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含有大量元素(A)、微量元素(B)和亚硒酸钠(C)等营养元素不同配比的自制液态富硒肥对毛竹林进行竹腔施肥试验,研究富硒施肥对毛竹叶片比叶重及色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富硒施肥可提高毛竹叶片比叶重、叶绿素b含量和叶绿素总含量,对叶绿素a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影响不明显,其中大量元素对毛竹叶片比叶重影响最大,硒元素对毛竹叶绿素b含量和叶绿素总含量影响较显著。采用A1B2C3配方的施肥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
通过采集测定核桃优树果实、枝条、根系及生长地土壤样品硒含量,研究了安康市核桃林地土壤及植株不同器官硒含量,结果为安康市核桃林地土壤硒含量0.06~4.14 mg·kg^-1,平均(0.86±0.81)mg·kg^-1,硒含量中等以上(>0.2 mg·kg^-1)土壤样本占总样本数89.2%;核桃果实硒含量0.02~0.51 mg·kg^-1,平均(0.17±0.13)mg·kg^-1,达到安康市地方标准DB6109/T273-2018富硒核桃坚果含硒量标准(0.02~0.5 mg·kg^-1);核桃果实含硒量与土壤含硒量显著正相关,安康市具有发展富硒核桃的土壤条件;为提高低聚硒植物——核桃果实硒含量,可以采取外源补硒或改善土壤微环境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以老鹰茶一年生扦插苗为研究对象,采用盆栽施肥试验,研究了不同硒肥处理(硒浓度分别为0mg·L~(-1)(CK)、50mg·L~(-1)(T1)、100mg·L~(-1)(T2)、200mg·L~(-1)(T3)、300 mg·L~(-1)(T4)、400 mg·L~(-1)(T5))对老鹰茶幼苗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经硒处理后,叶片叶绿素总量、叶绿素a、叶绿素b含量均增加,变化趋势呈先增后减,在T3处理时达到最大值,且显著高于对照,此时叶绿素b的增幅大于叶绿素a。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富硒栽培中亚硒酸钠对松杉灵芝生长情况及富硒效果的影响,该文对松杉灵芝栽培种培养基料中加入不同质量的亚硒酸钠,观察并测定其子实体生长发育及富硒效应情况。结果表明,培养基料中加入低质量分数亚硒酸钠后,松杉灵芝通过生物富硒作用,增加了其子实体中硒元素含量,当亚硒酸钠质量分数为0.6 g·kg-1时,子实体中硒含量和生长发育情况达到最佳;同时能够显著提高松杉灵芝多糖的含量并促进蛋白质的合成;而高质量分数的亚硒酸钠则会抑制蛋白质的进一步合成和子实体中蛋白质含量的提高,并影响氨基酸的合成。  相似文献   

5.
对葡萄新生叶片发育过程中叶绿素含量及净光合速率的测定表明:叶绿素含量自开始展叶至展叶后30d左右急速上升,此后进入缓慢上升阶段;叶绿素a/b比值自开始展叶至展叶后20d左右较高,接近于2.0,此后随叶片生长a/b比值下降至1.7左右,并不断发生变化;叶片净光合速率自开始展叶至展叶后30d左右急速上升;叶绿素含量与净光合速率具有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6.
苦竹属竹叶多糖、蛋白质及叶绿素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苦竹属苦竹、宜兴苦竹、川竹、斑苦竹、杭州苦竹、高舌苦竹、垂枝苦竹、衢县苦竹、丽水苦竹及实心苦竹等10种竹种竹叶多糖、蛋白质及叶绿素等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10种竹叶中多糖、蛋白质及叶绿素含量丰富,竹叶多糖含量均在600 mg/kg以上,竹叶蛋白质含量在127.55~182.24 g/kg之间,竹叶叶绿素总含量均在1 600 mg/kg以上,叶绿素a的含量大于叶绿素b的含量。苦竹竹叶多糖及蛋白质含量最高,分别为843.29 mg/kg及182.24 g/kg;川竹竹叶叶绿素总含量和叶绿素a含量最高,分别为3 339.24 mg/kg和2 390.97 mg/kg,实心苦竹竹叶叶绿素b含量最高,为949.54 mg/kg。研究结果为苦竹属竹叶化学成分基础研究和苦竹属竹叶资源的综合利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对不同砧木嫁接的申丰葡萄的生物学性状、果实经济性状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申丰/贝达果枝比率、每果枝花穗数显著高于自根申丰(CK);申丰/SO4叶片重、叶面积显著高于申丰/贝达、CK;申丰/贝达的叶片叶绿素含量和胡萝卜素含量高于CK和申丰/SO4,其中叶片叶绿素a、类胡萝卜素含量与CK达到差异显著水平;两种砧木嫁接后果实单粒重略有减小,果形指数增大,但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增高,可滴定酸含量降低。  相似文献   

