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为研究多次传代后的鸡柔嫩艾美耳球虫(Eimeria tenella)YL株的致病性,分别以不同剂量的36代次柔嫩艾美耳球虫孢子化卵囊感染7日龄雏鸡,通过临床症状、死亡率、血便程度、潜隐期、盲肠病变、平均增重及每克粪便卵囊数(OPG)对其致病性进行评价.结果显示,不同剂量孢子化卵囊感染雏鸡均在感染后3d~4d出现血便,球...  相似文献   

2.
用1.0×103、1.0×104和5.0×1043个不同剂量的柔嫩艾美耳球虫孢子化卵囊,进行雏鸡人工感染试验。对感染后不同时间的血液红细胞总数、白细胞总数、血红蛋白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不同剂量的柔嫩艾美耳球虫感染,可引起感染雏鸡红细胞总数、血红蛋白含量降低(P<0.05,P<0.01);白细胞总数升高(P<0.05,P<0.01)。随着感染量的加大,变化幅度也变大,上述各项变化均以感染后的第5天时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柔嫩艾美耳球虫(Eimeria tenella)感染剂量与雏鸡血清NO及红细胞免疫功能的相关性,本试验应用1.0×103个/羽、1.0×104个/羽和5.0×104个/羽3个不同剂量的柔嫩艾美耳球虫孢子化卵囊,进行人工感染发病。对雏鸡感染后不同时间的血清NO含量和红细胞C3b受体花环形成率及红细胞免疫复合物(IC)花环形成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不同剂量的柔嫩艾美耳球虫感染,可引起被感染雏鸡血清一氧化氮(NO)含量的升高(P<0.05或P<0.01),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降低(P<0.05或P<0.01),IC花环率升高(P<0.05或P<0.01),但它们的变化与感染剂量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应用1.0×103、1.0×104和5.0×1043个不同剂量的柔嫩艾美耳球虫孢子化卵囊,进行人工感染发病。对雏鸡感染后不同时间的卵囊排出情况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用3个剂量水平分别感染雏鸡时,卵囊排出均集中在第6~12d之间。其中第7d时的卵囊排出量最高,且3个剂量水平中,1.0×103组OPG最高达81.00;1.0×104个/只和5.0×104个剂量组略次之,分别为76.50和68.85;第7d以后各组的卵囊排出量均逐渐减少,到第13d时基本不再向外排卵囊。  相似文献   

5.
雏鸡人工感染柔嫩艾美耳球虫病理组织学动态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采用柔嫩艾美耳球虫孢子化卵囊人工感染雏鸡,在不同时间内观察临床症状及病理学变化。方法10日龄伊莎褐雏鸡分别口服艾美耳球虫孢子化卵囊5×104/只,每天观察临床症状、粪便及病死状况,并在接种后3、5、7、9、11、13、17、19、21 d各捕杀3只,进行剖检,观察各组织器官病理变化。结果被感染雏鸡4 d后出现食欲减退,精神萎顿;5~13 d可视黏膜、冠、垂髯苍白,消瘦、腹泻,血便排出,严重者粪便如水样带血或为全血,继而死亡。剖检,盲肠明显肿胀,出血严重,肠腔内有较坚硬的干酪样肠芯。病理组织学以出血、坏死性肠炎为特征,并在肠及肠腺上皮细胞内见有数量不等的裂殖体,盲肠扁挑体淋巴滤泡明显增大,淋巴细胞增生;15 d后受损肠粘膜渐渐修复,21 d盲肠基本恢复正常。结论雏鸡感染孢子化柔嫩艾美耳球虫卵囊后,盲肠损伤最为严重,具有典型病变。  相似文献   

