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的】分析苹果梨及其后代果实的香气成分,为其特征香气评价、品种选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7个梨品种的成熟果实为试材,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C)技术测定香气组分含量,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香气组分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价。【结果】果实中共检出香气组分32种,特有香气组分11种。酯、烯为主要香气组分,其相对含量之和占香气组分总含量的80%以上。C10以下的2-甲基丁酸乙酯、己酸乙酯、(E)-3-己烯-1-醇乙酸酯、乙酸己酯、(E)-2-己烯-1-醇乙酸酯、乙酸庚酯、庚酸乙酯等酯类是果实香味的主要贡献组分。高碳数癸酸乙酯、辛酸己酯仅在苹果梨脆肉型后代中检出,而在其软肉型后代中未检出。α-法呢烯是苹果梨及其后代特征香气组分,其在大梨果实中的相对含量(9.17%)最低,而在寒酥梨果实中的相对含量(49.53%)最高。酯、醇、醛、酮、烯及其他类物质是果实香气产生差异的主要贡献物质,而其贡献率高低各异。依据酯、烯类相对含量差异,将苹果梨与其后代聚类成4组;苹果梨与其2代品种寒酥梨聚为1组,而与1代品种苹香梨、大梨和蔗梨的遗传距离均较远;相同亲本的苹香梨、大梨分属不同组。【结论】苹果梨及其后代品种果...  相似文献   

2.
曹州木瓜果实香气物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提取芳香物质,气相色谱-质谱联机定性定量分析,测定曹州木瓜狮子头、剩花、豆青和玉兰的挥发性物质,并对木瓜不同品种的香气组分进行分析探讨.共测定出145种香气组分,曹州木瓜狮子头、剩花、豆青和玉兰分别为70、70、69和70种,各自占总峰面积的99.88%、99.7%、99.97%、99.37%,以醇类、醛类、烯烷类、酮类、酯类、杂环类等为主,其中又以C6醇(如1-己醇、2,4-己二烯-1-醇、反式-2-甲基-环戊醇等)、C6醛[(E)-2-己烯醛、2-己烯醛、E,E-2,4-己二烯醛等]居多.结果表明:狮子头、剩花、豆青和玉兰不同品种香气组分存在一定的差异,但大部分主要组分相同;主要组分含量差异是曹州木瓜不同品种间香气不同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以大青皮酸、大青皮甜、小青皮甜、青皮马牙甜、青皮软籽、青皮岗榴、三白、大红袍、泰山红等9个山东石榴主栽品种为试材,研究了石榴皮、隔膜、种子和汁中的鞣质含量.结果表明,鞣质平均含量顺序为皮>隔膜>种子>汁,分别为115.30 mg·g-1、38.48 mg·g-1、5.63 mg·g-1、1.64 mg·g-1.石榴皮中鞣质含量最高的品种为青皮软籽、青皮岗榴,分别是172.98mg·g-1、169.53 mg·g-1;隔膜中鞣质含量最高的品种是青皮软籽和小青皮甜,含量分别为48.56 mg·g-1、46.80 mg·g-1;而种子和汁中含量最低的为青皮马牙甜、大青皮甜和大青皮酸、小青皮甜,分别为3.51 mg·g-1、3.54 mg·g-1和0.60 mg·g-1、0.65 mg·g-1.不同品种石榴果实、同一果实不同部分鞣质含量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4.
采用带捕集肼的静态顶空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研究设施和露地2种栽培条件下凯特杏果实发育过程中香气成分的组成及其变化.结果表明:不同栽培条件下,凯特杏在绿熟期、商熟期和完熟期共检测到61种香气成分,主要成分为醇类和酯类;在果实的不同发育时期,香气成分及其含量差异较大,绿熟期以醇类为主,商熟期和完熟期以酯类为主;露地栽培的香气成分含量明显高于设施栽培;凯特杏酯类化合物含量较高,包括乙酸乙酯、(Z)-丁酸-3-己烯酯、丁酸乙酯等,其含量随着果实的成熟逐渐升高;乙酸丁酯、乙酸己酯、丁酸乙酯、丁酸丁酯、己酸乙酯、2-甲基丙酸己酯、1-己醇、3-己烯-1-醇是凯特杏果实的特征香气成分.  相似文献   

5.
经杂交育种和实生繁殖选优.选育出目前国内籽粒最大的石榴优良品种——豫大籽石榴。通过无性繁殖后连续多年观察,该品种综合性状稳定,果个大,平均单果重250-600g,最大850g;籽粒特大,百粒重75~90g,是国内现有石榴品种中百粒重最大的;风味好,汁多.糖酸比合适,甜酸爽口;果实外形美观,近圆球形,成熟时向阳面果皮由黄变红,果皮薄,0.2~0.3cm,果皮光洁明亮,无锈斑;成熟时不裂果;抗旱、抗寒、抗病虫能力较强,适应性强;丰产性强 .  相似文献   

