结论]南酸枣雌雄配子发育模式与漆树科大多数种一致;雄花无雌蕊,系花芽发育过程中雌蕊原基退化所致;南酸枣未见退化胚珠,雌花退化雄蕊具正常的小孢子母细胞、异常的小孢子四分体和小孢子,且绒毡层不正常解体,花药空囊,无花粉粒。  相似文献   

2.
中国沙棘的胚珠和胚囊发育过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太鑫  廉永善 《沙棘》2000,13(2):1-6
采用常规切片技术,对中国沙棘(H.rhamnoides L.subsp.sinensis Rousi)的胚珠和胚囊发育过程进行了仔细地观察研究,描绘了发育过程,讨论了胚珠和胚囊发育的速率,胚珠和胚囊发育过程与开花过程的关系,胚珠和胚囊发育速率与类群进化水平的相关性,以及刺激胚囊发育的可能条件。  相似文献   

3.
采用石蜡切片法观察了卡特兰雌配子的发育过程。结果表明:卡特兰在授粉前,胎座和胚珠并没有开始发育;在成功授粉后,胚珠原基开始发育;卡特兰的胚珠为倒生型,具薄珠心和2层珠被,成熟胚囊为8核;从授粉到胚囊成熟需要112 d左右;外珠被的过早发育可能是造成胚败育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4.
麻疯树花的形态和解剖结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麻疯树花序、雌花及雄花连续石蜡切片进行观察,结果表明:同一花序不同分枝上花的发育下部枝早于上部枝。同一花序分枝上位于二歧聚伞花序的中央的花发育早期早于两边的花。雌花在发育上经过两性时期,但雄蕊后来停止发育,形成功能上的单性花;雄花的发育则不经过两性时期,即在结构和功能上均为单性花。胚珠原基在发育过程中生长方向发生约90°改变,最终形成倒生胚珠。  相似文献   

5.
2001苹果雌蕊授粉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荧光显微观察和石蜡切片显微观察的方法研究了2001苹果雌蕊的受精时间、胚珠花期的发育过程等。结果表明:2001苹果胚珠从开花前2天形成八核胚囊开始到开花第9天卵细胞、中央细胞解体消失之前都具有受精能力;开花第1天、第2天的雌蕊授粉到受精所需时间为84h,开花前2天、开花前1天、开花第3、4天的雌蕊授粉到受精所需时间为96h,开花第5天的雌蕊授粉到受精所需时间为108h。同等发育程度的2001苹果雌蕊用金冠、新红星花粉授粉后坐果率无显著差异。开花前20天至开花第2天的雌蕊授粉后花序坐果率高达72.83%~75.92%,花朵坐果率分别为67.32%~68.11%、52.66%~53.87%,极显著高于开花第4天的雌蕊;开花第4天的雌蕊授粉后花序坐果率、花朵坐果率分别为60.47%~60.83%、41.96%~43.65%,开花第3天、开花第4天的雌蕊授粉坐果率极显著高于开花第5天的雌蕊,开花第6天以后的雌蕊授粉坐果率极低,花朵坐果率小于15%,不能满足生产要求。因此,2001苹果雌蕊的有效授粉期是开花前2天至开花第5天,最佳授粉期是开花前2天至开花第3天。  相似文献   

