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灵芝栽培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灵芝是药用真菌。灵芝栽培技术有以下几个要点。一、生产季节灵芝生长温度要求较高,一般在25~28℃为宜。因其菌丝低于25℃生长受到抑制,高于30℃则  相似文献   

2.
对分别生长于大兴安岭北坡、南坡的2种灵芝(LZ01、LZ02)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通过平板培养方式观测不同温度、pH值、氮源、碳源及不同碳氮比对2种菌种生长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2种灵芝菌丝适宜生长温度范围为24~28℃,其中LZ01生长于背阴面,最适生长温度在28℃左右;LZ02生长于向阳面,最适生长温度为24℃。2种灵芝在偏酸性环境下生长较好。2种灵芝菌种既能利用有机氮源,也能利用无机氮源,但是有机氮源对其生长较为有利。可溶性淀粉为LZ01适宜生长的碳源,葡萄糖为LZ02适宜生长的碳源,5种碳氮比中比值为40∶1时,菌丝生长速度最快。  相似文献   

3.
黑木耳Au962菌株是我所从全国七省市引进及采集野生种中筛选出来,经提纯、复壮获得的新菌株,届中温型品种,具有菌丝生长健壮、出耳齐、早、抗杂性强,耳片黑大、肥厚,产量高等特点,适合于代用料栽培。1生物学特性1.1营养:菌丝体分解、吸收利用木屑、玉米芯原料中的有效成分能力较强,它们能够提供给菌丝生长发育过程中所需的碳源,添加效皮、米糠、豆饼粉补充氮源及微量元素的不足,从而促进菌丝生长,缩短出耳期,提高产量。呈.2温度:拘于萌发的适宜温度为24—28℃,菌丝生长温度为5—30℃,最适温度22~26℃,5℃以下菌丝生长极…  相似文献   

4.
平菇类食用菌露地生料畦栽,方法简便、成本低,产量高,很值得推广。 1 选用适龄健壮的菌种生产上应选用当前推广的优良菌株,母种标准是:适龄、菌丝洁白致密,生长迅速,爬壁能力强,培养基未失水干缩;原种栽培种标准是:菌丝浓密洁白,无杂菌污染,吃料速度快,生长整齐有力,料面无大量原基,无老化菌膜,无积水和脱壁现象,菌龄30~40天。 2 根据季节选择菇型和用种量平菇类食用菌依子实体分化对温度的要求分为低温型5~15℃,中温型16~22℃和高温型18~28℃。吉林地区4月宜选用低温型菌株;5月栽培宜选用中温型菌株,6月播种宜选用  相似文献   

5.
在PDA培养基上接种杏鲍菇、秀珍菇、金针菇、蟹味菇、鸡腿菇、黑平菇、灵芝、茶树菇8种食用菌菌种,并选择在3个温度(22、25、27℃)下培养7天,观察测量菌丝的萌发、日生长速度及菌落形态,获取各菌种的最适生长温度.试验结果表明:金针菇菌丝的最适生长温度为22℃,灵芝和黑平菇菌丝的最适生长温度为27℃,其余5个菌种菌丝的最适生长温度为25℃.  相似文献   

6.
四个灵芝菌株的品比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红芝、园艺6号、灵芝F1、紫芝对4个灵芝菌株生物学性状比较,筛选出红芝为最优菌株。其特点为:母种和原种菌丝生长速度较快、菌丝洁白浓密,边缘整齐,在栽培过程中生长良好生物学效率较高,生物学性状优于其它菌株,适宜在生产上推广。  相似文献   

7.
灵芝,又被称为瑞草、灵芝草,是我国医药学宝库中的一味珍贵药物,具有“补中益气、增智慧、坚筋骨、好颜色”,“久食长生,扶本固正”等功效。野生灵芝资源数量有限,因此,栽培灵芝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灵芝的人工栽培方法多种多样,本文主要讲述灵芝的代料栽培技术。1灵芝对环境条件的要求1.1温度:菌丝生长的适温为26~28℃;子实体原基分化温度为22~28℃,子实体发育适温为25~28℃。1.2湿度:培养基质的含水量控制在60%~65%,培养期间空气相对湿度为60%~70%,子实体生长期间要求空气相对湿度为9…  相似文献   

