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谐波分析理论在梯田土壤水分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谐波分析与定位观测的方法研究了梯田土壤水分及梯田土壤物理性质.结果表明:梯田土壤含水量平均比坡耕地高出15.7%;梯田土壤水分变化缓和,极值出现较晚,因而,梯田增墒保水、抗旱能力强.就梯田的切土部位和填土部位来说,切土部位的含水量平均高出填土部位的25.8%,梯田的切土部位土壤水分变化缓和,极值出现较晚,能聚集并保持更多的水分.  相似文献   

2.
坡耕地新修梯田土壤水分状况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在2007年、2008年、2009年3年期间对新修梯田土壤水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新修梯田增墒保水能力较强,0~200 cm的土壤储水量(本次土壤水分测定,选3个样点,样点面积1 m×1 m,土壤储水量按公式W=10×H[土层厚度(cm)×ρ(容重g/cm3)×b(土壤含水量%)计算],干旱年份比坡耕地少1.5 mm,平水年、丰水年比坡耕地多22.7~39.5 mm,不论是(平水年、丰水年、干旱年)阴坡新修梯田储水量均高于阳坡,切土部分高于填土部位。坡耕地修成梯田后,小麦产量比坡耕地增产31%,马铃薯增产57%,每1 mm水分增产粮食0.22 kg。  相似文献   

3.
章西林 《吉林农业》2011,(12):44-44
土地平整工程梯田的施工包括:工程开工前的施工准备;定位放线;表土剥离;表土推平;表土恢复和在平整过程中主要投入机械等。文章就这6个方面进行了详细论述。  相似文献   

4.
梯田     
梯田是在坡地上分段沿等高线建造的阶梯式农田。是治理坡耕地水土流失的有效措施,蓄水、保土、增产作用十分显著。梯田的通风透光条件较好,有利于作物生长和营养物质的积累。按田面坡度不同而有水平梯田、坡式梯田、复式梯田等。梯田的宽度根据地面坡度大小、土层厚薄、耕作方式、劳力多少和经济条件而定,和灌排系统、交通道路统一规划。修筑梯田时宜保留表土,梯田修成后,配合深翻、增施有机肥料、种植适当的先锋作物等农业耕作措施,以加速土壤熟化,提高土壤肥力。  相似文献   

5.
杨树丰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整地 土壤封冻以前进行.根据地势进行土地平整,实行机耕全垦的全面整地,垦深30厘米以上;或带状及反坡梯田的局部整地.然后开挖80厘米见方的栽植穴,挖穴时表土与底土分开堆放.  相似文献   

6.
(一)清水浸泡10-20小时.栽植前要对园地选伤根进行整修.为提高成活率可用择冬生根粉进行喷根,具体做法:将生枣树是根粉3号用少量酒溶解,然后用g浅根、对水10~25kg喷根,后用湿草席遮喜光性盖2小时再栽植.2.栽培要点:挖强的多长、宽、深各0.8~1m的定植坑年生果表土与心土要分放,每定植穴施腐树,结熟好的农家肥25kg与表土拌匀后填果早寿入穴中,随填土,随提苗,随踏命长,对土壤无严格要求,耐旱、实.栽植的深度以使苗木根茎部位耐涝、耐盐碱,在pH值5.5~8.5略高于地平面为宜,经灌水下沉的土壤中均可生长.  相似文献   

7.
陕西米脂高西沟、山西离石王家沟、甘肃定西安家坡、青海湟中和平公社小高陵大队、内蒙呼和浩特市郊榆林公社东干丈大队以及其他若干典型地区的群众近年来所修成的梯田,不但经受住一次降雨100毫米左右的考验,而且修筑时如能深翻生土,舖回表土,增施肥料,栽种适当作物,并做到精耕细作,则在修梯田的当年就能增产。  相似文献   

8.
<正>1土壤要求土壤是生态茶园生产的基础,保水、保土和培肥土壤是生态茶园管理的中心环节。据调查,一般坡度为5°的幼龄茶园,每年表土的冲刷量可达3~8 t;而坡度在20°的幼龄茶园每年表土的冲刷量则高达10~20 t。土壤冲刷丢失了茶园中最肥沃的表土,使土层变薄,心土裸露,导致茶叶产量低、品质差,不符合生态茶生产要求。因此,应采取以下技术措施:(1)茶园四周建隔离沟,修筑等高梯田,茶树等  相似文献   

9.
《农村科技》2006,(8):67-67
一、品种选择选择成熟期早、自花受粉能力强、坐果率高、生育期短、易管理的优良品种。二、定植1.定植前准备每667米~2施土杂肥5000千克、复合肥20千克。挖宽80厘米、深50厘米的坑,把表土和底土分开堆放。2.定植栽前将树苗用清水泡根1小时,放入坑内。填土时先填混  相似文献   

10.
干旱年份梯田与坡地小麦产量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梯田分布的部位,不同的田面高度、原地面坡度、修筑年限及正常年份与特殊年份的小麦产量对比,分析了梯田产量的增长情况。通过对比分析,阐明了梯田不仅在正常年份增产显著,而且在干旱年份也有较强的增产能力。  相似文献   

