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为探索废弃鲜烟叶发酵后沼液的再利用方式,开展了沼液不同叶面喷施方法对烤烟生长发育的影响的试验。试验分别对比了在烤烟团棵、旺长、打顶后不同时期喷施沼液的5个处理组的数据,结果表明:废弃鲜烟叶发酵沼液对烤烟主要田间病害无诱发或传播作用;喷施沼液对中上部叶片发育和干物质积累有促进作用,与不喷施沼液相比,烤烟产量、上等烟比例、均价有所提高,中上部烟叶外观质量有所改善;以旺长期喷施效果最好,其次是团棵期,打顶后喷施效果不如前两个时期明显,不同时期多次喷施对相关性状的改善有正向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提高上部烟叶的可用性提供一些研究线索.[方法]采用叶面喷施次数和叶面喷施时期两因素随机区组设计,研究叶面喷施钾肥次数及喷施时期对烤烟上部烟叶品质的影响.[结果]大田烤烟生产时分次喷施钾肥对烤烟农艺性状影响不明显,但对烤烟上部烟叶叶长、叶宽、叶厚等物理性状指标影响明显,另外打顶当天+现蕾期+团棵期处理对烤烟上部烟叶钾的影响最大.在化学成分方面,叶面喷肥不同处理对烤烟上部烟叶淀粉含量的影响规律不明显;不同处理对烤烟上部烟叶中烟碱含量的影响呈现出打顶当天>现蕾期>团棵期的规律;叶面喷施钾肥能降低上部叶中总氮、氯的含量,且喷钾次数越多,其影响越显著,但在团棵期喷钾对上部烟叶总氮、氯含量的影响不大.[结论]在大田生产过程中,烟草叶面喷施KH2PO4应注意在中、后期喷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明确微生物叶面肥在烤烟上的施用效果。[方法]采取大田试验,共设4个处理,即在烤烟生长团棵期喷施"肥万钾"1次,在团棵期、旺长期各喷施"肥万钾"1次,在团棵期、旺长期、成熟期各喷施"肥万钾"1次,不喷施"肥万钾"(对照),研究"肥万钾"微生物叶面肥对烤烟生长发育及品质的影响。[结果]团棵期、旺长期、成熟期各喷施"肥万钾"1次处理的烟株长势、中上部叶面积、产量、产值、中上等烟叶比例均优于在团棵期、旺长期各喷施"肥万钾"1次,在团棵期喷施"肥万钾"1次处理及对照,喷施"肥万钾"处理烤后烟叶化学成分含量和感官评吸质量均优于对照。[结论]在烤烟生长团棵期、旺长期和成熟期分别喷施"肥万钾"叶面肥处理表现最好。  相似文献   

4.
采用正交试验方法,研究了微生物肥用量、IAA用量、打顶时期与上部烟叶品质及青筋烟比例的关系,提出了郴州市烤烟"控青提质"的栽培技术方案,即旺长期与成熟期使用微生物肥1.5包对水15 kg喷施、开花期打顶,旺长期与成熟期喷施30 mg/L吲哚乙酸。此组合能明显提高上部烟叶品质,显著降低青筋烟的比例。  相似文献   

5.
白肋烟施用稀土肥料对烟叶产量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稀土肥料的不同浓度分别应用于白肋烟的苗期、团棵、旺长和打顶的4个时期,结果表明假植烟苗时用200 ̄300mg/kg浓度浸根,团棵至旺长期叶面喷施浓度300 ̄400mg/kg打顶时喷施浓度500mg/kg,对白肋烟效果较优。  相似文献   

