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采用超声波提取法,选取溶剂、超声时间、温度、pH值作为考察条件,进行单因素试验和L9(34)正交试验来优化番茄红色素的提取工艺.结果表明,番茄红色素的最佳提取条件是以乙酸乙酯为溶剂,温度30 ℃,pH值为6,超声时间15 min,提取率(以吸光度表示)高达0.464.  相似文献   

2.
以核桃楸青果皮为原料,以固液比、超声温度、超声时间和超声功率为考察因素,通过单因素试验优选核桃楸青果皮中胡桃醌的最佳提取方法,通过L9(34)正交试验对提取过程进行优化,结果表明,超声辅助提取为最佳提取方法,其最佳工艺条件:提取溶剂为90%乙醇溶液,固液比1 mg∶18 L,超声温度30℃,超声时间30 min,超声功率200 W,此时胡桃醌的提取率为1.72 mg/g。  相似文献   

3.
为了开发利用香樟叶资源,对超声波辅助提取香樟叶黄酮类化合物的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以乙醇为溶剂,考察乙醇浓度、料液比、超声时间、超声功率及温度对提取效率的影响,用L9(34)正交试验,确定了从香樟叶中提取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超声时间40 min,乙醇浓度60%,料液比1∶20,超声温度70℃,超声功率400 W.此条件下提取的黄酮含量为10.437 mg/g.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石榴皮中鞣花酸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以鞣花酸得率为考察指标、超声波萃取法为提取手段,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鞣花酸含量,采用4因素3水平正交设计L9(34),考察4个因素(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超声功率)3个水平对鞣花酸提取率的影响。[结果]鞣花酸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提取温度30℃、料液比1:200(g/ml)、提取时间20min、超声波功率50W。影响因素依次为:料液比>提取时间>超声功率>提取温度。[结论]料液比对鞣花酸提取率的影响最大,该研究确定的鞣花酸提取工艺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竹节参皂苷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比色法测定竹节参总皂苷含量,考察料液比、乙醇浓度、提取温度、提取时间、超声功率等因素对竹节参总皂苷得率的影响,并采用正交试验优化超声法提取竹节参总皂苷的工艺条件。[结果]各因素对竹节参总皂苷提取效果的影响顺序为:超声功率>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得到最佳提取工艺为:浓度70%乙醇,料液比1∶20,提取温度50℃,超声功率为32kHz,提取3次,每次30min。在该提取工艺下总皂苷得率为13.15%。[结论]优化出了超声法提取竹节参总皂苷的最佳工艺条件,该工艺具有提取温度低、时间短、得率高的优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确定苍耳七黄酮化合物超声提取的最佳条件,为后续苍耳七化学成分及黄酮化合物抗氧化活性研究奠定基础。【方法】采用超声提取法,以苍耳七全草总黄酮提取量为考察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分析乙醇体积分数(10%,30%,50%,70%和90%)、溶剂量(5,10,15,20和25倍)、提取温度(25,35,45,55和65℃)以及提取时间(15,30,45,60和75 min)对苍耳七黄酮化合物提取的影响,确定L9(34)正交试验中各因素的水平;在此基础上,利用正交试验确定苍耳七总黄酮超声提取的最优条件。【结果】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乙醇体积分数为50%~90%、溶剂量为10~20倍、提取温度为35~55℃、提取时间为30~60 min时,苍耳七总黄酮的提取量均较高。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影响苍耳七总黄酮提取量的4种因素中,影响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乙醇体积分数>溶剂量>提取温度>提取时间;超声提取苍耳七总黄酮的最佳条件为:提取溶剂体积分数50%乙醇,溶剂量20倍,提取温度55℃,提取时间60 min。【结论】得到了苍耳七黄酮化合物提取的最佳条件,此条件下苍耳七总黄酮提取量为47.18 mg/g。  相似文献   

7.
以苹果为材料,乙醇溶液为溶剂,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法提取苹果皮中类黄酮,考察超声温度、乙醇浓度、料液比、超声功率对苹果皮中类黄酮提取效果的影响,利用正交试验对类黄酮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影响类黄酮提取效果的主次因素顺序为:超声功率超声时间乙醇浓度料液比。最佳工艺条件为:超声时间40min,料液比1∶25(g/m L),乙醇浓度60%,超声功率350W。  相似文献   