8.
木霉菌株T95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木霉菌株T95在PDA培养基、麦芽糖培养基、查彼培养基、苹果树皮煎汁和基本培养基上均能生长。其中在PDA、查彼和基本培养基上,菌丝生长较快,产孢量也较多。在PDA培养基上,菌丝生长的温度范围是15~35℃,产孢的温度范围是10~37℃,菌丝生长和产孢的最适温度为25℃;菌丝生长和产孢的pH值范围是2~11,最适pH值为4。在基本培养基上,葡萄糖为菌丝生长的最佳碳源,木糖为产孢的最佳碳源;蛋白胨和牛肉浸膏是菌丝生长的最佳氮源,天门冬素是产孢的最佳氮源;维生素B1和B2对产孢作用较大。菌丝生长和产孢的最佳微量元素是Mg。分生孢子萌发需要一定的营养,PDA膜好于2%琼脂膜。孢子萌发的温度范围是15~35℃,最适温度为25℃;pH值范围是2~11,pH值为3~5时萌发率较高;接种后8h开始萌发,时间集中在16~24h内。在25℃时,孢子萌发的最适相对湿度为70~80%,最低相对湿度为50%。  相似文献   

9.
白灵菇菌丝生长因子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影响白灵菇菌丝生长的主要因素,比较了不同菌株在不同培养基含水量、酸碱度和温度条件下菌丝生长的情况。试验结果表明:白灵菇菌丝最适合生长的培养基含水量为65%~75%,Pl.n0028在最适合含水量的培养基中菌丝生长与其它菌株有差异,生长速度较快;最适合生长的培养基pH值为6~8,Pl.n0029在最适合pH的培养基中菌丝生长与其它菌株有差异,生长速度较快;最适合生长的温度为25~30℃,Pl.n0029在适合培养温度下菌丝生长与其它菌株有差异,生长速度较快。  相似文献   

10.
该文研究了pH值和温度两种因素对亚侧耳菌丝生长的影响,试图求出最适宜亚侧耳菌丝生长的pH值和温度.研究中pH值为5,6,7,8,9,温度为22℃,24℃,26℃,28℃,30℃.试验结果表明:以菌丝的日增长长度为统计指标进行两因素方差分析,再通过对菌丝增长长度的平均值进行多重比较,最后得出pH6为亚侧耳菌丝生长的最佳酸碱度,26~28℃均适宜亚侧耳菌丝的生长,且亚侧耳菌丝生长的最佳组合为温度26℃、pH6.  相似文献   

11.
杜松赤枯病病原菌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杜松赤枯病病原菌的研究结果 ,研究表明交链孢 (Alternariasp )和茎点霉 (Phomasp )是杜松赤枯病的主要致病真菌 ;两种病原菌均喜偏酸性的条件 ,菌丝生长发育的适宜pH值是 5~ 7;菌丝生长的适宜温度是 2 0~ 30℃ ,孢子萌发的适宜温度是 15~ 2 5℃ ,2 0℃时萌发率最高 ;Al ternariasp 在相对湿度 90 %以上能较好萌发 ,Phomasp 在湿度 10 0 %时才能萌发 ,在水滴中萌发率最高 ;两种病原菌对云杉和丹东桧的嫩枝叶也有较强的致病性  相似文献   

