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笔者以木枣为研究材料,建立了一种枣果中总黄酮含量的测定方法,探讨了木枣在果实膨大期、白熟期、半红期和全红期的总黄酮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本研究建立的黄酮测定方法精密度高、重复性好,操作简单方便,可用于枣果总黄酮含量测定.木枣中总黄酮含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白熟期黄酮含量最高,达63.75 mg/g;全红期最低,仅2.0...  相似文献   

2.
对山西省黎城县红枣品质展开了研究,结果表明,白熟期、脆熟期和完熟期枣的纵横径比差异不显著,说明果实在白熟期后基本上达到了品种固有的形状和大小;白熟期单果重和有机酸含量低,与脆熟期和完熟期差异显著;白熟期、脆熟期和完熟期之间可溶性糖含量、Vc含量、含水量差异显著,在脆熟期枣果水分含量最高(74.6%),适合鲜食;白熟期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较低(20.3%),故口感较淡;完熟期的可食率最高,达到96.9%,且枣果在完熟期果核最小。  相似文献   

3.
为综合比较南方鲜食枣-中秋酥脆枣不同批次枣果的品质特征,对白熟期及脆熟期枣果中的可溶性总糖、还原性糖、淀粉、维生素C、可溶性蛋白质及8种矿物质元素的含量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批次不同时期枣果内的营养成分含量不同。白熟期时,第1批枣果中的K、Mg、Ca、Na、Fe和Zn等矿物质的含量占绝对优势,第2批枣中的还原性糖含量及维生素C含量最高,第3批的蛋白质含量、Mn含量及Cu含量明显高于前2批。脆熟期时,第1批的维生素C含量、含Ca量及含Cu量比其他2个批次都高,但第2批枣的可食率、可溶性总糖、还原性糖、淀粉及可溶性蛋白质的含量都是最高的,第3批营养成分的优势主要体现在Mg、Na、Mn及Zn元素的含量上。  相似文献   

4.
【目的】从细胞组织结构角度揭示不同品种、不同成熟期枣果肉组织结构的差异性及变化规律,定量解析枣果肉微观结构特征,为不同品种枣的品质对比及枣果适时采收提供参考。【方法】选取骏枣、灰枣和马牙枣3个品种,在白熟前期(Ⅰ)、白熟期(Ⅱ)、脆熟半红期(Ⅲ)、脆熟全红期(Ⅳ)和完熟期(Ⅴ)5个时期分别取样,采用石蜡切片和显微成像技术获取枣果肉细胞结构参数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3个品种枣果肉组织的形态学参数间存在差异。灰枣果肉组织细胞的面积、周长、横径、纵径和等效直径明显小于骏枣和马牙枣,骏枣和马牙枣相当。各品种的圆形率由大到小依次为灰枣、马牙枣、骏枣。骏枣组织内孔隙分布较其他2个品种多。3个品种枣果肉组织细胞的面积、周长、横径、纵径、等效直径和圆形率均为先增大,在Ⅱ期后减小,在Ⅲ期后趋于平稳,而间隙率变化趋势相反,为先减小,在Ⅱ期后增大,在Ⅲ期达到最大后趋于平稳。不同品种枣果肉组织细胞圆形率变化特征有较大差异:灰枣果肉组织细胞的圆形率无显著变化,骏枣和马牙枣均出现较大波动。枣果肉微观组织细胞结构参数变化主要集中在Ⅰ—Ⅲ期,且不同品种各参数变化率绝对值不同。随着枣果成熟,灰枣果肉组织内细胞参数值均增大;骏枣果肉组织细胞的面积、周长、横径、圆形率和间隙率均增大,其纵径和等效直径减小;马牙枣果肉组织细胞的圆形率和间隙率整体增大,其面积、周长、横径、纵径和等效直径均减小。【结论】不同品种枣果肉微观组织结构特征及其成熟期变化存在一定差异。枣果肉细胞的圆形率越大、间隙率越小,果肉结构越致密、质地越硬。枣果肉细胞的面积、周长、横径、纵径、等效直径和圆形率的变化趋势一致,而间隙率的变化趋势与之相反。宜在脆熟半红期之后采收枣果。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究不同品种枣果在成熟发育过程中的质地变化动态,从而为鲜食或制干枣果的适宜成熟度与最佳采收期的选择提供科学依据,分别选取骏枣、灰枣、马牙枣白熟期至完熟期6个果熟时期的果实样品,采用质地剖面分析(TPA)法,对其质构指标进行了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成熟期枣果质构指标中有若干指标的变化较大,且枣品种不会影响其变化趋势;不同成果期、不同品种枣果质地指标间的相关性基本一致,也存在一定的差异;综合质地得分最高的是脆熟全红期枣果,完熟期枣果的得分最低;脆熟半红期马牙枣的质地最佳,最适合鲜食,完熟期灰枣的质地最佳,最适于制干及加工食用。综合分析认为,枣果实在成熟发育过程中其质地变化显著,鲜食枣果最佳采收期为脆熟半红期,制干枣果适宜于完熟期前采收。  相似文献   