8.
叶面喷硒对沾化冬枣富硒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食用富硒农产品是最安全有效的补硒途径。冬枣是天然的含硒植物,增施硒肥可以提高冬枣果实中硒的含量。为了筛选出适于冬枣的高效叶面施硒方案,从而给冬枣安全有效地施用硒肥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于沾化冬枣果实膨大期,在其叶面一次性地喷施了不同含硒量(0、25、50、100、200mg·L^-1)的亚硒酸钠溶液,就不同浓度的喷硒处理对冬枣果实中的硒含量、硒有机化程度及果实品质的影响情况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当硒的处理浓度≥50mg·L^-1时,冬枣果实中硒的总含量快速增加;随着喷硒浓度的升高,果实中硒的有机化比率呈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各喷硒处理中,以硒含量≥50mg·L^-1的喷硒处理的有机化程度为最高。不同施硒量对冬枣果实品质的作用效果也不尽相同,硒含量为50mg·L^-1的喷硒处理对果实品质的改善效果最佳,此处理的冬枣果实其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维生素C、总黄酮的含量和糖酸比均达到了最高值,较对照分别显著提高了17.06%、22.66%、12.25%、29.17%和34.34%;然而,叶面施硒对冬枣果实中可滴定酸和总三萜酸的含量却均无显著影响。综合分析认为,在果实膨大期一次性地叶面喷施含硒量为50mg·L^-1的亚硒酸钠溶液是生产富硒冬枣的较佳措施。  相似文献   

9.
为了实时、准确、无损地检测葡萄叶片中叶绿素的含量水平,以评价葡萄生长发育与营养状况,确保栽培的科学和施肥的合理,以‘夏黑’‘巨玫瑰’‘户太8号’‘阳光玫瑰’‘金手指’‘摩尔多瓦’这6个品种葡萄叶片为试验材料,采用叶绿素测定仪测定了6个葡萄品种叶片不同位置的SPAD值,使用分光光度计测定了葡萄叶片光合色素含量,探寻了葡萄叶片SPAD值的最适测量位点,分析了SPAD值与光合色素含量的关系,并建立了SPAD值与光合色素含量的线性函数拟合方程。结果表明:6个品种葡萄叶片的SPAD值,叶片顶部的均最高,中部的均次之,基部的均最小;其中,葡萄叶片中部的SPAD值最具有代表性。6个品种葡萄叶片的SPAD值与叶绿素a、叶绿素b、总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均显著相关,其与叶绿素a含量的相关性最高;在不同品种葡萄叶片的SPAD值与叶绿素a、叶绿素总含量、类胡萝卜素含量的线性函数拟合方程中,‘户太8号’的拟合方程决定系数值最高,其叶绿素a、叶绿素总含量、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决定系数值分别为0.903 5、0.867 2、0.749 9;在叶绿素b与葡萄叶片SPAD值的拟合方程中,‘金手指’的拟合方程为y=0.034 7x-0.084 0,其决定系数R2值(0.773 4)最高。单一品种葡萄叶片的SPAD值与光合色素含量的回归模型的拟合准确率比6个葡萄品种汇总拟合回归模型的要高。  相似文献   

10.
对蜜汁、布朗无核、火星无核等葡萄品种,从展叶期开始至采收后,用氨基酸系列叶面肥进行叶面喷施,探讨其对葡萄叶片质量、叶绿素含量及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氨基酸系列肥料不仅能够提高葡萄叶片质量,而且能够提高葡萄品种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使果实品质得到明显改善,使枝蔓成熟节数增加。  相似文献   