11.
研究表明,近年来浙江省平湖市耕地土壤pH向中性演变,有效钾呈增加趋势,而有机质、全氮和有效磷均有明显的下降."控磷减氮增钾"实践降低了高磷、高N耕地土壤的比例,增加了中量有效钾土壤的比例,土壤养分向合理化方向发展.标准农田建设中挖、填土方法不合理,把原农田表土翻入地表以下,使部分农田有机质、全N和有效磷呈显著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2.
以淳化试区的水平梯田为系统研究对象,休闲坡地为对照,对其剖面土壤水分变化进行动态监测。发现由于作物对梯田土壤水分的吸收利用,以及蒸发散的原因,导致水平梯田的土壤贮水量比休闲坡地小。梯田土壤水分季节变化分为蓄墒期、快速失墒期、补充期和缓慢消耗失墒期4个时期,其剖面分为剧变、活跃、相对稳定4个层次。降水、地形地貌部位、土地利用方式以及梯田宽度与种植年限均对土壤含水量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观测期间,除在梯田表层土壤含水量出现低于有效水的现象外,其它层次都在有效水范围内,无论在丰水、枯水年,梯田土壤中的有效水或中效、易效水都可以满足作物的生长和非生长耗水的需求。  相似文献   

13.
贵州黔东南稻作梯田的历史文化及生态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促进黔东南梯田及农耕文化的宣传和保护,从黔东南梯田(腰带梯田、鱼鳞梯田和石砌梯田)形成的历史背景出发,分析了各类梯田的工程特点和生态价值,并讨论了如何挖掘和保护梯田的历史文化及生态价值.  相似文献   

14.
黄土区切沟治理水土保持效益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黄土区切沟治理效益 ,在山西吉县进行大量的调查研究 .研究表明 :治理切沟的防洪减沙效益十分明显 ,降雨量为 70 .4mm ,30min最大雨强 0 .92mm min .未治理切沟土壤侵蚀量达 2 389t km2 ,而治理切沟水沙尚未出沟 .同时对治理切沟不同部位的不同林分土壤含水量、土壤理化性质等进行了研究 ,发现切沟内塌积土上林木生长、理化性质均优于其它地形部位  相似文献   

15.
云南元江那诺哈尼梯田作为世界梯田文化景观的一部分,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梯田区面临着缺水现象严重、梯田面积逐年减少、保护和开发缺乏统一规划等问题.为实现元江那诺哈尼梯田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如下发展模式:扩大梯田保护区的面积,发展生态农业,保护为稻作农业提供水资源保障的森林生态系统;统筹规划,发展哈尼梯田生态旅游业的同时建立补偿机制,实现梯田保护和当地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最后,建立和完善哈尼梯田的保护法规,并加大哈尼梯田的研究力度,为哈尼梯田的保护提供法律依据和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6.
<正> 山区干旱,水源缺乏,用常规方法栽植板栗劳动强度大、栽植速度慢,成活率低。我们针对山区气候干旱、土壤条件差、水源较远的情况,摸索出了板栗秋季无水栽植新技术。工效比常规方法提高3~4倍,省工省力,成活率达到95%以上。 1 夏季挖坑贮水:雨季到来前后,在爆破后的围山转或水平梯田上每隔3~4米挖长、宽、深各1米的定植穴,表土和底土分放,拾出未风化的石块。把表土填入穴内,施入有机肥20公斤,或秸秆及杂草10~30公斤,底土填至距地  相似文献   

17.
通过红壤旱坡地铲土覆土微区试验,模拟土壤侵蚀对坡耕地生产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覆土厚度与玉米籽粒产量、秸秆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表明随着坡耕地表土冲刷损失数量的增加,玉米籽粒和秸秆产量极显著减产.铲除耕作层熟化表土15 cm,玉米减产29.62%;铲除耕作层熟化表土10 cm,玉米减产17.31%;铲除耕作层熟化表土5 cm,玉米减产12.69%;覆土耕作层熟化表土5 cm,玉米增产10.00%;覆土耕作层熟化表土10 cm,玉米增产15.77%;覆土耕作层熟化表土15 cm,玉米增产17.69%.  相似文献   

18.
丘陵区水田整治中的表土剥离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调研了安徽省现阶段土地整治工作,分别从水田的特征、表土的影响、剥离的难点和存在的问题等方面分析了丘陵区水田表土剥离的内涵;提出了丘陵区水田表土剥离的田块归并原则、参照剥离原则和“点对点”等原则,并根据丘陵区的地形地貌和土壤特点,设计标准田块,制定水田内部规划和确定剥离单元划分;同时选择适宜的表土剥离机械,提出了条带剥离递进回填的表土剥离工艺,减少表土剥离土方量、增加耕地的水田表土剥离技术.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重庆缙云山自然保护区不同植被类型下表土花粉样品的分析,研究了该区域表土花粉组合与现代植 被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植被类型下的表土花粉组合差异较明显,除竹林群落外,表土花粉组合基本能反映植被 群落的构成且亚热带特征比较明显,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特征科如壳斗科、大戟科、杜英科等均有出现.另外,研究 区表土花粉的代表性因种属的不同而各有差异,主要表土花粉代表性表现为:松属、桦属、桤木属花粉具有超代表 性,杜鹃花科、禾本科、山茶科和山矾科具低代表性.  相似文献   

20.
以元阳梯田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和文献分析找到梯田现存问题,包括梯田生产方式、经营管理方式和旅游发展方式的不可持续性.基于此,从政府、旅游运营者及游客3方面入手,运用Net Logo程序中的Wolf Sheep Predation模型,构建不同角度下的情景模拟,旨在研究元阳梯田的可持续性开发策略.期望为元阳梯田开发利用的提升提供更好的科学依据与理论基础,为梯田旅游的开发提供借鉴,为农业旅游发展提供新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