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一起猪蓝耳病并发猪瘟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2~3月,永定县上径村温广建饲养的10~15kg断奶仔猪群出现不同程度的高热、呼吸困难等症状,发病一周后,部分仔猪出现四肢下端、腹下、颈、尾、耳朵皮肤发紫,慢慢衰竭而死,陆续死亡30多头,期间该村温则奎的猪也出现雷同症状,10~15kg仔猪死亡40多头,25~30kg重的死亡15头,廖裕富饲养的45~50kg菜猪死亡21头。询问三畜主,母猪均注射过猪瘟、乙脑、伪狂犬病疫苗,仔猪20d时注射了猪瘟疫苗。  相似文献   

2.
试验选择广东某规模化猪场怀孕母猪30头及其所产仔猪30头用进口猪伪狂犬病病毒基因缺失疫苗(B苗)和国产猪伪狂犬病病毒基因缺失疫苗(A苗)进行免疫试验.结果表明:各组母猪产前10 天免疫接种后20~30 d的母猪抗体水平接近或达到峰值,其所产仔猪10~60 d获得的母体抗体恰巧达到最佳.根据母猪产仔时抗体水平及其后代母源抗体维持时间的关系,建议母猪产前20~30 d为猪伪狂犬病病毒加强免疫接种的适宜时间,仔猪60日龄为适宜的首免时间;使用B苗和A苗免疫对母猪产前免疫是必要的,有利于控制带毒母猪猪伪狂犬病病毒野毒的排放,降低感染其他猪只的机会,提高仔猪保护率.  相似文献   

3.
2001年9月,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某个体养猪场9头母猪产仔86头。在2~3日龄时新生仔猪全部发病,死亡82头。该场送检10头死亡仔猪,及我们到猪场采妊娠母猪、种公猪、育肥猪血共60头份,均确诊为仔猪伪狂犬病,用PR弱毒疫苗紧急接种,并实施综合防制措施,使疫情很快得到控制和平息。  相似文献   

4.
邵武市某猪场,于2001年建成投产,2003年底已存栏母猪200余头,2004年2月10日又从外省某大型种猪场引进瘦肉型后备母猪20头、公猪2头,未经隔离观察就直接进入生产区。2004年3月15日部分生产母猪和后备母猪出现厌食、发热、精神沉郁、呕吐。3天后部分妊娠母猪流产,有的分娩母猪产死胎及弱仔。哺乳仔猪大批死亡,部分断乳猪也死亡。抗生素和磺胺类药物治疗均无效,该场猪从未接种过猪伪狂犬病疫苗。据统计共发生流产、死胎、产弱仔151窝,发病率占怀孕母猪的60.5%。哺乳猪及断乳仔猪共死亡130头,死亡率为54.3%。经流行病学调查、病理解剖和实验室检查,诊断为猪伪狂犬病。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1发病情况 厦门某猪场存栏母猪近300头,公猪11头,全场猪存栏2000多头.2008年2月中旬开始发病,至3月下旬结束,在此发病期间共生产59窝,632头哺乳仔猪,这批仔猪至断奶时共死亡375头.死亡率达到59.3%,给猪场带来巨大的损失.猪场猪瘟、猪蓝耳病、猪伪狂犬病疫苗有免疫.经笔者诊断为猪伪狂犬病和传染性胃肠炎混合感染继发副嗜血杆菌病.  相似文献   

6.
2003年8~10月份,禹州市某猪场出现以初产母猪流产,经产母猪产死胎、木乃伊胎、弱胎,仔猪大量死亡为主要症状的病症,经临床观察、尸体解剖、实验室诊断后确诊为猪伪狂犬病与细小病毒病混合感染,现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该猪场发病母猪16头,据调查,这些母猪只进行过猪瘟、猪丹毒、猪肺疫疫苗预防注射,没有做过猪伪狂犬病与细小病毒病预防注射。8月初,有两头初产母猪流产,十多天后,经产母猪相继出现产死胎、木乃伊胎、弱胎,其中3头母猪所产仔猪全部为死胎、木乃伊胎,至10月底其余11头母猪产的114头仔猪,92头相继发病,死亡64头,病程3~7天。2临床…  相似文献   

7.
1 发病情况 2004年3~5月,福州某猪场母猪存栏240多头,公猪9头,全场存栏2 000多头。该场是2003年下半年开办的。第一胎母猪生产正常。该场猪群有进行猪瘟、伪狂犬病、蓝耳病、猪细小病毒病、乙型脑炎、猪链球菌病等疫苗免疫。母猪在此期间发生3 头流产,产后死亡1头,共生产35窝,产仔数373 头,死亡152头,死亡率达到40.8%。母猪返情率明显升高。公猪出现2头睾丸肿大,出现间歇性采食量下降,性欲较差。  相似文献   