6.
在豫西旱区,利用田间试验,进行了不同时期喷施不同浓度赤霉素对烤烟叶片生长和品质影响的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打顶当天喷施适当浓度的赤霉素,可增大烤烟上部和全株叶面积,尤以喷施20mg/kg的处理效果最好,烤烟产量构成因素较为优化,明显降低上部烟叶厚度与烟碱和游离烟碱含量,提高上部烟叶可用性;稳定NO2-含量,并使上部和中部烟叶主要化学成分具有较好协调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叶面喷施微量元素对烤烟生长发育的作用效果,为提升烤烟品质提供支持。【方法】在陕西汉中烟区开展田间试验,以云烟99为材料,设置了团棵期和现蕾期各喷施1次、团棵期和打顶后2d各喷施1次,2种喷施时期(即X、D)及硅、钼、钛、钴(即Si、Mo、Ti、Co)4种肥料种类(XSi、XMo、XTi、Xco和DSi、DMo、DTi、DCo处理)与对照(喷施清水,即X0、D0处理)共10个处理,每处理3次重复,研究叶面喷施微量元素对烤烟烟叶光合特性、氮和钾含量及产量和质量的影响。【结果】叶面喷施硅、钼、钛、钴4种微量元素均能不同程度增加烤烟烟叶的叶绿素总量,各处理均明显优于对照,其中以DSi处理最优,差异最为显著;喷施微量元素显著提高了烤烟叶片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和胞间CO2浓度(Ci),同时降低了蒸腾速率(Tr),其中以DSi和XCo处理的效果最为显著;喷施微量元素能明显提高烟叶氮、钾含量,在圆顶期和成熟期均以XCo处理表现最优;各处理对烤烟农艺性状均有一定改善作用,其中DSi处理的单叶面积较对照(D0)有显著提高;XCo处理的烤烟的均价、产值和中上等烟比表现较优,较对照(X0)分别显著提高9.21%,11.95%和8.30%。【结论】在陕西烤烟栽培区,DSi(团棵期和打顶后2d叶面喷施硅肥)和XCo(团棵期和现蕾期叶面喷施钴肥)两种处理的效果最佳,能有效提升烤烟光合作用,改善氮钾营养,促进生长发育,提高经济效益,具有良好的推广潜力。  相似文献   

8.
木醋液对南郑烤烟上部叶生长及产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在南郑烟区采用大田试验于烤烟打顶后叶面喷施不同浓度木醋液,研究其对烤烟上部烟叶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以筛选当地木醋液的适宜施用浓度并探寻其作用机理。【方法】试验共设置5个处理:CK(清水)、T1(稀释100倍木醋液)、T2(稀释300倍木醋液)、T3(稀释500倍木醋液)、T4(稀释700倍木醋液),于打顶当天、打顶后10、20、30 d喷施。【结果】喷施不同浓度木醋液能提高烤烟上部烟叶色素含量,全氮含量及全钾含量,并以烤烟生长后期效果显著;茎围、有效叶片数及叶面积有所提高,且以高浓度木醋液效果显著;适宜浓度木醋液可提高烤烟还原糖、可溶性总糖含量及糖碱比,降低淀粉、烟碱含量,平衡烟叶内在化学成分,提高烟叶品质。【结论】以喷施稀释300倍木醋液效果最佳,适合当地用量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9.
增施叶面肥对烤烟K326上部叶产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叶面肥对上部烟叶品质的影响,以烤烟K326为材料,田间试验研究了喷施叶面肥对烤烟上部叶产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烤烟打顶前后喷施叶面肥能有效促进上部叶的开片,促进上部叶的生长发育,改善烟叶的外观质量,提高上部叶的可用性,其中打顶前后喷施2次叶面肥的烤烟上部叶开片效果明显好于打顶前喷施1次的,打顶前后喷施2次叶面肥的烤烟产值可增加102.52元/亩。  相似文献   