8.
七叶鬼灯檠中多酚类化合物提取工艺研究与含量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七叶鬼灯檠(Rodgersia aesculifolia)中多酚类化合物最佳提取工艺条件,并采用重氮试剂比色法对总多酚含量进行了测定。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用正交试验法对总多酚的提取工艺进行优选,选用L9(34)进行正交试验,以总多酚提取率为指标,研究提取溶剂种类、提取溶剂浓度、提取时间、料液比对总多酚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为1∶10的60%甲醇中性溶液,不加超声连续回流提取3次,每次30 min。重氮试剂比色法测得七叶鬼灯檠中总多酚含量为28.32%。提取工艺科学、合理。  相似文献   

9.
采用超声波提取法对猪苓总黄酮进行提取,并通过正交实验对提取条件进行优化,考察了固液比、溶剂的浓度、提取温度、提取时间4个因素对猪苓总黄酮提取工艺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的提取工艺条件是A2B3C3D2,即优化的工艺参数为:乙醇浓度80%,提取温度90℃,提取时间30min,料液比1∶30(g∶m L)。在此优化提取条件下,黄酮提取率为0.557%。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充分利用紫苏叶资源,研究超声波辅助提取紫苏叶总黄酮的工艺条件。[方法]以总黄酮含量为考察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超声波辅助提取紫苏叶总黄酮的工艺条件。[结果]影响紫苏叶总黄酮超声波辅助提取效果的主次因素为:水浴温度>乙醇浓度>超声时间>料液比,紫苏叶总黄酮最佳提取工艺为30倍量40%乙醇超声提取40min,然后70℃水浴浸提1h。[结论]优化的提取方法效率高,总黄酮的提取率可达4.03%。  相似文献   

11.
HPLC法测定30个荞麦品种芦丁含量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采用快速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30个荞麦品种不同组织中的芦丁含量,为开发利用荞麦的药用价值提供科学依据。色谱条件为:安捷伦C18柱(150 mm×4.6 mm,5μm),柱温30℃,流动相甲醇∶水(V/V)为46∶54,流速1 mL/min,进样量5μL,检测波长257 nm。结果表明,苦荞花、叶和茎的平均芦丁含量高于甜荞,各器官芦丁含量大小依次为花>叶>茎。该方法灵敏、可靠、重现率好,为进一步选育高芦丁含量的荞麦品种以及将其用于医药工业的提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目的】克隆与苦荞芦丁生物合成相关基因序列,探讨外源前体物质及UV-C辐射条件下芦丁含量及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为分子选育高芦丁含量荞麦品种奠定基础。【方法】基于简并引物结合3′RACE的方法,克隆苦荞芦丁合成途径相关基因;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持续添加外源苯丙氨酸(L-phenylalanine,Phe)前体(1、2、4 mg•L-1)1—5 d和辐射时间(1、3、5、7 h)UV-C处理条件下叶片芦丁含量的变化,qRT-PCR分析相关基因表达水平。【结果】Phe(4 mg•L-1)处理1 d,芦丁含量(26.15 mg•gFW-1)为未处理对照(12.55 mg•gFW-1)的2倍;UV-C辐射3 h,芦丁含量(17.36 mg•gFW-1)明显高于对照;克隆到3个基因FtCHS,FtF3H和FtFLS-like,qRT-PCR分析表明Phe(1 mg•L-1)处理4 d,FtCHS相对表达量为对照的4.84倍,Phe(4 mg•L-1)处理5 d,FtF3H相对表达量为对照的1.06倍,Phe(2 mg•L-1)处理5 d,FtFLS-like相对表达量为对照的3.90倍;UV-C辐射1—3 h,FtCHS、FtF3H和FtFLS-like相对表达量分别高于对照。而FtFLS-like基因,仅在UV-C辐射1 h,相对表达量升高为对照的127.71倍。【结论】添加不同浓度Phe前体及不同时间UV-C辐射,芦丁含量变化及与芦丁合成相关基因表达量存在差异,为进一步探讨芦丁生物合成途径及影响因素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为了直观地揭示苦荞品种(系)间的遗传差异和类群农艺性状特点,并发掘其中的良好资源,避免杂交育种过程中选配亲本的盲目性。对来自全国11 个荞麦育种单位的45 个苦荞品种(系)的6 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主成分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应用主成分分析将6 个性状简化为3 个主成分,其累计贡献率为83%。采用聚类分析,将45 个苦荞品种(系)在2.76 水平上聚为4 大类:髙秆、中产、小粒型;中秆、高产、大粒型;中秆、低产、小粒型和髙秆、中产、中粒型。其中第2 类综合性状表现较好,是良好的品种或良好的育种材料。苦荞品种(系)间遗传差异与原产地和地理距离无任何必然的联系,杂交育种选配亲本时,除考虑性状互补、地理距离等因素外,还应考虑其遗传差异(不同类群)。  相似文献   