12.
从红汁乳菇菌盖上分离得到的菌丝易于培养。条件适宜时 ,菌丝浓密洁白 ,且在基质上产生桔红色色素。菌丝对单糖、双糖、多糖均可利用 ,对氨态氮、硝态氮、尿素、氨基酸也均可利用。菌丝可在 5 0~ 30 0℃下生长 ,最适温度为 2 0 0~ 2 5 0℃ ,pH值 3~ 1 1时均可生长 ,最适 pH值为 5~ 8,光照对菌丝生长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3.
以人工栽培的灵芝子实体为盆景制作的主要材料,分别介绍了单一子实体的微型灵芝盆景造型、栽培过程嫁接盆景造型、人工拼接盆景造型及灵芝异形子实体摆件的设计制作过程。以造型设计为园艺疗法的起点、以制作过程为园艺疗法的参与核心、以盆景作品为园艺疗法的劳动成果,集动脑动手及收获为一体,探索灵芝盆景制作在园艺治疗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灵芝品种的菌丝体多糖和三萜含量分析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选育有效成分含量高的精深加工专用的灵芝品种提供理论依据,对14个灵芝品种的菌丝体多糖和三萜含量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表明,灵芝品种的菌丝体多糖含量在1.98%-5.21%,高低相差2.63倍,14个灵芝品种中多糖含量在4.0%以上的品种有薄树灵芝02、赤芝05、松杉灵芝、薄树灵芝01、黄边灵芝、惠州等6个品种;灵芝菌丝体三萜含量在0.38%-1.34%,高低相差3.53倍,14个灵芝品种中三萜含量在0.95%以上的品种有黑芝02、紫芝02、紫芝01、黑芝01、黄边灵芝等5个品种;另外发现灵芝菌丝体中的多糖与三萜含量高低不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以福建引进主要商业栽培品种信州和惠州两个菌株作为对照,通过人工控制温度、湿度、CO2含量等生态因子,进行灵芝的仿野生栽培,从海南野生赤芝、紫芝野生种中筛选适合海南栽培的灵芝优良菌种。结果表明,火芝5号、紫芝王1号、信州及惠州4个菌株均能在海南野外生长。其中火芝5号产量最高,达到89.95g/袋,其次为惠州(80.25g/袋),紫芝王1号(50.9g/袋)和信州(54.55g/袋)产量相对低些;在抗杂菌污染能力方面,火芝5号抗污染力最强,其次为信州和紫芝王1号,惠州抗杂菌污染能力最弱;在灵芝多糖含量方面,火芝5号含糖量(6.56g/kg)稍低于信州(7.98g/kg),比惠州的含糖量(3.47g/kg)大将近1倍。  相似文献   

16.
大青杨无性系育苗及造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大青杨优良无性系苗木繁育及栽培技术。苗木培育以扦插育苗为主,育苗地应选择地势较为平坦,排水良好,具有灌溉条件,土壤比较肥沃疏松的壤土或沙壤土为好;种条采集应在晚秋至早春苗木休眠期内进行,最好采用一年生平茬苗干,选无病虫害、生长健壮、水份充足、冬芽饱满的枝条做种条,插穗的长度12~15 cm为宜。扦插时间一般当天最高气温大于16℃时即可进行。可采取高床或垄式扦插,扦插时最好覆膜。造林时采用"根苗"造林。幼林抚育根据造林《规程》采取3、2、2、1次抚育。造林后结合头2次幼林抚育及时定干,每株保留1个健壮的萌条,否则影响生长。  相似文献   

17.
Ganoderma lucidum caused root rot in an Acacia arboretum. Stumps colonized by the fungus were the source of infection. Among 18 species. Acacia albida, A. aneura, A. decurrens, A. murrayana and A. victoriae were the most susceptible to the disease whereas A. greggii and A. verek showed resistance.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筛选的海南灵芝推广种火芝5号进行仿野外栽培技术研究,结果表明:培养用段木长度25~30cm为宜;常压消毒时,温度达100℃后需保持12h:在自然温度下原种培养时间50d,12月至次年3月进行大田培养,在这种条件下灵芝种苗成活率可达98 3%;田问栽培时,在砂质红壤土中,遮荫选用80%双层有间隔遮光网规格,每月浇水6次,灵芝产量可达21.1kg/m3,并且达到一年三收的结果.绿色木霉菌的防治主要以预防为主,通过控制水分,保持水分处于干湿交替的状态,有利于灵芝子实体生长和提高菌丝的抗病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