10.
采用对比试验方法,研究了抗水解稳定离子钛对烤烟不同生长发育时期农艺性状和烟叶产量及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苗期喷施抗水解稳定离子钛,成苗烟株根系、茎叶干鲜重比优于清水和空白对照处理,但差异不显著;团棵期、旺长期各喷施1次抗水解稳定离子钛,打顶期烟株株高、茎围、最大叶长、宽较清水和空白对照有所增加,但差异不显著;烤后原烟质量上,施用抗水解稳定离子钛处理烟叶外观质量较清水和空白对照油分、色度和单叶重均增加;经济效益上,施用抗水解稳定离子钛处理烟叶产量和产值最高,且与清水和空白对照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1.
为了比较烟梗、烟末打浆度对造纸法再造烟叶基片结构的影响,比较了PFI磨浆对烟梗、烟末纤维形态以及基片物理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磨浆转速的提高,烟梗、烟末打浆度也提高,浆料湿重、平均纤维长度、宽度、粗度和卷曲指数都有不同程度地降低;随着烟末打浆度的提高,基片抗张强度呈升高趋势,厚度、松厚度及透气度等均下降;随着烟梗打浆度的提高,基片抗张强度先升高后下降,厚度、透气度呈下降趋势,松厚度先下降后上升;整体上,烟末对基片厚度、松厚度影响较大,烟梗对基片抗张强度影响较大,二者对透气度都有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不适用烟叶在造纸法再造烟叶中的应用,丰富不适用烟叶处理途径及造纸法再造烟叶的原料来源.[方法]对不适用烟叶进行不同处理,研究其在造纸法再造烟叶中的可用性,并与常规薄片原料对比,进行原料配方技术研究.[结果]试验得出,不适用烟叶快速烘烤(下二棚)处理后的化学成分和感官质量表现优于晾晒和快速烘烤(脚叶)处理,且这3种处理方式的不适用烟叶原料均可应用到造纸法再造烟叶薄片中,以使用烘烤(下二棚)∶晾晒∶烘烤(脚叶)=5∶3∶2的掺配比例替代一半的云南原料,其样品感官质量表现较好.[结论]研究表明,不适用烟叶通过合理的处理方式和配方比例,可部分替代造纸法再造烟叶的原料.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自制的新型烟草多功能叶面肥"烟博1号"(FFF1)和"烟博2号"(FFF2)喷施对烟草生长及品质影响。研究表明:在烟株生育期内喷施2种多功能叶面肥2~3次,均能显著地促进烟苗生长发育,提高了烟叶还原糖和钾的含量,降低了氯离子含量、烟碱含量及总氮含量,使烟叶内在化学成分趋于协调,对改善烟叶品质有良好的作用,以"烟博2号"综合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4.
对宜昌烤烟产区新型烟农的生产成本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全市单位面积生产成本平均达到31254.08元/hm2,成本主要集中在土地流转、用工、烘烤能源3个方面,其分别占成本总量的14.37%、63.92%、15.46%.在此基础上提出降低成本的对策,即在现代烟草农业建设实践中,要从环节机械化、烘烤节能化、组织合作化3个方面来降低土地流转、生产用工、烘烤能源等环节的成本或投入,实现新型烟农收入的提高和现代烟草农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安仁烟区特色烤烟品种的初步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出适合安仁烟区生态条件的特色烤烟品种,以湘烟4号、粤烟98、云烟99、NC71、CZ-43为供试品种,以云烟87为对照,在安仁烟区进行品种区域适应性试验,综合考察了各品种的生育期、农艺性状、抗病性、经济性状、烟叶外观质量和化学成分。结果表明:云烟99各方面表现较为突出,可以在安仁烟区进一步示范验证。  相似文献   

16.
以烤烟生产、收购过程中产生的残次烟叶为主料,添加不同配比的菜籽饼、蚯蚓粪、生物炭、鸡粪等进行高温发酵,堆制残次烟叶型有机肥,并应用于大田烟叶生产。结果表明:以"35%残次烟叶+30%蚯蚓粪+30%生物炭+5%菜籽饼"配比制成的残次烟叶型有机肥对烟株株高、茎围、有效叶片数等农艺性状有较好的促进作用,同烟草专用基肥处理相比差异不明显,可代替烟草专用基肥在烟草上应用。  相似文献   

17.
以辽宁省7个植烟县为对象,采集了154个土壤和中部烟叶样品,在测定土壤pH值的基础上,测定烟叶中的烟碱含量,还原糖含量、总糖含量以及氮钾含量.通过数理统计的方法分析了土壤pH值与烟叶内在质量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辽宁烟区植烟土壤的pH值大多比较适合烟叶生长,但是仍有12%的植烟土壤pH值过高或过低,需要进行改良.土壤pH值与烟叶总氮含量、烟碱含量、钾含量两两之间均呈显著或极显著的曲线相关关系,即当土壤pH值从4.0变化到6.5时土壤pH值与烟碱含量之间为负效应关系,当土壤pH值从6.5变化到9.0时土壤pH值与烟碱含量之间为正效应关系,土壤pH值与总氮含量、钾含量、总糖含量之间为负效应关系.  相似文献   

18.
重庆烟区烤烟质量特点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科学地评价分析重庆烟区烟叶质量,进一步优化该产区的烟叶质量。[方法]通过对重庆烟区149份烤后烟的外观质量、物理指标、化学成分、感官质量的评价,系统地了解其质量风格特点。[结果]试验表明,重庆烟区烟叶以“成熟-”为主,颜色“橘黄”为主,身份“稍薄”、“中等”,结构“疏松”,油分“稍有、有”。烟叶各物理指标中以叶面密度、填充值、叶宽等指标差异度较大,而叶长、含梗率、平衡水分差异度较小。烟碱含量、糖碱比、氮碱比适宜,烟叶钾含量、两糖比值较高,氯含量较低。中部叶劲头中等,浓度以“中等”、“较浓”为主,香气质以“较好”为主,香气量“较足”,余味以“较舒适”、“舒适”为主,杂气为“有”、“较轻”,刺激性为“有”、“微有”;且中部叶烤烟感官质量档次主要分布在“较好—好—中等”范围内,“较差、差”的等级所占比例极小。[结论]研究可为重庆烟叶产区烤烟的栽培措施调整、烟叶采购加工、复烤配方使用提供相应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综述烟叶陈化微生物的种类及微生物在烟叶陈化过程中的多方面作用,进行了烟草陈化微生物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