6.
【目的】柃木属植物为热带和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灌木层优势种,传统认为是严格的雌雄异株,但在重庆缙云山钝叶柃却存在性别变异现象,即除了典型的雌株、雄株还有两性变异株。通过对不同分化时期的花芽进行形态和结构观察,比较两性变异花芽与典型的雌花芽、雄花芽分化过程的异同,旨在掌握钝叶柃不同性别花芽分化的整体进程及各分化时期的形态特征,明确花芽性别分化的关键时期,进而为探讨性别分化的相关机理提供重要的形态学证据。【方法】以钝叶柃典型的雌株、雄株、两性变异株的花芽为试验材料,采用常规石蜡切片法对花芽分化过程中的外部形态变化和组织结构进行观察分析。【结果】1)钝叶柃1~4个花芽着生于当年生新枝及2年生枝叶腋处; 2)花芽分化始于8月上旬,12月中下旬基本完成,历时120天左右,之后花芽处于休眠状态,次年2—3月进入始花期,两性变异花花芽分化时间晚于雄花芽、雌花芽; 3)花芽分化大致可以划分为5个时期,即苞片分化期、萼片分化期、花瓣分化期、雌雄蕊分化期、雌雄蕊成熟期; 4)在花芽发育过程中,两性变异花芽和雄花芽的雌雄蕊原基同时出现,雄花中雄蕊原基正常发育而雌蕊原基停止发育,两性变异花中雌雄蕊原基皆正常发育;雌花中只见雌蕊原基,未见雄蕊原基。5)在雌雄蕊分化期,两性变异花中,雌蕊原基发育速度略快于雄蕊原基,雌蕊发育与雌花一致,中央心皮原基基部愈合膨大,中部凹陷形成子房室,顶端愈合向上延伸形成花柱;雄蕊发育与雄花一致,雄蕊原基上端膨大形成花药,下端形成短的花丝。在雌雄蕊成熟期各花器官继续生长,发育日趋成熟。6) 3种不同性别花芽长宽比在分化的整个过程中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雄花芽在萼片分化期长宽比值达到峰值,而雌花芽、两性变异花芽均在雌雄蕊分化期达到峰值。花芽外部形态特征(形状、色泽)在5个分化时期的动态变化依次为圆锥形(绿色)→椭圆形或近圆形(绿色褪尽,深紫红色)→圆胖(深紫红色)→圆形,雄花芽顶端圆钝,雌花芽、两性变异花芽顶端渐尖(紫红色逐渐褪去,绿色加深)→椭圆形(紫红色完全褪尽,由嫩绿色逐渐变成黄绿色或棕绿色)。【结论】钝叶柃3种不同性别花芽在苞片分化期、萼片分化期、花瓣分化期花芽形态和内部组织结构保持一致,而在雌雄蕊分化期出现较大差异,两性变异花芽与雄花芽的分化较为相似,均出现雌蕊、雄蕊原基,明确性别分化的关键期为雌雄蕊分化期,随着分化时期不断推进,花芽外部形态也发生相应的变化。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华山矾大、小孢子发育和花粉壁的形成以及大孢子的发生和雌配子体的发育过程。华山矾的花药四室。绒毡层腺质型 ,发育后期出现双核至多核。小孢子四分体四面体型 ,胞质分裂连续型。成熟花粉具 2细胞。子房 2室 ,中轴胎座。胚珠倒生 ,单珠被 ,薄珠心 ,胚囊发育为蓼型。该研究为山矾科的胚胎学提供了新资料。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我国特有濒危植物血皮槭花部特征和交配系统类型对有性生殖过程的影响,寻找可能导致其结实率低的原因,为缓解当前苗木供需矛盾、制定有效措施奠定理论基础。【方法】以血皮槭植人工栽培植株为材料,通过物候观测、花形态特征测量、异交指数和花粉-胚珠比估算、花粉生活力和柱头可授性检测和人工授粉研究对象套袋试验等方法,对血皮槭的开花动态、花部特征和交配系统进行研究。【结果】1)血皮槭花性别表达复杂,花基于功能可分为雄花和雌花2类;其中雄花根据雌蕊退化程度又分为雄花Ⅰ型和雄花Ⅱ型。雄花Ⅰ型仅具有雄蕊,雄花Ⅱ型具有雄蕊和退化雌蕊,雄蕊长于雌蕊,二者皆不具子房,功能均表现为雄性。雄花Ⅰ型和Ⅱ型大小无差别,Ⅰ型较常见,Ⅱ型较少见。雌花为假两性花,柱头高于花药,花柱具卷曲现象,花开放过程中花药始终不开裂散粉,为功能雌性。2)血皮槭单花经历花蕾期、萌动期、露白期、开放期、凋零期5个阶段,雄花从开放到脱落平均耗时7.6天,雌花从开放到坐果(花期结束)平均耗时11.6天。常3小花组成1个聚伞花序,由雄花和雌花组成的混合类型花序中,通常表现为雌花先熟。3)血皮槭每年开花1次,花期4月,开花历时19.5天左右。...  相似文献   

9.
本文是毛白杨胚胎学研究的第二部分,研究了毛白杨胚珠、胚囊的构造,受精作用及胚的发育过程;找出了授粉前后花序的外部特征与胚珠发育情况之间的关系。子房由二心皮合成。柱头四裂;花柱为开放型,基生胎座,上生2-4枚胚珠,通常1-2枚发育,其余败育,胚珠倒生型, 珠柄发达;单珠被;厚珠心,直列式四分体;珠孔受精,双受精现象发生在授粉后40小时至6天之间,核型孔乳,胚的发育为简化的“十字花型”。对珠被的特点,胚囊的发育类型,受精的方式以及胚的发育类型予以讨论。  相似文献   

