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虾养殖过程中,虾病一般都在天气变化后爆发,特别是雨后最易发生虾病,因此,如何防治雨后虾病是养殖对虾成功与否的主要因素。现将雨后虾病发生的原因以及虾病的种类、症状、防治方法等简述如下,供大家参考,并希望对广大虾农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一、雨后虾病发生的原因雨后特别是台风加暴雨天气,长时间连绵阴雨,养殖水体中各理化因子都会发生很大变化,如:①水温,对虾属于变温低等无脊椎动物,雨后淡水冲入养殖水域会引起水温变化,必然导致对虾消化系统和免疫系统功能的降低,一方面消化道分泌消化酶减少,对虾不摄食,消化吸收不良,很有可能出现…  相似文献   

2.
对虾养殖过程中,虾病一般都在天气变化后爆发,特别是雨后最易发生虾病,因此,如何防治雨后虾病是养殖对虾成功与否的主要因素.现将雨后虾病发生的原因以及虾病的种类、症状、防治方法等简述如下,供大家参考,并希望对广大虾农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张良尧 《内陆水产》2001,26(12):21-22
斑节对虾是合浦乃至广西对虾养殖的主要品种,1988年开始引进合浦养殖,1999年斑节对虾养殖面积达到3733公顷,发展迅猛。但随着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养殖病害不断发生,特别是1993年全国普遍出现暴发性虾病后,给对虾养殖业带来了沉重打击。广大科技工作者围绕着如何做好虾病的综合防治,实施对虾健康养殖进行不懈努力,虽然仍未能摆脱虾病的困扰,但是探索出许多养虾新技术、新方法,积累了丰富经验,有效地减少虾病发生。笔者阐述的斑节对虾健康养殖技术是我县1999年对如何进行低产虾塘技术改造,实施对虾健康养殖建立…  相似文献   

4.
张良尧 《内陆水产》2002,27(2):14-15
斑节对虾是合浦乃至广西对虾养殖的主要品种,1988年开始引进合浦养殖,1999年斑节对虾养殖面积达到3733公顷,发展迅猛。但随着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养殖病害不断发生,特别是1993年全国普遍出现暴发性虾病后,给对虾养殖业带来了沉重打击。广大科技工作者围绕着如何做好虾病的综合防治,实施对虾健康养殖进行不懈努力,虽然未能摆脱虾病的困扰,但是探索出许多养虾新技术、新方法,积累了丰富经验,有效地减少虾病发生。本人阐述的斑节对虾健康养殖技术是我县1999年对如何进行低产虾塘技术改造,实施对虾健康养殖建立的…  相似文献   

5.
张良尧 《内陆水产》2002,27(3):34-35
在养虾业的发展过程中,虾病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养虾业的健康稳定发展,已成为制约养虾业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特别是病毒性虾病,目前还没有有效的的治疗方法。虾病的发生,不仅是病原体侵袭的结果,还与对虾本身的抗病能力及养殖环境条件和养殖者的饲养管理技术等密切相关。因此,对虾养殖必须坚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实施对虾的生态健康养殖,提高科学管理水平,最大限度地减少发病。对虾的健康养殖和疾病预防技术主要包括如下3个方面:1控制和消灭病原体,切断传播途径1.1科学建池选择良好的地理位置和科学建造虾池是健康…  相似文献   

6.
张良尧 《内陆水产》2002,27(1):32-33
在养虾业的发展过程中,虾病给广大养虾户造成了重大的经济的损失,成为制约养虾业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特别是病毒性虾病,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虾病的发生,不仅是病原体侵袭的结果,还与对虾本身的抗病能力及其养殖环境条件和养殖的饲养管理技术等密切相关联。因此,对虾养殖必须坚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实施生态健康养殖,提高科学管理水平,最大限度地减少发病甚至杜绝虾病的滋生,最终实现高产高效的目的。对虾的健康养殖和疾病预防技术主要包括如下3个方面。1控制和消灭病原体,切断传播途径1.1科学建池选择良好的…  相似文献   