8.
猪伪狂犬病的诊断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1年12月至2002年2月,广东省增城市某外贸出口猪场的牲猪发生伪狂犬病.造成5头怀孕母猪死亡,哺乳仔猪死亡率高达90%,断乳仔猪死亡率40%.40头母猪因不受孕而被迫淘汰,直接经济损失50多万元.根据临床特征、流行病学、实验室诊断,确诊为猪伪狂犬病(RP).  相似文献   

9.
王小娇  张顺  吴丹萍 《养猪》2009,(1):46-46
2007年底,江西省某大型猪场出现少量妊娠母猪流产、产死胎或木乃伊,用药后病情有所好转。2008年1月,该场105头新生仔猪突然发病,表现为高烧、呕吐、腹泻和迅速死亡,有些仔猪还伴有转圈等神经症状。该场猪瘟疫苗、蓝耳病疫苗和伪狂犬病疫苗均采取普免方式,每年2次;商品猪在25日龄和60日龄注射伪狂犬病疫苗。经临床诊断、剖检病变和实验室诊断,确诊为猪伪狂犬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2010年3月20日七台河市某一猪场发生仔猪全窝发病死亡现象。死亡率在95%以上。发病仔猪395头,死亡365头。经多方治疗无效;后经笔者剖检初步诊断为猪伪狂犬病,又取病料送到东北农业大学进行实验室诊断,确诊为仔猪伪狂犬病后,立即为全场猪注射伪狂犬病疫苗,免疫后未再发生病情,疫情得到控制。  相似文献   

11.
猪伪狂犬病是许多猪场的恶性疫病之一.1996年和1997年有两个猪场发生该病,造成巨大的损失,现将病情诊治情况介绍如下.1 发病情况1996年2月至3月间,某猪场发生伪狂犬病,妊娠母猪有19窝全窝死胎计204头;仔猪5~25日龄发病,病程3~7d.共发病395头,死亡386头、致死率97.7%.1997年,另一猪场也发生同样疾病,损失惨重.  相似文献   

12.
从东莞市茶山镇某大型猪场进行采血分离出血清,进行猪伪狂犬病病毒gpi抗体检测,据了解从2008年下半年茶山镇某大型猪场的母猪有流产现象发生而且越来越严重,哺乳期间的小猪得病后病情极为严重也有突然死亡的情况发生,15日龄左右的发病仔猪死亡率可达40%~60%。本镇兽医站得知这些信息后到现场了解情况和排查原因,从初步详细观察母猪和解剖病死小猪得出结果,怀疑猪伪狂犬病毒。技术人员在全场的待产母猪和已经产猪仔的母猪进行有目的性采血,待析出血清后做猪伪狂犬病病毒gpi抗体检测,检测结果证实有个别母猪已经感染了伪狂犬病病毒,确诊后采取了隔离、综合治疗、消毒及注射疫苗等防治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北京市顺义区猪伪狂犬病现状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顺义区畜牧兽医站对动物疫病防治工作始终坚持“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方针,对规模化猪场及散养户的猪实行强制免疫伪狂犬病疫苗。种公猪每年免疫2次,后备公、母猪配种前免疫1次,母猪配种前和产前4周各免疫1次,仔猪40、70日龄各免疫1次。实施强制免疫后,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伪狂犬病的致  相似文献   

14.
采集衡阳某猪场119份血清样品进行伪狂犬病gE-ELIS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与gBELISA抗体检测。gE抗体检测结果表明,该猪场所检测猪群除公猪外都有伪狂犬病野毒阳性,是伪狂犬病阳性场,总阳性率为47%。公猪伪狂犬病野毒抗体阳性率为0,说明公猪暂时还没有感染伪狂犬病野毒,属于阴性猪;母猪群伪狂犬病野毒(gE)阳性率达50%~60%;30~40日龄及60日龄阶段猪群gE抗体阳性率分别为30%和55%,加上可疑的数量达到40%~65%,这阶段野毒抗体阳性估计主要受母源gE抗体的影响,且与母猪阳性背景基本一致,但也不能排除个别仔猪阳性抗体来自病毒感染;90~120日龄阶段gE阳性率不降反升,达到100%,说明90~120日龄阶段猪群是在保育转至肥育舍后被伪狂犬病野毒再次感染,gE抗体S/N值显著下降,抗体水平较高。gB抗体结果表明,该猪场伪狂犬病gB抗体阳性率为98%,公猪伪狂犬病gB抗体阳性率为100%,且公猪的gE抗体阴性,说明公猪gB抗体来源于疫苗免疫;母猪群伪狂犬病gB抗体水平高且整齐,可能是野毒感染和疫苗免疫综合作用的结果;30~40日龄阶段gB抗体水平整齐,这是由于母猪群gB抗体水平高且均匀整齐,其仔猪母源抗体相应较好;60日龄阶段gB抗体水平不整齐,这与母源抗体消退有关;90~120日龄阶段gB抗体水平显著提升,这可能是后期野毒感染所致,因为其gE抗体不降反升。综合该猪场gE和gB抗体检测结果分析表明,该猪场伪狂犬病在种猪群得到了有效控制,生产比较稳定,但种猪带毒且散毒,肥育猪的感染压力加大,造成病毒不断循环,肥育猪伪狂犬病野毒感染的控制成了稳定伪狂犬病阳性场的关键。目前,猪伪狂犬病阳性场应定时监测gE和gB抗体,根据猪场血清学检测结果,结合临床实际情况实时调整免疫程序,以便稳定生产和预防伪狂犬病的暴发。  相似文献   

