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葡萄的栽培受许多外界因素的制约,温度、湿度、光照及土壤等都对葡萄的生长、结果有影响。其中受温度影响最为明显。考察某地区能否栽培葡萄,要以该地区等于或大于10℃的日平均温度的累加值为依据。这个累加值称为“生物学积温”。不同地区的生物学积温差异很大,而且葡萄本身品种繁多,成熟期不同,所需要的积温也就不同,成熟  相似文献   

2.
月季唐菖蒲鲜切花品种筛选及周年生产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莱州盛产月季 ,种植花卉的历史悠久。由于当地培育的花卉多为盆栽品种 ,鲜切花花卉品种较少。为此 ,1996年引进优良切花月季品种 10个 ,唐昌蒲新品种 15个 ,进行了鲜切花优良品种的筛选 ,以期丰富莱州花卉品种 ,探讨鲜切花花卉的综合栽培技术。1 试区概况试区位于莱山区初家、莱山西镇。年平均气温11.8℃ ,年降雨量 6 6 1.5mm ,无霜期为 2 10天。试区≥ 0℃的平均初日一般在 3月上旬 ,平均终日一般在12月上旬末 ,此段时间内全市平均积温 4 2 0 0℃左右 ,试区≥ 10℃的平均初日在 4月 11日 ,平均终日在 10月 31日 ,此段时间内试区平均积温…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2011年5月16日中国农学会葡萄分会和台湾21世纪农业发展基金会在福建省福安市召开的海峡两岸葡萄科技合作恳谈会为契机,总结了台湾目前葡萄种植的五项关键性技术,旨在推动海峡两岸葡萄栽培技术交流与合作,使福建省葡萄产业得到更好发展。  相似文献   

4.
“光碳核肥”在葡萄生产上试验应用效果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光碳核肥”作为一种新型功能性水溶肥料,经葡萄上使用试验,可以捕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吸附在叶茎周围,增加二氧化碳浓度103伊10-6,提高光合速率3.90mgCO2/cm2,从而可使葡萄提前4-5d成熟,增加产量14.1%,增加收入24.6%,提高可溶性固形物、氨基酸与Vc含量,提高葡萄加工品质与营养品质,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5.
关于葡萄气候区划指标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对主要葡萄产区连续 30a气候资料进行系统整理和分析 ,结合不同葡萄品种的生长结果表现 ,对多种葡萄气候区划指标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 :生长期≥ 10℃的活动积温 ,是葡萄气候区划的最适热量指标 (一级指标 )。适栽区域所需要的热量最低限 ,鲜食葡萄为 2 5 0 0℃ ,酿酒葡萄宜提高至 2 80 0℃以上。 7~ 9月水热系数 (K值 )是葡萄气候区划适宜的二级指标 ,选择具体葡萄品种时则宜参考采前 2个月的K值。  相似文献   

6.
<正>红地球葡萄,果穗长圆锥形,平均穗重800g,果卵圆形,平均粒重12g,果紫红或红色,果肉硬脆、味甜,品质极佳。 红地球葡萄适应无霜期160 d,大于10℃活动积温3 400℃以上的立地栽培。科尔沁沙地无霜期140~160d,大于10℃活动积温2900~3300℃,不宜露地栽培,采用塑料大棚栽培,经过3年试验,取得了成功,主要技术如下:1 建棚 选择地势平坦,地下水位在1.0m以下,排灌水条件良好,交通方便的沙地。日光大棚宽度8.0~12.0m,长度依面积而定,方向以南北向为好,脊高2.5~3.2m,肩高1.5~1.8m,竹木结构和钢架结构均可。  相似文献   

