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江苏省金坛市早在1999年便研究推广了“河蟹健康生态养殖技术”.在全国首创了河蟹健康生态养殖模式.有效地提升了河蟹的品质.并且降低了河蟹疾病特别是颤抖病的发病率,生产的河蟹规格大、色泽鲜亮、品味好、无公害。这一模式被江苏省海洋与渔业局称为“金坛模式”.被亚太地区23个国家渔业考察团的30名专家赞誉为“是对河蟹养殖的一次革命”.并且在全国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江苏省金坛市早在1999年便研究推广了“河蟹健康生态养殖技术”.在全国首创了河蟹健康生态养殖模式.有效地提升了河蟹的品质.并且降低了河蟹疾病特别是颤抖病的发病率,生产的河蟹规格大、色泽鲜亮、品味好、无公害。这一模式被江苏省海洋与渔业局称为“金坛模式”.被亚太地区23个国家渔业考察团的30名专家赞誉为“是对河蟹养殖的一次革命”.并且在全国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正河蟹是一种重要的养殖品种,养殖难度较低,成本投入低,养殖风险也较低,不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对于经济条件不是很好的养殖户也能够负担的起。另外,池塘养殖河蟹的效益也高,因而受到了广大养殖户的青睐。在河蟹养殖过程中,要注重养殖技术和管理措施的合理运用,才能最大限度的保证养殖效益。本文总结几点池塘养殖河蟹的技术方法和管理经验,希望能够帮助池塘河蟹养殖户提升养殖能力和管理效率。1池塘消毒  相似文献   

4.
人勤防蟹懒     
所谓懒蟹.是指长期栖居在远离水面的洞穴、泥沙、石缝中。终日不出来活动、觅食,很难蜕壳长大的河蟹。懒蟹是河蟹养殖中的废品.没有任何经济价值。在河蟹养殖过程中,懒蟹越多,产量就越低.养殖成功的可能性也就越小。  相似文献   

5.
由于目前淡水鱼养殖效益不稳定,因此,发展名特优水产品的养殖.特别是养殖河蟹是一项非常有前途的产业。现将我地池塘养殖河蟹的技巧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池塘科学养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养蟹池的选择和准备、幼蟹放养、蟹料投喂、池塘水质调控、河蟹蜕壳管理、日常管理以及防止河蟹逃逸等方面介绍了池塘养殖河蟹技术,以供河蟹养殖参考。  相似文献   

7.
江苏省滨海县坎南特种水产养殖场渔技员邱海波.从事水产养殖20多年.积累了丰富的河蟹养殖经验.并总结出一套河蟹雌雄分养高产技术。2010年.邱海波采用这一套技术养殖河蟹667平方米(1亩1水面产量达130.3公斤.回捕率达98%.其中雌蟹重量达120-180克/只.雄蟹重量达160-250克/只.比未分池养殖的河蟹单只重量、产量均有较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在虾蟹混养技术模式的基础上,通过增加青虾放养比重、强化养殖管理,进行青虾与河蟹双主养,可有效规避河蟹养殖风险。本文从放养前准备、苗种放养、饲养管理等方面总结了太湖1号青虾与河蟹双主养技术模式,通过产量和养殖效益分析发现,该模式提高了养殖效益,同时降低了养殖风险,是值得推广的池塘虾蟹养殖新模式。  相似文献   

9.
近两年.随着河蟹养殖业的稳步发展.全国各级水产行政主管部门加大了对河蟹的宣传推广力度,加上养殖企业直接走进大中城市开设河蟹销售门市部.拓宽了河蟹的销售市场,增加了河蟹的销售量.故河蟹市场一直保持稳定状态.销售价格变动不大。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江苏省常州市河蟹药物残留的风险分析,评估了12种潜在风险因子和5种主要影响因子及其线性模型,构建了河蟹质量安全生态控制养殖模式指标体系,提出了推广河蟹质量安全生态控制养殖模式、养殖合法性审查、苗种产地检疫与卫生监督、投入品购买备案制度、环境投入品与产品监督抽检、生产信息化管理、养殖组织化、养殖风险交流等8项河蟹质量安全风险监控管理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1.
河蟹的人工养殖是近两年刚刚普及推广的新技术.它以较高的经济效益赢得广大养殖专业户的欢迎。河蟹喜欢栖息在江河湖泊的泥岸、滩涂上的洞穴里或隐匿在水草丛中.河蟹为杂食性动物,偏喜食动物性食物。但因植物性食物较易得到,  相似文献   

12.
河蟹作为我国内陆地区河内养殖中的特色产业,近年来随着市场需求量的不断上升,有效推动了河蟹养殖量的快速增长。为了能够增加河蟹养殖的育肥效果,增加河蟹的单位产量.我站开始尝试采用网箱养殖育肥技术,其设备简单、资金投入少、育肥速度快、回捕率高等优势,养殖效益良好,现将河蟹网箱养殖育肥技术进行系统性分析,供广大养殖户借鉴学习。  相似文献   

13.
秋季,是养殖河蟹成熟和收获的季节,又是河蟹极易死亡的时期。有的养蟹户不注意加强管理,常引起河蟹大批死亡,因此,预防河蟹死亡,是提高河蟹成活率的关键之一。  相似文献   

14.
章忠 《农家致富》2005,(17):43-43
池塘养殖的河蟹在生长过程中.有时会在头胸甲和腹肢上长出毛状物.如不及时防治.会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河蟹“长毛”,主要是河蟹患病所致。治疗的关键是辨明病因.对症下药。  相似文献   

15.
秋季是河蟹成熟和收获的季节,也是河蟹死亡的高峰期。因此,加强河蟹的秋季饲养管理,是预防河蟹秋季死亡,提高和蟹养殖效益的关键。防止河蟹秋季死亡,主要应注意以下3点:[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回思 《新农业》2003,(9):37-37
秋季,是养殖河蟹成熟和收获的季节,但此时也是河蟹极易死亡的时期.有些养蟹户不注意捕捞前的饲养和管理,而引起河蟹死亡.  相似文献   

17.
水草种植与养护是河蟹和小龙虾养殖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河蟹和小龙虾的健康状况、规格及产量。本文从常见水草的生物特性与栽培管理、池塘草种分布、水草管控要点以及水草管理中的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法等方面总结了河蟹和小龙虾养殖池塘水草管理与控制技术,以期为虾蟹养殖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秋天,是养殖河蟹成熟和收获的季节,又是河蟹极易死亡的时期.有的养蟹户不注意加强饲养管理,引起河蟹大批死亡.因此,预防河蟹死亡,是提高河蟹成活率的关键之一.应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
总结了池塘河蟹套养鳜鱼养殖技术,包括池塘建设、种苗放养、河蟹的饲养管理、日常管理等方面的内容,以期指导这一水产养殖新模式的推广。  相似文献   

20.
鳜鱼是肉食性鱼类,过去习惯认为鳜鱼与河蟹在一起养殖,鳜鱼会侵食河蟹,放在河蟹养殖池多加以清除。其实,鳜鱼只是捕食活的鱼类.河蟹无论是体形还是活动性都不是鳜鱼的捕食对象。河蟹的活动具有沿岸性.养蟹池大部分水体处于空置状态,因此在河蟹养殖池可以套养鳜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