10.
为了系统了解板栗雌雄花发育过程,以板栗优良品种‘遵玉’为试材,对大小孢子及雌雄配子体发生发育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花药壁由外而内分别为表皮、药室内壁、中层及绒毡层(为腺质型),属于基本型。小孢子胞质分离为同时型,四分体为典型的四面体型,少数呈左右对称排列。雄配子体只经过1次有丝分裂,花粉成熟为2-细胞型。雌花胚囊发育为蓼型胚囊,只有1个胚囊母细胞发育成胚囊,四分体呈线性排列,整个发育过程与雌雄花外部特征密切相关。确定观察减数分裂最佳取样时期为:雄花花序长度为10~17 cm,总苞直径为0.9~1.6 cm。‘遵玉’小孢子及雄配子体发生发育不存在异常表现,表明‘遵玉’雄配子体发育正常,花粉可育,可以作为授粉树。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华山矾大、小孢子发育和花粉壁的形成以及大孢子的发生和雌配子体的发育过程。华山矾的花药四室。绒毡层腺质型,发育后期出现双核至多核。小孢子四分体四面体型,胞质分裂连续型。成熟花粉具2细胞。子房2室,中轴胎座。胚珠倒生,单珠被,薄珠心,胚囊发育为蓼型。该研究为山矾科的胚胎学提供了新资料。  相似文献   

12.
对设施栽培不同熟期的无核葡萄品种(品系)及其杂交组合进行果实、胚珠、胚的生长发育动态进行研究,得出不同品种(品系)胚珠、胚败育时期和胚珠数量的变化规律,确定胚珠、胚发育的最佳时期,为胚挽救的最佳接种时期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寒竹胚胎学观察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寒竹胚胎发育过程的观察与研究,结果表明:1。寒竹雄蕊,小孢子及雄配子体的发育特点是,小孢子形成为连续型,小孢子四分体为四字型,绒毡层腺质型,成熟花粉粒二细胞型,花粉粒具单一萌发孔,雄配子初为近园型,后略不规则形,成熟的雄配子体具二雄配子,闭花受精。雌蕊二心皮,合生,一室侧膜胎座,一胚珠,倒生,珠被二层,厚珠心;2。大孢子和雌配子体发育特征是,胚囊发育属蓼型,反足细胞多达几十个,胚乳发育核型,胚体  相似文献   

14.
白楠为樟科楠属植物,是优秀的生态树种和珍贵的用材树种,具有很高的价值。本文采用石蜡切片法对白楠(Phoebe neurantha)的胚胎发育过程进行了研究。主要内容包括白楠大、小孢子发生,雌、雄配子体的发育以及开花后子房发育的研究。主要研究结果表明,白楠的子房为一室,双珠被,厚珠心,多单胚珠,少数双胚珠,倒生。胚囊发育类型为蓼型胚囊,与樟科其他属种一致,大孢子母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形成直线排列的四个大孢子,其中三个靠近珠孔端的大孢子相继退化死亡,而合点端的大孢子则发育成为功能大孢子,形成单核胚囊,经过三次分裂,形成八核七细胞的成熟胚囊。雄蕊花药为四室,花药壁自外向内分别为表皮、药室内壁、中层和绒毡层,随着花药的进一步发育,药室内壁和绒毡层逐渐解体消失,成熟花粉为二细胞型花粉,绒毡层类型为变形绒毡层。小孢子有部分败育现象,这可能是由于绒毡层不能及时降解,导致小孢子无法吸收营养,从而导致败育。  相似文献   

