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瘫痪是猕猴疾病中一种比较常见的病症,猕猴出现瘫痪会对其行动造成不良影响,情况严重时甚至会导致猕猴死亡.在猕猴发生瘫痪后,相关工作人员要对猕猴发生瘫痪的原因进行分析,并且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对瘫痪的猕猴进行重点照顾与治疗,使其能够早日恢复健康,避免发生死亡.  相似文献   

2.
猕猴生产瘫痪是猕猴在产子后以肌无力、昏迷和低血钙为主要特征的代谢病。1发病情况2009年7月,广西某猕猴养殖场。一只猕猴产子后,突然出现四肢麻痹,瘫倒在地呈昏迷状。之后出现抽搐症状。经兽医及时诊治痊愈。  相似文献   

3.
以某实验猕猴种源基地20只腹泻猕猴为研究对象,通过临床诊断、寄生虫学及细菌学等检查,诊断该群猕猴疑为小袋纤毛虫与志贺氏菌混合感染。经综合治疗,2周后康复。  相似文献   

4.
采用MEDISON SA-600型超声实时显像仪,以妊娠囊作为主要的判断依据,对658只配种实验猕猴进行早期妊娠诊断的探索。结果表明:妊娠15d诊断准确率为95.5%,20d诊断准确率为100%。同时对猕猴妊娠各期B超影像的特征及猕猴检测的操作特点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5.
RM合剂对猕猴的麻醉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猕猴麻醉与保定都是在医学、生物学研究以及物种保护工作中必然面临的问题。国外对此研究较多,对猕猴的麻醉作了许多有意义的探索。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在进行了预实验、科学组方实验等探索出专用于猕猴的复合麻醉剂后又实施本实验对20只猕猴进行了临床麻醉研究。  相似文献   

6.
<正>疥螨病是指疥螨寄生于动物体表而引起的慢性寄生性皮肤病,亦是一种接触传染性疾病。动物遇疥螨寄生往往出现剧痒,皮肤增厚,脱毛,消瘦,患部逐渐向周围扩展等主要症状。我们工作期间发现2例猕猴出现疥螨病症状,经过诊断和治疗,猕猴皮肤病的症状基本消除。现将诊疗过程介绍如下:1病例猕猴2只,均为雄性。1只体重7kg,年龄6岁;另1只体重9kg,年龄7岁。  相似文献   

7.
研究植酸酶在实验猕猴饲料中的应用效果。随机挑选健康实验猕猴16只,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个处理组8只试验猴。通过钙磷平衡试验和蛋白质消化试验研究植酸酶对猕猴饲料钙磷利用率和蛋白质消化率的影响。试验组和对照组的钙、磷总利用率(%)分别为47.94±16.39、82.99±3.09和34.22±17.18、70.19±6.81;粗蛋白消化率(%)分别为88.85±1.67和81.52±2.44。实验猕猴植酸酶试验组和对照组的钙、磷总利用率和蛋白质消化率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钙总利用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磷总利用率和蛋白质消化率有极显著差异(P<0.01)。因此,植酸酶在实验猕猴饲料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8.
<正>为了探讨如何提高非人灵长类实验动物(猕猴)肠扭转疾病的术前诊断和治疗要点。回顾2018年4例肠扭转猕猴的临床资料,整理分析其治疗过程。对早期患有肠扭转疾病的3例猕猴尽早诊断,并施行手术整复,预后良好;对1例肠扭转猕猴进行保守治疗无效死亡。猕猴肠扭转主要发生在全结肠、肠系膜、盲肠段。目前猕猴肠扭转疾病的诊断率较低,死亡率高,手术整复是其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及时诊断并采取手术整复是提高非人灵长类实验动物(猕猴)生存质量至关重要的保证。  相似文献   

