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定点观察表明,3月中旬旬平均气温达8.1℃时,杉木落针病病菌赵冬子囊盘开始释放子囊孢子。4月份旬平均气温为16.6-20.1℃,病叶上子囊盘的数量急剧增加。病菌菌丝体在PDA,蛋白胨蔗糖和杉木叶剪汁蔗糖培养基上生长良好,生长最适温度20℃,最适pH为5.0。  相似文献   

2.
李树流胶病发生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1992~1995年对李树流胶病病原菌特性及发生规律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李树流胶病在室内常遇和室外变温的最长存活时间分别为24个月和20个月;病菌可随土表或土内的病残体越冬;病菌既能从李树伤中巡入,亦能从皮孔侵入;该病在福建省泰县的发病盛期为9月中旬至10月中旬,连续阴雨、湿度高有利病害病发展。  相似文献   

3.
桃树健康和枯死组织普遍带有链格孢,枯死组织带菌率更高。病菌侵染果实主要在盛花期至盛花后约40d这段时期,侵染高峰在花萎期(4月下旬)。空中孢子捕捉试验证明,当气温稳定在20℃以上时(5月中旬以后),雨后空中孢子迅速增长,此期空中孢子量与侵染高峰有密切关系。密植树、幼树发病较轻、树下部发病较轻,6月中旬以后套袋对黑斑病发病率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4.
1990 ̄1993年调研结果表明,小麦白粉病可在关中南北浅山和旱塬麦区越夏,越冬,完成周年侵染循环,模拟圃测定病分生孢子越夏期存活旬平均温度上限为29.5 ̄30.2℃,越夏期病菌分生孢子和子囊孢子2种方式均可侵染稆生麦苗。  相似文献   

5.
防治油菜菌核病新技术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过三年试验研究与示范表明,秦油2号杂交油菜在终花初期(汉中坝地为4月中旬)摘除长柄叶、短柄叶和主茎低位无柄叶、中断病菌侵染,防病,(增)产效果显著,优于常规打叶方法(打掉老、黄叶),简便易行、经济,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茄子褐纹病菌侵染规律及化学防治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经田间套袋和空内病菌接种茄子果实试验结果表明,吉林省的茄子褐纹病菌侵染适期在6月下旬至7月下旬,先发病部们在花萼。田间化学防治效果显示,和一次喷药适期为6 旬。喷药部位重点是花萼处。后每隔7d喷药一次,共喷6-8次。复配药剂褐纹灵儿达86%,其次是扑海因。1995年项技术已在省内1上7个单位推广,平均增产54.9%。  相似文献   

7.
云杉落针病发病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隔离接种和定点观察研究,在白龙江林区云杉散斑壳〔Lophodermiumpiceae(Fuckel)V.Hohn〕越冬场所有两种:一是在树上被侵针叶组织内以菌丝体越冬,二是在林地病落叶上以性子器越冬;子囊孢子为侵染源,只有初侵染;2a完成一个侵染循环;以气孔为主要侵入途径;主要靠气流、风、雨传播;病菌在4月下旬至7月上旬均可释放子囊孢子,释放的高峰期在5月中旬至6月下旬,侵染高峰期为5月下旬至6月下旬;降雨与子囊孢子关系密切;子囊孢子在空间分布是林缘多、林内少,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少;7月底8月初,当年针叶出现初期症状,9月上旬以后,症状基本上无变化,病菌进入越冬,翌年3月底至5月中旬为病害症状明显期,病叶全部变为黄褐,逐渐干枯脱落。  相似文献   

