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EM微生物饲料新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EM微生物饲料新技术辽宁普兰店市农牧业局张瑛王晓云EM有效微生物群是日本琉球大学比嘉照夫教授发明的复合微生物制剂。EM是由光合菌、乳酸菌、酵母酸和放线菌群等10属80多种微生物复合培养而成的有效微生物群。现在广泛应用于美国、巴西等60多个国家,已取得...  相似文献   

2.
EM微生物饲料在畜牧业生产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EM微生物饲料在畜牧业生产上的应用辽宁省普兰店市农牧业局张瑛EM有效微生物群是日本琉球大学比嘉照夫教授发明的复合微生物制剂,是由光合菌、乳酸菌、酵母菌和放线菌10属80多种微生物复合培养而成的有效微生物群。EM不仅在美国、巴西、泰国、日本等60多个国...  相似文献   

3.
EM有效微生物菌剂对生长猪的初步试验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EM有效微生物菌剂对生长猪的初步试验效果漳平市瘦肉型猪示范场黄秀华EM是“有效微生物”的英文缩写,它是日本琉球大学比嘉照夫教授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研制出来的一种新型复合微生物制剂。这种菌剂是由光合细菌、放线菌、醇母菌、乳酸菌等10个属80多种微生物...  相似文献   

4.
EM有效微生物活菌剂喂猪试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EM有效微生物活菌剂喂猪试验广东省南雄市畜牧局沈迪翠,赵春信EM有效微生物活菌剂是由日本琉球大学比嘉照夫教授发明的复合微生物制剂。EM是由光合细菌、乳酸菌、酵母菌和放线菌群等10属80多种微生物培养而成的有效微生物群。经广西省桂林市科达新技术研究所推...  相似文献   

5.
EM技术对肥育猪应用及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EM技术对肥育猪应用及效果的影响福建省德化县畜牧兽医站郑世山,陈龙星,林悌窗,曾建政EM是由日本琉球大学教授比嘉照夫发明的由光合细菌、放线菌、酵母菌和乳酸菌等10属80多种微生物复合培养而成的有效微生物群。据资料介绍,EM用于畜牧业其综合效益表现在增...  相似文献   

6.
用EM技术处理饲料饲喂家兔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EM菌剂是由5科10属80多种微生物采用独特的发酵工艺,使厌气性和嗜气性的微生物共生、共存的有益菌剂。自80年代日本琉球大学比嘉照夫教授创立EM技术以来,目前已有70多个国家和地区推广应用,90年代初引进我国,并在二十几个省市进行了畜牧业、农业、环境...  相似文献   

7.
EM简介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EM是日本琉球大学比嘉照夫教授于80年代初研究成功的一种由5科10属80余种有用微生物组成的微生态制剂。在以前的国内外报道中,人们都把EM(EfectiveMicroorganisms)称作有效微生物群。但比嘉照夫认为将EM译作有用微生物群更妥〔1〕...  相似文献   

8.
EM技术在生态农业及饲料工业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屈淑嫒 《饲料工业》1998,19(2):32-33
EM技术在生态农业及饲料工业中的应用屈淑嫒EM(EfectiveMicroorganisms)是有效微生物群的英文缩写(简称)。EM技术由日本琉球大学微生物学教授比嘉照夫博士于80年代初发明。EM是由光合细菌、放线菌、酵母菌、乳酸菌等10属80余种微...  相似文献   

9.
微生物在畜牧业上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EM制剂是日本琉球大学比嘉照夫教授等于2 0世纪 80年代初期研制出来的一种新型复合微生物制剂。它由多种微生物组合而成。目前 ,EM制剂已在日本、美国、巴西、泰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 40多个国家和地区加以推广应用 ,我国于 90年代初引进该项技术。EM用于畜牧业的研究 ,虽然时间短 ,但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和效益。1 EM的作用机制EM是采用适当的比例和独特的发酵工艺把经过仔细筛选出的好气性微生物和厌气性微生物加以混合 ,培养出多种多样的微生物群落 ,其代表性的微生物有光合微生物、醋酸杆菌、放线菌、乳酸菌、酵母菌等 ,…  相似文献   

10.
饲料添加剂的奇葩——EM   总被引:37,自引:0,他引:37  
饲料添加剂的奇葩──EM中国农业大学倪永珍,李维炯EM是一种微生态制剂的简称,源于英文有效微生物群(EffectiveMicroOrganisms)的缩写。它是由日本琉球大学的比嘉照夫教授于80年代初研制而成的。一般情况下,EM是液体,其内含有光合细...  相似文献   

11.
EM饮水对产蛋鸡的试验效果周广生陈前岭冯同缀(223700)江苏省泗阳县畜牧兽医站王述宇(江苏省宿迁市多种经营管理局)EM(EfectiveMicroorganisms)是由日本琉球大学比嘉照夫教授研制的一种复合微生物制剂。它是由光合细菌、放线菌、酵...  相似文献   