15.
雷竹大孢子发生与雌配子体发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常规石蜡切片技术对雷竹大孢子发生与雌配子体发育的过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雷竹单子房,子房1室,内具1个倒生胚珠;双珠被,厚珠心;大孢子母细胞由1个雌性孢原细胞直接发育而成,大孢子四分体呈线型;蓼型胚囊,成熟胚囊包括1个卵细胞、2个助细胞、2个极核组成的中央细胞以及多个反足细胞,助细胞具明显丝状器。雌配子体发育多数正常,不是造成雷竹结实率低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目的】软枣猕猴桃营养丰富,是一种很有发展潜力的经济林木,对其开展大小孢子育性研究有助于更好地了解该物种的繁殖特性,研究结果可为科学合理的栽培管理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应用光镜、透射电镜和扫描电镜技术对软枣猕猴桃大小孢子发育过程进行观察。【结果】雄株花粉发育正常,孢子外壁有明显的基粒棒,内部细胞器完整;小孢子进行有丝分裂形成成熟的二核花粉粒。雌株的花粉不育,孢子外壁无基粒棒存在,内部细胞器破坏辨认不清;小孢子不进行核的有丝分裂,停留在单核状态;因有丝分裂过程受阻,雌株花粉内的原生质逐渐浓缩成团状并靠近一侧,直至消失,花粉内形成空腔,导致花粉败育;花粉粒大小不均,极面观为近扁长棒形,皱波状纹饰不明显,萌发沟变窄至一端。雄株雌蕊的花柱和柱头因发育不良形成簇生的白色绒毛状。雌株的雌蕊原基出现后迅速发育,胎座内壁上几层细胞迅速分裂,逐渐突起膨大形成胚珠原基;珠心顶端表皮下层一个细胞的细胞核显著增大成为细胞质高度浓缩的孢原细胞,随后直接发育为大孢子母细胞,随着花的发育形成倒生型胚珠,心室显得宽而圆。雄株雌蕊心室内胎座内壁上几层细胞一直不进行分裂,不能突起膨大形成胚珠原基,胚珠发育停滞,整个心室则显得窄而长。【结论】软枣猕猴桃雌株小孢子不育是绒毡层代谢异常、四分孢子有丝分裂异常、孢子外壁异常以及细胞程序性死亡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下造成的。胚珠原基发育停滞是导致软枣猕猴桃雄株大孢子不育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在人工授粉条件下,观察了小叶杨有性生殖过程的形态发育及其持续时间,结果如下:除正常花粉外,有异常和败育花粉,但不影响传粉和受精。胚珠倒生,单珠被,厚珠心,蓼型胚囊,珠孔受精,核型胚乳,胚的发育属柳叶菜型,种缨由胎座表皮细胞发育而成,柱头属湿型,花柱是实心的。人工授粉后4小时,花粉粒90%以上萌发,授粉后48小时,花粉管到达胚囊,双受精作用发生在授粉后3—6天,胚乳游离核时期持续约15—18天,但从胚乳游离核到胚乳细胞全部形成只需2—3天,合子“休眠”6—10天,原胚期约10天,心形期和鱼雷期各约2天,幼胚后期发育迅速,胚体由占种子内全长的1/3至充满整个种子只需5—6天。从授粉到种子成熟,历时约一个月。  相似文献   

18.
福建山樱花种子发育观察与育苗技术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对福建山樱花花期、种子发育过程进行多年的定点不定期观察,开展了福建山樱花种子的不同催芽条件和不同播种方法的育苗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福建省南平市,福建山樱花4月20日左右胚珠发育成熟,采种期为4月25日左右;冷藏至翌年春播种,种子发芽率达96.8%;撒播芽苗移栽的播种方法最好,1年生苗木平均高1.72 m、平均地径1.03 cm;福建山樱花生长较迅速,3年生平均高可达3.6 m、平均地径可达3.8 cm。  相似文献   

19.
利用常规石蜡制片技术,对南京椴大小孢子发生及雌雄配子体发育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花药壁发育完全,从外向内分别为表皮、药室内壁、中层和绒毡层.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的孢质分裂为同时型,形成的四分孢子为四面体型;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属同时型. 成熟花粉为2细胞型,具3个萌发孔.南京椴子房5室,每室2胚珠,中轴胎座,胚珠为双珠被、厚珠心、横生型. 同一朵花中,前期雄蕊的发育早于雌蕊的发育,后期花粉成熟时,雌配子体也发育成熟,雌雄蕊发育趋于同步.  相似文献   

20.
葡萄无核大果技术就是应用植物调节剂在花前或花后处理果穗,通过增加异常胚囊,使开花期胚囊成熟不一致,降低花粉受精和种胚发育能力,使种子败育达到无核丰产目的。在开花前或花期用药能诱导单性结实,无核率达95%以上,座果率80%~100%。谢花后幼果期用药,对果实膨大有独特效果。这些药液也能使植物光合积累向果实运转,且增产效果明显。一、葡萄无核剂和大果素的使用方法葡萄无核剂可使葡萄消籽;葡萄大果素可使果粒膨大,也可去籽。可单独使用,也可合用。方法一:无核剂在葡萄开花前5天使用,用中性水稀释并摇匀或搅拌浓度为800倍液,用广口杯、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