8.
杨梅凋萎病菌侵染、传播及树体内分布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制定有效的杨梅凋萎病防控措施,对凋萎病菌分生孢子侵染、传播、病害周年发生动态及病菌在树体内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101~2×106 mL-1浓度范围内的分生孢子溶液都能侵染杨梅致病,主要通过嫩枝的皮口及伤口侵入,有2个侵染高峰期分别是5月和6月中旬至7月中旬。凋萎病菌分生孢子周年均可捕捉到,5月中旬至6月中旬和8月底至10月中旬为两个分生孢子捕捉高峰期。凋萎病周年都有新病枝出现,发病高峰期集中在9月中旬至11月初,在果园内海拔低、流水冲刷严重的位置先发病。周年内发病杨梅树内拟盘多毛孢的分离菌株数及DNA拷贝数都是健康树的2~6倍。凋萎病菌可以周年寄生在杨梅的整个树体内,没有明显的菌量高峰期,嫩枝位置菌量最大。  相似文献   

9.
1.病害1.1苹果腐烂病冻害是苹果腐烂发生重要外界因素。黑龙江省3月下旬病菌开始活动,借风雨传播,4月中旬新病开始出现,4-5月份发病最多,5月下旬病斑开始产生大量分生孢子重新传播危害。进入6月份发病显著减少,7月以后很少发病,直到9中旬又有新病出现,10月停止发病。患苹果腐烂病原因很多,如冻害,树体营养不良、田间  相似文献   

10.
作者从1994-1996年对席草在病进行了系统观测,调查和试验,结果表明:气温20℃始病,病菌生长最适温度26-32℃,伴有雨湿时,形成田间发病高峰期,此温时值6月中旬至7月上,中旬。此时气温高,田间植株分蘖快,密度大,水肥足,加之常遇梅雨天气,发病更重,常造成连片枯死。  相似文献   

11.
苹果斑点落叶病的发生与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苹果斑点落叶病在甘肃省7个地区30多个县市果园均有分布,以天水、兰州地区部分发生较重。苹果斑点落叶病菌以菌丝在落地叶片,芽鳞等部位越冬,翌年产生分生孢子进行初次侵染,兰州地区分别在7月下旬和10月上旬出现两次病发生孢子分散高峰分别在7月中旬和9月下旬。叶龄,降雨量等与该病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南丰县2012~2020年桔园土壤平均相对湿度随年际和土层深度变化、桔园土壤10~20cm、40~50cm、80cm等深度平均相对湿度旬际变化、桔园土壤平均相对湿度与环境因子的相关关系和对柑桔生育的影响,得出了“桔园土壤10~20cm(浅层)旬平均相对湿度与旬平均气温、旬平均最高气温、旬平均空气相对湿度、旬平均地面温度、旬平均最高地面温度、旬降水量、旬日照时数、旬≥0.1mm、≥1.0mm、≥5.0mm、≥10.0mm、≥25.0mm、≥50.0mm降水日数等环境因子相关极显著;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旬降水量和旬≥5.0mm以上降水日数对土壤湿度的影响逐渐增强,旬日照、旬空气湿度、旬气温、旬地面温度和旬≥0.1mm、≥1.0mm降水日数等对土壤湿度的影响逐渐减弱。”结论,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利用濉溪县1987-2006年20年逐日气温资料分析表明,旬最低气温、旬最高气温、旬5日滑动平均最低气温和低于某一临界值的旬日数,均与旬均温呈极显著直线相关关系,当旬均温>3.6℃、或10.0℃、或15.6℃时,整旬逐日日均温和5日滑动平均值一般不会<0℃、5℃或10℃。不同临界值的年度积温与年度合计温度、临界值以上的逐日合计温度和逐旬合计温度均呈极显著直线相关关系。在只有逐旬气象资料的时候,可以利用逐旬合计温度来估算年度积温。  相似文献   