14.
萌发对荞麦营养成分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荞麦籽粒和萌发过程中及10d的荞麦芽的营养成分及抗营养因子进行分析比较表明:甜荞(Fagopyrumesculentum)和苦荞(F.tartaricum)籽粒氨基酸均衡,但籽粒中含有大量胰蛋白酶抑制剂。萌发10d后,荞麦芽中胰蛋白酶抑制剂活性消失或仅存痕量,荞麦芽苗的氨基酸更为均衡,氨基酸比值系数分(SRC)升高,榆6-21的SRC值接近鸡蛋。苦荞和甜荞总黄酮含量较籽粒分别增加1.76倍和2.33倍,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发现芦丁含量较籽粒分别增加4.1倍和6.5倍。萌发对荞麦的营养品质有明显的改良作用。  相似文献   

15.
新疆小花棘豆总黄酮提取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新疆小花棘豆总黄酮的提取工艺条件.[方法]以小花棘豆总黄酮的含量为指标,以芦丁为对照品,比较超声波协助提取法、热回流提取法和振荡浸提法三种方法,再采用正交设计对影响小花棘豆提取工艺的溶剂浓度、料液比、超声时间三个因素进行优化筛选.[结果]超声波协助提取法的得率最高,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100;甲醇,料液比1∶15,超声时间90 min.[结论]超声波协助提取法效果最好,总黄酮得率最高,通过优选得到的工艺简便、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16.
[目的]优化超声波辅助提取芦笋老茎中芦丁的工艺条件,为超声波提取芦丁的实际生产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芦笋老茎为材料,超声波辅助提取芦丁,探讨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溶剂浓度等因素对芦丁提取率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最佳提取工艺.[结果]超声波辅助提取芦笋老茎中芦丁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超声波功率90 W,乙醇浓度60%,提取温度80C,料液比1:25(g/mL).在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下,芦笋老茎的芦丁提取率为4.53%,回收率为99.53%~100.48%,变异系数为1.36%.[结论]超声波辅助提芦笋老茎中的芦丁是可行的,且回收率高、精密度好.  相似文献   

17.
冯爱青  胡秋娈  崔娟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5):6163-6164
[目的]研究槐豆中天然芦丁的提取工艺。[方法]以豫西山区的槐豆为原料,研究热水提冷析出法提取芦丁的最佳工艺条件,并对产品进行质量鉴定。[结果]槐豆中天然芦丁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在粉碎槐豆中加入8倍量的水,浸提30 min,抽滤,再加入5倍量的水,浸提20 min,抽滤,滤液静置10 h,析出沉淀,过滤,干燥得到粗芦丁,将粗芦丁用甲醇进一步浸提得到纯度高达48.0%的精制芦丁。该工艺提取率达18.0%,高于传统的碱提酸沉法2倍。经验证提取的芦丁的性质、结构与标准品芦丁一致,符合质量要求。[结论]从槐豆中提取的芦丁产品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18.
刘建平  杨小敏  王雪芳  袁招莲  胡林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4):2042-2043,2046
[目的]筛选提取大豆豆渣中异黄酮的最佳工艺。[方法]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法,考察乙醇浓度、超声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和料液比等4个因素对大豆豆渣中异黄酮的提取效果,并以芦丁为标准品,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提取液中总异黄酮的含量。[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浓度50%,超声提取温度70℃,提取时间40min,料液比1:20。[结论]该研究为将豆渣变废为宝,在保健食品和医药工业中综合开发和利用提供了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为了筛选银杏叶总黄酮提取最佳工艺,试验运用正交设计法,考察了溶剂浓度、料液比、提取次数和提取时间4个因素对银杏叶总黄酮提取工艺的影响,并用紫外吸收法测定银杏叶总黄酮的含量。研究结果表明:芦丁标准品在0.05~0.30 mg.mL-1范围内,线性良好(r=0.9920),该提取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可靠。以总黄酮含量为指标,确定了60%乙醇,料液比1∶8,提取2次,每次1h为最佳提取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