6.
按每只鸡12×10~4个孢子化卵囊的剂量,分别感染20日龄大骨鸡、鹿苑鸡、油鸡和固始鸡,以存活率、相对增重率、血便扣分、病变扣分、卵囊扣分和抗球虫指数为评价指标,分析比较4个地方品种鸡对柔嫩艾美球虫的易感性。试验重复1次。结果显示,4个地方品种鸡对柔嫩艾美球虫的易感性不同。固始鸡对柔嫩艾美球虫易感性最高,表现为感染后的死亡率最高,病变扣分最多,抗球虫指数也最低。油鸡对柔嫩艾美球虫的易感性最低,表现为感染后的死亡率为零,病变扣分和血粪扣分最少,每鸡平均排卵囊数最少,抗球虫指数最高。大骨鸡和鹿苑鸡对柔嫩艾美球虫的易感性相近,位于固始鸡与油鸡之间。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青蒿散对鸡柔嫩艾美耳球虫(E.tenella)的防治效果,本试验选取90只健康黄羽肉鸡,分为6组,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感染对照组、药物对照组及青蒿散低、中、高剂量组)试验鸡均经口感染6×104个柔嫩艾美耳球虫孢子化卵囊,各试验组在接种前一天开始用药至试验结束。记录各组试验鸡的眼观病变、组织病理学检查、相对增重率、盲肠病变记分、血便记分、每克粪便中的卵囊数(OPG)、卵囊值及抗球虫指数(ACI)指标,评价青蒿散不同给药浓度的抗球虫效果。结果显示,空白对照组、感染对照组、药物对照组及青蒿散低、中、高剂量组的抗球虫指数分别为200.00、72.23、157.19、82.89、125.32和137.06,与感染对照组相比,药物对照组和青蒿散各剂量组的眼观病变、组织病理学检查均有所缓解,青蒿散能减轻病鸡盲肠的肿胀和出血等症状,且病鸡精神状态较感染对照组好;与感染对照组相比,各给药组的平均增重均有所升高,盲肠病变、卵囊值及血便情况减少。综上所述,青蒿散能缓解柔嫩艾美耳球虫侵染鸡盲肠所致的病理症状和组织病变,减少粪便中卵囊的排出数量,有一定的抗球虫效果,且给药浓度越高抗球虫效果越好,具有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8.
对分离自阿拉尔的1株斯氏艾美耳球虫(Eimeria stiedai)进行了致病性与免疫原性分析。试验共分5组,4个试验组每只兔分别口服感染1.0×103,5.0×103,5.0×104和1.5×105个孢子化卵囊;感染后14 d对1.0×103和5.0×103剂量组的剩余兔以2.5×105个孢子化卵囊攻毒,用0~5分肝脏平均病变记分、肝重指数和每克粪便的平均虫卵数(OPG)测定致病性及其免疫原性。结果显示:低剂量感染可引起轻微病变,5.0×104个孢子化卵囊感染即可表现出明显的致病作用,但免疫原性试验表明其免疫原性较弱。  相似文献   