7.
罗汉果生长温度因子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王承南  李斐  熊微微 《经济林研究》2005,23(4):60-61,64
罗汉果主产于我国南方桂林山区,其中以永福县龙江乡到临桂县茶洞乡一带的山区为道地产区,对永福县龙江乡及周边乡罗汉果生长季节的月平均温度及≥10℃活动积温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永福县龙江乡在罗汉果生长季节的月平均温度及≥10℃活动积温与周边乡有显著的差异,为罗汉果生长条件温度因子的选择及科学引种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从热量、光能、水分等因素上分析了云南利于种植早熟鲜食葡萄的农业气象条件;提出避开和防范葡萄生长期的灾害性天气。明确提出海拔1000~1500m,4、5月≥10℃的活动积温分别在600℃左右及700℃以上年降雨量为600~900mm的地带为云南早熟鲜食葡萄最适种植区,在其区内选择光明光照充足,有灌溉条件,土层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沙壤土地段建立种植基地。通过采取品种选择、设施栽培、疏花疏果、惭烯利催熟  相似文献   

9.
依兰县位于哈尔滨市东部.主要气候特点:冬季寒冷干旱,夏季高温多雨.雨量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7~8月;春秋季气候多变,经常有晚霜(6月2日左右)及早霜(9月18日左右)危害,无霜期115~128d,常年积温在2250~2650℃。这些不利因素严重制约了依兰县露地葡萄的发展。同时该县春、夏季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养分积累,塑料大棚内温湿度容易调控等许多适于葡萄生产的有利因素.使得依兰县生产的葡萄具有可溶性糖、VC、有机酸的含量较高,风味较浓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葡萄是深受人们普遍喜爱的水果,葡萄酒和葡萄汁是经久不衰的保健饮品,葡萄的其他制品如葡萄罐头、果酱、果脯、果醋等也很有市场。葡萄适应性强,用途广、经济效益高,全世界60多个温带、亚热带和热带国家均有商品性栽培,但主要集中在欧洲,占世界总产量的70%以上。最近10年,由于欧洲市场上葡萄酒供大于求,迫使一些葡萄和葡萄酒生  相似文献   

11.
从热量、光能、水分等因素上分析了云南利于种植早熟鲜食葡萄的农业气象条件;提出避开和防范葡萄生长期的灾害性天气。明确提出海拔1 000~1 500m,4、5月≥10℃的活动积温分别在600℃左右及700℃以上,年降雨量为600~900mm的地带为云南早熟鲜食葡萄的最适种植区,在其区内选择光照充足、有灌溉条件,土层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壤土和沙壤土地段建立种植基地。通过采取品种选择、设施栽培、疏花疏果、应用乙烯利催熟、石灰氮打破休眠、综合防治病虫害等技术措施,可在云南建立起大面积早熟鲜食葡萄的栽培基地。  相似文献   

12.
<正>蛇龙珠葡萄是1892年张裕从国外引入的葡萄品种中的衍生品种,是解百纳干红里面的主要原料之一,与赤霞珠、品丽珠统称为"三珠"。蛇龙珠葡萄的种植范围主要分布在山东地区,占全国总产量的70%左右,其他地区如:东北南部、华北、西北地区也有栽培。蛇龙珠葡萄植株生长势较强,结果枝占芽眼总数的70%,产量中等,从萌芽到果实充分成熟的生长日数为138d,活动积温为3267.6℃,  相似文献   

13.
地膜覆盖提高新疆杨育苗成活率和苗木质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膜覆盖能够提高膜下地温,促使土壤深层水上移,增加膜下0~20 cm土壤湿度,是提高新疆杨成活率的关键因素.增加的"地积温",通过延长生长期,保持土壤热量和水分稳定,增加叶片光合利用,改善土壤结构和理化性状,增加土壤有益微生物,充分利用土壤肥力作用等,提高苗木的生长量,进而提高了苗木质量.同时地膜覆盖产生的热量、水分和养分的梯度差异,可以改变根系垂直分布,增加土壤10~20 cm范围内侧根数量和质量,对提高苗木质量,提高造林的成活率和保存率起着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14.
地膜覆盖能够提高膜下地温,促使土壤深层水上移,增加膜下0~20cm土壤湿度,是提高新疆杨成活率的关键因素。增加的"地积温",通过延长生长期,保持土壤热量和水分稳定,增加叶片光合利用,改善土壤结构和理化性状,增加土壤有益微生物,充分利用土壤肥力作用等,提高苗木的生长量,进而提高了苗木质量。同时地膜覆盖产生的热量、水分和养分的梯度差异,可以改变根系垂直分布,增加土壤10~20cm范围内侧根数量和质量,提高苗木质量,提高造林的成活率和保存率起着决定作用。  相似文献   