15.
在750头基础母猪的规模化种猪场,由于引入未经检测的带毒公猪导致猪群感染伪狂犬病,通过对所有公猪和其他猪群抽样进行定期监测,及时果断清除带毒公猪,采用人工授精配种以及选用高质量班基因缺失弱毒活苗强化母猪群和仔猪群伪狂犬病免疫,加强消毒隔离,提高生物安全措施,在近一年的时间内成功净化了伪狂犬病,明显提高了种猪的繁殖表现和生产成绩,伪狂犬病净化取得显著成效。由于伪狂犬病在中国呈流行性发生,为消除伪狂犬感染引起的繁殖障碍和呼吸系统疾病综合征,猪场有必要考虑控制并最终净化伪狂犬病。  相似文献   

16.
1 流行概况河南西华县某猪场是一个有生产母猪850头、种公猪45头的集约化商品猪场.种猪每年常规注射猪瘟(仔猪采用超前免疫)、猪细小病毒、乙脑、伪狂犬病等疫苗.1996年4~6月,该场有60余头母猪出现产仔异常.死胎占总产仔数的11%,弱仔占总产仔数的15.6%;哺乳母猪无乳综合症占总哺乳母猪  相似文献   

17.
猪伪狂犬病是危害养猪业健康发展的主要疾病之一。自1999年以来,本病在醴陵市就有零散发生,2002年12月以来猪伪狂犬病在醴陵市3个猪场呈暴发性流行。主要引起仔猪大量死亡,母猪繁殖障碍。经调查统计,全市共发病778头,母猪感染44头,死亡451头,死亡率58%,其中3个猪场发病507头,死亡285头。经采用紧急接种疫苗和对症治疗,获得较好的防治效果。现将醴陵市猪伪狂犬病的流行调查和防治情况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材料猪瘟三价荧光抗体染色液,中国兽药监察所,批号200101;试验家兔(体重平均1.5kg,健康状况良好)购于本地农村;猪伪狂犬病乳胶平板凝集…  相似文献   

18.
猪伪狂犬病与猪瘟混合感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8年5~6月,湖北省某工厂化养猪场,突然暴发了以后备母猪返情率高、屡配不孕、妊娠母猪流产、早产、产死胎、木乃伊胎(其中以产死胎为主)、仔猪大量死亡(死亡率达97.4%)为特征的疾病。现报道如下:1 发病情况 该工厂化猪场1998年3月份从广东某集约化猪场购入纯种长白、大约克后备公母猪60头,该批猪未作任何检疫,进场后与妊娠母猪饲养在同一栋舍里,半月后分别注射猪瘟、细小病毒、乙脑疫苗。该场所有猪群从未注射伪狂犬病疫苗,仔猪在20日龄注射猪瘟疫苗2头份;60日龄注射三联苗2头份。1998年4月底以来,后备母猪返情率高达41.7%;屡配不孕11%…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广东某规模化猪场伪狂犬病免疫抗体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对该猪场的仔猪、妊娠母猪、后备母猪、种公猪共86份血清样品进行猪伪狂犬病gB抗体和gE抗体检测。结果表明,该猪场伪狂犬病免疫情况较好,但妊娠母猪和后备母猪中仍存在少量野毒感染。  相似文献   

20.
为了对福建宁德某规模化猪场伪狂犬病免疫程序进行调整,应用ELISA法对待配后备母猪、繁殖母猪(怀孕40d母猪、怀孕70d母猪和哺乳母猪)、公猪以及60日龄、90日龄、120日龄和160日龄商品猪血清同时进行猪伪狂犬病gE和gB抗体检测,以掌握不同阶段猪伪狂犬病野毒的感染情况并制定适合本场的猪伪狂犬病免疫程序。免疫程序调整以后的检测结果显示:通过对不同猪群伪狂犬病疫苗程序的调整,商品猪后期和待配后备母猪伪狂犬病野毒感染为阴性,说明目前场内采用实验室检测调整伪狂犬病免疫程序的方法是科学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