9.
采用人工接种孢子化柔嫩艾美耳球虫卵囊的方法.复制鸡球虫病,观察并计算球速杀饮水剂对人工感染柔嫩艾美耳球虫病鸡的死亡率、增重率、血便记分、盲肠病变记分和卵囊值的影响,并求出球速杀饮水剂的抗球虫指数(ACI),依据农业部1992年<实验临床试验技术规范>对洛阳惠中兽药有限公司生产的球速杀饮水剂对人工感染鸡球虫病的疗效进行临床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球速杀饮水剂按每1 L水1 g混饮,连用3 d,能提高球虫病鸡的存活率和相对增重率,减少血便记分和盲肠内容物卵囊数,减轻盲肠病变并对鸡柔嫩艾美耳球虫病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10.
以存活率、相对增重率、盲肠病变记分、卵囊值和抗球虫指数为判定指标,考察白头翁不同提取物及复方对鸡柔嫩艾美耳球虫孢子化卵囊致病性的影响(体外试验)和抗鸡柔嫩艾美耳球虫感染效果(体内试验)。体内、体外试验结果均表明,白头翁不同提取物及复方均能提高相对增重率,降低盲肠病变计分和卵囊值。抗球虫指数(ACI)检测表明,白头翁不同提取物及复方对球虫孢子化卵囊有微弱的抑杀效果,对鸡柔嫩艾美耳球虫感染预防效果较差,不宜作为鸡柔嫩艾美耳球虫病的预防和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青蒿散对鸡柔嫩艾美耳球虫(E.tenella)的防治效果,本试验选取90只健康黄羽肉鸡,分为6组,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感染对照组、药物对照组及青蒿散低、中、高剂量组)试验鸡均经口感染6×104个柔嫩艾美耳球虫孢子化卵囊,各试验组在接种前一天开始用药至试验结束。记录各组试验鸡的眼观病变、组织病理学检查、相对增重率、盲肠病变记分、血便记分、每克粪便中的卵囊数(OPG)、卵囊值及抗球虫指数(ACI)指标,评价青蒿散不同给药浓度的抗球虫效果。结果显示,空白对照组、感染对照组、药物对照组及青蒿散低、中、高剂量组的抗球虫指数分别为200.00、72.23、157.19、82.89、125.32和137.06,与感染对照组相比,药物对照组和青蒿散各剂量组的眼观病变、组织病理学检查均有所缓解,青蒿散能减轻病鸡盲肠的肿胀和出血等症状,且病鸡精神状态较感染对照组好;与感染对照组相比,各给药组的平均增重均有所升高,盲肠病变、卵囊值及血便情况减少。综上所述,青蒿散能缓解柔嫩艾美耳球虫侵染鸡盲肠所致的病理症状和组织病变,减少粪便中卵囊的排出数量,有一定的抗球虫效果,且给药浓度越高抗球虫效果越好,具有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12.
球抗预防鸡柔嫩艾美耳球虫病效果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接种孢子化柔嫩艾美耳球虫卵囊的方法,复制鸡球虫病,观察并计算球抗对柔嫩艾美耳球虫病鸡的存活率、相对增重率、血便记分、盲肠病变记分和卵囊值的影响,并求出球抗的抗球虫指数.结果发现球抗能提高球虫病鸡的存活率和相对增重率,减少血便记分和盲肠内容物卵囊数,减轻盲肠病变.表明球抗对鸡柔嫩艾美耳球虫病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13.
穿心莲作为清热解毒类中药,具有抑制炎症、抗感染等药理活性,其对鸡球虫感染所致肠道炎症的作用尚不清楚。本文以柔嫩艾美耳球虫(E.tenella)接种制作雏鸡球虫感染模型,在接种前1d至接种后6d连续口服给予不同剂量的穿心莲片剂(50mg,100mg,200mg)。试验结果表明,200mg组中感染鸡的血便排出推迟了1d,且明显降低了血便记分和粪便卵囊排出量,盲肠病变记分也相应降低。对E.tenella感染引起的增重以及中枢免疫器官(胸腺、法氏囊)指数的下降有回升作用,且表现出一定的剂量效应。不同剂量组的抗球虫指数均低于160。这说明穿心莲片能减轻雏鸡E.tenella的感染程度,但未达到中效抗球虫药的疗效。  相似文献   

14.
杀球灵对柔嫩艾美耳球虫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报道了杀球灵(Diclazuril)对鸡柔嫩艾美耳球虫E.tenella的杀灭作用、作用峰期及停药后作用持续时间。以1ppm的推荐剂量混于饲料,分别于感染前2天、感染当天、感染后1天开始饲喂,对经口一次人工感染8×10~4/只柔嫩艾美耳球虫卵囊的鸡有显著的保护作用。试验鸡不出现血便、盲肠组织学检查及粘膜刮取物镜检均不见合子及卵囊,感染后2天给药则其抗球虫作用显著降低。故可认为杀球灵作用峰期是子孢子和第一代裂殖体阶段。停药后其抗球虫作用很快减弱或消失。  相似文献   

15.
杀球灵对鸡盲肠球虫病的治疗试验及作用峰期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用10日龄公雏96只,分为8个组。氯嗪苯乙氰用量为1×10-6,其中6个组分别在感染后0,48,72,96,120,154h给药治疗人工感染1×105个柔嫩艾美耳球虫孢子化卵囊的雏鸡。结果表明杀球灵(Clinacox)为高效抗球虫药物,兼有预防和治疗作用。作用于盲肠球虫的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阶段。  相似文献   