11.
慈溪杨梅硒含量检测结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检测了慈溪杨梅126批次,平均含硒量0.018mg/kg,其它县市杨梅159批,平均含硒量0.018mg/kg。慈溪杨梅中,硒含量≥0.01mg/kg有118批,占93.7%,其它县市杨梅中只占44.0%;硒含量≥0.015mg/kg的样品占66.6%,而其它县市只占16.4%。结果表明,慈溪杨梅硒含量显著高于其它县市杨梅硒含量,达到富硒食品标准,有利于进行富硒杨梅产业化开发。  相似文献   

12.
在丛生竹林下对不同基质配方和硒浓度菌棒进行埋棒栽培以及覆土方式栽培试验,结果表明,菌棒不同基质配方对竹荪产量及其营养成分有显著影响,而且三列浅沟形和双列龟背形2种覆土方式有利于提高竹荪产量。改良基质配方菌棒竹荪产量比常规配方提高约50%;在添加外源硒质量分数为0~2.0 mg/kg的浓度范围内,竹荪子实体产量先随着硒浓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加后再有所降低,基质中添加1.5 mg/kg硒肥比不添加产量提高了195.30%。基质中添加硒质量分数为1.0~2.0 mg/kg的硒肥可以较显著地提高竹荪花的硒含量,其干物质中硒含量平均值从约2.50 mg/kg提高到8.05~13.30 mg/kg,外源硒肥利用率达到9.70%~15.36%。菌棒不同基质配方对竹荪子实体的粗蛋白及粗多糖含量有明显影响,改良配方竹荪蛋与竹荪花的粗蛋白含量是常规配方的1.21和1.29倍,其粗多糖含量是常规配方的4.81和1.35倍;基质中添加硒肥与不添加硒肥相比,竹荪蛋与竹荪花中粗蛋白含量分别增加了40.90%和14.30%。在硒质量分数为1.0 mg/kg的竹荪菌棒林下覆土栽培试验中,三列浅沟形覆土方式单位面积鲜竹荪蛋产量最高,为10.27 kg/m2;双列龟背形覆土方式单个菌棒的鲜竹荪蛋产量最高,达1.40 kg。三列浅沟形和双列龟背形2种覆土方式基质生物转化率分别为93.00%和94.14%,达到了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13.
在田间,分别用不同浓度的杀虫剂阿维菌素和甲维盐50μL处理3年生107杨树幼苗叶片,24 h后测定幼苗叶片的叶绿素含量。结果表明:阿维菌素和甲维盐均导致杨树幼苗叶片叶绿素a、叶绿素b和叶绿素总量下降,类胡萝卜素含量、叶绿素a/b比值上升。表明2种药剂虽然对杨树幼苗会产生轻微的胁迫作用,但通过改变类胡萝卜素的含量和叶绿素a/b比值,增强对作物的抗逆性,消除杀虫剂所造成的胁迫。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明库源关系对水稻叶绿素含量及叶绿素a/b值的影响,在水稻抽穗期,剪去穗部1/3枝梗,形成不同的库源比,测定了叶绿素a、b含量、比值及总含量。结果表明:与汕优63相比,两优培九库源比较大,库源矛盾突出,抽穗期叶片叶绿素含量下降较快,后期叶绿素a/b值显著增加;剪去穗部1/3枝梗,降低库源比,能明显减缓两组合叶片叶绿素含量下降,降低叶绿素a/b,源更不足的两优培九较汕优63更为明显,说明库源比越大,叶绿素a/b上升越快。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外生菌根真菌对宿主植物黑松幼苗耐盐性的影响,采用盆栽实验,将成功侵染菌种土生空团菌(Cg)、紫晶蜡蘑(La)的黑松幼苗移栽于盐渍土壤中,培育3个月后,测定相关生理指标。结果表明:1)与非菌根化幼苗相比,接种菌根真菌Cg和La显著提高了针叶叶绿素a(由0.78 mg/g FW增加到1.27 mg/g FW和1.47 mg/g FW)和叶绿素b(由0.28 mg/g FW增加到0.40 mg/g FW和0.43 mg/g FW)的含量,增加了宿主体内脯氨酸含量(地上部:La> Cg> NM;地下部:La> Cg> NM),增强了K^+的吸收、转运,有效地维持(Cg菌种)或是降低(La菌种)了宿主地上部分Na^+/K^+的比值;显著(P <0.05)降低了宿主幼苗地下部的Na^+/K^+比值(由0.70降低到0.47和0.64)。2)外生菌根真菌有利于松树幼苗的生长,提高了其耐盐性,但因菌种而异(La> Cg)。深入研究不同菌种对不同宿主植物耐盐性的影响,将会成为后续菌根技术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为沿海滩涂盐碱地的植被恢复提供理论依据及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6.
通过不同的栽培基质和激素对竹节树(Carallia brachiata)幼苗进行处理,结果表明:不同基质间竹节树幼苗地径、叶片叶绿素b含量和质膜透性有显著差异(P<0.05);不同激素间竹节树幼苗地径、叶片质膜透性有极显著差异(P<0.01),而苗高、叶绿素a、叶绿素b和总叶绿素含量差异不显著;传统基质60%黄心土+40%塘泥有利于竹节树幼苗苗高、地径生长,改良基质30%黄心土+30%菇渣+40%塘泥则对其生理生化指标有促进作用;使用激素可以提高竹节树幼苗地径、苗高生长,降低其质膜透性,100 mg/LIBA溶液可促进其苗高生长,IBA100mg/L+NAA 50mg/L可提高地径生长、降低叶片质膜透性。  相似文献   