12.
EM是“有效微生物”(effecivemicroorganisms)的英文缩写。它是日本琉球大学比嘉照夫教授研制出来的新型复合微生物菌剂。这种菌剂是由光合细菌、放线菌、酵母菌、乳酸菌等10个属80多种微生物复合培育而成的。  相似文献   

13.
EM微生物技术在畜禽饲养业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EM微生物是日本琉球大学比嘉照夫教授发明的复合微生物制剂。该生物制剂是由光合菌、乳酸菌、酵母菌和放线菌群等10属80多种微生物复合培养而成的有效微生物群。现在广泛应用于美国、巴西、泰国等60多个国家,已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EM是日本硫球大学比嘉照夫教授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研制出来的一种新型的复合微生物制剂。广泛应用于种植业、养殖业和环境净化方面。1998年4月我们引进EM菌液,发酵草粉,对肥育猪进行了初步效果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材料及方法1.1试验材料肥育猪,...  相似文献   

15.
EM是日本琉球大学比嘉照夫教授经过 2 0多年研究发明的一项由光合菌群、乳酸菌群、菌根菌群、酵母菌群和放线菌群等 5科 10属 80多种微生物在同一状态下复合培养的有效微生物群〔1〕,它在生物农业、环境保护、疾病防治、饲草饲料开发和畜禽养殖等众多领域推广应用中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1~ 5〕 。为了开发利用我省农区秸秆资源 ,提高农区秸秆养羊水平 ,我们于 1997年 11月 5日至1998年 1月 2 1日在乐都县洪水乡上窖洞村进行了EM发酵麦秸粉补饲放牧绵羊试验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和方法1 1 EM菌液和麦秸粉发酵 E…  相似文献   

16.
“EM”是日本琉球大学比嘉照夫教授等研制出来的新型复合微生物菌剂,已在农作物栽培和环境保护上应用,取得明显效果。“EM”溶液中含有80多种有益微生物,饲喂“EM”,可明显增强猪免疫力和抗病性,加速猪生长,皮毛日渐光泽,猪生长整齐,粪便无臭味。本试验在于验证“EM”在养猪业上的应用效果与应用技术,为推广“EM”技术提供依据,现将试验结果简报如下:1试验与方法1.1猪群选择选择产龄相同的四头南昌白母猪,所产的仔猪出生日龄相同的四窝奶猪供试,随机分成EM组和对照(CK)组。1.2预试及正试期奶猪生后3…  相似文献   

17.
EM在奶牛饲养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鲜奶的需求量愈来愈大。提高奶牛产奶量的各种增乳剂、添加剂、催乳素等药物亦应运而生,但它们都存在着效果不明显,有药物残留、影响奶品质等缺点,因而寻求一种新型物质是十分必要的。EM是日本比嘉照夫教授发明的一种新型复合微生物菌剂,有10属80多种功能各异的有效微生物群组成,经独特工艺复合培养而成。在国际上广泛用于农业、畜牧业和环境保护等领域,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本实验的目的是探讨EM在奶牛饲养上的应用效果。1材料与方法1-1试验材料挑选饲养条件基本一致,牛只胎…  相似文献   

18.
EM是有效微生物群的英文缩写。该技术发明人为日本琉球大学教授比嘉照夫于80年代初研制而成的微生态制剂,是由光合菌群、乳酸菌群、酵母菌群、革兰氏阳性放线菌群、发酵系的丝状菌群等80多种微生物复合培养而成的多功能菌群。这项重大技术在90多个国家和地区被广泛应用于农林牧渔、环境保护和医疗保健等众多领域,已经显示出强大的效能和生命力。EM技术引进国内后,在我国各地使用,在农业、畜牧业、环保业等方面都表现出近乎神奇的效果,尤其在畜牧业中的应用是全方位的,其明显功效有以下几个方面:1提高饲料转化率、降低成本。经测…  相似文献   

19.
应用“EM”添加饲喂绒毛乌骨鸡试验效果初报黄振忠,吴朝阳,吴元开莆田市城厢区牧医中心编者按:我省引进“EM”及“EM”技术已近1年,并已在畜牧水产业中开始应用,从使用反馈的材料看已有好的结果,希望今后有更多类似的文章。“EM”是由日本琉球大学比嘉照夫...  相似文献   

20.
EM是英文Effectivemicroorganisms(有效微生物群)的缩写,20世纪80年代初期由日本琉球大学比嘉照夫教授研制成功。EM是由光合细菌、放线菌、酵母菌、乳酸菌以及发酵系列的丝状菌等5科10属80余种微生物复合而成的一种多功能菌群。20多年来的研究表明,EM在促进畜禽生长、提高抗病能力、清除粪尿恶臭、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具有显著作用,已经在日本、美国、法国等全球90多个国家和地区广泛应用,取得良好效果。我国从1991年开始引进EM生物技术,经过大量试验应用,取得了一定成效。EM在蛋鸡养殖业上的研究与应用,引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