16.
三株柔嫩艾美球虫野外分离株的致病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每鸡4×104和8×104个孢子化卵囊的剂量感染黄羽肉雏,以临床症状、肉眼病变、平均增重、病变记分和死亡率为判定指标,对柔嫩艾美球虫EtCZ-1、EtCZ-2、EtCZ-3株的致病性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显示:各虫株引起的临床症状和肠道肉眼病变基本相似,致病性随着感染剂量的增加而增强。各感染组的增重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差异(P<0.50),相对增重率分别下降了74.4%~83.2%、68.7%~72.2%和70.6%~74.4%;感染后鸡出现血便的时间较一致,即第108小时开始排血便,在120h~144h达高峰;病变值和卵囊值均随着感染剂量的增加而增大;除EtCZ-1株高剂量组的存活率是90%以外,其余各组均为100%。显示3株球虫的致病性相似。  相似文献   

17.
对柔嫩艾美耳球虫Eimeria teenlla和巨型艾美耳球虫Eimeria maxima的卵囊、孢子囊和子孢子在鸡消化道和粪便中的分布情况进行了研究。口服接种柔嫩艾美耳球虫卵囊第1小时后,盲肠内孢子囊数为3.4×10~8、以后则逐渐减少;而子孢子数增加且直到接种后第12小时仍保持一个高水平。其它肠段只有少量的孢子囊和子孢子。在接种巨型艾美耳球虫卵囊后的第2小时,主要在空肠内发现有大量的子孢子。研究发现,柔嫩艾美耳球虫和巨型艾美耳球虫的绝大多数子孢子分别寄居在盲肠和空肠内,表明每种球虫子孢子侵袭部位的特异性在侵袭发生前就确定了。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吉林城区具有代表性的鸡场进行鸡球虫病的感染情况调查,采集鸡新鲜粪便,用饱和盐水漂浮法收集卵囊,制片镜检,观察卵囊和孢子化卵囊的形状、颜色,测量卵囊的大小,鉴定出艾美耳属球虫3种,即柔嫩艾美耳球虫、堆型艾美耳球虫、巨型艾美耳球虫,其中柔嫩艾美耳球虫为优势种,其主要侵害鸡的盲肠,导致贫血、消瘦甚至死亡,发病多为15~40日龄的雏鸡,为有效预防鸡球虫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采用大肠杆菌表达鸡艾美耳球虫微线蛋白(ETMIC—2),对石歧杂小公雏在1、2周龄按分组以不同剂量分别肌注免疫,3周龄人工感染强毒柔嫩艾美耳球虫孢子化卵囊,4周龄全部捕杀,进行增重、盲肠病变和免疫淋巴器官病理组织学观察。结果表明,全部试验组增重率均高于红对照组,其中两组超过白对照组;盲肠病变均低于红对照组;免疫淋巴器官发生不同程度的增生,尤其是胸腺,盲肠扁桃体及脾脏,淋巴滤泡增大,淋巴细胞明显增殖。此结果可以提示,适量的ETMIC—2基因表达产物免疫雏鸡后,再进行柔嫩艾美耳球虫的强毒攻击,能刺激机体的免疫淋巴组织器官产生免疫应答反应,对机体具有较好的保护力。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包膜丁酸钠和癸氧喹酯联合用药抗鸡球虫的疗效。以柔嫩艾美耳球虫(E.tenella)口服接种建立雏鸡球虫感染模型,分为空白组,感染对照组,包膜丁酸钠(CSB,750 mg/kg)组,癸氧喹酯(DQ,40 mg/kg)组和联合用药组。在接种前1 d至接种后6 d拌料投喂CSB、DQ单用或联合用药,通过临床症状、粪便卵囊计数、盲肠病变记分以及盲肠组织病理观察来评价药物的抗球虫作用。结果表明:感染对照组和CSB处理组在感染后第5~6天均出现了大量血便,但CSB组推迟并减少了卵囊排出,DQ单用以及与CSB联合用药都明显推迟并减少了血便,盲肠病变记分也相应减轻,且联合用药组未见卵囊排出。盲肠组织HE染色结果与临床症状一致,联合用药组防治效果最佳。这表明单用CSB虽不能预防球虫病的发生,但与DQ合用时有一定的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