9.
自发性瘫痪猕猴的血液生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分析了四自发性后肢瘫痪猕猴和十例正常猴的三十条项血液生化指标,比较研究了养条件下瘫痪猕猴的血液生化代谢特征。结果表明:瘫痪猕猴的血钙、血锰、血糖和血铁均明显低于正常猕猴(P<0.05);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也明显高于正常猕猴(P<0.01);与心、脑血管系统栓塞性病变有关的酶及血脂均与正常猴无显著性差异(P>0.05);血清免疫球蛋白(IgG和IgA)及补体(C3和C4)均明显高于正常猴(P<0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福建省计划生育科学技术研究所实验猕猴弓形虫和衣原体感染情况,采用改良凝集试验(MAT)和正向间接血凝试验(IHA)对123只实验猕猴血清进行弓形虫抗体(IgG)和衣原体抗体(IgG)检测。检测结果显示,实验猕猴弓形虫和衣原体的抗体总阳性率分别为4.88%(6/123)和3.25%(4/123),弓形虫与衣原体抗体滴度的方差值均小于平均值,说明其滴度分布为均匀分布。试验结果对实验猕猴弓形虫病和衣原体病的预防提供了科学依据,并具有重要的公共卫生学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为了调查耶尔森菌在实验猕猴中的感染携带状况,用冷增菌的方法进行分离培养,选择ID32E肠杆菌鉴定测试条及ATB G5药敏测试条,采用ATB细菌及药敏分析仪进行鉴定及药敏试验。调查2 525 只实验猕猴,其中15 只检出耶尔森菌阳性,感染率为0.59%。耶尔森菌在实验猕猴中带菌率不高,且带菌猴均未表现出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2.
细菌性痢疾是猕猴常见的一种消化道传染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发病快,病程短,死亡率高,若不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患病猕猴将很快死亡,严重影响了实验猕猴的品质。本文通过对细菌的分离培养与鉴定、结合药敏试验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措施,结果表明,头孢他啶和左氧氟沙星治疗细菌性痢疾效果最佳,治愈率达到100%,诺氟沙星和环丙沙星也有一定的疗效,治愈率分别达到88.89%和77.78%。本文研究对实验猕猴的生产培育具有重要的生产意义和科学价值。  相似文献   

13.
实验用猕猴某些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应用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全自动血液生化分析仪和流式细胞仪等仪器测定和分析人工饲养条件下24只健康猕猴清醒状态下血液一般生理生化指标、CD3 、CD4 、CD8 、CD20 细胞阳性率。结果雌性猕猴平均动脉压、收缩压、舒张压极显著低于雄性猕猴(P<0.01),心电图QRS波、T波差异极显著(P<0.01),Q-T段差异显著(P<0.05)。血液常规指标中雄性猕猴白细胞计数极显著低于雌性猕猴(P<0.01)。猕猴碱性磷酸酶、总胆红素差异极显著(P<0.01)、总胆固醇、γ-谷氨酰转移酶差异显著(P<0.05)、甘油三酯显著低于雄性猕猴(P<0.01),而丙氨酸氨基转换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换酶差异极显著(P<0.01)、血清肌酐显著高于雄性猕猴(P<0.05)。CD3 、CD4 、CD8 、CD20 细胞阳性率无显著差别。文章为以猕猴作为实验动物的医学实验提供可靠的参考数据,同时证明一些指标受性别影响,在试验中应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14.
为探索治疗猕猴腹泻的新方法,从100只腹泻猕猴中选取50只,在常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加用型号为CQJ-23的,TDP治疗仪,在病猴肚脐周围照射,每天2次,每次15—20min。另外50只设为对照组单纯按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特定电磁波治疗仪(TDP)佐治猕猴腹泻的疗效。通过治疗后依据疗效判定标准显示:试验组50例中显效31只,有效15只,显效率62%,总有效率92%;对照组50只中显效13只,有效20只,显效率26%,总有效率66%。两组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证明联合使用TDP佐治猕猴腹泻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5.
目的:应用CT技术对成年实验猕猴全身进行断层扫描,探讨CT技术对猕猴疾病的临床诊断意义,建立正常成年猴CT影像图谱,为CT技术在猕猴解剖学的研究、疾病的诊断及科学实验方面的应用,提供影像学的基础资料。方法:(1)选择实验猕猴10只,雌雄各半,年龄6~10岁,进行全身CT断层扫描。(2)试验猴全身麻醉后,置于CT诊断床上,取头前尾后仰卧位,采用平扫及增强扫描技术,进行容积数据采集,获取正常猕猴全身CT影像图片。(3)利用CT图像后处理技术对扫描获得的容积数据进行2D或3D图像重组处理。结果:(1)获得实验猕猴活体结构CT连续断层图像数据集。(2)从扫描和重建图像中精选具有解剖意义的图像,编辑建立实验猕猴CT影像图谱。文中展示4幅代表性扫描图片和5幅三维重建图像。(3)从比较解剖学的角度,阐述猕猴结构特点及与人类的区别。结论:(1)CT影像能够较好显示及分辨猕猴的组织器官结构,骨骼、大血管界面清晰;但软组织、神经、肌肉组织等显示不够清晰。(2)试验获得了正常成年猕猴全身的影像学基础资料,为CT技术在猕猴影像学研究、解剖学研究、疾病的临床诊断及科学实验方面的应用,提供了参考。(3)在猕猴CT影像学方面做了初步摸索,对猕猴进行CT扫描的技术参数选择及猕猴各器官组织定量统计数据的建立等有待进一步总结和完善。  相似文献   