6.
为分析不同土壤类型条件下灰枣枣果品质情况,以不同土壤类型为基础,选择5种不同土壤类型条件下的灰枣枣果品质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从变异系数来看,平均单果质量、枣果可食率、可溶性蛋白质、果肉密度、可滴定酸、P含量差异较小;可溶性糖、糖酸比、单宁、N含量、cAMP(环磷酸腺苷)含量差异较为明显;通过因子分析法,可得4个公因子,4个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为100%,能较为全面客观反映枣果品质。通过公因子得分与综合得分可知,潮土条件下灰枣枣果品质最好,其次是沼泽土、风沙土、草甸土、灌淤土,但不同土壤类型条件下的灰枣枣果品质不同单项指标可能表现出不同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7.
建立了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壶瓶枣中环磷酸腺苷(cAMP)含量的方法,采用Sino Chrom ODS-BP色谱柱(5μm,4. 6 mm×200. 0 mm),柱温30℃,流动相为磷酸二氢钾溶液-甲醇(80∶20),流速为1 m L/min;进样量10μL;检测波长259 nm.环磷酸腺苷在10. 0μg/m L~50. 0μg/m L浓度范围内,浓度和检测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0. 999 076 28.该方法准确度高,快速简便,适用于壶瓶枣中c AMP的检测。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生产中枣树的硼营养管理提供参考。【方法】以灰枣为研究对象,叶面喷施5种质量分数(0.1%、0.2%、0.3%、0.4%、0.5%)的硼肥,测定枣树不同生育期叶片和枣果的不同形态硼含量及成熟期果实品质指标。【结果】叶面喷施硼肥对枣树叶片和果实中水溶态硼和半束缚态硼含量的影响大于对束缚态硼含量的影响,喷施适宜浓度的硼肥能够显著促进枣树对硼元素的吸收利用,而喷施过高浓度的硼肥抑制枣树对硼元素的吸收利用。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枣果的蛋白质含量在白熟期与叶片的3种形态硼含量均呈显著正相关,枣果的横径、单果质量在膨大期与叶片的半束缚态硼含量呈显著正相关,枣果的维生素C含量和可滴定酸含量与叶片及枣果的3种形态硼含量在不同时期呈现出不同的相关性。不同浓度硼肥处理均不同程度增加了枣果的蛋白质含量、维生素C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及其横径、单果质量,其中喷施0.3%的硼肥处理的枣果可溶性糖含量最高,为33.98%,较对照增加了16.76%,其横径、单果质量、维生素C含量分别较对照增加了11.76%、21.13%、6.09%。【结论】喷施一定浓度的硼肥,能够显著提高枣树叶片和枣果不同形态硼的含量,并且能够...  相似文献   

9.
鲜枣的贮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枣(ZiziphusjujubaMill)鼠李科、枣属。每百克鲜枣含糖25~30g,蛋白质1.2~3.3g,脂肪0.2~0.4g,维生素C的含量400~800mg,有的高达1060mg,维生素总含量达3385mg,每百克鲜枣的热能为447kJ,并含有磷、铁、钙、锌等丰富的矿物质。最近又新发现鲜枣中含有磷酸腺耷(CAMP)和环磷鸟音(CGMP)及一些酮类物质。枣在我国北纬23°~42.5°,东经76°~124°之间都有栽培。遍及24个省、市、自治区,目前我国有枣果品种500~700个。栽培面积约33万hm2,年产鲜枣约5亿kg。每年我国85%的鲜枣加工成红枣及其它产品,20%用于鲜食,随…  相似文献   