14.
水稻播种期的气象预报模型研究:以江苏省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技服务》2020,(1):73-75
为利用实时气象资料直接进行水稻播种期预报,基于江苏省兴化、镇江等8个水稻农气观测站有记录以来的农业气象资料,选择旬平均气温(T)、旬最低气温(Tn)、旬最高气温(Tx)、旬温差(TD=Tx-Tn)、旬日照时数(S)、旬光温积(T*S)、旬降水量(R)、旬降水日数(Rd)、旬降水强度(RS=R/Rd)及旬降水温度比(R/T)10个气象因子作为自变量,应用相关分析方法及最优化相关处理技术,寻找表征江苏省水稻发育期的最佳气象因子,并建立其回归模型。结果表明:建立的回归模型的拟合效果好,可投入业务应用,能提前较长时间预测水稻播种期。  相似文献   

15.
根据1988~1989年的观测资料总结出旱农实验区生长季节土壤水分的时空变化规律。应用逐步回归的方法,找出了旬土壤含水量与旬降水量、旬平均饱和差及前一旬土壤含水量之间的线性关系,据此建立了预报方程。  相似文献   

16.
利用周期图分析法和方差分析法对南亚热带的代表地漳州市1961~2003年共43a历年12月各旬日最低气温旬均值和各旬极端最低气温资料进行数学模拟,寻找南亚热带地区12月各旬低温的变化规律,建立了可以应用于南亚热带地区的12月各旬日最低气温旬均值的预测模型和各旬极端最低气温的预测模型,并分析南亚热带地区12月低温出现的趋势。  相似文献   

17.
南亚热带2月低温预测模型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以周期图分析法和方差分析法对南亚热带的代表地漳州市1961-2004年共44 a历年2月各旬日最低气温旬均值和旬极端最低气温资料进行数学模拟,寻找南亚热带地区2月各旬低温的变化规律,建立了可以应用于南亚热带地区的2月各旬日最低气温旬均值变化趋势和各旬极端最低气温变化趋势的预测模型,分析了南亚热带地区2月低温出现的趋势.  相似文献   

18.
落叶松叶蜂Pristiphora erichsonii(Hartigi)在黑龙江省鸡西地区1年1代。8月中旬以茧内老熟幼虫在枯枝落吉层3-5cm表土层下越冬。翌年6月初开始化蛹,7月中旬为盛期,8月上旬结束。6月中旬成虫开始羽化,7月中旬为盛期,8月中旬结束。成虫于6月下旬产卵,7月中旬为盛期,8月中旬结束,卵期平均6d。卵于7月上旬开始孵化,7月下旬为盛期。幼虫其5龄,雌雄比20:1,该虫6%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不同植被类型NDVI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特征。[方法]利用1998~2011年SPOT/VGT逐旬最大合成NDVI资料和研究区周边5个气象站点气象数据,分析研究区内不同植被类型NDVI的变化趋势及其与气象因子的相关关系。[结果]扎龙湿地各植被类型NDVI呈增加趋势,特别是2004年后NDVI值出现跳跃式的增加。各植被类型NDVI与同期旬平均气温、旬平均最低气温、旬平均最高气温、旬降水量、旬平均相对湿度均呈极显著的正相关(P<0.01),且不同植被类型NDVI对气象因子的响应具有不同的特征。扎龙湿地各植被类型NDVI对气象因子变化响应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对旬平均温度、旬平均最低温度响应的滞后期为10~20d,对旬平均最高温度响应的滞后期为20~30d,对旬降水量响应的滞后期为20d,对相对湿度变化响应的滞后期为0~10d。[结论]该研究可为进一步了解扎龙湿地不同类型植被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以及制定气候变化背景下该区域植被资源保护和利用策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对洛阳地区日光温室的光照。温度及湿度的观测表明:12月至翌年元月的旬平均光照度为8.0~22.0KL_A,旬平均气温为11.3~14.2,8时揭苫前的旬平均气温为8.4~10.0C,10cm地温旬平均为12.5~16.9C,旬平均相对湿度在86%以上;晴天条件下一天中室内气温大于20C的时间仅约4小时,全天湿度大都在80%以上。这种环境条件,对于蔬菜生产是不利的,生产上应加强增温、透光和降湿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