7.
邱国 《水产科技》1998,(4):26-27,31
对虾养殖从19993年全国性暴发虾病以来,虾病一直困扰养虾业的发展。发生这样严重的虾病,持续时间这样长,是由于外界环境的突变与各种致病因素的作用,对虾机体自身无法抵制,导致疾病的发生。养殖生态的相对稳定,有利于对虾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8.
自20世纪90年代后,即墨市对虾病毒性暴发病频繁发生,海水池塘单养对虾效益明显下降,养殖一度成为低潮。经过多年实践证明,在当前对虾养殖病害防治尚未完全解决的情况下,虾蟹混养不失为一种缓解虾病发生、提高经济效益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9.
陆建伟 《水产科技》1995,(3):21-22,26
在对虾的养殖中,疾病的危害越来越严重。湛江市自1992年以来,虾病濒发,养殖对虾的产量逐年下降。为稳定对虾养殖业,对疾病的防治研究,已是燃眉之急。作者根据多年的养殖工作实践,对湛江市对虾养殖中常见疾病及防治方法进行了总结,希望对广大对虾养殖工作者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0.
丁树军 《海洋与渔业》2010,(5):37-37,39
在对虾养殖过程中,天气变化时虾很容易出现问题,特别是连续阴雨后最易发生虾病。去年4、5月份连续两个多月的阴雨天气,整个华南地区的头造虾损失惨重。认真分析阴雨天气对养虾产生的危害,做好雨前预防和雨后及时处理工作对提高养虾的成功率极为关键。  相似文献   

11.
在养虾过程中,暴雨对养殖生态环境影响极大,一般在春、夏季出现的暴雨较多,暴雨对虾产生的影响,主要是对虾池的水质(水温、盐度等)、浮游生物等养殖水环境的瞬间改变,雨后极易使养殖虾暴发病害,也是我省今年第一季养殖虾发生大面积死亡的重要原因,教训尤为深刻。暴雨造成对虾的  相似文献   

12.
<正> 近年来,我市的对虾养殖一直受到虾病的困扰,而且一年比一年严重,特别是1993年,对虾养殖业遭受毁灭性的虾病打击,当时尽管用尽了各种防治虾病的药物,但仍无效,造成了90%以上的虾池绝产绝收。鉴于目前还没有能够防治虾病或阻止虾病继续蔓延和发展的办法,1994年我们尝试了一种新  相似文献   

13.
《水产科技》1996,(3):21-21,25
斑节对虾是目前我省养殖对虾的主要品种。近年来由于各种原因虾病暴发,斑节对虾死亡十分严重。据调查统计,1993年深圳市辖区内精养虾池发病率达80.86%,粗养虾池发病率达60.87%,产值减少1.24亿元。因此,如何有效地防治虾病,是发展斑节对虾养殖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自1989年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试养成功后,广东的对虾养殖得到了发展,养虾面积不断扩大。以汕头为例,1991年的养虾面积达2.9万多亩,比1990年增加了2000多亩,其中斑节对虾养殖面积增加了一倍,上半年的对虾总产量达1100多吨。对虾业的迅速发展,虾病亦随之流行,尤其是高密度养殖以及多造次生产,助长了许多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对虾养殖困难重重,虾病越发难治,虾越发难养,让养殖户苦不堪言。业内对虾病的研究从没松懈过,但到目前为止,还有没有一种方法能有效地防治虾病。在此,我们不妨跳出虾病的圈子从生态的角度去看待养殖研究虾病。  相似文献   

16.
山东省菜州市水产局建立的虾病综合防治“会诊部”和“虾病防治会诊档案”。使养殖对虾有了“就医场所”。目前,全市5万亩养殖对虾长势好、个体大、丰收在望。  相似文献   

17.
预防虾病发生,除了严格的清淤消毒之外.在养殖中及时做好虾池水质、底质的监控,采取科学、有效的防御虾病措施,才能确保对虾养殖的成功,获得好的经济效益。现将对虾养殖虾中水质容易出现问题的处理方法介绍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赵丙彦 《河南水产》2004,59(4):28-28
近年来,由于环境条件恶化以及对虾养殖的大面积兴起,每年都大范围暴发虾病,对养殖户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损害。有些养殖户,在发生虾病时盲目用药,不但没有抑制虾病的发生,而且还造成成本投人过大,影响了养殖的经济效益。笔者认为,养殖过程中要注意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9.
中草药防治中国对虾聚缩虫病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国对虾养殖技术和生产规模的不断发展,中国对虾疾病的发生已成为发展养殖的“瓶颈”之一。病害防治越来越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国内在实际生产中,胡乱用药,用禁药的现象很普遍。因此如何筛选高效、低毒、低残留的无公害药物防治此病迫在眉睫。本文就中草药对中国对虾感染聚缩虫的治疗效果作了初步研究,供广大养殖户参考。对虾的聚缩虫病是对虾中常见的、危害较大的虾病,它感染速度快,几天之内便可使池中的对虾绝大部分感染,如不及时防治,甚至会引起感染细菌病,继而发生死亡。  相似文献   

20.
近两、三年来,随着全国对虾养殖业的发展,虾病的发生越来越频繁,发病的区域也不断扩大,危害性越来越严重,给对虾养殖业带来了严重威胁。1993年,全国沿海养殖对虾大面积暴发虾病,发病面积达150万亩,占全国当年对虾养殖总面积210万亩的71.4%,减产10万多吨,直接经济损失超过20亿元。广东两造对虾养殖发病面积达11万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