10.
通过在武威地区引进河南灰枣、骏枣、七月鲜、大王枣、早脆王、龙枣、胎里红、黑珍珠、蜜蜂罐、小口枣等11个品种,进行高接换优试验,结果表明:嫁接成活率均达到了80%以上。通过对其物候期、适应性和抗逆性、果实性状及生长结果表现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和比较筛选,结果表明:在武威表现优良的品种有4个,即:河南灰枣、骏枣、大王枣、七月鲜。其中:七月鲜为早熟品种,骏枣和大王枣为中熟品种,河南灰枣为晚熟品种。  相似文献   

11.
杨建华 《山西林业科技》2020,49(1):43-44,52
‘冬皇枣’是从‘冬枣’中选育出的优良奇特鲜食特大果形枣树新品种。该品种主要特点是果实横径大于纵径,形状特殊类似蟠桃,结果早,丰产、稳产,果实特大、外形奇特美观。管理好的丰产园,脆熟前期鲜枣总糖23%,可滴定酸0.5%,维生素C含量352 mg/100 g,可食率97.6%,平均单果重35.8 g,风味酸甜,鲜食品质极佳,贮藏期长。成熟期比冬枣早10d^15d,适应性强。  相似文献   

12.
骏枣果实中的内源激素含量与其生理落果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给枣花果管理和生长期调控等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以骏枣为研究对象,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骏枣果实发育过程中其正常果与脱落果中内源激素赤霉素(GA3)、生长素(IAA)、玉米素(ZT)和脱落酸(ABA)的含量,并结合骏枣生理落果规律探讨了骏枣果实中的内源激素含量与其生理落果的关系。结果表明:在幼果期和果实膨大后期,骏枣分别出现了2个落果高峰期,第1次生理落果高峰的形成与枣果中GA3、IAA含量的过低有关;第2次落果高峰发生在果实膨大后期,此期枣果即将成熟,枣果中的GA3、IAA和ZT已大量减少,而ABA却急剧上升;文中比较分析了正常果与脱落果中促进与抑制生长两类激素比值的变化曲线,结果发现,在枣果的整个发育时期,其抑制生长激素ABA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平上,脱落果中的含量相对较多,正常发育果中ABA/(GA3+IAA+ZT)之值则始终处于相对平稳的状态中,枣果中抑制生长与促进生长两类激素的比值,对骏枣生理落果有着调控作用,当其ABA/(GA3+IAA+ZT)的比值不平衡时,ABA含量过高,而促进生长物质(GA3+IAA+ZT)的含量降低,这也会导致骏枣生理落果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鲜枣采后生理生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鲜枣营养丰富,尤其维生素C的含量很高,深受人们喜爱.但鲜枣不耐贮藏,严重制约了鲜枣产业的发展.本文从鲜枣采后外观形态和失水情况、呼吸类型和内源激素、维生素C、糖酸和乙醇含量、酶活性、果肉软化机理和细胞超微结构等方面,分析了鲜枣采后组织结构及生理生化的变化,以期为鲜枣的贮藏提供理论依据,并提出了该领域尚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环剥与环割处理对冬枣生长结果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8年生冬枣为试材,研究不同时期环剥与环割对冬枣生长结果及果实品质的影响,旨在为改进枣树的栽培技术和提高枣树的产量与枣果质量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主干环剥及主枝环割适宜在盛花期即开花30%~50%时进行,可明显提高冬枣果实及花序坐果率,提高产量;环剥与环割后果实的维生素C、总酸、总糖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提高;环剥处理后的枣果总糖含量较环割处理高,硬度较环割处理低,果实品质更好;盛花后期即开花60%~80%进行环剥与环割,可提高枣果纵横径及单果质量,促使果实膨大,所以在栽培中可结合盛花期进行环剥、环割后,在盛花后期根据树势情况进行2次环剥、环割处理;木质化枣吊的坐果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平均纵横径和单果质量均高于脱落性枣吊,说明在生产中应注意培养木质化枣吊,这是提升枣果产量及品质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筛选适宜南方鲜食枣园生草栽培的草种。【方法】以白三叶、多年生黑麦草、1年生黑麦草为试材,采用Li-6400XT便携式光合仪测定枣树的光合指标,研究不同生草栽培处理对鲜食枣的生长及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3个草种生草栽培处理均可促进鲜食枣的生长,其中白三叶生草栽培处理中鲜食枣的株高增幅、地径增幅、枣吊长度、SPAD值分别比对照高出30.94%、9.83%、11.58%、26.39%,优于其他处理。不同生草栽培处理中,鲜食枣的光合能力差异显著,其中白三叶生草栽培处理的最大光合速率为16.83 μmol/(m^2·s),显著高于其他处理,而光补偿点和暗呼吸速率分别为11.62、3.36 μmol/(m^2·s),显著低于其他处理。鲜食枣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双峰曲线,峰值分别出现在11:00和17:00,白三叶生草栽培处理11:00的净光合速率最高,为18.79 μmol/(m^2·s)。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的日变化趋势与净光合速率一致,而胞间CO_2浓度呈早晚高、中午低的不规则"V"形曲线变化,在13:00降到最低值,之后又逐渐回升。按照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的日变化均值由高到低排序,依次均为白三叶生草栽培处理、多年生黑麦草生草栽培处理、1年生黑麦草生草栽培处理、对照。【结论】综合各处理对鲜食枣主要生长指标和光合指标的影响,白三叶生草栽培处理下,鲜食枣可充分利用光合有效辐射和CO_2,提高净光合速率,进而促进树体生长。  相似文献   