16.
猕猴(Macacamulatta)是一种重要的实验动物,细菌性痢疾是猕猴最常见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任何季节均可发生,特别在新买来的猴群中常见本病流行。2009年3月-4月,云南森林自然中心下属的昆明金杰康灵长类实验动物科技有限公司,经云南省林业厅批准分4次从野外猎捕猕猴100只,  相似文献   

17.
腹泻猕猴肠道致病菌感染状况及药物敏感性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腹泻猕猴肠道致病菌的血清型分布,针对不同血清型筛选高敏抗生素.方法:采用国标(GB/T14926·47-2001)的检测方法,对50只腹泻猕猴粪便样品进行细菌分离、鉴定及药敏实验.结果:检出9只致病菌感染猕猴中5只为沙门氏菌感染,感染率最高(10%),且均为同一沙门氏菌属D2型的感染,3只为大肠埃希氏菌感染,感染率次之(6%),且分别为大肠埃希氏菌O44:K74(L)和大肠埃希氏菌属O7型的感染,志贺氏菌的感染率最低(2%).药敏实验表明所有致病菌血清型菌株均对环丙沙星敏感.结论:腹泻猴群致病菌的分型较复杂,且不同菌株对不同药物敏感性不同,此试验为动物生产及防病治病提供了依据,提高治愈率,避免因用药不当所造成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8.
自繁猕猴肠道寄生虫的调查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自繁猕猴肠道寄生虫的感染情况,对自繁猕猴的寄生虫病的防治工作提供基础资料,并建立一套实验猕猴寄生虫病综合防治措施。应用直接涂片法和饱和盐水漂浮法对143笼猕猴和猴园的15个粪样进行肠道寄生虫检查。结果:查出肠道寄生虫虫卵6种,其中肠道蠕虫:蛔虫、绦虫、鞭虫、吸虫、线虫;肠道原虫:结肠小袋纤毛虫。肠道寄生虫感染率分别为:单笼饲养猴42.9%(幼猴,1只/笼);50.0%(幼猴,2只/笼);育种猴群84.0%;繁殖猴群90.0%;猴园猴100.0%。感染2种寄生虫的猕猴:单笼饲养猴14.3%(幼猴,1只/笼);20.0%(幼猴,2只/笼);育种猴28.0%;繁殖猴43.3%;猴园猴40.0%。感染3种寄生虫以上的猕猴:单笼饲养猴0(幼猴,1只/笼);0(幼猴,2只/笼);育种猴群12.0%;繁殖猴群8.4%;猴园猴33.3%。表明幼猴感染率较低,猴园猴感染率较高,其中线虫感染最严重,其次为结肠小袋纤毛虫。  相似文献   

19.
正猕猴作为一种极其珍贵的非人灵长类实验动物,被广泛应用于生理学、行为学、生殖学以及神经系统疾病等多领域的研究,是世界上需求量最多的实验动物之一。因猕猴具有繁殖周期长、产仔数量少、疾病复杂等特点,野生猕猴数量和质量难以满足科研需求,规模化人工养殖猕猴便成为解决实验猕猴资源短缺的重要途径。由于科学研究对猕猴品质要求不断提高,猕猴健康养殖迫在眉睫,消毒管理作为预防控制猕猴疾病最重要的措施之一,是  相似文献   

20.
猕猴红细胞上类人ABO血型检定受抗原结构差异、抗原性弱和人源ABO抗血清中种属抗体等干扰,本研究的目的为建立医学实验动物模型而正确检定猕猴类人ABO血型。制备猕猴专用ABO抗血清,建立改良吸收放散技术。结果为单克隆ABO抗体不凝集全部猴红细胞,普通人源ABO抗血清因种属抗体而凝集所有红细胞。采用猴专用ABO抗血清及改良吸收放散技术,从30只猴中检测出3只A型,9只B型,3只AB型。猕猴红细胞上有类人ABO抗原,但很弱。单克隆及人源ABO抗血清都不能检测出,必须用专用ABO抗血清及改良吸收放散技术才能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