6.
为了了解无核化试剂对葡萄果实香气的影响,以10年生的‘玫瑰香’葡萄为试材,在花期进行无核化处理,成熟期测定果实香气物质。结果表明,在无核化处理的果实香气中增加了里那醇、2-己烯醛的含量,还检测出(S)-(±)-柠檬烯、β-月桂烯、蒎烯、紫苏烯、苯乙醇、异戊醇等萜烯类物质。综合来看,无核化处理丰富了‘玫瑰香’葡萄的香气物质。  相似文献   

7.
稻草是传统茶油压榨过程中用于包裹茶籽粉的材料。为了给稻草包饼材料对茶油感官品质影响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分别以湖南双峰产的茶油及添加了不同稻草压榨的自制茶油为供试的茶油样品,对其色差值、关键香气成分与感官属性进行了检测和评价。检测结果表明:双峰茶油的关键香气成分依次为辛醛、(E)-2-癸烯醛、(E)-2-壬烯醛和壬醛,3种添加稻草自制的茶油其关键香气成分均为(E)-2-癸烯醛、苯乙醛和壬醛,与双峰茶油的色泽和香气最接近的是添加了青稻草的自制茶油;分别以色差值、关键香气成分与感官属性建立了PLS模型,该模型对茶油感官品质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研究结果表明,青稻草包饼材料对茶油的色泽及香气品质均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如青稻草使茶油变绿变暗,其色泽不符合国家标准,并使茶油具有青草味,且稻草发霉可能导致霉味等不良气味的产生。因此,建议压榨茶油时可改用其它包饼材料,以确保茶油的感官品质。  相似文献   

8.
三种蕨类植物挥发油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分别提取江南卷柏、海金沙和凤尾草的地上部分的挥发油,经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机分析,分离出90、38和57个峰,确认出其中86、36、55种成分,3者相同的物质有16种,挥发油主要成分为高级烷烃、烯烃、醇、酚及醛,所鉴定的组分分别占总峰面积的95.56%、94.74%和96.49%。  相似文献   

9.
石榴籽油脂肪酸组成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用气相色谱分析石榴籽油的脂肪酸组成,共检出6种脂肪酸。其中以石榴酸(十八碳共轭三烯酸)为主,占83%,另有棕榈酸、油酸、亚油酸及少量硬脂酸和亚麻酸。与桐油脂肪酸组成进行比较,推断石榴籽油可作为油漆、涂料等工业的油源加以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0.
石榴属于石榴科石榴属植物.其果实酸甜可口,多汁,富于营养.果皮、根皮及花瓣均可入药.我国石榴品种繁多,按其皮色可分为红、黄、青、白四类;按其风味可分为甜、酸甜、酸三种.  相似文献   

11.
4个石榴品种果实品质的差异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给石榴品种的品质评价和果实贮藏加工利用提供理论参考,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叶城县的石榴主栽品种‘叶城1号’和‘叶城2号’以及河南省郑州市的石榴主栽品种‘突尼斯’与‘中农红’作为研究对象,测定和比较了4个石榴品种的果实表型特征指标、果实经济性状指标、果实内在品质指标及果实中8种营养元素的含量。结果表明:4个石榴品种在果实品质上存在不同水平的差异性,其中,‘突尼斯’的果形指数接近1,其果皮较薄,果皮质量也最低,果实可食率反而最高(66.54%±6.12%),比‘中农红’和‘叶城1号’‘叶城2号’分别高约10%、25%、20%,其果汁中的可溶性固形物和维生素C、钾和钙含量均较高;‘中农红’果实籽粒的含水量最多,其糖酸比也较高,果汁中锰、锌、铁和铜等微量元素的含量均较高;‘叶城1号’果实的纵横径均最高,果形指数却最低,其单果质量最高,为(435.33±75.97)g,但因其果皮厚度大和质量重,故其果实的可食率反而最低,为(41.582%±6.785%),其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溶性糖含量及磷和镁含量均最高;‘叶城2号’虽其单果籽粒颗数最多,因其籽粒较小,故其单果籽粒质量最低,其籽粒含水量也最低,而其可滴定酸含量较高,为(0.577%±0.110%)。4个石榴品种中,‘突尼斯’和‘中农红’均不耐贮运,均较适用于加工果汁或就地就近处理;‘叶城1号’和‘叶城2号’均较耐贮运,均较适于远地贮藏和运输。  相似文献   