16.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油茶果实含油率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以油茶优良无性系为材料,对其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测定油茶果实含油率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不同生长调节剂对油茶鲜果含油率的影响差异很大,B-9、GA和乙烯利等3种生长调节剂对油茶鲜果含油量的提高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比对照增22.4%、16.2%和11.2%,喷施生长调节剂后,还可使油茶鲜果含油量的快速积累提前到9月上旬;叶面喷施GA和B-9可以促进油茶种仁含油量提高42.6%和40.4%,比对照增18.0%和11.9%;喷施稀土和NAA对提高种仁含油率有反作用;油茶鲜果出籽率在8月中旬到10月下旬期间,呈现马鞍形增长的趋势,但喷施生长调节剂对其作用不明显;油茶果实后熟期以不同生长调节剂处理,对茶果出油率和出干籽率提高有促进作用,喷施赤霉素加萘乙酸(GA NAA)和只喷施赤霉素(GA)的处理出油率最高达6.01%和5.95%,分别比对照增22.1%和20.9%.  相似文献   

17.
研究锌素水平对红枣的品质影响。从红枣果实发育期至采收期,每隔15天在树体进行锌浓度处理后,3天后在不同方位采样,以不喷施锌素为对照,研究阿克苏骏枣果实生长发育时期,果实品质指标的变化过程。结果表明,采收期时,0.05%浓度锌处理可使红枣类黄酮含量达到4.77 mg/kg;0.10%浓度锌处理使红枣可溶性糖和还原糖含量分别达到38.25%和14.55%;0.15%浓度锌处理使红枣蛋白质、Vc含量达到0.69 g/kg和2.28 mg/kg;0.20%浓度锌处理使红枣花青素含量达到0.014 mg/g,0.30%浓度锌处理使红枣总酚含量达到0.093 mg/g。锌处理对红枣果实发育过程中的品质变化有较为显著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高州油茶 Camellia gauchowensis 果实生长特性和油脂转化特点,对不同时期油茶果的 主要经济性状和干仁含油率进行差异分析。结果显示:6 月份以后,高州油茶果实呈现缓慢生长期、快 速生长期和平稳生长期 3 个阶段,快速生长期的单果质量和果径生长量分别占总生长量的 63.31% 和 38.06%。鲜出籽率和干出籽率经历停滞期、快速上升期和稳定期,在 11 月中旬达到最高值。油茶果在 整个生长期中,鲜籽含水率逐步降低,至 12 月 2 日降至 44.31%。干仁含油率在 12 月初达到最高值,缓 慢生长期、快速生长期和生长平稳期的增长量对最高值的贡献比率分别为 4.36%、27.21% 和 67.16%。高 州油茶脂肪酸主要由棕榈酸、油酸、亚油酸和硬脂酸 4 种组成,其组分比例在不同采摘时期差异不显著。 油茶相邻两个大年间干仁含油率(产量)相差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