17.
为进一步了解氮肥对葡萄叶片衰老和品质的影响,以红地球葡萄为试材,将75kg/667m2的追肥量分别采取不同追肥比例,研究了葡萄成熟期叶片和果实的各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氮肥后移量的增加,叶长、叶宽、鲜重、生长周期、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VC含量均增加,而果实可滴定酸含量和果实着色度减少。追氮比例1:1:1的处理叶片生长周期和果实品质相对最高。由此可见,适当加大生育后期追氮比例可明显延缓葡萄叶片的衰老进程,有利于延迟采收期和提高品质。  相似文献   

18.
为了为后期特用品种的选育工作提供理论参考,对所收集保存的8个种源辣木嫩叶的钙、钾、铁、硒、维生素C和蛋白质等营养成分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参试辣木种源的嫩叶营养成分含量变幅比较大,钙、钾、铁等矿物质元素含量的变幅分别为403~1 120 mg/kg、249~280 mg/kg、12.3~36.1 mg/kg,其中201502LAO钙元素含量最高,201504ALG钾元素含量最高、201508CHN铁元素含量最高;参试种源的硒元素含量在0.026~0.32 mg/kg之间,达到广西地方标准富硒蔬菜水平;201503MYA维生素C含量最高(220 mg/100g),201508CHN蛋白质含量最高(8.23%)。8个不同辣木种源的嫩叶营养成分含量之间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9.
研究通过对比不同硒源处理中竹荪Dictyophora echinovolvata硒子实体营养成分含量差异,探讨不同硒源对竹荪子实体中营养成分含量的影响。试验设置纳米硒、富硒氨基酸液肥、螯合硒3种硒源,每种硒源选择5、10 mg/L 2种施用浓度。结果表明:施用5 mg/L的富硒氨基酸液肥利于促进竹荪子实体中蛋白质的合成,施用5 mg/L的富硒氨基酸液肥、10 mg/L螯合硒利于竹荪子实体中粗多糖的合成,施用10 mg/L纳米硒利于竹荪子实体中硒元素的吸收存储,施用10 mg/L的螯合硒和纳米硒竹荪子实体中氨基酸总量较大,施用5 mg/L纳米硒可以有效提高竹荪子实体中风味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比例,施用10mg/L螯合硒、5 mg/L纳米硒后可以有效提高竹荪的抗氧化功能。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浙江杨梅产区土壤硒(Se)含量和杨梅硒含量,并研究了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全省杨梅产区土壤硒含量为0.016~ 1.100 mg/kg,平均0.298 mg/kg;全省杨梅硒含量为0.000 47~ 0.043 00 mg/kg,平均0.0113 mg/kg,其中富硒杨梅占样品总数的92.3%,并以慈溪等地的富硒杨梅更具开发优势.对186组土壤硒和杨梅硒对应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到直线回归方程:y=0.007 98+ 0.014 56x,表明杨梅晒含量(y)与土壤硒含量(x)之间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相关系数r=0.340 9**> r0.01=0.19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