12.
以安徽怀远产玉石籽、玛瑙籽、青皮、粉皮、红玉石籽(皖榴3号)5个石榴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室温(20.0±0.5℃)和低温(5.0±0.5℃)两种贮藏温度下,不同贮藏时间石榴果实中糖分及维生素C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1)常温贮藏下石榴的总糖和还原糖含量均大于低温贮藏。(2)在常温条件下,玉石籽的总糖和还原糖均为最大,其值分别为0.14%和0.13%;在低温条件下,粉皮品种的总糖和还原糖均为最大,其值分别为0.13%和0.12%。(3)一定贮藏期后,粉皮和青皮品种的维生素C的含量较其他品种的高,适宜低温长期贮藏。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讨果皮色泽和芳香族化合物含量与果实内在品质的关系,以‘湖景蜜露’水蜜桃为试材,对果皮色泽及其所含芳香族化合物和果肉中糖酸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果皮中花色苷含量的上升伴随着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的下降。1-己醇、顺-3-己烯醇、己醛、反式β-紫罗兰酮、乙酸乙酯、乙酸己酯、γ-六内酯、δ-癸内酯和γ-癸内酯为果皮中特征性芳香族化合物。果肉中蔗糖、果糖和葡萄糖含量与果皮花色苷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果肉中苹果酸和奎宁酸含量与果皮中花色苷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果肉中蔗糖、果糖和葡萄糖含量与果皮中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呈显著负相关,果肉中苹果酸和奎宁酸含量分别与果皮中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己醛、乙酸乙酯和γ-六内酯与果实内在品质关联度较高。调控果皮特征性物质的代谢是提升果实内在品质的一种途径。  相似文献   

14.
通过乙醚、二氯甲烷和乙酸乙酯3种有机溶剂对竹醋液抽提,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法)对抽提物的化学组分及其相对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3种有机溶剂抽提后的竹醋液组分种类及含量存在着差异,采用乙醚抽提得到27种化合物,二氯甲烷抽提得到44种化合物,乙酸乙酯抽提得到58种化合物,化合物类型主要包括有机酸类、酚类、酮类、醇类、酯类、醛类及少量其他物质。2)选用乙酸乙酯抽提可以得到更多种类的酸类、酚类、酮类和醛类物质;选用二氯甲烷抽提则能获得相对成分含量更高的酸类和酚类物质;而乙醚更适于抽提醇类物质。  相似文献   

15.
为比较玉竹不同部位功能性成分的含量及其抗氧化能力,以3年生玉竹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其根、茎、叶及果托中主要功能性成分的含量进行测定,并以DPPH及羟基活性为指标,对不同部位的抗氧化活性进行初步探究。结果显示:玉竹根部黄酮、多糖,茎部的多酚及果托的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其他部位,分别达0.93±0.016、68.02±0.21、16.61±0.21、0.316±0.033mg·g-1;根部的抗氧化活性显著高于其他部位,对DPPH和羟基的清除率分别达70.81%和93.42%。  相似文献   

16.
石榴溃疡病害病原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石榴溃疡病害3菌株所引起的病害症状、病原菌的形态学特征、培养学特性、生理学特性及分子遗传多样性等方面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石榴疮痂病与石榴果实上增生型症状的病原菌具有更近的亲缘关系,应为同一病原菌引起,推测该病原菌首先侵染石榴侵染枝干,然后侵染石榴的花萼和果实;而石榴干腐病病原菌主要侵染枝干,是否侵染果实及引起症状特征需要继续进行研究和鉴定.  相似文献   

17.
在山东枣庄石榴疮痂病Dothiorella sp.是石榴枝干、果实上一种新发生的严重病害,用不同药剂、不同施药方法和施药时间对其进行了防治。结果表明,35%百菌敌5倍液于春季(4月上旬)轻刮涂刷枝干上的病斑,效果最好;防治果斑试验,以50%多菌灵WP500倍液效果最好,防治时间为6月上旬、中旬、7月上旬3次。  相似文献   

18.
山东主栽光皮木瓜品种香气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光皮木瓜(Chaenomeles sinensis (Thouin) Koehe)系蔷薇科(Rosaceae)木瓜属(Chaenomeles Lindl.)植物,主要分布于陕西、甘肃、山东、江苏、安徽、浙江、云南等地[1].木瓜集观赏、食用、药用于一体,是不可多得的经济和药用树种;其果实成熟后呈暗黄或金黄色,气味芳香,且内含有多种活性物质,具有抗肿瘤、保肝、抑菌、强心、利尿、抗衰老等功效,是医药工业的重要原料[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