15.
葡萄属葡萄科葡萄属植物,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果树之一,原产于欧洲、西亚和北非,已有5000年以上的栽培历史。欧洲葡萄大约在汉武帝时期由中亚传入我国。据史料记载,汉化张骞出使西域时,由六宛国传入新疆,后经甘肃传至中原。葡萄法多甜美、营养丰富,被誉为“果之珍”,男女老幼皆宜。据测定,葡萄含糖量约10-25%,最高达30%,其中主要是易被人体直接吸收的葡萄糖和果糖。另外,钙、磷、铁和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的含量也很高。葡萄的药用价值甚高。中医认为,葡萄叶甘微酸、性平,能补肝肾、益气血、生津液、利小便、除风湿、强筋骨、…  相似文献   

16.
<正>为切实提高广大农牧民生态保护意识,有效遏制在林地内偷牧滥牧等违法行为,2010年9月6日-10日,内蒙古赤峰市克什克腾旗森林公安局在全旗范围内开展了以"封育禁牧、保护生态"为主题的禁牧宣传周活动。在此次活动中,10个基层森林公安派出所充分利用所  相似文献   

17.
对影响云南勐海甘蔗产量和糖分的气候因子近45年来的趋势性、阶段性和周期性的分析表明:影响甘蔗产量的气候因子中,3~10月的积温增加趋势显著;3~10月的积温和降水量有显著的阶段性;3~10月的积温、降水量、日照时数都有显著的振荡周期。影响甘蔗糖分的气候因子中,10~11月的平均最低气温增加趋势比较显著,有显著的周期性和阶段性;11月至次年2月的降水量有3~4年的振荡周期,趋势性和阶段性不显著。  相似文献   

18.
文冠果是我国特产的珍贵生物质能源树种,经济和生态价值都很高。经对10、20年生树生育期多年的观察,知其具有抗寒适应性强,耐瘠耐旱,不择土壤,可充分利用荒山、荒地以及超坡度退耕还林地进行栽培,凡在?10℃年有效2 100℃~2 700℃积温区都可以种植。  相似文献   

19.
钟祥 《云南林业》2000,21(6):20-20
葡萄、香蕉、苹果、柑橘,号称世界四大水果。葡萄居四大水果之首,是全球栽培面积最大、产量最多的果树。 葡萄系葡萄科葡萄属多年生落叶木质藤本,原产欧洲及亚洲西部,主要分布于温带及亚热带地区。它于2 000多年前通过“丝绸之路”传入我国,现大江南北广泛栽培。产量最多的是新疆,又以该自治区的吐鲁番地区居首,是吐鲁番地区种植业的支柱。葡萄也是我省栽培较广、产量较多的果树之一,主要在玉溪、曲靖、楚雄、昭通、昆明、红河等地州市有栽培。 葡萄属有70多个种,我国有35种,栽培种只有20多个,分为欧亚种群、东亚种群…  相似文献   

20.
1.巴山竹林分布的地理环境巴山竹林作为我国中亚热带与北亚热带一种特有植被,被称为“镇巴巴山竹林”而载入“中国植被”。巴山竹林之主产区——陕西省汉中地区镇巴县的巴山林区.地处大巴山西段,米仓山东段,地理座标为东经107°28′~107°48′,北纬32°23′~32°44′,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类型。这里海拔较高,气温较低,夏洪秋淋,年平均气温9℃左右,极端高温34.8℃,极端低温-21℃,全年≥10℃以上活动积温为2600℃左右,年无霜期149天,年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